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8511阅读:8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次性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次性注射器,更准确地说,涉及一种功能获得改进,具有一定结构特点的一次性注射器。
供肠胃外途径输入药剂用的一次性注射器已获得广泛的使用,许多注射器均装有玻璃管,内部已预先注入需用的药剂。
普通的一次性注射器由下列部分组成存储预先注入某一药剂的玻璃管;设在玻璃管后端对药剂进行密封的活塞杆;装在玻璃管前端的塑料或金属塞子;以及整体地与双刃针头一起装在玻璃管密封前端的针套。对患者注射药剂可采用下列方法移动针套,用针套中的针头刺入塞子。针头的外端即是药剂注入患者的部分,一般在使用之前均用针套覆盖。但是,普通注射器往往有这样的缺点结构复杂,体积过大,由于其特殊的结构特点使其注射药剂的用途受到很大的限制。另外,由于小小的震动引起活塞错位或对注射器操作失当,均易使预先注入的药剂提前外流,这说明它缺少可靠的锁定系统。另外,位于玻璃管前端的塞子是由橡皮部分和铝帽组成的,其中的橡皮部分在铝帽密封过程中很可能受压,因此在生产、发运、铝帽密封、洗涤以及针筒装配过程中粘附在橡皮部分上的铝粒可能会与药剂一起注入患者体内,更不用说降低注射器的密实性。
最后,手柄结构还有这样的不足要求手指必须在注射过程中准确无误地放在两个凸出部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次性注射器,它可以解决普通一次性注射器存在的上述问题,达到减少体积,操作方便,提高安全性和耐用性,防止一次性注射器重复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装置包括前端带有塞头的柱塞、由铝帽和橡皮塞密封用来存储药剂的玻璃管、位于玻璃管前部用于释放预存药剂的针套、针罩,其特征在于活塞前端设有由螺纹固定的椭圆形塞头,注射时手按的圆盘设在后端;玻璃管后端塞有上述活塞,前端密封有铝帽和橡皮塞,铝帽的直径与玻璃管的圆筒直径相等,密封后铝帽的长度H1与玻璃管的颈长H2相等;手柄内设有便于与玻璃管上的凸沿啮合的凹槽,针套内有针托支承针头,其内壁上设有两个环形凸棱,两环形凸棱之间的距离与密封后的铝帽长度相同;针罩装在针套的针托上。
由于本实用新型与普通的一次性注射器相比,无论是功能或结构特点均大有改进,所以医师、兽医或其它专家均可随时随地用它进行药物注射。本实用新型的一次性注射器可以预先注入药剂,保存相当长的时间,极大地减少注射器的总体积,所配装的对称多面体使操作者可以握持注射器的任何部位,操作十分容易。另外,该注射器能防止由于活塞脱离玻璃管,使预先注入的药液自动外流而造成的意外事故,还能杜绝一次性注射器的重复使用。最后,由于橡皮塞和铝帽均独立安装,可以有效地防止药液与铝粒相混。
制药公司的实验室比较干净,予先在一次性注射器内注入药剂的环境条件一般要比实际注射时优越。另外,如果在注射时当着患者面吸入注射液有可能出现不必要的麻烦,故以使用一次性注射器为好。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结构的展开图。
图3为
图1的轴向剖视图。
图4为玻璃管的轴向剖视图及其针筒放大剖视图。
图5为活塞杆的一种具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6为手柄的轴向剖视图。
图7为针套的一种具体结构的轴向剖视图。
图8为针套的另一种具体结构的轴向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贮存时的轴向剖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横断面图。
附图主要部件代码名称10玻璃管,11手柄,12针套,13活塞,14针头,15塞头,16外螺纹,17内螺纹,18铝帽,19橡皮塞,20圆环,21a、21b凹槽,22凸沿,23插入物,24孔,25a、25b凸环,26针托,27针罩,28a、28b环形凸棱,29圆盘,112针套,114针头,126针托,127针罩根据
图1-10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
首先,如
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需要的玻璃管10,其纵向长度要合适,以便吸入要求量的药液,玻璃管10位于后端,而手柄11设在前端。然后,在玻璃管10的后端插入能伸入的活塞13,目的是便于在注射过程中推进予先吸入玻璃管10内的药剂,针套12可以根据针头14的形状和长度更换。
从图5中可看出,塞头15通过螺丝固定在活塞13的前端。尤其是,在活塞13的前端形成外螺纹16,而在塞头15的内侧形成内螺纹17。两者啮合后将塞头15紧紧地连接在活塞13上。活塞13可以通过塞头15密封玻璃管10的后端,这样就防止注入玻璃管10内的药剂自动外流。玻璃管10的前端由橡皮塞19以及铝帽18密封。塞头15用制药业普遍接受的特殊材料制成,这就是说,本实用新型使用橡皮是因为其稳定性很高。
图6说明,手柄11用套装在玻璃管10的外径上,在玻璃管10后端的内圆周上形成的圆环20,可以防止手柄11移动时超越玻璃管10。圆环20还能防止塞头15自动地从玻璃管10中脱落,这样就进一步保证注射操作的安全性。
紧接在圆环20之内有一个凹槽21a,圆环装在手柄11上,手柄11设在玻璃管10的后端。玻璃管10上安装有与凹槽21a相配合用来防止手柄11错位的凸沿22。
本实用新型的手柄11为多面形对称环,接近圆形,最好是六角形,采用自动化工艺生产,产量高。另外,由于设计的形状特别,操作注射器十分容易,不像普通带圆形手柄的注射器那样易从操作台上滑落,造成意外的事故,从而提高其安全性。
如图4所示,注射器的前端密封有橡皮塞19和铝帽18,橡皮塞19上装有凸环25a,其直径比插入物23上和铝帽18上的孔24小。玻璃管10的外径按下列要求设计玻璃管10插入针套12各部件的直径(指用橡皮塞19、铝帽18密封的部分以及插入手柄11的部分)大小均相等。
如图7所示,针套12包括一个由针托26固定的双刃针头14;针罩27可以固定在凸环25b上,该凸环是通过环形槽21b在针套12的针托26上形成的。针罩的作用是保护双刃针头的安全使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次性注射器结构简单,将针套12推入玻璃管10内部即可使其固定,而毋需采用其它部件使针套12和玻璃管10保持固定。这主要归功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次性注射器的特殊结构,因为其中的针罩27内壁设有两个环形凸棱28a,28b;铝帽18的直径与玻璃管10的圆筒直径相等,且铝帽18密封后的高度(H1)又与玻璃管10颈高(H2)相等;另外铝帽18密封后的高度(H1)与两个环形凸棱28a,28b之间的高度(H3)以及针套12的前端内表面和环形凸棱28a之间的高度(H4)均相等。这些均是本实用新型的最重要特点。这就是说,本实用新型中注射器的针套12所用的元件是最少的。这样,不仅生产工艺大大简化,而且达到无菌状态,不像普通针套那样,不但结构相当复杂,而且需要增加元件。此外,针套12推入玻璃管10时,玻璃管10铝帽18的被锁定于两环形凸棱28a,28b之间。
图8为针套12的另一最佳实例。其中,针头114在品种和长度方面均不相同,但是装针头114的针套112结构与第一个实例完全相同。因此,予计不会有什么问题出现,唯独针托126和针罩127的尺寸和形状可能会能小小的差别。
图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次性注射器存放时的状态。活塞13以全部伸长的状态存放,玻璃管10的前端橡皮塞19和铝帽18部分被锁定在针套12两个内部环形凸棱28a,28b之间。
图10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次性注射器使用时的状态。将针套12向玻璃管10方向拉动,针头14刺入橡皮塞19。这时,内环形凸棱28a卡夹住铝帽18的下部,外环形凸棱28b卡夹住玻璃管10颈部的下部。然后以大拇指按压活塞13的圆盘29,同时握住手柄11,通过针头14放出事先注入玻璃管10内的部分药液。其中,活塞13的长度最好超过玻璃管10的长度。为了使玻璃管10之内的全部药液放出,最好使活塞13的前端(椭圆形)表面与玻璃管10的内表面相同(这里活塞13前端的表面与玻璃管10紧密相连。)因此,具有上述种种特点的一次性注射器能极大地减少注射器的总体积,从而提高注射器的储运效率。注射器所配备的多面形对称环使操作者可以握持注射器的任何部位,这样操作就较容易。另外,使用这种注射器可以防止因活塞脱离玻璃管而造成意外事故,避免药液自动外流。因此,安全系数很高;还能杜绝一次性注射器的重新使用。再则,由于橡皮塞与铝帽均单独安装,可以有效地防止注入的药液与铝粒相混。
权利要求1.一种一次性注射器,包括前端带有塞头的柱塞、由铝帽和橡皮塞密封用来存储药剂的玻璃管、位于玻璃管前部用于释放预存药剂的针套、针罩,其特征在于活塞前端设有由螺纹固定的椭圆形塞头,注射时手按的圆盘设在后端;玻璃管后端塞有上述活塞,前端密封有铝帽和橡皮塞,铝帽的直径与玻璃管的圆筒直径相等,密封后铝帽的长度H1与玻璃管的颈长H2相等;手柄内设有便于与玻璃管上的凸沿啮合的凹槽,后端还有一个用来防止玻璃管滑脱的圆环;针套内有针托支承针头,其中插放有玻璃管带有橡皮塞和铝帽的前部,其内壁上设有两个环形凸棱,两环形凸棱之间的距离与密封后的铝帽长度相同;针罩装在针套的针托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手柄的形状为接近圆形对称多面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注射器,其特征在于铝帽密封后的高度H1与针套的前端内表面和内侧环形凸棱之间的高度H4相等。
专利摘要一种一次性注射器,无论是功能或结构特点均大有改进,医师、兽医或其它专家均可随时随地用它进行药物注射。它可以预先注入药剂,保存相当长的时间,极大地减少注射器的总体积,所配装的对称多面体使操作者可以握持注射器的任何部位,操作十分容易。另外,该注射器能防止由于活塞脱离玻璃管,使预先注入的药液自动外流而造成的意外事故,还能杜绝一次性注射器的重新使用。
文档编号A61M5/178GK2484068SQ01221380
公开日2002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01年6月4日 优先权日2001年6月4日
发明者尹汝生 申请人:株式会社孚尹泰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