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髋关节股骨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6914阅读:6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人工髋关节股骨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骨科用的人工髋关节假体结构。
全髋关节置换术是目前治疗各种原因导致的髋关节骨关节炎的有效治疗手段,但现有的股骨柄易出现晚期松动现象,从而导致该手术的失败。Goodman认为,早期微动和微粒刺激骨界面吸收,使骨溶解最终导致松动。因此人们一直在寻找解决松动的办法,中国专利CN2389639Y公开了一种人工髋关节股骨柄结构,该结构采用锁钉通过股骨穿过股骨柄上的圆孔,将股骨和股骨柄两者锁定,因该结构中锁钉长期承受全部压力,加快锁钉周围局部骨质吸收,容易导致锁钉松动、疲动,以至断裂,不能有效延长假体使用寿命,甚至还会导致假体手术的早期失败。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保持股骨柄体与股骨界面稳定结合且防止微动的人工髋关节股骨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人工髋关节股骨柄,包括股骨柄体及其两个贯通孔,贯通孔中分别安装着两端伸出股骨柄体的锁钉,两个贯通孔均为腰形孔。
采用上述结构后,由于股骨柄体上的贯通孔采用了两个腰形孔,这样在早期锁钉不承受压力,因而不会出现因锁钉过分承重引起锁钉孔处过度骨质吸收产生微动现象,也不会出现锁钉断裂现象;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股骨柄体会适量下沉,这是正常的生理过程,这样可保持股骨柄与股骨界面稳定结合,防止出现微动现象,所以股骨柄体在股骨中不易松动,延长了髋关节假体的使用寿命。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人工髋关节股骨柄假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
图1的左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锁钉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早期安装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中晚期结构示意图。

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人工髋关节股骨柄,包括股骨柄体1及其两个贯通孔2,贯通孔2中分别安装着两端伸出股骨柄体1的锁钉3,两个贯通孔2均为腰形孔。位于股骨柄体1近端的贯通孔2的轴线与股骨颈6的轴线在同一平面上,两个贯通孔2轴线互相垂直,但也可以平行或交叉。锁钉3前部是光杆4,后部带有螺纹5,这样有利于锁钉3与股骨7的牢固连接。
如图4、5所示,本实用新型在安装初期,锁钉3位于两个腰形贯通孔2的下部,锁钉3几乎不承受压力,压力由股骨柄体1直接传递给股骨7,且能有效阻止股骨柄的旋转应力,在中、晚期随着股骨柄体1的自然下沉,锁钉3位于贯通孔2的中部,因孔的上部被生长的骨痂填塞,所以锁钉3亦承受着较小的压力,但不会引起锁钉变形、松动和断裂,股骨柄体1与股骨7界面始终牢固结合,同时,股骨柄体1由于受两个锁钉3作用不能转动和水平移动,从而确保股骨柄体1不会松动。最终达到控制早期微动,延长髋关节假体的使用寿命的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人工髋关节股骨柄,包括股骨柄体(1)及其两个贯通孔(2),贯通孔(2)中分别安装着两端伸出股骨柄体(1)的锁钉(3),其特征在于两个贯通孔(2)均为腰形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髋关节股骨柄,其特征在于位于股骨柄体(1)近端的贯通孔(2)的轴线与股骨颈(6)的轴线在同一平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人工髋关节股骨柄,其特征在于两个贯通孔(2)轴线互相垂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骨科用的人工髋关节股骨柄,它包括股骨柄体及其两个贯通孔,贯通孔中分别安装着两端伸出股骨柄体的锁钉,两个贯通孔均为腰形孔。本实用新型中的股骨柄体在股骨中不易松动,延长了髋关节假体的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A61F2/36GK2484918SQ01238020
公开日2002年4月10日 申请日期2001年5月28日 优先权日2001年5月28日
发明者韦兆祥 申请人:韦兆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