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剥离电切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21000阅读:3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剥离电切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应用的一种卵巢瘤剥离切除器械。
现在腹腔镜下的卵巢瘤剥离手术,常用的器械为一根剥离棒和一把剪刀,操作过程中是由助手提起卵巢瘤包膜,术者用剪刀在包膜处剪开一切口,然后换用剥离棒剥离包膜,剥离到一定程度再换用剪刀剪开包膜,以上动作重复进行,直到剥离出瘤体。因腹腔镜手术在电视监视下操作,仅限于两孔操作,每一个动作,每更换一次器械都很困难。该方法缺点是术中更换器械次数多,且剪开的方向仅能向剪刀的前方,不能左右,如需改变方向则需由助手改变卵巢及瘤体方向后来完成,耗时很长,操作复杂,且易剪破瘤体(剪破瘤体有种植的可能)。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剥离棒、单极电切刀于一体的器械,以能解决原有器械操作复杂、耗时长、易剪破瘤体的缺陷。
为达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手柄1、3,卡簧2,支轴4,支杆5、15,支轴6,连杆7,单极电源接头8,剥离棒9及其中央空腔10,剥离棒顶端槽11,电切刀12,支轴13,支轴14,孔16。手柄1、3通过支轴4连接;支杆5与连杆7通过支轴6活动连接;支杆15与剥离棒9一体;连杆7安置于棒9的空腔10中;连杆7的另一端通过支轴14与电切刀活动连接;电切刀12通过支轴13与槽11内侧壁活动连接;剥离棒为圆柱形不锈钢棒,下端为盲端,外有绝缘层;电切刀12前端为圆锥形,其大小、形状与槽11匹配。
通过以上结构,在剥离卵巢瘤时,当剥离到需剪开包膜时,可随意打开电切刀,且可随意方向切割。缩短手术时间,减少病人的痛若。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切刀打开时的整体结构局剖图;图2为电切刀闭合时的整体结构局剖图;图3为电切刀立体结构图;图4为棒前端槽的立体图。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不打开刀12,不接通电源时,为一棒状结构,用于剥离组织。当打开刀12时,刀12突出剥离棒表面与剥离好的瘤体包膜组织接触。单极电源接头8通过导线与单极电源机(本实用新型附图未给出)相连,导线上设有脚动开关。单极电源接头8与棒9、连杆7、支轴13、14及刀12均为导电体。而剥离电切棒9,手炳1、3表面均有绝缘层,当通过脚动开关接通电源时,刀12带电,而剥离电切棒不与人体电导通,刀12接触的组织均可被单极电局部电凝,烧焦达到切开的目的。术者可根据要切开的部位,只需移动剥离电切棒既可完成。本实用新型剥离电切棒内部钢体,连杆7、刀12、轴13、14、手柄1、3、轴4、6均由不锈钢制成。剥离电切棒,手柄、外层有绝缘层,装配时先将连杆7安放于空腔10中,一端连于支杆5,另一端与电切刀12通过支轴14活动连接,再将电切刀12通过支轴13活动连接于槽11内。操作时不按压手柄1、3,电切刀呈闭合状,棒9的前端为圆柱形,用于剥离。当需切割时,按手柄的方向确定好电切刀的方向后,按压住手柄1、3,因支杆5与手柄3为一体,支杆15与手柄1为一体,支杆5向外拉动连杆7,连杆7另一端拉动刀12尾端,刀头围绕轴13旋转,刀由槽11中脱出,与棒9垂直,通过脚动开关接通电源进行切割,切割完后松开脚动开关断电,松开手柄1、3,刀又复回原位。
权利要求1.一种剥离电切棒包括手柄(1)、(3),卡簧(2),支轴(4),支杆(5)、(15),支轴(6),连杆(7),单极电源接头(8),剥离棒(9)及其中央空腔(10),剥离棒顶端槽(11),电切刀(12),支轴(13),支轴(14),孔(16),其特征在于连杆(7)一端通过轴(6)连于支杆(5),连杆(7)另一端通过轴(14)活动连接有电切刀(12),电切刀(12)设置于棒(9)顶端的槽(11)中;槽(11)与电切刀(12)大小、形状匹配;电切刀(12)中部有孔(16),支轴(13)穿入孔(16)与槽(11)内侧壁活动连接。
专利摘要一种剥离电切棒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有:手柄(1)、(3),卡簧(2),支轴(4),支杆(5)、(15),支轴(6),连杆(7),单极电源接头(8),剥离棒(9)及其中央空腔(10),剥离棒顶端槽(11),电切刀(12),支轴(13),支轴(14);其特征在于:在剥离棒顶端槽(11)内设置有电切刀(12)。由于以上结构在剥离卵巢瘤时能大大减少手术时间,操作简单,且不宜剪破瘤体,减少病人痛苦。
文档编号A61B17/32GK2457971SQ0021581
公开日2001年11月7日 申请日期2000年8月5日 优先权日2000年8月5日
发明者刘树慧, 蔡富强, 黄艳丽 申请人:刘树慧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