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体位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8880阅读:5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便携式体位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临床医疗中手术后体位保持的辅助器械,应用于术后采取特殊体位康复的病员,属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通过调节装置的调节,可以满足不同坐、卧姿体位的要求,使病员更舒适。
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不同的病情,需要保持的康复治疗体位不同,舒适的体位,能使病员的康复加快。传统的调整是采取调节式病床,即在病床的前部位置上增加一个能调节角度的活动平板,活动平板的后端用销轴与床的长边框中部铰结,其前端通过支撑杆或垫块的作用,可以上下起落,使活动平板倾斜,以便病员取半卧体位倚靠,该类调节式病床在病员的长期使用中反应,倚靠时,体位不易保持,身体极易下滑,需不断的调整体位,极易造成伤口的开裂或术后固定的变动。同时,病员的长时间倚靠,深感不适,极易造成颈、肩、腰的疲劳,分析其结构和调节方式,调节式病床存在以下不足,需近一步的改进;(1)身体下滑是由病床结构造成的,因为调节病床只有一块活动调节平板,按物理分析,当调节的倾斜度大于物质的堆积角时,物质就会下滑。所以,当活动调节平板调整到病员的半卧体位时,正处在大于堆积角的角度上,病员的身体就会自然下滑。(2)病员深感不适,易于疲劳是由调节板的结构和采用一个活动调节板造成的,因为采用平板结构,不符合人体生理解剖曲线、平板不能与人体的颈、肩、腰有效的吻合,造成部分接触部位的压强增大,从而形成不适和疲劳加快。同时,由于采取单板调节结构,身体的自然下滑,病员要不断的防止和克服下滑,在体力和心理上都要承受压力,因而,也更加快了疲劳的速度。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设计一种新的方案。采取符合人体生理解剖曲线结构的托板,并用双板配合调节的方式获得舒适的坐、卧姿体位,并保持身体不下滑,以延长病员的抗疲劳能力。同时,将其设计成独立的功能器具,加装提把手,使之能够便于携带,以扩大其使用范围。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体位架是由前后横梁和左右的纵梁组成的矩形支承框架,左右纵梁在长度方向上对称的布置有孔,支承框架上安装有符合人体的生理解剖曲线的曲面托板和弧面托板各一块,两板的相邻边分别用连接板和销轴铰结在支承框架左右纵梁的中后部,在两扳各自的中部下面,分别用连接板铰结一个由支撑杆和横连杆组成的支撑杆组件支撑杆的自由尖端可以调节地插入支承框架左右纵梁上对称布置的孔中。框架的前端或一侧安装提手把,并有标准的弹性插销,可以使两托扳固定在便携的位置上。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将体位架放在病床上的前端,打开弹性插销,抬起曲面托扳,支撑杆组件会自动打开,利用支撑杆自由端的尖端,插入支承框架左右纵梁上的孔中,即可将曲面托扳固定在一个倾斜的角度上,改变插入孔的位置,就可改变曲面托板的倾斜角度。同理,弧面托扳也可调整不同的角度。通过两托板角度的配合调整,当两板之间保持合理的夹角时,曲面托板的弯曲表面正好与人体的颈、肩、腰部的生理解剖曲线相吻合,病员倚靠感到贴切舒适。同时,弧面托扳正好贴切的托住臀部,既可承担部分体重,又可有效防止身体下滑,从而保持了病员满足康复所需要的体位,消除了病员预防身体下滑的心理压力,有效的延长了病员抗疲劳时间,使身体移动次数减少。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的调节式病床比较,由于采用了符合人体生理解剖曲线形状的曲面托扳和弧面托扳,使人体的颈、肩、胸、腰部与曲面托板相吻合,会使病员感觉舒适。特别是采取双板配合调整的技术方案,可以根据不同病情所需体位和病员的体质调整不同的体位姿式,弧面托板能有效托住病员,防止身体下滑。因此,病员会更舒适,从而延长病员的抗疲劳时间,减少病员身体挪动次数,能促进伤口的尽快愈合或病情的尽快康复。并且,由于结构紧凑,方便携带,亦可用于家庭病房或老年人使用,会给病员或老人带来较大的方便。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调整为半卧式的状态图。
图2本实用新型调整为平躺式的状态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矩形支承框架图图4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杆组件图图中体位架的支承框架是由两件横梁1和两件沿长度方向上对称布置孔的纵梁2组成的矩形支承框架,支承框架上安装有符合人体生理解剖曲线的曲面托板4和弧面托板3,两板的邻近边分别用连接板5和销轴6铰结在支承框架的两侧纵梁2的中后部位置上,在两板各自的下面,分别用连接板5铰接一个由支撑杆7和横连杆8组成的支撑杆组件,支撑杆7的自由端的尖端,可以调节地插入支承框架两侧纵梁2上对称布置的孔中。支承框架的前端安装提手把9,其两端分别有标准的弹性插销,可以将弧面托板3和曲面托板4固定在处于便携的位置上。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体位架安放在病床的前部,打开标准的弹性插销,就可抬起曲面板4,支撑杆组件会自动打开,支撑杆7自由端的尖端自动插入纵梁2的最前的孔中,即可将曲面托板4固定在设计的最低倾斜高度上,继续改变插入孔的位置,可使曲面托板4的倾斜角度改变增大。同理,弧面托板3也可以通过其下面的支撑杆组件调整不同的倾斜角度。通过两板之间的配合调整,能使两板之间保持一个合理的夹角。此时,曲面托板4的弯曲表面正好与人体的颈、肩、胸、腰部的生理解剖曲线相吻合,病员倚靠会感到贴切舒适。同时,弧面托板3正好贴切的托位臀部,既可承担部分体重,又可有效的防止身体下滑,从而保持了病员满足康复需要的体位。需携带外出或病员需平躺体位时,可抬起曲面托板4,合上支撑杆组件,曲面托板4合在纵梁2上,利用弹性插销将曲面托板4固定不动。同理,弧面托板3亦可按曲面托板4的程序固定。然后,利用提手把9就可方便的携带搬运。提手把9也可安装在支承框架左右侧的纵梁2的一侧上。
权利要求1.一种便携式体位架,由横梁(1)、纵梁(2)、曲面托板(4)、孤面托板(3)、连接板(5)、销轴(6)、支撑杆(7)、横连杆(8)、提手把(9)组成,其特征在于横梁(1)与纵梁(2)组成的支承框架为矩形框架,其上安装有曲面托板(4)和孤面托板(3)、两板的邻近边分别用连接板(5)和销轴(6)铰结在支承框架两侧纵梁(2)的中后部位置上;两板的下面,分别用连接板(5)铰结一个支撑杆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位架,其特征在于支承框架两侧的纵梁(2)上有对称布置的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位架,其特征在于支撑杆组件由支撑杆(7)和横连杆(8)组成,支撑杆的自由端是尖端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体位架,由横梁1和沿长度方向上对称布置孔的纵梁2组成框架,在框架上设置有曲面托板4和孤面托板3,两板的邻边分别由连接板5和销轴6铰结在框架中后部的纵梁2上,托板的下面铰结有支承杆组件,用来调整两托板之间的配合角度。与现有技术比较,能灵活调整病员体位,防止身体下滑,有效延长病员的耐疲劳时间,减少体位变动次数,促进病情的尽快康复。
文档编号A61G7/065GK2481316SQ0122195
公开日2002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01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2001年4月30日
发明者程广明, 王厚玲 申请人:程广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