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6777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次性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是一次性医疗注射器。
传统的一次性注射器,按其组成部件分有两种,即二件套式注射器和三件套式注射器。前者由于拉杆与活塞制成一体,密封主要靠塑料活塞与筒体之间的精密配合,故精度要求高,制作难,成品率低;后者是由橡胶皮塞与塑料拉杆组成活塞推拉机构,因此,制作简单,成本也低;但由于皮塞采用天然橡胶,所含杂质多,其表面游离物也多,再加上与筒体内的液体接触面大,故化学指标很难达到医用指标要求。
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低,又符合卫生指标要求的一次性注射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它主要将拉杆的顶部制成一个直径略小于筒体内径的活塞头,在活塞头的侧面开有圈槽,在圈槽上嵌有由硅橡胶或医用合成橡胶材料制成的密封圈,该密封圈外径与筒体内壁紧配。
由于塑料活塞侧壁嵌有密封圈与筒体之间密封,故减少了密封圈与药液的接触面,避免了橡胶化学成份对药液的渗透,从而控制了因橡胶活塞引起注射器化学性能指标—易氧化物和PH值普遍超标的现象,达到了国标标准规定的要求;再加上硅橡胶稳定性好,寿命长,装配在一次性注射器内后,保存三年,不会影响其使用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减少筒体内的残留液,充分利用药液。它主要在上述拉杆活塞头顶部增加一个与针头座内腔相配合的园锥柱,即可达到目的。
以下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减少筒体内残留物的结构示意图。
参见
图1,一次性注射器由针头(图中未画出)、带有针头座1的筒体5和兼有活塞功能的拉杆4组成。拉杆4顶部制成活塞头2,活塞头2顶面呈圆锥状,侧面直径略小于筒体5内径,且开有圈槽,圈槽内嵌有密封圈3,密封圈3由硅橡胶或医用合成橡胶制成,其厚度为1-4mm,最佳为2mm,且与活塞头2圈槽相配,密封圈3的外径要与筒体5内径紧配密封。
参见图2,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在拉杆4顶部的活塞头2上制有与针头座1内腔相配合的园锥柱6。当活塞头2顶合在筒体5底壁上时,园锥柱6伸入针头座1内将残留在其内的药液排压出去,从而减少常规注射器药液残留量的90%,达到微残留的要求。
权利要求1.一次性注射器,由针头、带有针头座(1)的筒体(5)和兼有活塞功能的拉杆(4)组成,其特征在于拉杆(4)顶部制成一个活塞头(2),活塞头(2)侧壁上开有圈槽,圈槽上嵌有硅橡胶或医用合成橡胶制成的密封圈(3)。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圈(3)的厚度为1-4mm,其外径与筒体(5)内径紧配。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次性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杆(4)上的活塞头(2)顶部制有与针头座(1)内腔相配合的园锥柱(6)。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它主要将拉杆的顶部制成一个直径略小于筒体内径的活塞头,活塞头侧壁上开有圈槽,圈槽上嵌有硅橡胶制成的密封圈,密封圈与筒体之间密封;由于密封圈与药液接触面小,减少了橡胶化学成分对药液的化学指标的影响。它具有成本低,结构简单,存放时间长,密封性好等优点。
文档编号A61M5/178GK2510077SQ0125359
公开日2002年9月11日 申请日期2001年9月9日 优先权日2001年9月9日
发明者潘卫平, 任卫华 申请人:潘卫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