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自动注射器针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36394阅读:11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肌肉自动注射器针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射器针筒,特别是涉及一种肌肉自动注射器针筒。
现有的注射器针筒,一般只能适用于人工注射,操作者频频与不同的受术者接触,容易发生病菌的垂直和水平传染。且对操作人员的操作技巧有一定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避免病菌垂直和水平传染,适用于自动注射的肌肉自动注射器针筒。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精确控制进针深度的肌肉自动注射器针筒。
本新型的任务是这样实现的由内管、外管、针头、套帽和带有外翼突的套管组成的肌肉自动注射器针筒,针头与外管连为一体。外管外部设有可与动力源连接的前翼突,前部设有套帽和套管,套管上设有可与动力源连接的翼突。内管、外管、套管和套帽之间均为滑动连接。套管和套帽的底部分别开有一个可使针头出入的小孔。在动力源的作用下,整个注射过程都可自动完成前翼突带动外管向外顶出针头,可将注射剂吸入外管的药室内;套帽底端紧抵注射部位,并绷压皮肤便于针头顺利地刺入皮肤;并由动力源推动内管完成全部的注射。
本新型的进一步任务是这样实现的在肌肉自动注射器针筒的套帽上设有控制进针深度的刻度,以精确控制进针的深度。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可连接动力源的结构,使整个注射过程完全自动化,避免了操纵者与受术者的接触,有效防治了病菌的垂直和水平传染。同时,降低了对操作者的注射技巧;设置了套帽,既可使针头保洁严密,又可绷压皮肤使针头顺利地刺入皮肤;
套帽上设有的刻度,可精确控制进针的深度;进针迅速、注药平稳,受术者无痛苦。
附图
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下面,结合图示,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由内管5、外管4和针头2组成的肌肉自动注射器针筒。针头2与外管4连为一体,外管4前部设有套帽1和套管3。套管3上设有可与动力源连接的翼突,套管3既可作为外管4伸缩的导轨,又为针头2的保洁提供了空间。内管5、外管4、套管3和套帽1之间均为滑动连接。套管3和套帽1的底部分别开有一个可使针头2出入的小孔9。套帽1可自如地伸缩或旋转,使套管3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防止针头遭受污染。注射时,与动力源相连的前翼突6带动外管4,穿越小孔9向外顶出针头2,并将注射剂吸入外管4的药室7内。套帽1的底端紧抵注射部位绷压皮肤,使针头2顺利刺入皮肤。并由动力源推动内管完成全部注射。
实施例二由内管5、外管4和针头2组成的肌肉自动注射器针筒,针头2与外管4连为一体,外管4前部设有套帽1和套管3。套管3上设有可与动力源连接的翼突,套帽上1上设有控制进针深度的刻度。内管5、外管4、套管3和套帽1之间均为滑动连接,套帽1可自如地伸缩或旋转。套管3和套帽1的底部分别开有一个可使针头2出入的小孔9。套管3内侧还设有限位装置8。注射时,首先根据套帽1上的刻度,调整进针深度。然后启动动力源。与动力源相连的前翼突6带动外管4,穿越小孔9向外顶出针头2,并将注射剂吸入外管4的药室7内。套帽1的底端紧抵注射部位绷压皮肤,使针头2顺利刺入皮肤。动力源推动内管5进行注射,将药室7内的注射剂注入体内。
权利要求1.一种由内管(5)、外管(4)和针头(2)组成的肌肉自动注射器针筒,针头(2)与外管(4)连为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管(4)外部设有可与动力源连接的前翼突(6),前部设有套帽(1)和套管(3),套管(3)上设有可与动力源连接的翼突,内管(5)、外管(4)、套管(3)和套帽(1)之间均为滑动连接,套管(3)和套帽(1)的底部分别开有一个可使针头(2)出入的小孔(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肌肉自动注射器针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帽(1)上设有控制进针深度的刻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肌肉自动注射器针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管(3)内侧设有限位装置(8)。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肌肉自动注射器针筒。由内管、外管、针头、套帽和带有外翼突的套管组成。内管为压力活塞,外管为药室,套帽可绷压皮肤,利于针头顺利刺入皮肤。套帽上上设有控制进针深度的刻度,套管内侧设有限位装置,可精确地控制针头的进针深度。套管和套帽的底部分别开有一个可使针头出入的小孔,套帽可相对套管作旋转和伸缩运动。外管可在套管内作伸缩运动。配置动力源的本实用新型,可实现拟人化操作,自动完成肌肉注射。
文档编号A61M5/32GK2427215SQ00218320
公开日2001年4月25日 申请日期2000年7月7日 优先权日2000年7月7日
发明者卢小兵 申请人:卢小兵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