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萎缩性胃炎和慢性结肠炎的药物和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05595阅读:4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治疗萎缩性胃炎和慢性结肠炎的药物和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胃肠病的药物,具体的说它是以中草药为原料制备的中成药,本发明还涉及该药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患有胃肠病的人较多,因此有不少医务工作者潜心于该病的研究,致使已有不少治疗这些病的药物上市,这些药物一般均具有使用方便的特点,但它们对萎缩性胃炎和肠炎的治疗效果欠佳,并且这些药物还有一定副作用,为此申请号为95100455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中药制剂”,这种药剂含有人参、白头翁、白术、黄连、黄柏、黄芪、乌梅、葛根、白芷、赤石脂、茯苓、甘草等中草药制成的冲剂、片剂、胶囊等各类型药剂,这种药物对结肠炎疗效较好,并且无副作用,但这种药物对胃炎、萎缩性胃炎无治疗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中药治疗胃、肠病的药物,尤其适用于萎缩性胃炎和慢性结肠炎的药物;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该药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基于我国医学对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理论及原则以科学的方法对药物成分及性能进行分析,筛选出具有健脾和胃、理气止痛、清热去湿解毒、活血化瘀作用的药物为原料制备而成的。
本发明由下述组份的药物制成藏红花8~12重量份、 麦芽 50~60重量份、 山药30~40重量份、木香 40~50重量份、 山楂 40~50重量份、 乌梅40~60重量份、黄连 30~40重量份、 红豆蔻10~14重量份、 陈皮50~60重量份、白术 9~13重量份、 鸡血藤40~50重量份。
本发明由下述组份的药物制成藏红花8~11重量份、 麦芽 50~55重量份、 山药33~38重量份、木香 40~42重量份、 山楂 40~45重量份、 乌梅48~52重量份、黄连 32~36重量份、 红豆蔻10~12重量份、 陈皮50~55重量份、白术 10~12重量份、 鸡血藤40~42重量份。
将上述组份的药物制备的方法为
按组份中要求的重量份称取各种药物,把山药和山楂自然晒干,而后将木香、麦芽、黄连在20℃~30℃的温度下烘烤,将乌梅、藏红花在30℃~40℃下烘烤,将上述烘烤过和晒干的药物与陈皮、白术、鸡血藤、红豆蔻等共同粉碎过100~120目筛,装入胶囊。
每粒胶囊中装入的药量为0.45~0.5克。
将上述组份的药物制备的方法为按组份中要求的重量份称取各种药物,把山药和山楂自然晒干,而后将木香、麦芽、黄连在20℃~30℃的温度下烘烤,将乌梅、藏红花在30℃~40℃下烘烤,将上述烘烤过和晒干的药物与陈皮、白术、鸡血藤、红豆蔻等共同粉碎过100~120目筛,将过筛后的药粉按常规方法制成水丸,每粒水丸的重量为0.5克。
在本发明所采用的药物中藏红花性味甘辛温,有活血破瘀之功效;山药有健脾补肺、固肾、治脾虚泄泻之功效;山楂能治肉积不消、脘部胀痛;又能散瘀血,尤对消胀满健胃的功能更好;黄连味苦,有泻火、解毒、燥湿的功效,能治疗热虚心烦、热痢腹痛、增强胃肠功能的作用;陈皮有理气,燥湿、导滞、消痰、治疗胸腹胀满、呕吐泄泻的功效;白术味甘苦、性微温,有补脾胃燥湿的作用,可治因脾胃虚弱不能运化水湿而引起的泄泻水肿及因痰湿停留而致的胸腹胀满,有健脾和胃,止泻止吐的作用;鸡血藤味苦、微甘、性温,有补血活血的作用;麦芽味甘、性温,能消化停留在肠胃中的食物,适用于因食积滞引起的胸腹胀满,还有行血和散瘀血散停滞的作用。
上述药物对于胃肠疾病有疗效,经恰当的配伍后,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结肠炎有综合疗效,本发明因制造简单,因此也相应降低了产品价格。
为了验证本发明中药物的疗效,曾对1002名病例进行观察治疗,经胃镜检查并根据病理状况确诊为有210例患者为萎缩性胃炎,210例患者中有胃粘膜改变者80例,胃粘膜血管清晰者70例,胃粘膜血管更明显且胃酸缺乏者60例。患有慢性浅表性胃炎600例,慢性结肠炎患者192例,这些患者经肠镜检查为粥粘膜脱落且溃疡。在1002名患者中男性589例,女性413例,其中18~30者210例,
30~45岁210例,45~60岁者390例,60岁以上者192例,对于这些病例中,按2∶1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临床情况等面均有可比性。
治疗组服用本发明药物即服用方法每次服四粒,一日四次,连服两个疗程,每个疗程为一个月。
对照组服用经验性药物雷尼替丁。
在服药期间,两组药物均可针对病人的其它征状进行处理,但不得用其他任何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中药或西药。
经过两个疗程治疗后,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993年制定的“中药新药治疗胃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疗效标准进行评定和治疗肠病的评定标准进行检查。其治疗结果(见下表)

实施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按下列配比称取药物(以千克为重量份单位)藏红花8份、麦芽 60份、 山药 30份、木香 50份、 山楂 40份、 黄连 30份、乌梅 60份、 陈皮 50份、 红豆蔻14份、白术 9份、鸡血藤40份。
制备方法为把山药和山楂自然晒干,将木香、麦芽、黄连在20℃~30℃的温度下烘烤,将乌梅、藏红花在30℃~40℃下烘烤,再将陈皮、白术、鸡血藤、红豆蔻等药物与上述烘烤过和晒干的药物共同粉碎,过100~120目筛,而后按一定药量分装入胶囊,每粒胶囊含量为0.45~5克,该胶囊的制做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第五版中胶囊制剂要求。
实施例2按下列配比称取药物(以克为重量份单位)藏红花12份、麦芽 50份、山药 40份、木香 40份、山楂 50份、黄连 40份、乌梅 40份、陈皮 60份、红豆蔻10份、白术 13份、鸡血藤50份。
按权利要求1的制做方法制造成胶囊。
实施例3按下列配比称取药物(以千克为重量份单位)藏红花11份、麦芽 55份、山药 33份、木香 42份、山楂 40份、黄连 32份、乌梅 48份、陈皮 55份、红豆蔻12份、白术 10份、鸡血藤42份。
制备方法为按实施例1的方法将上述药物制成粉状,而后按常规方法制成水丸剂,每丸为5克。
实施例4按下列配比称取药物(以千克为重量份单位)藏红花10份、麦芽 52份、山药 38份、木香 48份、山楂 45份、黄连 36份、乌梅 52份、陈皮 52份、红豆蔻11份、白术 12份、鸡血藤46份。
按实施例3的制备方法制成水丸。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萎缩性胃炎和慢性结肠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由下述组份的药物组成藏红花8~12重量份、麦芽 50~60重量份、 山药30~40重量份、木香 40~50重量份、 山楂 40~50重量份、 乌梅40~60重量份、黄连 30~40重量份、 红豆蔻10~14重量份、 陈皮50~60重量份、白术 9~13重量份、鸡血藤40~50重量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由下述组份的药物组成藏红花8~11重量份、麦芽 50~55重量份、 山药33~38重量份、木香 40~42重量份 山楂 40~45重量份、 乌梅48~52重量份、黄连 32~36重量份、 红豆蔻10~12重量份、 陈皮50~55重量份、白术 10~12重量份、 鸡血藤40~42重量份。
3.将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组份的药物制备的方法为按组份中要求的重量份称取各种药物,把山药和山楂自然晒干,而后将木香、麦芽、黄连在20℃~30℃的温度下烘烤,将乌梅、藏红花在30℃~40℃下烘烤,将上述烘烤过和晒干的药物与陈皮、白术、鸡血藤、红豆蔻等共同粉碎过100~120目筛,装入胶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每粒胶囊中装入的药量为0.45~0.5克。
5.将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组份的药物制备的方法为按组份中要求的重量份称取各种药物,把山药和山楂自然晒干,而后将木香、麦芽、黄连在20℃~30℃的温度下烘烤,将乌梅、藏红花在30℃~40℃下烘烤,将上述烘烤过和晒干的药物与陈皮、白术、鸡血藤、红豆蔻等共同粉碎过100~120目筛,将过筛后的药粉按常规方法制成水丸,每粒水丸的重量为0.5克。
全文摘要
一种治疗萎缩性胃炎和慢性结肠炎的药物和制备方法,它是用藏红花、麦芽、山药、木香、山楂、乌梅、黄连、红豆蔻、陈皮、白术、鸡血藤等中药制成的胶囊和水丸剂,这种药物具有制造简单、服用方便的优点,而且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结肠炎均有较好的疗效。
文档编号A61P1/04GK1404846SQ0112730
公开日2003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01年8月7日 优先权日2001年8月7日
发明者李树军, 李鸿, 李冰溪 申请人:李树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