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效健胃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0876阅读:8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效健胃丸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胃病的多效中药丸,属于制药技术领域。
当今,有胃病的人越来越多,而治疗胃病的胃药,不论是进口药还是国产的名牌药,其价格都比较昂贵,且治疗效果也不太理想,疗程也比较长,副作用较大,治标不治本,很难使患者的胃病得到根治,复发率极高。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无毒副作用、疗效显著、标本兼治的纯中药制成成的健胃丸。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主要是由主药和次药构成的多效健胃丸,其特殊之处在于,主药的组分及用量分别为醋制窜山甲4.5-9g,丹参10-15g,五倍子3-9g,白及5-10g,制马前子0.3-1g,血蝎0.6-1.2g,黄芹10-15g,黄连5-10g,党参10-15g,白术10-15g,三棱5-10g,莪术5-10g,三七5-10g,吴茱芋1.5-6g,蒲公英10-50g;次药的组分及用量分别为龙胆草5-10g,桃仁5-10g,红花5-10g,炒地榆10-50g,制乳香5-10g,制没药5-10g,郁金5-10g,乌药5-10g,醋制香附5-15g,黄芪10-15g,紫参5-10g,败酱草30-50g,大黄5-10g,大枣5-15g,鸡内金5-10g,陈曲5-10g,麦芽9-15g,山楂5-15g,元胡5-10g,砂仁5-10g,枳壳10-15g。
以上所述的多效健胃丸,主、次药各组分的最佳用量是醋制窜山甲9g,丹参15g,五倍子9g,白及10g,制马前子0.6g,血蝎1g,黄芹15g,黄连10g,党参15g,白术10g,三棱10g,莪术10g,三七10g,吴茱芋5g,蒲公英30g,龙胆草10g,桃仁10g,红花10g,炒地榆30g,制乳香10g,制没药10g,郁金10g,乌药10g,醋制香附10g,黄芪15g,紫参10g,败酱草50g,大黄5g,大枣15g,鸡内金5g,陈曲10g,麦芽10g,山楂10g,元胡10g,砂仁10g,枳壳10g。
各组分的药理作用分别是,醋制窜山甲活血通经,有升高白血球的作用;丹参活血调经,祛瘀安神对脑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心肌缺血,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血流量的作用;五倍子敛肺降火,涩精止泻,敛渍疮,本品含有70%-80%鞣质,能使皮肤粘膜溃疡等局部组织蛋白凝固而呈收敛作用,从而减轻创伤面的分泌;白及收敛止血,消肿生肌,外用内服皆有较好的收敛止血作用;制马前子通络止痛,散结消肿,有兴奋中枢系统,增进血液循环的作用,为苦味健胃药,能增加肠蠕动,增进食欲;血蝎敛疮生肌,散瘀止痛;黄芹有解热抗炎,抗变态反应,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的作用,有镇静作用,并可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故有止血作用;黄连清热燥湿,清心除烦,泻火解毒,其含有的小孽碱有加强白血球吞噬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功能,增加胆汁的形成,使胆汁变稀,有很好的利胆作用,对子宫、膀胱、支气管、肠胃道平滑肌都有兴奋作用,能增加胃液分泌,有助于消化;党参补气养血,补脾和胃,使全身末梢血管扩张,对神经系统有兴奋作用,能增加肌体的抵抗力;白术补脾益气,燥热利水,止汗安胎,能降低血糖,保护肝脏,防止肝糖元的减少,并有缓和胃肠蠕动,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三棱、莪术破血行气,消积止痛,有促吸作用,所含有的挥发油有一定的健胃作用;三七能缩短出血时间,有止血功能;吴茱芋舒肝理气,温中止痛,降逆止呕,有利尿、镇痛的功效;蒲公英清热解毒,消痛,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真菌有抑制作用,有广谱的消炎杀菌及较强的利胆作用,有抗人体肺癌的功效,对溃疡、胃炎病有有止血、止痛、止呕、增进食欲的作用;龙胆草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能促进胃酸的分泌,使游离子酸增加,是健胃良药;桃仁活血祛瘀,润燥化肠,有显著的抑制血凝作用;红花活血调经,祛瘀消肿,有兴奋子宫、肠道、血管、支气管平滑肌使其加强收缩的作用;炒地榆清热凉血,止血收敛,能缩短出血时间,对小血管出血有止血作用;制乳香舒筋活血,生肌止痛,托毒消痛,有收敛、镇痛的作用;制没药散瘀止痛,消肿生肌;郁金行气破瘀,清心解瘀,止血,能促进胆汁的分泌,使胆囊收缩,有利胆的作用,大量应用能增加血红蛋白,纠正蛋白倒置,从而达到营养保肝的作用;乌药理气散结,有解除胃痉挛的作用;醋制香附理气疏肝,调经止痛,其含有的挥发油能明显提高肌体对疼痛的耐受性,有调经止痛的作用,是治疗肝胃气痛经的常用药;黄芪补气升阳,固表止汗,托毒排脓,利水退肿,有强心作用,能增加心脏的收缩;紫参清热解毒,有疗肠胃大热、治心腹发胀、散瘀血、破血生肌等功效;败酱草清热解毒,活血排脓,有促进肝细胞再生以改善肝脏的功能,并有催眠作用;大黄功积导滞,泻火凉血,通经解毒,所含有的大黄酸类物质能刺激大肠壁,引起肠管收缩,分泌增加,使大肠内容物易于排出,所含有的芦荟素能引起腹腔内充血,故有活血通经的作用;大枣补脾和胃,益气安神,有缓解胃肠痉挛及调解胃肠功能的作用;鸡内金消食滞,止遗尿,化结石,能增加胃液的分泌量、酸度及消化力,明显增强胃的蠕动波,使胃的运动机能明显增强,胃排空大大加速,故有消食化积之功;陈曲消食和胃,健脾暖胃,是酶性助消化药;麦芽消食健脾,舒肝回乳,所含有的淀粉酶有健胃促消化作用,能轻微地促进胃蛋白酶和胃酸的分泌;山楂消食化积,散瘀止痛,止痢杀虫,降血压,能增加胃中酶类的分泌,促进消化,它所含有的解脂酶能促进脂肪类食物的消化;元胡活血散瘀,理气止痛,能使血瘀周围的血循环加快,有镇痛、消肿的作用;砂仁化湿行气,温脾止泻,所含有的挥发油有芳香健胃的作用,能促进胃液的分泌,排出消化道积气,故能行气消胀,对肠管有兴奋作用;枳壳破消积,行气除痞,能增强胃肠节律性蠕动,有助于肠内气体及粪便的排出,有行气通便的作用。
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述的多效健胃丸对胃病、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标本兼治,有根除作用,且疗程短;本药对脑动脉硬化、脑血栓、脑梗塞、冠心病、神经衰弱、根治胃病、早期癌症、预防肿瘤等都有一定的疗效,本药属纯中药制剂,无任何毒副作用,可以兼治多种疾病,且有增强体质,提高肌体免疫力的功能,一药多用,疗效显著。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临床效果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阐述。
实施例1称取醋制窜山甲9g,丹参15g,五倍子9g,白及10g,制马前子0.6g,血蝎1g,黄芹15g,黄连10g,党参15g,白术10g,三棱10g,莪术10g,三七10g,吴茱芋5g,蒲公英30g,龙胆草10g,桃仁10g,红花10g,炒地榆30g,制乳香10g,制没药10g,郁金10g,乌药10g,醋制香附10g,黄芪15g,紫参10g,败酱草50g,大黄5g,大枣15g,鸡内金5g,陈曲10g,麦芽10g,山楂10g,元胡10g,砂仁10g,枳壳10g。
将上述中草药制成药丸的方法步骤为(1)、将大枣、蒲公英、败酱草放在一起,水煎浓缩,留取浓缩液待用;(2)、将枳壳、元胡、丹参、桃仁、红花、炒地榆、制乳香、制没药、鸡内金、郁金、白术、乌药、醋制香附、紫参、大黄、砂仁、陈曲、麦芽、山楂、龙胆草、黄芹、黄连、黄芪、党参、吴茱芋、三棱、莪术混合在一起,粉成细末,取出少量药粉备用,其余的药粉加水煎煮浓缩,取浓缩液留用;(3)、将(1)和(2)两次的浓缩液倒在一起,再次煎煮浓缩,取浓缩液留用;(4)、将(2)中取出的少量药粉加入到(3)中的浓缩液中,进行搅拌、凉干,凉干后,再将醋制窜山甲、制马前子、血蝎、白及、五倍子、三七共为细末,加入其中;(5)、取适量炼过的蜂蜜和香油倒入(4)中,混合搅拌均匀;(6)、制成9g重的药丸,即为本发明所述的多效健胃丸。
实施例2称取醋制窜山甲4.5g,丹参10g,五倍子3g,白及5g,制马前子0.3g,血蝎0.6g,黄芹10g,黄连5g,党参10g,白术12g,三棱5g,莪术5g,三七5g,吴茱芋2g,蒲公英5g,龙胆草5g,桃仁5g,红花5g,炒地榆10g,制乳香5g,制没药5g,郁金5g,乌药5g,醋制香附5g,黄芪10g,紫参5g,败酱草30g,大黄8g,大枣5g,鸡内金8g,陈曲5g,麦芽12g,山楂5g,元胡5g,砂仁5g,枳壳12g。
上述中草药制成丸剂的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3称取醋制窜山甲7g,丹参12g,五倍子6g,白及8g,制马前子1g,血蝎1.2g,黄芹12g,黄连8g,党参12g,白术15g,三棱8g,莪术8g,三七8g,吴茱芋6g,蒲公英10g,龙胆草8g,桃仁10g,红花8g,炒地榆50g,制乳香8g,制没药8g,郁金8g,乌药8g,醋制香附15g,黄芪12g,紫参8g,败酱草40g,大黄10g,大枣10g,鸡内金10g,陈曲8g,麦芽15g,山楂15g,元胡8g,砂仁8g,枳壳15g。
上述中草药制成丸剂的方法同实施例1。
结合以下病例对本发明所述的多效健胃丸的临床治疗效果加以说明。
病例1于××,男,42岁,山东栖霞市杨础镇西留村人,患者于1978年6月20日,经中国人民解放军144医院钡透确诊为胃及十二指肠球溃疡,已有20多年病史,服用该多效健胃丸一个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经医院复查,一切正常,至今未见复发。
病例2朱××,女,72岁,山东栖霞市杨础镇西柳村人,患者素有高血压、脑东脉硬化、冠心病和胃溃疡,在栖霞市人民医院检查确诊为胃溃疡,服用多效健胃丸近两个月,恢复良好,经复查胃溃疡痊愈,其它病情也大有好转,并能从事一些家务劳动。
病例3宋××,男,36岁,山东栖霞市杨础镇西柳村人,于1991年来诊,患者一个多月来,食欲不振、面黄肌瘦、上腹部不适和疼痛、恶心、呕吐、有气无力,经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诊断为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肝炎和疑是肝癌,待查(肝内一包囊边界不清),服用多效健胃丸7天后,出现一次吐血现象,继续服用,感到上腹部和胸肋部特别舒畅、轻松,精神大有好转,食欲随之增加,体力也逐渐恢复,连续服用7周后,身体一切正常,并能从事体力劳动,到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复查,胃溃疡痊愈,肝功能正常,其包囊也已消失,随访6年,未再复发。
病例4刘××,男,59岁,山东栖霞市杨础镇小庄铺村人,1993年来诊,患者素有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病史,近两个月来病情加重,到栖霞市人民医院做胃镜检查,确诊为浅面性胃炎、胃溃疡1.0×1.5、0.5×1.0面积,服用本药6周后到医院复查,胃炎、胃溃疡完全消失,随访6年,一切正常。
病例5衣××,男,55岁,山东栖霞市杨础镇西柳村人,患者有胃病史约14年,近两周来病情加重,水、食一入即吐近一周,晨吐酸水约1500ml,浑身无力,经烟台毓璜顶医院胃镜检查,胃底、胃窦均见点状、片状出血点,诊断为浅表性胃炎(中度),服用本药10天后,症状消失,一切正常,并能参加体力劳动。
从上述临床效果可以看出,本发明所述的多效健胃丸治疗效果显著,无复发,标本兼治,除胃病外,对一些其它疾病也有一定的疗效,一种药有多种功效,是治疗胃病的理想药物。
权利要求
1.一种多效健胃丸,主要是由主药和次药构成的,其特征在于,主药的组分及用量分别为醋制窜山甲4.5-9g,丹参10-15g,五倍子3-9g,白及5-10g,制马前子0.3-1g,血蝎0.6-1.2g,黄芹10-15g,黄连5-10g,党参10-15g,白术10-15g,三棱5-10g,莪术5-10g,三七5-10g,吴茱芋1.5-6g,蒲公英10-50g;次药的组分及用量分别为龙胆草5-10g,桃仁5-10g,红花5-10g,炒地榆10-50g,制乳香5-10g,制没药5-10g,郁金5-10g,乌药5-10g,醋制香附5-15g,黄芪10-15g,紫参5-10g,败酱草30-50g,大黄5-10g,大枣5-15g,鸡内金5-10g,陈曲5-10g,麦芽9-15g,山楂5-15g,元胡5-10g,砂仁5-10g,枳壳10-15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效健胃丸,其特征在于,主、次药各组分的用量是醋制窜山甲9g,丹参15g,五倍子9g,白及10g,制马前子0.6g,血蝎1g,黄芹15g,黄连10g,党参15g,白术10g,三棱10g,莪术10g,三七10g,吴茱芋5g,蒲公英30g,龙胆草10g,桃仁10g,红花10g,炒地榆30g,制乳香10g,制没药10g,郁金10g,乌药10g,醋制香附10g,黄芪15g,紫参10g,败酱草50g,大黄5g,大枣15g,鸡内金5g,陈曲10g,麦芽10g,山楂10g,元胡10g,砂仁10g,枳壳10g。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胃病的多效中药丸,属于制药技术领域,它主要是由主药和次药构成的,主药有醋制穿山甲、丹参、五倍子、白及、制马前子、血蝎、黄芹、黄连等15味中草药,次药为龙胆草、桃仁、红花、炒地榆、制没药、郁金、乌药、败酱草、大黄、鸡内金、陈曲等21味中草药,将它们按照一定的工艺制成药丸,它具有疗效显著,无任何毒副作用,标本兼治等优点。
文档编号A61P1/04GK1344547SQ01115019
公开日2002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2001年6月12日 优先权日2001年6月12日
发明者衣宣凯 申请人:衣宣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