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形胸腔引流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8865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环形胸腔引流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胸外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环形胸腔引流管。
半个世纪以来,胸外科手术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国内外胸腔引流管仍然是五十年一贯制,我们检索了近十年来中外文献和近十年来中国专利,胸腔引流管均为直管式引流管,引流管插入的深度不易掌握,操作困难,容易堵塞,引流不畅,并有滑脱导致皮下气肿、胸壁血肿、脓肿、开放性气胸的危险,甚至危及生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方便、引流通畅、不会滑脱的环形胸腔引流管。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环形胸腔引流管,包括由头部、体部和尾部组成的引流管,头部和体部之间为环形部,环形部由弯曲成环形的管子组成,且环形部的管壁上开有朝向各个方向的侧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由于引流管的头部和体部之间为环形部,环形部由弯曲成环形的管子组成,当引流管放入胸腔后,环形部紧靠胸壁内面,克服了传统的直管式引流管放置过深、过浅的弊端,引流管插入的深度容易掌握,操作方便;又因为环形部的管壁上开有若干侧孔,侧孔朝着各个方向,因而不易堵塞,并能接受来自各个方向的气体、血液和浓汁,所以引流极为通畅。此外,由于引流管的环形部在胸腔内呈环形状态,其直径远远大于胸壁切口,不会有直管式引流管那样的滑脱危险。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配套使用的穿刺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1所示,一种环形胸腔引流管,包括由头部1-1、体部1-3和尾部1-4组成的引流管1,头部1-1和体部1-3之间为环形部1-2,环形部1-2由弯曲成环形的管子组成,且环形部1-2的管壁上开有若干朝向各个方向的侧孔1-2-1。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①开胸手术结束前,在胸部预定位置切开皮肤1.5-2.0厘米,用止血钳刺入胸腔、夹住引流管1尾部1-4,拉出胸腔,缝合皮肤切口并固定于引流管体部1-3。
②遇有气胸、血胸或脓胸,在胸部预定位置局部麻醉,切开皮肤1.5-2.0厘米,将特制的穿刺针2(如图2所示)插入引流管1内,引流管1的环形部1-2变直,针尖从引流管1头部1-1露出,经皮肤切口适当用力刺入,有落空感时,表明穿刺针2已经引导引流管1进入胸腔,向前推进引流管1,并拔出穿刺针2,此时,引流管1的环形部1-2又恢复为环形,不会从胸腔内滑脱,缝合皮肤切口并固定于引流管体部1-3。
引流数日后,将引流管1拔出。
权利要求1.一种环形胸腔引流管,包括由头部(1-1)、体部(1-3)和尾部(1-4)组成的引流管(1),其特征在于头部(1-1)和体部(1-3)之间为环形部(1-2),环形部(1-2)由弯曲成环形的管子组成,且环形部(1-2)的管壁上开有若干朝向各个方向的侧孔(1-2-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胸外科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环形胸腔引流管,包括由头部、体部和尾部组成的引流管,其特征在于:头部和体部之间为环形部,环形部由弯曲成环形的管子组成,且环形部的管壁上开有若干朝向各个方向的侧孔。本实用新型在气胸、血胸、脓胸和开胸手术的引流过程中操作方便,引流通畅,不会滑脱,尤其容易为青年外科医生所掌握。
文档编号A61M1/04GK2474149SQ0120700
公开日2002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01年2月12日 优先权日2001年2月12日
发明者王厚峋 申请人:王厚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