腰椎间盘切除环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0250阅读:3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腰椎间盘切除环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骨科手术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腰椎间盘切除环锯。
现在腰椎间盘切除手术是采用小手术刀做环形切除,存在暴露困难,易损伤神经根、硬脊膜和脊前静脉丛的危险。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腰椎间盘切除环锯,可有效保护神经根、硬脊膜和脊前静脉丛,减少出血,缩短手术时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腰椎间盘切除环锯,由T形环锯、套筒组成,T形环锯由互相垂直的环锯柄、环锯体组成,环锯体为一圆柱体,分粗部、细部两部分,其细部上套有套筒,细部前端为空心圆柱体,内部有内螺纹,顶端为锯齿状。临床应用时,行常规腰椎手术入路,椎板间开窗,应用神经拉钩和脑膜剥离子剥离牵拉硬膜囊和神经根,显露突出的腰椎间盘。对准突出的腰椎间盘放置套筒,拿掉神经拉钩和脑膜剥离子,将环锯放入套筒,旋转环锯逐渐钻入腰椎间盘。取出环锯时,由于环踞的内螺纹,可将切下的间盘组织带出。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该腰椎间盘切除环锯可有效保护神经根、硬脊膜和脊前静脉丛。通过限制其深度,可防止环锯过深,损伤椎前大血管,并将切下的间盘组织自动取出。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附图2是其T形环锯的示意图;附图3是其T形环锯的剖视图。
以下结合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腰椎间盘切除环锯,由T形环锯1、套筒2组成,T形环锯1由互相垂直的环锯柄3、环锯体4组成,环锯体4为一圆柱体,分粗部5、细部6两部分,其细部6上套有套筒2,细部6的前端为空心圆柱体且内壁有内螺纹9,顶端为锯齿状。在环踞体4的细部6上靠近粗部一端,有一0-15mm的刻度7。在环锯体4细部6上靠近顶端处有一纵形侧孔8。该腰椎间盘切除环锯在制作时,环锯柄3的长度为5cm、直径8mm,环锯体4长度为20cm,其粗部长度为8.5cm、直径8mm;细部长度为11.5cm、外径6mm、内径4、5mm。纵形侧孔8的长为2cm、宽为3mm。套筒2长10cm,外径8mm、内径6mm。临床应用时,行常规腰椎手术入路,椎板间开窗,应用神经拉钩和脑膜剥离子剥离牵拉硬膜囊和神经根,显露突出的腰椎间盘。对准突出的腰椎间盘放置套筒2,拿掉神经拉钩和脑膜剥离子,将T形环锯1放入套筒2,旋转环锯柄3逐渐钻入腰椎间盘。钻入深约15mm时,T形环锯1卡在套筒2上不再加深,此时,取出T形环锯1,由于环踞的内螺纹9,可将切下的间盘组织带出。然后,通过T形环锯上的纵形侧孔8将切下的间盘组织推出。
权利要求1.一种腰椎间盘切除环锯,其特征在于由T形环锯、套筒组成,T形环锯由互相垂直的环锯柄、环锯体组成,环锯体为一圆柱体,分粗部、细部两部分,其细部上套有套筒,细部前端为空心圆柱体且内壁有内螺纹,顶端为锯齿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腰椎间盘切除环锯,其特征在于在环距体细部上靠近粗部一端,有一0-15mm的刻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腰椎间盘切除环锯,其特征在于在环距体细部靠近顶端1cm处有一纵形侧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腰椎间盘切除环锯,由T形环锯、套筒组成,T形环锯由互相垂直的环锯柄、环锯体组成,环锯体为一圆柱体,分粗部、细部两部分,其细部上套有套筒,细部前端为空心圆柱体且内壁有内螺纹,顶端为锯齿状。该腰椎间盘切除环锯可有效保护神经根、硬脊膜和脊前静脉丛。通过限制其深度,可防止环锯过深,损伤椎前大血管,并将切下的间盘组织自动取出。
文档编号A61B17/14GK2418840SQ00213408
公开日2001年2月14日 申请日期2000年1月28日 优先权日2000年1月28日
发明者燕树义, 赵玉顺 申请人:东营市人民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