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血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4451阅读:16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清血丸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藏药,具体讲是以西藏地道药材制备而成的传统药物,属于药物领域。
心脑血管疾病因其发病因素繁多、病理机制复杂、治疗甚为棘手,而被现代医学称之为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现代人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加上高新技术对现代医疗事业强大的推动作用,人类的平均寿命日益延长。但由于人口老龄化和工作、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发病率和死亡率却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并在那些对工作、社会及家庭承担责任最重的年龄组中,心脑血管疾病更是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寿命,迫切需要加强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工作。
目前市场上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品虽有很多,但不是药效达不到要求,就是副作用大而从另一方面危害着人体的健康。而藏药对治疗此类疾病不仅具有独到的疗效,而且藏药特殊的配方规则和炮制加工工艺以及纯天然的药物成份,药性温和,基本无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避免了大多数心血管疾病患者因需要长期用药而可能引发的副作用。
藏医药学是藏族人民在青藏高原这一特殊的自然条件和生存环境下,不断总结与各种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并就地取材把西藏高原丰富的动、植、矿物作为防病治病的物质,并通过历代的、不同流派的藏医药学家的不断充实、完善和提高,逐步发展而成的一门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丰富的诊疗内容和鲜明民族特色的民族医药学。是藏族人民在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不断与各种疾病作斗争的智慧结晶。
两千多年来,藏医药学长期应用于临床,已积累了丰富的防病治病经验,它不仅在过去为藏族地区各族人民的身心健康和繁衍昌盛做出了重大贡献,如今在现代医疗技术飞速发展,人类日益关注健康的新形势下,藏医药依然在现代很多疾病的治疗尤其在一些疑难杂症诸如心脑血管疾病等方面,显示出了令现代医学界惊叹的治疗效果。
发明人针对目前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其危害性日益蔓延的趋势,充分利用藏医药在治疗此类疾病方面所具有的独到疗效,以藏医药学理论为基础,吸取藏医药历代名医经典、秘籍、专著之精华,结合自己多年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苦心钻研心脑血管疾病,并选用西藏高原地道纯天然药材组方,遵循藏药特殊的炮制加工工艺,研制出了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清血丸。
因此,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清血丸。
本发明药物的组成按重量份计如下余甘子3-12、降香3-12、藏锦鸡儿3-12、草红花3-12、藏红花3-12、红景天3-12、茜草2-8、紫草茸2-8、藏紫草2-8、枇杷叶2-8、短管免耳草2-8、沙棘膏2-8、纤毛婆婆纳1-4、藏木通1-4、甘青青蓝1-4、芫荽子1-4、胡黄连1-4、渣驯膏1-4、绿绒蒿1-4、翼首草1-4、石斛1-4、虎耳草1-4、诃子1-4、毛诃子1-4、秦艽花1-4、藏木香1-4、木香1-4、悬钩木1-4、宽筋藤1-4、檀香1-4、肉豆蔻1-4、红樟香1-4、沉香1-4、松萝1-4、岩白菜3-12、当归1-4、矮紫堇1-4、丁香1-4、多刺绿绒蒿1-4、龙骨1-4、杜鹊花1-4、鬼臼1-4、朱砂1-4、木瓜1-4、草乌0.1-3、磁石0.1-3。
本发明药物的制备方法是以上四十五味,红樟香、龙骨、朱砂、磁石先进行炮制和祛毒加工处理,然后分别研细,其余除了沙棘膏和渣驯膏外,共研成细粉,与朱砂等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用沙棘膏和渣驯膏加适量水泛丸,阴干或将药粉直接装入胶囊,即得。
本发明药物丸剂为棕褐色的水丸,胶囊内容物为浅黄棕色的粉末,气微香,味苦、微酸。
本发明药物的功能与主治是清血、降压。主治高血压、高血脂,以及多血症引起的头晕、背部疼痛、眼部充血、口渴、口唇发紫、皮下淤血等,并能改善微循环,促进血栓溶化。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日1~2次,一日1~2丸,水丸将药丸碾碎或嚼碎后用温开水冲服。胶囊每次4粒用温开水冲服。
水丸每丸重1g、胶囊每粒0.25g本发明的药物充分利用了藏药的独到优点,精心配制而成。适合不同年龄、不同体质的心血管病患者长期服用,是集良好疗效和安全与一身的藏药新品。经过初步的临床和疗效观察,本发明药物对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心肌缺血和循环不畅等心血管疾病的治疗表现出了很好的效果,未发现有任何不良反应,深得广大用药患者的欢迎,并已成为目前藏区患者寻医问药的热门藏药品种。
实施例1处方余甘子6、降香6、藏锦鸡儿6、草红花6、藏红花6、红景天6、茜草4、紫草茸4、藏紫草4、批把叶4、短管免耳草4、沙棘膏4、纤毛婆婆纳2、藏木通2、甘青青蓝2、芫荽子2、胡黄连2、渣驯膏2、绿绒蒿2、翼首草2、石斛2、虎耳草2、诃子2、毛诃子2、秦艽花2、藏木香2、木香2、悬钩木2、宽筋藤2、檀香2、肉豆蔻2、红樟香2、沉香2、松萝2、岩白菜6、当归2、矮紫堇2、丁香2、多刺绿绒蒿2、龙骨2、杜鹊花2、鬼臼2、朱砂2、木瓜2、草乌2、磁石1。
制法以上四十五味,红樟香、龙骨、朱砂、磁石先进行炮制和祛毒加工处理,然后分别研细,其余除了沙棘膏和渣驯膏外,共研成细粉,与朱砂等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用沙棘膏和渣驯膏加适量水泛丸,阴干即得。
实施例2处方余甘子6、降香6、藏锦鸡儿6、草红花6、藏红花6、红景天6、茜草4、紫草茸4、藏紫草4、批把叶4、短管免耳草4、沙棘膏4、纤毛婆婆纳2、藏木通2、甘青青蓝2、芫荽子2、胡黄连2、渣驯膏2、绿绒蒿2、翼首草2、石斛2、虎耳草2、诃子2、毛诃子2、秦艽花2、藏木香2、木香2、悬钩木2、宽筋藤2、檀香2、肉豆蔻2、红樟香2、沉香2、松萝2、岩白菜6、当归2、矮紫堇2、丁香2、多刺绿绒蒿2、龙骨2、杜鹊花2、鬼臼2、朱砂2、木瓜2、草乌2、磁石1。
制法以上四十五味,红樟香、龙骨、朱砂、磁石先进行炮制和祛毒加工处理,然后分别研细,其余除了沙棘膏和渣驯膏外,共研成细粉,与朱砂等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用沙棘膏和渣驯膏加适量水泛丸,阴干,将药粉直接装入胶囊,即得。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清血丸,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比的药物制备而成余甘子3-12、降香3-12、藏锦鸡儿3-12、草红花3-12、藏红花3-12、红景天3-12、茜草2-8、紫草茸2-8、藏紫草2-8、枇杷叶2-8、短管免耳草2-8、沙棘膏2-8、纤毛婆婆纳1-4、藏木通1-4、甘青青蓝1-4、芫荽子1-4、胡黄连1-4、渣驯膏1-4、绿绒蒿1-4、翼首草1-4、石斛1-4、虎耳草1-4、诃子1-4、毛诃子1-4、秦艽花1-4、藏木香1-4、木香1-4、悬钩木1-4、宽筋藤1-4、檀香1-4、肉豆蔻1-4、红樟香1-4、沉香1-4、松萝1-4、岩白菜3-12、当归1-4、矮紫堇1-4、丁香1-4、多刺绿绒蒿1-4、龙骨1-4、杜鹊花1-4、鬼臼1-4、朱砂1-4、木瓜1-4、草乌0.1-3、磁石0.1-3。
2.根据权利要求1的药物,其特征在于药物剂型为胶囊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清血丸,它是由下述重量比的药物制备而成:余甘子3—12、降香3—12、藏锦鸡儿3—12、草红花3—12、藏红花3—12、红景天3—12、茜草2—8、紫草茸2—8、藏紫草2—8、枇杷叶2—8、短管免耳草2—8、沙棘膏2—8、纤毛婆婆纳1—4、藏木通1—4、甘青青蓝1—4、芜荽子1—4、胡黄连1—4、渣驯膏1—4、绿绒蒿1—4、翼首草1—4、石斛1—4、虎耳草1—4、诃子1—4、毛诃子1—4、秦艽花1—4、藏木香1—4、木香1—4、悬钩木1—4、宽筋藤1—4、檀香1—4、肉豆寇1—4、红樟香1—4、沉香1—4、松萝1—4、岩白菜3—12、当归1—4、矮紫堇1—4、丁香1—4、多刺绿绒蒿1—4、龙骨1—4、杜鹊花1—4、鬼臼1—4、朱砂1—4、木瓜1—4、草乌0.1—3、磁石0.1—3。
文档编号A61K35/02GK1304769SQ0110227
公开日2001年7月25日 申请日期2001年1月21日 优先权日2001年1月21日
发明者白玛加措 申请人:白玛加措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