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非侵袭性生物体光计测装置、测定部位保持器具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用光非侵袭地测定生物体内成分的浓度的生物体光计测装置,涉及设置该测定部位的测定部位保持器具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非侵袭地(noninvasive不需为了诊断或者治疗而把设备或者器具通过皮肤或者身体开口部分插入)获得被检查人的生物体信息的装置,例如,已知以分光学方式测定的装置和以磁方式测定的装置。记载在特开昭60-236631号公报或者美国专利第5,237,178号公报中的装置以分光学的方式非侵袭地定量测定生物体内成分。
在这些公报中记述的装置是非侵袭地计测被检查人的生物体内葡萄糖浓度(血糖值)的装置,在特开昭60-236631号公报的装置中,公开了从被检查人的耳朵(测定部位)的外侧照射光,用在耳朵内侧例如用胶带或者皮带等安装的光检测器检测透过了耳朵的透射光的结构,或者在被检查人的体表(测定部位)贴上光检测器检测散射反射光的结构。
在美国专利第5,237,178号公报的装置中,公开了作为进行手指定位的手指插入装置,使用指尖的挡块和手指保持用的海绵状橡皮,用光检测器检测透过了手指(测定部位)的透射光的结构。
另外,在现有的非侵袭性测定装置中,单独获得多个被检查人的生物体信息,所获得的每名被检查人的生物体信息记录在安装于该测定装置内部或者外部的记录媒体中。以后在该被检查人获得生物体信息时,或者由医生进行诊断或者由本人进行判断时读出存储在该记录媒体中的每一名被检查人的生物体信息。
发明的公开但是,在这样现有的技术中,存在着测定条件随着测定部位与光检测器的位置关系或者生物体的状态发生变化,产生测定误差的问题。
即,由于生物体内成分的分布不均匀,因此例如,如果对于测定部位的光检测器的安装位置偏移,或者对于具备光检测器的装置等的测定部位的设置位置偏移,则测定部位中的光路偏移,包含在从生物体出射光中的信息变化,产生测量误差。另外,在按压光检测器测定生物体的测定部位时,除去伴随着测定部位的形状变化光路长度变化以外,由于根据该压力的微小差别,皮下的血液流动变化,因此测定的分散性加大,产生测定误差。
另外,由于安装在现有的测定装置内的记录媒体中,记录着大量的被检查人的生物体信息,因此有时错误地取出对于每一名被检查人的生物体信息。如果这样错误地取出对于每一名被检查人的生物体信息,则例如存在着导致医生的误诊或者被检测人本人的误判断的问题。
在被检查人以后取出生物体信息时,或者例如由医生进行诊断,或者由本人进行判断时,由于必须读出存储在安装于测定装置内的记录媒体中的生物体信息,需要使用同一个测定装置,因此还具有对于被检查人来讲十分不方便的问题。
这些问题由于伴随着近年来高龄化社会的发展,在家庭内进行众多被检查人的生物体计测的情况增多,因而发明人认为非常显著。
本发明是为解决这样的课题而产生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高精度地定量测定生物体内成分的浓度的非侵袭性生物体光计测装置,进而,目的在于提供在这样的装置中使用的,防止误诊或者误判断的同时,对于被检查人提高使用方便性的测定部位保持器具。
本发明的非侵袭性生物体光计测装置对于生物体的预定测定部位照射光,用光检测系统检测透过了该测定部位的或者由该测定部位扩散反射了的光,从该检测光测定生物体内成分的浓度,特征在于具备使用测定部位的阴像构成的并且在光检测时设置测定部位的测定部位保持器具。
如果依据这样构成的非侵袭性生物体光计测装置,则由于测定部位保持器具使用测定部位的阴像构成,因此该测定部位保持器具能够做成与被检查人的测定部位形状一致或者相符合。从而,伴随着光检测时测定部位对于测定部位保持器具的设置,高精度定位测定部位,与以往相比较减少测定部位中的光路的偏移,减少由于生物体内成分的不均匀分布引起的测定值的分散性,同时,与以往相比较减少发生测定部位的形状变化,减少伴随着测定部位的形状变化引起的光路长度变化以及伴随着接触压力的不同引起的血流变化等产生的测定值的分散性。
这里,测定部位保持器具如果具有可装卸的构造,则通过选择与被检查人的测定部位形状一致或者相吻合的测定部件保持器具并且安装到装置中,能够在多名被检查人中使用同一个装置。
另外,如果测定部位保持器具按照每一名被检查人的测定部位的阴像制作,则由于该测定部位保持器具与测定部位形状一致,因此能够使测定值的分散性最小。
另外,如果测定部位保持器具具备能够在测定部位上照射光的开口部分,能够把来自测定部位的透射光或者扩散反射光导入到光检测系统中的开口部分,或者,具备能够在测定部位上照射光,而且能够把来自该测定部位的扩散反射光导入到光检测系统的开口部分,则由于能够正确地确定测定部位的光的入射位置以及出射位置,因此能够进一步减少测定值的分散性。
另外,如果在测定部位保持器具中,在与其内侧的测定部位的接触面上,涂敷吸收测定波长区的光的涂料,则防止由测定部位保持器具与测定部位的接触面中的光反射引起的生物体内的光路长度的微妙变化,能够进一步减少测定值的分散性。
另外,光检测系统最好具备把透射了的光或者扩散反射了的光用偏振光分割复折射元件分割为相互正交的振动面的偏振光,作为分割光,使分割光收敛,能够测定生物体内成分的浓度的干涉条纹的复折射干涉计。
由此,由于通过偏振光分割复折射元件可以得到基于通过了生物体的测定部位的光或者用测定部位扩散反射了的光的干涉条纹,因此测定生物体内成分的浓度。具备这样的偏振光分割复折射元件的复折射干涉计具备没有机械驱动部分的简易的结构,能够在实现小型化、轻量化的同时提高耐振动性。
另外,复折射干涉计最好具备使透射的光或者扩散反射的光偏振,入射到偏振光分割复折射元件的偏振光镜,使从偏振光分割复折射元件出射的分割光偏振的检偏镜,使通过检偏镜偏振了的光收敛形成干涉条纹的收敛装置,检测该干涉条纹的光检测器。
由此,通过获得使偏振光镜与检偏镜的偏振方向相互平行得到的干涉条纹以及使偏振光镜与检偏镜的偏振方向相互正交得到的干涉条纹的差,去除背景成分,同时,由于干涉条纹强度成为2倍,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S/N比。
另外,如果在测定部位保持器具与复折射干涉计之间,具备把透射了的光或者扩散反射了的光调节或者减光的光调节装置,则由于能够通过调节或者减光调节入射到复折射干涉性计中的光,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检测光的S/N比。
另外,偏振光分割复折射元件既可以是萨伐板也可以是渥拉斯顿棱镜。由此,能够简单地构成偏振光分割光复折射元件的同时,能够最佳地实施非侵袭性生物体光计测装置。
本测定部位保持器具是安装在要取得被检查人的生物体信息的测定装置一侧,设置该被检查人的测定部位的被检查人个人专用的测定部位保持器具,该测定部位保持器具特征在于具备记录所取得的被检查人个人的生物体信息以及/或者测定时使用的测定参数的记录媒体,同时,构成为能够对于测定装置一侧可装卸。
如果依据这样构成的测定部位保持器具,则通过在安装于测定装置一侧的被检查人个人专用的测定部位保持器具中设置被检查人本人的测定部位,则所取得的被检查人本人的生物体信息记录在当前安装在测定装置一侧的测定部位保持器具的记录媒体中。
该测定部位保持器具由于对于测定装置一侧可装卸,因此能够由被检查人本人携带/保管,在该携带/保管的同时,在测定时所使用的被检查人本人的测定部位保持器具和该被检查人本人的生物体信息具有一对一的对应关系,能够防止误取出对于各被检查人的生物体信息,同时,通过使用具备该记录媒体的被检查人本人的测定部位保持器具,能够在以后使用实施了测定时的测定装置以外的其它装置取得被检查人本人的生物体信息或者读出所记录的被检查人本人的生物体信息。
这里,作为记录在记录媒体中的被检查人个人的生物体信息,具体地讲,例如,可以举出被检查人个人的检测线以及使用该检测线所决定的被检查人个人的生物体内成分的信息。作为该生物体内成分的信息,可以举出各种例子,具体地讲,例如,可以举出血糖值。
另外,作为取得被检查人的生物体信息的结构,具体地讲,例如可以举出对于在测定部位保持器具中设置的测定部位照射光,检测透过该测定部位或者用该测定部位扩散反射了的光,并且根据该检测光,非侵袭性地取得被检查人的生物体信息的结构。
这里,如果与被检查人个人的测定部位的形状相吻合制作被检查人个人专用的测定部位保持器具,则由于两者大致一致,因此能够进一步防止被检查人错误地取出测定部位保持器具。
上述测定部位保持器具安装在配置于向光检测系统中入射的光的光路内的底座上,测定部位保持器具具备包含有插入到测定部位中的开口的主体部分,固定主体部分的至少顶端部分,对于底座可装卸的基板,另外,在测定部位的一部分具有从测定部位保持器具突出/或者不需要保持的部分时,最好开设开口部分。在该测定部位保持器具的外侧表面进行用于遮挡外光的涂敷,在内侧涂敷防止通过了组织的光散发到外部以后再次入射到组织内的黑色涂料,或者最好具备安装在主体部分的外侧表面的滤光片。
该测定部位保持器具的理想的制造方法具备形成具有与测定部位的外侧表面形状一致的内侧表面的第1树脂模具的工艺;通过在第1树脂模具内导入树脂,形成具有与上述测定部位的外侧表面相同形状的外侧表面的第2树脂模具的工艺;把上述第2树脂模具运送到特定的工厂的工艺;在上述工厂内形成具有与上述第2树脂模具的外侧表面形状一致的内侧表面的测定部位保持器具的工艺。
附图的简单说明图1是示出第1实施形态中的非侵袭性生物体光计测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2A是具备图1中的测定部位保持器具的测定部位保持装置的平面图。
图2B是图2A所示的装置的II-II剖面图。
图3是示出对于糖质液体摄取以后的血糖值随时间的变化使用本测定部位保持器具检测的情况与使用众所周知的手指夹具检测的情况进行比较的曲线图。
图4A是示出使用了本实施形态的测定部位保持器具时的指尖的近红外光谱(吸光特性)的曲线图。
图4B是示出使用了通常的手指夹具时的指尖的近红外光谱(吸光特性)的曲线图。
图5A是第2实施形态中的非侵袭性生物体光计测装置的测定部位保持装置的平面图。
图5B是图5A所示的装置的V-V剖面图。
图6是第3实施形态中的非创性生物体光计测装置的测定部位保持装置的剖面图。
图7是第4实施形态中的非侵袭性生物体光计测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8是示出由第1实施形态以及第4实施形态的非侵袭性生物体光计测装置进行的血糖值的测定结果的表格。
图9是第5实施形态中的非侵袭性生物体光计测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10是第6实施形态中的非侵袭性生物体光计测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11是第7实施形态中的非侵袭性生物体光计测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12是第8实施形态中的非侵袭性生物体光计测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13是第9实施形态中的非侵袭性生物体光计测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14是第10实施形态中的非侵袭性生物体光计测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15是第11实施形态中的非侵袭性生物体光计测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16是第12实施形态中的非侵袭性生物体光计测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17A是第13实施形态中的非侵袭性生物体光计测装置总体的概略结构图。
图17B是图17A所示的圆形回转头的正面图。
图18是示出第14实施形态中的非侵袭性生物体光计测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19是示出安装了第15实施形态中的非侵袭性生物体光计测装置的测定部位保持器具的非侵袭性生物体光计测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20A是抽取并示出安装了图19中的测定部位保持器具的测定部位保持装置的装置的平面图。
图20B是图20A所示的装置XX-XX剖面图。
图21是示出在糖质液体摄取后通过采血得到的血糖值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图22是示出通过采血得到的分析值与基于近红外光谱的预测值的相关性的曲线图。
图23A是安装了第15实施形态中的非侵袭性生物体光计测装置的测定部位保持器具的另一个测定部位保持装置的平面图。
图23B是图23A所示的装置的XXIII-XXIII剖面图。
图24是安装了第16实施形态中的非侵袭性生物体光计测装置的测定部位保持器具的测定部位保持装置的剖面图。
图25A是第17实施形态中的非侵袭性生物体光计测装置的结构图。
图25B是作为在非侵袭性生物体光计测装置中使用的光调节装置的圆型回转头48的正面图。
图26是测定部位保持器具3的斜视图。
图27是图26所示的测定部位保持器具3的XXVII-XXVII剖面图。
图28是测定部位保持器具3的部分斜视图。
用于实施发明的最佳形态以下,参照
本发明的实施形态第1实施形态图1是示出第1实施形态中的非侵袭性生物体光计测装置的概略结构图。图2A是具备图1中的测定部位保持器具的测定部位保持装置的平面图,图2B是图2A所示的装置II-II剖面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形态的非侵袭性生物体光计测装置50把生物体的测定部位设定为手指(指尖),具备包含有把指尖10设置在其中间的主体部分3a的测定部位保持器具3;具有该测定部位保持器具3的同时还具有检测设置在该测定部位保持器具3的主体部分3a内的手指10的透射光的光检测器(光检测系统)5而构成的测定部位保持装置51;经过迈克尔逊干涉计92把来自光源91的光出射到外部,照射设置在测定部位保持器具3的主体部分3a内的手指10,另一方面,把透过该手指10用光检测器5检测出的近红外光的干涉条纹(interferogram2光束干涉曲线)通过用计算机系统单元94进行付立叶变换获得近红外光谱的付立叶变换近红外分光分离装置9;根据该近红外光谱生成检测线,根据该检测线预测血糖值的计算机60。
测定部位保持装置51如图2A、图2B所示,具备构成为矩形并且设置在非侵袭性生物体光计测装置50主体一侧的底座1。在该底座上1,在大致中央部分,如图2B所示,形成上下贯通的开口部分1a,在开口部分1a内装备光检测器5。该光检测器5配置成使得该光检测器部分从开口部分1a的上侧窥视。
在底座1的上表面,如图2B所示,可装卸地安装着在上部具有上述测定部位保持器具3的矩形的基板4。底座1配置在从光照射系统91、92、93向光检测系统5入射光的光路内,如果把测定部位保持器具3设置在底座1上,则配置在测定部位保持器具3内的手指(测定部位)10位于该光路内。
底座1在其上表面具备形状为能够使基板4从横方向嵌入的矩形槽6;从三个方向包围该槽6的闭塞一侧(图2B的左侧)上部的U形(U形或者C形)基板支撑单元2;从该槽6的开口部分1a上下贯通开放一侧的预定位置的开口部分7;配置在该开口部分7内的球形的挡块7a以及把该挡块7a向上方按压的弹簧7b,通过沿着槽6使基板4从该槽6的开放一侧插入并且接触槽6的闭塞一侧端部,球形的挡块7a嵌入到形成在基板4的开口部分4a中,该基板4在底座1上被定位,成为始终固定在同一位置的结构的同时,该基板4,即测定部位保持器具3对于底座1的上表面安装成可装卸。
装备在该基板4的上部的测定部位保持器具3的主体部分3a特别具有本发明的特征,作为每一名被检查人个人的手指的阴像制作(制作方法后述),如图1所示,在与设置在该测定部位保持器具3的主体部分3a的手指10的预定位置(在本实施形态中是指甲面)相对应的位置具备光入射用的开口部分31,同时,在与手指10的指甲面的背面相对应的位置具备光检测系统(光出射用)开口部分32,还在与手指10的指甲的伸长方向相对应的位置具备指甲用开口部分33。
光照射用开口部分31是这样的开口,即在把装备了测定部位保持器具3的基板4安装在底座1上,把手指10设置在该测定部位保持器具3的主体部分(测定部位保持器具的主体部分)3a内时,位于来自付立叶变换近红外分光分析装置9的迈克尔逊干涉计92的光路内,把通过位于迈克尔逊干涉计92与光照射用开口部分31之间的聚光透镜93聚光的光导向测定部位保持器具3的主体部分3a内,使得能够照射手指10的预定位置,光检测器用开口部分32是这样的开口,即与光检测器5的光检测器部分窥视的开口部分1a同轴,能够把透过手指10的透射光导向光检测器5。
其次,说明按照阴像具备这些光照射用开口部分31,光检测用开口部分32,指甲用开口部分33而构成的测定部位保持器具3(主体部分3a)的制作方法。首先,作为阴像的形成材料,准备具有能够在指甲10的表面上尽可能涂敷的流动性,或者,具有在比较低的温度下软化并且软化时的变形所需要的应力小,而且,硬化时的尺寸的稳定性高并且在短时间内硬化,具有充分的强度,除此以外,在很长时间化学性质稳定的材料,具体地讲,例如,最好是在牙科治疗中使用的常温聚合树脂(树脂)或者压印材料,整形外科治疗或者放射线治疗中使用的热塑性材料等。这里,在本实施形态中,使用常温聚合树脂。
而且,例如在手指10的表面薄薄地涂覆凡士林等剥离剂,作为在手指10的形状上不产生变形的状态,例如把手指10保持在空中的状态下,在手指10的表面使用笔涂法笔涂常温聚合树脂。这里,例如,从指尖开始到第2关节(近位指节间关节)附近进行笔涂。这时,最好使用应该减轻被检查人的负担,而且硬化时间为3分钟这样很短时间的基西股份有限公司制造的基西ユニフろストトラッド等。而且,在笔涂结束后,把手指10在固定的状态下放置大约3分钟左右,然后,把手指脱离,使常温聚合树脂充分硬化,得到手指10的阴像。该阴像如上述那样,按照每一名被检查人个人制作。从而,各个阴像与各个被检查人的手指形状一致。
如果这样得到阴像,则开口上述光照射用开口部分31以及光检测用开口部分32。这里,由于手指的指甲随着时间而生长,因此生长的指甲成为改变对于阴像的手指10的设置位置(使对于阴像的手指10的定位精度降低)的主要原因。为此,在该阴像上与光照射用开口部分31,光检测用开口部分32一起还开口上述指甲用开口部分33。进而,在与该阴像内侧手指10的接触面上,作为吸收特定波长区的光的涂料,例如通过涂敷消色黑色涂料等,可以得到图1、图2A以及图2B所示的测定部位保持器具3。
其次,说明具备这样构成的测定部位保持器具3的非侵袭性生物体光计测装置50的作用。首先,把对于成为特定对象的被检查人而制作的具有测定部位保持器具(被检查人本人用的测定部位保持器具)3的基板4安装在底座1上。这时,基板4的测定部位保持器具3通过上述槽6,基板支撑单元2,挡块7a等,能够对于底座1高精度地定位安装。
接着,被检查人把阴像制作时使用的手指10插入并设置在测定部位保持器具3内。这时,测定部位保持器具3由于作为每一名被检查人个人的手指的阴像制作,因此与被检查人个人的手指形状一致。这时,手指被高精度地定位的同时,与该测定部位保持器具3均匀接触。另外这时即使指甲生长,但是由于该指甲从指甲用开口部分33突出,因此并不妨碍手指10的高精度的定位。
接着,如果进行测定动作,则来自光源91的光经过迈克尔逊干涉计92,聚光透镜93,光透射用开口部分31,入射到测定部位保持器具3内,照射手指10的预定位置。这时,如上所述,手指10被高精度地定位的同时与测定部位保持器具3的均匀接触,除此以外,由于测定部位保持器具3对于底座1被高精度地定位,因此入射光始终照射几乎形状不变化的手指10的大致同一位置,该手指10的透射光始终透过大致同一位置,而且,经过光检测用开口部分32由光检测器5感光。
来自该光检测器5的被光电变换了的信号输入到计算机系统单元94,得到近红外光谱,根据该近红外光谱信息以及与近红外光谱测定同时进行的采血得到的血糖值输入到计算机60,根据这些值生成血糖值的检测线。该计算机60把该检测线作为数据表存储在内部或者外部的存储装置中,另一方面,在血糖值测定时读出该检测线,通过使被测定的近红外光谱与该检测线相对应可以得到血糖值。
另外,使用该非侵袭性生物体光计测装置50测定其他被检查人的血糖值时,卸下具有上述测定部位保持器具3的基板4,把具有对于其他被检查人制作的(与其他被检查人的手指形状一致)其它测定部位保持器具3的基板4安装在底座1上进行测定。而且,按照每一名被检查人个人生成并存储由计算机60生成的检测线。
这样,在本实施形态中,由于使用每一名被检查人个人的手指的阴像构成测定部位保持器具3,因此该测定部位保持器具3与被检查人的手指的形状一致。因此,伴随着光检测时手指10对于测定部位保持器具3的设置,手指10被高精度地定位,能够大致防止手指10中的光路的偏移,能够使生物体内成分的不均匀分引起的测定值的分散性为最小,同时,能够大致防止发生手指10的微妙形状变化,能够使伴随着手指的形状变化引起的光路长度变化以及伴随着微妙的接触压力的不同引起的血流变化等产生的测定值的分散性为最小。从而,能够高精度地定量测定血糖值。
另外,由于测定部位保持器具3具有可装卸的构造,因此通过把按照每一名被检查人制作的与被检查人的手指一致的测定部位保持器具3安装在非侵袭性生物体光计测装置50上,能够在多名被检查人中共同使用同一台装置50。因此,多名被检查人的血糖值能够用同一台装置50高精度地进行定量测定。
另外,由于测定部位保持器具3具备能够在手指10上照射光的光照射用开口部分31,能够把来自手指10的透射光导向光检测器5的光检测用开口部分32,因此正确地确定手指10的光的入射位置以及出射位置,进一步减少测定值的分散性。由此,能够更高精度地定量测定血糖值。
另外,由于在测定部位保持器具3的内侧涂敷吸收测定波长区的光的涂料,因此防止由测定部位保持器具3与手指10的接触面中的光反射引起的生物体内的光路长度的微妙变化,能够进一步减少测定值的分散性。由此,能够更高精度地定量测定血糖值。另外,测定部位保持器具3是吸收测定波长区的光的颜料或者染料的树脂,还可以具备与手指(测定部位)10接触的主体部分3a。
这里,本发明者为了确认基于测定部位保持器具3的上述效果,分别使用在非侵袭性生物体光计测装置50中采用了该测定部位保持器具3(图1所示的本实施形态的非侵袭性生物体光计测装置50)的器具,以及代替该测定部位保持器具3采用了众所周知的手指夹具的器具,通过进行以下的实验,进行了两者(测定部位保持器具3,手指夹具)的精度评价。
作为手指夹具,使用米萨瓦恒综合研究所制的プリケアグラフAGP-200的加速度脉动传感器AS-120,去除该手指夹具的发光元件以及光检测器,在这些部位上代替测定部位保持器具3,把分别形成了光照射用开口部分和光检测用开口部分的手指夹具固定在基板4上。
另外,在该试验中,作为付立叶变换近红外分光分析装置9,使用帕金尔马公司制Spectrum 2000 FTIR,另外,作为光检测器,使用InGaAs-PIN光电二极管(浜松赫特尼斯公司制G5832-05),测定扩张范围取为1.0~1.38μm。
而且,在被检查人禁食大约12小时以后,摄取糖质液体(清水制药社制トレ-ラン G75,换算为葡萄糖为75g),在糖质液体摄取之前和从刚摄取后开始到随后的2小时之间,每隔10分钟穿刺左手的指尖采血,使用小型电极式血糖测定装置(巴尔·三共制アントセンス传感器II)测定血糖值(基于现有方法的分析值),另一方面,在从左手的指尖采血时使用右手分别进行基于测定部位保持器具3与手指夹具的近红外光谱测定。基于测定部位保持器具3的测定日与基于手指夹具的测定日取为不同的日期。
检测线的生成,以根据上述采血得到的血糖值为目标变量,以采血时同时测定的近红外光谱作为说明变量,使用偏小区(Partialleastsquares,PLS)回归分析进行,使用这样生成的检测线计算基于近红外光谱的血糖值的预测值。在检测线的精度评价方面,使用交叉确认法(Cross validation)。
图3是使用了本测定部位保持器具时与使用了众所周知的手指夹具时把糖质液体摄取后的血糖值随时间的变化进行比较表示的曲线图。在使用了测定部位保持器具3时实际测量的被检查人的血糖值如在图3中用黑圆圈所示那样,在114~244mg/dl的范围内变动。另外,四方块是使用手指夹具时实际测量的检查人的血糖值。
图4是示出使用本实施形态的测定部位保持器具3时的指尖的近红外光谱(吸光特性)的曲线图。图4B是示出使用了通常的手指夹具时指尖的近红外光谱(吸光特性)的曲线图。使用测定部位保持器具3测定的近红外光谱的每次测定的谱变动(参照图4A)与使用手指夹具测定的近红外光谱的每次测定的谱变动(参照图4B)相比较,显著减小。
使用了交叉确认法的PLS回归分析的结果,在使用了测定部件保持器具3的情况下,通过采血得到的分析值与基于近红外光谱的预测值的相关系数是0.85,预测标准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prediction,RMSEP)是23mg/dl。另一方面,在使用了手指夹具的情况下,通过采血得到的分析值与基于近红外光谱的预测值的相关系数是0.57,预测标准误差是41mg/dl。
即,通过使用本实施形态的测定部件保持器具3,实际证明能够高精度地定量测定血糖值。
第2实施形态图5A是第2实施形态中的非侵袭性生物体光计测装置的测定部位保持装置的平面图。图5B是图5A所示装置的V-V剖面图。
该第2实施形态与第1实施形态不同之点在于构成为用光纤82导入透射光照射手指10。即,该第2实施形态的测定部位保持装置52还在与底座1的基板4插入一侧相反一侧的端部,具备从该端部开始从上方覆盖测定部位保持器具3的光照射用开口部分31的形状的光纤支撑台8,同时,在该光纤支撑台8中的与上述测定部位保持器具3的光照射用开口部分31相对应的位置,具备与该光照射用开口部分31形成同轴,构成倾斜形状的导向体81,在该导向体81中,能够可滑动地插入用于照射手指10的光纤82的顶端部分。
如果依据这样构成的测定部位保持装置52,则即使由于被检查人的手指大小而引起的大小不同的测定部位保持器具3安装在底座1上,设置手指10,通过滑动光纤82,光纤82的出射端83也始终正确地配置在光照射用开口部分31内。
因此,在第2实施形态中,除去第1实施形态的效果以外,无论被检查人的手指的大小,都能够进一步减少测定值的分散性,能够更高精度地定量测定血糖值。
另外,也可以在光检测器5的设置位置设置把手指10的透射光导入到光检测系统中的光纤。另外,在双方都这样使用光纤的情况下,能够把光照射用开口部分31以及该光照射用开口部31一侧的光纤作为光检测用,把光检测用开口部分32以及该光检测用开口部分32一侧的光纤作为光照射用。
第3实施形态图6是示出本发明第3实施形态中的非侵袭性生物体光计测装置的测定部位保持装置的剖面图。
该第3实施形态与第1实施形态的不同之点在于,用光纤82a导入照射光照射手指10的同时,用光纤82b把手指10的透射光导入到光检测系统,而且,对于测定部位保持器具3可装卸地构成这些收发光用光纤82a,82b。
即,该第3实施形态的测定部位保持装置53在测定部位保持器具3的外表面上,具备构成圆柱形,包围光照射用开口部分31的光纤收纳模具85a,同时,具备构成圆柱形,包围光检测用开口部分32的光纤收纳模具85b,进而,具备装备用于照射手指10的光纤82a,并且对于光纤收纳模具85a可装卸地安装的光纤按压模具84a,同时,具备装备把手指10的透射光导入到光检测系统的光纤82b,并且对于光纤收纳模具85b可装卸地安装的光纤按压模具84b。
作为把该光纤按压模具84a、84b对于光纤收纳模具85a、85b分别可装卸的具体的结构,能够采用种种结构,例如采用相互螺合的螺栓,或者例如采用相互嵌合的槽以及凸部等。
而且,采用光照射用开口部分31,光纤收纳模具85a,光纤按压模具84a,光纤82处于同轴位置,同时,光检测用开口部分32,光纤收纳模具85b,光纤按压模具84b,光纤82b处于同轴位置的结构。另外,光纤收纳模具85a、85b,光纤按压模具84a、84b分别构成相互相同的形状。
即使这样构成,也能够得到与第1实施形态相同的效果,除此以外,由于用光纤82a、82b进行对于手指10的收发光,因此能够进行离开非侵袭性生物体光计测装置50的主体装置一侧的场所中的被检查人的测定。
另外,通过对于该测定部位保持器具3的光检测用开口部分32安装具有对于测定部位保持器具3可装卸的台架的光检测器,还可以采用能够进行经过基于该光检测器的光检测用开口部分32的光检测的结构。
另外,通过对于该测定部位保持器具3的光照射用开口部分31安装具有对于测定部位保持器具3可装卸的台架的发光元件,还可以采用能够进行经过基于该发光元件的光照射开口部分31的光照射的结构。另外,与第2实施形态相同,能够把光照射用开口部分31以及该光照射用开口部分31一侧的光纤82作为光检测用,把光检测用开口部分32以及该光检测用开口部分32一侧的光纤82b作为光照射用。
第4实施形态图7是示出第4实施形态中的非侵袭性生物体光计测装置100的概略结构图。本实施形态的非侵袭性生物体光计测装置100与第2实施形态的非侵袭性生物体光计测装置的不同点在于代替迈克尔逊干涉计92以及光检测器5,设置复折射干涉计(光检测系统)70,代替计算机系统单元94以及计算机60,设置具备两者功能的计算机160。另外,在测定部位保持装置52的光检测用开口部分32一侧与复折射干涉计70之间设置作为光调节装置的滑动型回转头47。
复折射干涉性70具备把透过了手指10的透射光偏振的偏振光镜72;把用偏振光镜72偏振了的透射光分割为相互正交的振动面中的偏振光,获得平行分割光的萨伐板(偏振光分割复折射元件)73;把用萨伐板73分割了的分割光偏振的检偏镜74;使用检偏镜74偏振了的光收敛,形成干涉条纹的收敛性透镜(收敛装置)193以及圆柱透镜(收敛装置)77;检测所形成的干涉条纹的固体摄像元件(光检测器)105,使来自手指10的透射光发生干涉,获得干涉条纹。
计算机160根据用复折射干涉性计70获得的开涉条纹计算光谱或者生物体内成分的浓度。
滑动型回转头47设置在测定部位保持装置52的光检测用开口部分32一侧,具备可滑动的滑动板46,使得把孔径板41以及减光板42分别隔开构成,并且使各个板与光检测用开口部分32一致;可滑动地保持滑动板46的滑动导向体45。该滑动型回转头47通过使各个板位于来自手指10的透射光的光路49中,进行光路49中的光的减光或者调节等。
其次说明本实施形态的非侵袭性生物体光计测装置100的作用。
首先,对于成为测定对象的被检查人,与第1实施形态相同,把具有所制作的测定部位保持器具(被检查人本人用的测定部位保持器具)3的基板4安装在底座1上。这时,基板4的测定部位保持器具3通过上述槽6,基板支撑单元2,挡块7a等,对于底座1高精度地定位安装。
接着,在没有把手指10插入到测定部位保持器具3中的中的状态下使滑动型回转头47的滑动板46滑动,在光路49中与遮光板40相对。而且,在该状态下,通过固体摄像元件105获得背景光数据。
接着,相互平行地设定复折射干涉性计70的偏振光镜72和检偏镜74的偏振方向,同时使滑动板46滑动,在光路49中与孔径板41相对,从光源91照射光。被照射的光经过光纤82,光照射用开口部分31以及测定部位保持器具3内,从光检测用开口部分32出射,由滑动型回转头47的孔径板41调光,入射到复折射干涉性70中。
出射到复折射干涉性计70中的光由偏振光镜72调整偏振方向,用萨伐板73分割为具有相互直角方向的偏振光的2个平行光,被分割的光由检偏镜74再次调整偏振方向发生干涉。干涉的光由收敛性透镜193和圆柱透镜77在固体摄像元件105上成像,形成空间的干涉条纹。所形成的干涉条纹由固体摄像元件105检测,由计算机160获得。
然后,使复折射干涉性计70的偏振光镜72与检偏镜74的偏振方向相互正交,同样地获得干涉条纹。
而且,在计算机160上获得复折射干涉性计70的偏振光镜72与检偏镜74的偏振方向相互平行时与相互正交时的2个空间干涉条纹的差。这2个空间干涉条纹具有装置固有的背景成分,另一方面,在明暗相互翻转的状态下具有基于透射光的空间干涉条纹的成分。
由此,通过获得2个差,去除背景成分,同时,由于使基于来自测定部位保持装置3的光的空间干涉条纹强度成为2倍,因此能够改善空间干涉条纹的S/N比。而且,这样改善了S/N比的空间干涉条纹由计算机160分析,获得基准谱。
接着被检查人把在阴像制作时使用的手指10插入并设置在测定部位保持器具3内。而且,使滑动型回转头47的滑动板46滑动,成为不存在任何妨碍光路49的部件的状态,把来自光源91的光经过光纤82入射到手指10的预定位置。透过了手指的透射光经过光检测用开口部分32入射到复折射干涉性计70,根据上述相同的作用在固体摄像元件105上形成干涉条纹,该干涉条纹由固体摄像元件105检测,由计算机160获得。
这时,根据需要使滑动型回转头47的滑动板46滑动,使减光板42与光路49相对进行光量的调节,使得用固体摄像元件105检测出的检射光的S/N比为最高。另外,这种情况下与上述相同,分别取得复折射干涉性计70的偏振光镜72和检偏镜74的偏振方向相互正交时与相互平行时的2个干涉条纹,获得它们的差,改善S/N比,在此基础上,获得基于透射光的干涉条纹。
而且,计算机160根据基于透射光的干涉条纹,预先得到的基准谱以及背景光数据,取得近红外光谱,根据该近红外光谱信息以及与近红外光谱测定同时进行的采血得到的血糖值,生成血糖值的检测线。而且计算机160与第1实施形态相同,通过使所测定的近红外光谱与该检测线相对应得到血糖值。
这样,本实施形态的非侵袭性生物体光计测装置100能够得到与第2实施形态的非侵袭性生物体光计测装置相同效果的同时,由于根据复折射干涉计70使透射光偏振干涉获得干涉条纹,因此与第2实施形态的使用了迈克尔逊干涉计92的非侵袭性生物体光计测装置相比较,可以是没有透镜的驱动·控制机构,或者没有用于主干涉计的抽样指示的激光干涉计等机械驱动部分的简易结构,实现小型化、轻量化或者提高耐振动性。
而且,由此实现低成本,高携带性并且具有高精度的非侵袭性生物体光计测装置100。
另外,由于通过取得偏振光镜72和检偏镜74的偏振方向相互垂直时的干涉条纹与偏振光镜72和检偏镜74的偏振方向相互平行时干涉条纹的差,能够去除背景成分,同时使干涉条纹强度为2倍,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S/N比。由此,能够更高精度地定量血糖值等。
另外,由于具备滑动型回转头47,容易地进行入射到复折射干涉计的光的调节或者减光,因此能够取得高S/N比的干涉条纹。
另外,由于使用圆柱透镜77使空间干涉条纹在固体摄像元件105上收敛,因此进一步加强空间干涉条纹强度,进一步改善S/N比。
这里,本发明者们在与第1实施形态相同的条件下,按照上述顺序测定了被检查人的血糖值,确认了基于本实施形态的非侵袭性生物体光计测装置100的上述效果。
在实验中,作为光源使用钨卤灯(8W),作为偏振光镜72以及检偏镜74使用红外线用玻璃偏振元件(尤尼哥公司制1310HC),作为萨伐板73使用氧化钛制的部件。另外,作为固体摄像元件105,使用作为多通道光检测器的InGaAs线性图像传感器(浜松赫特尼斯公司制G7231-256),测定波长范围取为0.95~1.345μm。
图8中与第1实施形态相比较示出其结果。血糖值在109~225mg/dl的范围内变动。另外,进行了PLS回归分析时,通过采血得到的实际测量的血糖值与基于本实施形态的非侵袭性生物体光计测装置100的预测值的相关系数是0.94,预测标准误差(RMSEP)是15mg/dl。确认了具备复折射干涉计70的第4实施形态的非侵袭性生物体光计测装置100无论在相关系数方面还是在预测标准误差方面都优于具有迈克尔逊干涉计的第1实施形态的非侵袭性生物体光计测装置50,能够进一步提高血糖值浓度的定量性。
第5实施形态其次参照图9说明本发明的第5实施形态。本实施形态与第4实施形态的不同点在于设置把透过滑动型回转头47的光导入到复折射干涉计70的光纤182。根据这样的结构,也能够得到与第4实施形态相同的效果,同时,还能够在离开复折射干涉计70的位置设置测定部位保持装置52。
第6实施形态其次参照图10说明本发明的第6实施形态。本实施形态与第5实施形态的不同点在于,把滑动型回转头47不是设置在测定部位保持装置52一侧而是设置在复折射干涉计70一侧,使得经过光纤182把从测定部位保持装置52的光检测用开口部分32出射的光入射到滑动型回转头47以后,入射到复折射干涉计70。依据这样的结构,也能够得到与第5实施形态相同的效果。
第7实施形态其次参照图11说明本发明的第7实施形态。本实施形态与第5实施形态的不同之点在于把光源91设置在测定部位保持装置52中,使得来自光源91的照射光直接照射手指10。依据这样的结构,当然也能够得到与第5实施形态相同的效果。
第8实施形态其次参照图12说明本发明的第8实施形态。本实施形态与第7实施形态的不同之点在于在复折射干涉计70一侧设置滑动型回转头47,使得从测定部位保持装置52的光检测用开口部分32出射的光经过光纤182入射到滑动型回转头47以后,入射到复折射干涉计70中。依据这样的结构,也能够得到与第7实施形态相同的效果。
第9实施形态其次参照图13说明本发明的第9实施形态。本实施形态与第5实施形态的不同点在于在光检测用开口部分32一侧连接把光源91的照射光导向手指10的光纤82,使得来自手指10的扩散反射光应该入射到复折射干涉计70中。这里,光检测用开口部分32兼用作基于光纤82的光照射用开口部分。由此,从光源91出射的照射光经过光纤82从光检测用开口部分32照射手指10,来自手指10的扩散反射光经过光检测用开口部分32,滑动型回转头47以及光纤182入射到复折射干涉计70中。从而,能够得到与第5实施形态相同的效果。另外,在测定部位保持装置52的光检测用开口部分32一侧(图示的下侧)设置其它的光照射用开口部分,可以在该光照射用开口部分连接光纤82。
第10实施形态其次参照图14说明本发明的第10实施形态。本实施形态与第9实施形态的不同点在于在复折射干涉计70一侧设置滑动型回转头47,使得从测定部位保持装置52的光检测用开口部分32出射的扩散反射光经过光纤182入射到滑动型回转头47以后,入射到复折射干涉计70中。依据这样的结构,也能够得到与第9实施形态相同的效果。
第11实施形态其次参照图15说明本发明的第11实施形态。本实施形态与第9实施形态的不同之点在于在测定部位保持装置52的光检测用开口部分32一侧设置光源91,使得来自光源91的出射光直接照射手指10。依据这样的结构,也能够得到与第9实施形态相同的效果。
第12实施形态其次参照图16说明本发明的第12实施形态。本实施形态与第11实施形态的不同之点在于不是在测定部位保持装置52一侧而是在复折射干涉计70一侧设置滑动型回转头47,使得从测定部位保持装置52的光检测系统开口部分32出射的扩散反射光经过光纤182和滑动型回转头47入射到复折射干涉计70中。依据这样的结构,也能够得到与第11实施形态相同的效果。
第13实施形态其次参照图17说明本发明的第13实施形态。
图17A是第13实施形态中的非侵袭性生物体光计测装置总体的概略结构图。图17B是图17A所示圆形回转头的正面图。本实施形态与第4实施形态的不同之点在于如图17A所示,代替滑动型回转头47,具备圆形回转头(光调节装置)147。该圆形回转头147如图17B所示,在同一个圆周上具备遮光板40,孔径板41,以及减光率不同的多个减光板42a、42b、42c、42d。
而且,使圆形回转头147旋转,通过适当地选择上述遮光板40,孔径板41以及减光板42a~42d,能够得到与第4实施形态相同的效果,同时,由于具备多个减光板42a~42d,能够选择具备最佳减光率的减光板,因此能够更有效地进行干涉条纹的S/N比的优化。
第14实施形态其次参照图18说明本发明的第14实施形态。本实施形态与第4实施形态的不同之点在于在复折射干涉计70中,代替萨伐板73,具备渥拉斯顿棱镜(偏振光分割复折射元件)78。透过了偏振光镜72的透射光由该渥拉斯顿棱镜78分割为相互正交的线偏振光,以分离角θ出射。而且,由检偏镜74把出射的2个光束进行偏振,由收敛性透镜193和圆柱透镜77在固体摄像元件105上形成干涉条纹。由此,能够得到与第4实施形态相同的效果。
第15实施形态图19是本发明第15实施形态中的非侵袭性生物体光计测装置的概略结构图,图20A是抽取并示出安装了图19中的测定部位保持器具的测定部位保持装置的装置的平面图,图20B是图20A的XX-XX剖面图。另外,由于在相同的要素上使用相同的符号,因此对于与上述实施形态重复的结构省略其说明。
本实施形态的非侵袭性生物体光计测装置(测定装置)50的测定部位保持器具3除去主体部分3a以外还具备记录种种生物体信息的记录媒体11。如果沿着槽6从该槽6的开放一侧插入测定部位保持器具3的记录媒体11以及基板4,使得记录媒体11接触槽6的闭塞一侧端部,则球形的挡块7a嵌入到形成在基板4的开口部分4a中,测定部位保持器具3在底座1上被定位,始终固定在同一位置。
另外,在测定部位保持器具3所具备的记录媒体11中采用如下的结构,如图19所示,经过记录媒体连接用连接器12、记录媒体连接用电缆13与计算机60连接,由该计算机60取得的被检查人个人的检测线(生物体信息)以及使用该检测线所决定的被检查人个人的血糖值(生物体信息)等存储在该记录媒体11中,同时,这些生物体信息还根据需要从计算机60中读出。
作为该记录媒体11能够采用各种媒体,而最好采用例如当前在家用电气设备中用作为小型记录媒体的闪速存储器卡,(有限公司)东芝制造的灵巧存储媒体,San Disk corporation制造的紧凑闪速存储器,索尼(有限公司)制造的存储棒等。
这些存储媒体已经作为商品大量上市,可以简单地获得,最近由于还具有大容量型的产品,因此适合作为记录媒体11。
其次,说明这样构成的具备测定部位保持器具3的非侵袭性生物体光计测装置50的作用。首先,把对于成为测定对象的被检查人制作的被检查人个人专用的测定部位保持器具3安装在底座1上。这时,测定部位保持器具3由上述槽6,基板支撑单元2,挡块7a等,对于底座1高精度地定位安装。
接着,被检查人把阴像制作时使用的手指10插入并设置在测定部位保持器具3的主体部分3a内。这时,测定部位保持器具3的主体部分3a由于作为每名被检查人个人的手指的阴像制作,因此与被检查人个人的手指形状一致。从而,手指10被高精度地定位的同时,与该测定部位保持器具3的主体部分3a均匀接触。另外这时,及时指甲长,但由于该指甲从指甲用开口部分33突出,因此不妨碍手指10的高精度的定位。
接着,如果成为测定动作,则来自光源91的光经过迈克尔逊干涉及92、聚光透镜93、光照射用开口部分31,入射到测定部位保持器具3的主体部分3a,照射手指10的预定位置。这时,如上述那样,由于手指10被高精度地定位的同时与测定部位保持器具3的主体部分3a均匀接触,此外,测定位保持器具3对于底座1被高精度地定位,因此入射光始终照射大致形状没有变化的手指10的大致同一位置,该手指10的透射光始终透过大致同一位置,而且,经过光检测用开口部分32由光检测器5感光。
来自该光检测器5的被光电变换的信号输入到计算机系统单元94,得到近红外光谱,该近红外光谱信息以及通过与近红外光谱测定同时进行的采血得到的血糖值输入到计算机60,根据这些信息生成血糖值的检测线。
该检测线记录在安装于当前测定装置50(底座1)的测定部位保持器具3的记录媒体11中。具备该记录媒体11的测定部位保持器具3由于对于底座1(测定装置50一侧)可装卸,因此能够由被检查人本人携带/保管。从而,被携带/保管的被检查人本人的测定部位保持器具3与该被检查人本人的检测线成为一对一对应的对关系。
这里,在被检查人本人下一次的血糖值测定时,把由被检查人本人携带/保管的被检查人个人专用的(与上述相同)测定部位保持器具3安装在测定装置50中,通过在该测定部位保持器具3的主体部分3a中设置被检查人本人的手指10,能够与上述相同得到近红外光谱,计算机60读出安装在测定装置50中的该测定部位保持器具3的记录媒体11中所记录的检测线。
从而,该被读出的检测线是被检查人本人的检测线。而且,计算机60通过使所得到的近红外光谱与该被检查人本人的检测线相对应,取得被检查人本人的血糖值。
该取得的血糖值记录在安装于测定装置50的测定部位保持器具3的记录媒体11中。从而,该被检查人本人的血糖值也成为与携带/保管的被检查人个人专用的测定部位保持器具3一对一对应的对关系。
这里,例如在由医生进行诊断或者由本人进行判断时,计算机60从由被检查人本人携带/保管的被检查人个人专用的(与上述相同)测定部位保持器具3的记录媒体11(这种情况下测定部位保持器具3也可以不安装在测定装置50中),读出记录在该记录媒体11中的血糖值。从而,该读出的血糖值是被检查人本人的血糖值,根据该被检查人本人的血糖值进行上述诊断或者判断。
另外,使用该非侵袭性生物体光计测装置50测定其他被检查人的血糖值时,取下上述测定部位保持器具3,把对于其他被检查人制作的(与该其他被检查人的手指形状一致)其它的测定部位保持器具3安装在底座1上进行测定。
而且,用计算机60生成的检测线按照每一名被检查人个人生成,存储在当前安装在测定装置50上的其它的测定部位保持器具(当前正在进行测定的其它的被检查人的测定部位保持器具)3的记录媒体11中,所取得的血糖值也存储在当前安装在测定装置50中的其它的测定部位保持器具3的记录媒体中。
这样,在本实施形态中,由于把被检查人本人的测定部位保持器具3与该被检查人本人的生物体信息(检测线,血糖值)取为一对一对应的对关系,因此防止误取出对于每一名被检查人的生物体信息,能够防止例如医生进行的误诊或者本人进行的误判断。
另外,通过使用具备该记录媒体11的被检查人本人的测定部位保持器具3,能够在下一次使用实施了测定的测定装置以外的其它装置取得被检查人本人的生物体信息或者读出被记录的被检查人本人的生物体信息。由此,能够提高对于被检查人的方便性。
另外,与被检查人个人的手指10的形状相吻合制作被检查人个人专用的测定部位保持器具3的主体部分3a,由于两者大致一致,因此能够进一步防止被检查人取错测定部位保持器具3。由此,进一步防止误取出对于每一名被检查人的生物体信息,进一步防止误诊或者误判断。
另外,由于例如在用个人计算机等这样直接取出生物体信息的状态下,记录在测定部位保持器具3的记录媒体11中,因此通过把该生物体信息例如用连接计算机60(160)的网络161发送,能够不用去居住在远方的医生的住所而得到该医生的诊断,能够极大地减轻被检查人的负担。
进而,如果利用该网络,则在住宅中卧床的老人等使用时,例如也能够通过来自医院等遥远地方的遥控操作取得生物体信息。
另外,在本实施形态中,如上述那样,由于使用每一名被检查人个人的手指等阴像构成测定部位保持器具3的主体部分3a,因此还能够取到以下的作用效果。
即,由于该测定部位保持器具3的主体部分3a与被检查人的手指10的形状一致,因此在光检测时伴随手指10对于测定部位保持器具3的主体部分3a的设置,手指10被高精度地定位,大概防止手指10中的光路的偏移,使得由生物体内成分的不均匀分布引起的测定值的分散性为最小,同时,大概防止发生手指10的微妙的形状变化,使得伴随着手指10的形状变化引起的光路长度变化以及伴随着微妙的接触压的不同引起的血流变化等产生的测定值的分散性为最小。
从而,高精度地生成检测线的同时高精度地定量测定血糖值,能够在被检查人个人专用的测定部位保持器具3的记录媒体11中记录这些高精度的生物体信息。
在该试验中,作为付立叶变换近红外分光分析装置9,使用帕金尔马公司制造的Spectrum 2000 FTIR,另外,作为光检测器5,使用InGaAs-PIN光电二极管(浜松赫特尼斯公司制G583205)测定波长范围取为1.01~1.37μm。
而且,在被检查人禁食大约12小时以后,摄取糖质液体(清水制药公司制トレ-ラン G75,换算为葡萄糖是75g)在糖质液体摄取之前与刚摄取后开始到2小时之内,每隔10分钟穿刺左手的指尖采血,采血后立即用离心机分离血清,使用临床化学自动分析装置(京都第一科学公司制スボットケム),测定血糖值(基于现有方法的分析值),另一方面,在从左手的指尖采血时使用右手进行使用测量部位保持器具3的近红外光谱测定。
检测线的生成,以根据上述采血得到的血糖值为目标变量,以与采血同时测定的近红外光谱为说明变量,使用偏小区(Partial leastsquares,PLS)回归分析进行,使用该生成的检测线计算基于近红外光谱的血糖值的预测值。在检测线的精度评价方面,使用了交叉确认法(Cross validation)。
图21是示出在糖质液体摄取后通过采取得到的血糖值(分析值)的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22是示出通过采血得到的分析值与基于近红外光谱的预测值的相关性的曲线。通过采血得到的被检查人的分析值如图21所示,在150~383mg/dl的范围内变动。
另一方面,使用了交叉确认法的PLS回归分析的结果,用因子数(RMSEP为最小的变量的数值)7的推定,通过采血得到的分析值与基于近红外光谱的预测值的相关系数是0.94(参照图22),预测标准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prediction,RMSEP)是23mg/dl。
即,实际证明通过使用被检查人个人的阴像制作的测定部位保持器具3,能够高精度地定量测定血糖值。
图23A是安装了第15实施形态中的测定部位保持器具的其它测定部位保持装置的平面图,图23B是图23A的XXIII-XXIII剖面图。
该图23A、图23B所示的测定部位保持装置52与图19、图20A以及图20B所示的测定部位保持装置51的不同之点在于构成为与图5A、图5B所示的装置相同,用光纤82导入透射光,照射手指10。
即,测定部位保持装置52还在与底座1的基板4插入一侧相反一侧的端部,具备从该端部开始从上方覆盖测定部位保持器具3的光照射用开口部分31的形状的光纤支撑台8,同时,在与该光纤支撑台8中的上述测定部位保持器具3的光照射用开口部分31相对应的位置,具备与该光照射用开口部分31为同轴并且构成倾斜形状的导向体81,在该导向体81中,能够滑动插入用于照射手指10的光纤82的顶端部分。
另外,在测定部位保持器具3所具备的记录媒体11中,如图23所示,经过记录媒体连接用连接器12、记录媒体连接用电缆13,连接计算机。
如果依据这样构成的测定部位保持装置52,则即使在底座1上安装具备由于被检查人的手指大小引起的不同大小的主体装置3a的测定部位保持器具3,设置手指10,通过滑动光纤82,光纤82的出射端83也始终正确地配置在光照射用开口部分31内。
因此,除去上述的效果以外,无论被检查人的手指的大小如何,都能够进一步减少测定值的分散性,能够更高精度地定量测定血糖值。
另外,也可以在光检测器5的设置位置设置把手指10的透射光导向光检测系统的光纤。另外,在双方这样使用光纤的情况下,能够把开口部分31以及该开口部分31一侧的光纤作为光检测用,把开口部分32以及该开口部分32一侧的光纤作为光照射用。
第16实施形态图24是第16实施形态中的非侵袭性生物体光计测装置的测定部位保持装置中安装的测定部位保持器具的剖面图。
与图6所示相同,该第16实施形态与第15实施形态的不同之点在于把测定部位保持器具做成具备设置手指10的与上述相同结构的主体部分3a;从外面圆柱形地包围主体部分3a的光照射用开口部分31的光纤收纳模具85;从外面圆柱形地包围主体部分3a的光检测用开口部分32的光纤收纳模具85b;固定在该光纤收纳模具85b上的记录媒体11的测定部位保持器具63,把测定部位保持装置做成具备该测定部位保持器具63;装备用于照射手指10的光纤82a,并且对于光纤收纳模具85a可装卸地安装的测定装置50一侧的光纤按压模具84a;装备把手指10的透射光导向光检测系统的光纤82b,并且对于光纤收纳模具85b可装卸地安装的测定装置50一侧的光纤按压模具84b的测定部位保持器具53。
作为能够把该光纤按压模具84a、84b对于光纤收纳模具85a、85b分别可装卸的具体的结构能够采用种种方式,例如能够采用相互螺合的螺栓,或者例如能够采用相互嵌合的槽以及凸部等。
而且,形成为光照射用开口部分31,光纤收纳模具85a,光纤按压模具84a,光纤82a位于同轴,同时,光检测用开口部分32,光纤收纳模具85b,光纤按压模具84b,光纤82b也位于同轴的结构。另外,光纤收纳模具85a、85b,光纤按压模具84a、84b分别构成相互相同的形状。
即使这样构成,也能够得到与第15实施形态相同的效果,另外,由于用光纤82a、82b进行对于手指10的收发光,能够进行位于远离非侵袭性生物体光计测装置50主体一侧的场所的被检查人的测定。
另外,记录媒体11也可以在装备在光纤收纳模具85a中,另外,也可以直接装备在主体部分3a中,主要是可以设置在应该由被检查人本人携带/保管的对于测定装置50一侧可装卸的测定部位保持器具63中。
另外,还可以采用通过对于测定部位保持器具63的开口部分32安装对于测定部位保持器具63具有可装卸的台架的光检测器,使得能够由该光检测器经过该光检测用开口部分32进行光检测的结构。
另外,还可以采用通过对于测定部位保持器具63的开口部分31安装对于测定部位保持器具63具有可装卸的台架的发光元件,使得能够由该发光元件经过光照射用开口部分31进行光照射的结构。
另外,与在图23A,图23B中说明过的相同,能够把开口部分31以及该开口部分31一侧的光纤82a作为光检测用,把开口部分32以及该开口部分32一侧的光纤82b作为光照射用。
第17实施形态作为下一个实施形态,使用图25说明在设置于测定部位保持器具3的记录媒体中除去被检查人个人的生物体信息以外,还存储作为测定参数信息的测定用光量水平的情况。
图25A是第17实施形态中的非侵袭性生物体光计测装置的结构图,图25B是作为在非侵袭性生物体光计测装置中使用的光调节装置的圆形回转头48的正面图。
计算机60从配置在测定部件保持器具3中的记录媒体11接收被检查人个人的测定用光量水平信息,在电机控制单元15中输入伺服电机14的旋转量信息。接着电机控制单元15的控制电路17根据该信息把表示伺服电机14的驱动量的脉冲信号输入到电机驱动器16。电机驱动器16根据所输入的脉冲信号驱动伺服电机14,进行圆形回转头48的旋转角控制。
如图25B所示,圆形回转头18在同一个圆周上具备遮光板40以及减光率不同的多个减光板42a、42b、42c、42d、42e,根据安装成在圆的中心旋转轴为垂直的伺服电机14能够进行任意的旋转。这样,通过使圆形回转头48旋转选择减光板42,能够调节成与存储在记录媒体11的被检查人个人的测定用光量水平一致的光量。
按照每名被检查人确定测定光量的理由是在透射光的情况下由被检查人的测定部位的厚度,在扩散反射法的情况下由光照射部分与扩散反射光的感光部分的间隔、皮肤的颜色、皮肤的表面状态等引起的来自测定部位的透射光或者扩散反射光的光量中产生个体差,因此为了进行高精度的测定,需要按照每名被检查人调节向测定部位照射的光量水平,使得光检测器成为具有最佳S/N比的光量。另外,通过了圆形回转头48的光使用光纤82导入到光照射用开口部分31(参照图26)。
滑动型回转头47设置在测定部位保持装置51的光检测用开口部分32(参照图27)一侧,具备遮光板40,透明板41以及基准板43,这些板相互隔开。该滑动型回转头47通过使各个板位于来自测定部位10的透射光的光路中,进行光路中的光的减光或者调节等。
在开始测定之前,为了使光源91稳定,投入灯光源26,同时使冷却扇25动作,在点亮光源91后的1.5分钟以后,使设置在灯罩20中的冷却扇21动作。进而在经过了3.5分钟以后,从光源91放射的光量稳定。在该光量稳定以后,进行下面叙述的基准谱的测定和来自测定部位10的透射光的测定。在本例中,作为光源91使用50W~100W的白炽光源。另外,稳定性高的光源91由于耗电大因此光量多,另外,发热量也大,从而或者过于明亮,或者由于热而有时引起滤光片或者光纤随时间的变化或者恶化等。
在本实施形态的装置中,为了使得在保持稳定光源的光稳定的状态下能够进行光量调节,或者要抑制恶化而采用圆形回转头48,同时,用风扇25冷却热线吸收滤光片22,可见光截断滤光片23。如果详细地讲,相对配置的热线吸收滤光片23,可见光截断滤光片23形成基于冷却扇25的通气通道。
这时,在投入向灯泡91供给电力的灯泡光源26的同时,使用安装在灯罩20侧面的冷却扇25,冷却热线吸收滤光片22或者可见光截断滤光片23,金属网24。
首先,使位于灯罩20的光路中的圆形回转头48旋转遮断光,同时,使滑动式回转头47滑动,把遮光板40插入到光路中,测定分光计95的背景噪声。
接着,使位于测定部位保持装置51与分光计95之间的光路中的滑动型回转头47滑动,插入基准板43,同时,使位于灯罩20的光路中的圆型回转头48旋转,在插入了在此之前确定的光量水平的遮光板42以后,由分光计92测定基准谱。被测定的数据存储在计算机60中。
然后,使滑动型回转头47滑动,从光路中去除了基准板43以后插入遮光板40,同时,使圆形回转头48旋转,在从光源91至滑动型回转头47的光路内插入遮光板40。
然后,在测定部位保持装置51中插入并设置使用被检查人个人的测定部位10的阴像构成的测定部位保持器具3,在该测定部位保持器具3中设置被检查人的测定部位10。这时,存储在安装于测定部位保持器具3的记录媒体11中的有关被检查人姓名,被检查人个人的测定用光量水平以及检测线的信息传送到计算机60。
如果设置测定部位10,则在测定部位保持器具3内部设置的接触传感器3y(参照图27)感知测定部位10的设置,确认测定部位10的设置的同时,根据传送到计算机60的被检查人的测定光量水平,圆形回转头48旋转,成为被检查人个人的测定光量水平的遮光板42a~42e的某一个插入在光路中。进而,使滑动型回转头47滑动从光路中去除遮光板40,在光路中插入透明板41。来自位于灯泡的光路中的测定部位10的透射光由分光计95分光,得到近红外光谱。
如果结束测定,则圆形回转头48旋转,遮断光的同时,使滑动型回转头47滑动,在光路中插入遮光板40。由计算机60根据该近红外光谱和检测线预测血糖值。
在进行上述测定时,需要在被检查人之间选择从光源91放射的光量。这时,例如如果通过供给到光源91的电压变化调节光量,则(卤、钨灯等白炽灯泡)光源的色温变化,分光特性变化,其结果所得到的光谱发生变化。
如果用电压控制进行光源91的反馈控制则机构复杂,另外,如果使电压变化则达到稳定将花费时间。在本实施形态中,不是基于电压的光量调节,而是根据光学系统(孔径或者缝隙,光圈,ND滤光片,液晶元件)22、23、48、47调节光量,使伴随着光量变化的色温为恒定,所得到的谱分布为恒定。
如果决定适当的光量,则以后的测定根据该光量进行,能够提高再现性。进而,由于决定每名被检查人使用的孔径(42a~42e),因此把该孔径的信息作为测定参数预先存储在记录媒体11中。如果依据这样的结构,则由于能够在测定部位10上照射稳定性高的光,因此能够得到具有再现性的测定结果。
该装置对于生物体的预定测定部位10照射光,检测透过该测定部分10或者用该测定部位10扩散反射光了的光,从该检测光设定生物体内成分的浓度,在该非侵袭性生物体光计测装置中,具备能够不改变色温调节光量,根据存储了每名被检查人使用的光量的记录媒体11的信息,由光学系统48进行调整的功能。另外,记录媒体11安装在测定部位保持器具3中,而也能够存储在计算机60中。
如果依据上述装置,则在每次测定时不需要搜索最佳光量而谋求高效率,能够提高简易性,从而还能够提高机械的可靠性。通过使圆形回转头48旋转,能够进行多名被检查人的测定。
在上述实施形态中,作为测定参数举出了测定光量水平,然而并不限定于此,还可以举出分光计检测器的曝光时间以及累加次数,光照射部位与扩散反射光感光单元的间隔,测定部位的控制温度等。
旋转式的圆形回转头48还可以是滑动式的机构或者可装卸的机构,也可以是液晶元件。
热线吸收滤光片22或者可见光截断滤光片23,金属网24根据所使用的光源91的功耗,也可以不冷却扇25冷却。
分光计95可以是分散型分光计,付立叶变换方分光计,干涉滤光片型分光计。
基准板43可以是散射板,孔径,光圈,缝隙,ND滤光片。
另外,再次说明测定保持器具3。
图26是详细地示出上述测定部位保持器具3的斜视图,图27是图26所示的测定部件保持器具3的XXVII-XXVII剖面图。
测定部位保持器具3安装在配置于入射到上述光检测系统中的光的光路内的底座1(参照图1)上,该测定部位保持器具3具备包含由插入测定部位10(参照图1)的开口(插入的)3z的主体部分3a;固定主体部分3a的至少顶端部分,并且对于底座1可装卸的基板4,主体部分3a具有月牙形的开口部分33。当在插入口3z中作为测定部位10插入了手指时,其指甲从开口部分33突出。
具有测定部位插入口3z的主体部分3a由被成型了的树脂3a1构成,其外侧表面除去开口部分31、33以外,用金属薄膜(铝)3a2涂敷,内侧表面用黑色涂料3a3涂敷被覆。金属薄膜3a2遮断来自外部的杂光,黑色涂料3a3使在该内表面反射的光衰减。
测定部位保持器具3具备当在其中间设置了测定部位10时,输出表示其状态的信号的传感器3y。该传感器3y是通过加入压力,机械开关成为ON的接触式传感器;把压力变为电信号的压电传感器;感知静电能量变化的静电电容传感器。该传感器3y安装在主体部分3a的内侧。如果测定部位10按压传感器3y,则传感器3y输出其状态的信号,根据该信号开始上述的测定。
测定部位保持器具3具备进行该测定部位保持器具3的温度调节的温度调节元件TEMP,该元件TEMP是把测定部位保持器具3进行冷却的冷却元件或者进行加热的加热元件。在本例中温度调节元件TEMP安装在基板4的下面。另外,测定部位保持器具3在基板4的上表面上具备温度传感器TS,间接地检测测定部位10的温度。另外,这些安装位置也可以变更。
说明上述测定部位保持器具3的制造方法。
首先,在测定部位上涂敷硬化前的树脂(压印材料),或者在硬化前的树脂中插入测定部位,然后,使树脂硬化,形成具有与测定部位的外侧表面形状一致的内侧表面的第1树脂模具(雌)(阴像)。然后,在该第1树脂模具中导入硬化前的树脂,然后,使树脂硬化,形成具有与测定部位相同形状的外侧表面的第2树脂模具(雄)。进而,在第2树脂模具的外侧表面上涂敷硬化前的树脂,或者在硬化前的树脂中插入第2树脂模具,然后,使树脂硬化,形成具有与测定部位外侧表面形状一致的内侧表面的主体部分3a。
然后,把主体部分3a的顶端部分固定在基板4上,接着,形成开口部分31、32、33,在由该成型了的树脂3a1构成的主体部分3a的外侧表面上使用电镀法或者蒸镀法形成金属薄膜3a2,在主体部分3a的内侧表面涂敷黑色涂料3a3。然后,根据需要把上述各种元件或者传感器安装在预定位置,完成测定部位保持器具。
如果依据这样的制造方法,则由于第1树脂模具(雌模)的制作时间短,因此能够缩短制作所需要的被检查人的约束时间。另外,第1树脂模具以及第2树脂模具例如在医院检查中心中制造,然后,运送到特定的工厂,能够在特定的工厂中进行测定部位保持器具的制造工艺。另外,如果有第2树脂模具,则还能够使主体部分3a与基板4一体成型。这样的一体成型由于把测定部位作为直接的模具而难以制造,因此如果在特定的工厂中进行这样的一体成型,则能够提供高精度的测定部位保持器具3。高精度的测定部位保持器具3能够进行更高精度的测定。
即,上述制造方法具备形成具有与测定部位的外侧表面形状一致的内侧表面的第1树脂模具的工艺;通过在第1树脂模具内导入树脂形成具有与上述测定部位的外侧表面相同形状的外侧表面的第2树脂模具的工艺;把上述第2树脂模具运送到特定的工厂的工艺;在上述工厂内形成与上述第2树脂模具的外侧表面形状一致的内侧表面的测定部位保持器具的工艺。
图28是测定部位保持器具3的部分斜视图。在开口部分31的周围对于主体部分3a一体地设置滤光片托架FH,在该滤光片托架FH内固定(光学)滤波片F。即,测定部位保持器具3具有安装在主体部分3a的外侧表面的滤光片F。滤光片F具有与被检查人个人相吻合的特性,由于该滤光片起到与上述的回转头相同的减光板的作用,因此滤光片F的信息当然也记录在上述记录媒体11中。这种情况下,不需要上述的回转头48,而根据需要使用该回转头也不会产生障碍。
另外,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形态,例如,在上述实施形态中,把被检查人个人的生物体信息取为近红外光谱,检测线,以及使用这些近红外光谱以及检测线决定的血糖值,使其中的检测线以及血糖值记录在记录媒体11中,而当然也可以记录近红外光谱。
另外,与测定装置50一侧分开,把计算机60作为测定部位保持器具3、63一侧的装置(作为具备计算机60以及记录媒体11的测定部位保持器具3、63),而也可以根据需要采用把该计算机60连接到测定装置50的结构。
另外,在上述实施形态中,为了能够充分地发挥其功能,作为每名被检查人个人的手指的阴像制作测定部位保持器具3、63的主体部分3a,而例如也可以准备具有不同尺寸的主体部分3a的测定部位保持器具3、63,能够选择并使用与被检查人的手指相吻合(配合)的测定部位保持器具3、63。
这种情况下,测定部位保持器具3、63的主体部分3a与上述实施形态那样作为每名被检查人个人的手指的阴像制作的情况相比较虽然测定精度下降,但是由于测定部位保持器具3、63的主体部分3a与被检查人的手指相吻合,因此在光检测时伴随着手指对于测定部位保持器具3、63的主体部分3a的设置,能够高精度地定位手指10,手指10的光路的偏移与以往相比减少,由生物体内成分的不均分布引起的测定值的分散性减少,同时,手指10的形状变化的发生与以往相比减少,伴随着手指的形状变化引起的光路长度变化以及伴随着接触压力的不同引起的血流变化等产生的测定值的分散性减少,其结果,能够高精度地定量测定生物体内成分的浓度。
另外,在检测来自测定部位的透射光的实施形态中,也可以采用检测来自测定部位的扩散反射光的结构,在检测来自测定部位的扩散反射光的实施形态中,也可以采用检测来自测定部位的透射光的结构。在扩散反射光的情况下,如上述那样,在与测定部位保持器具3的光照射用开口部分相同一面的一侧(上侧),设置能够把从测定部位扩散反射了的反射光导向光检测系统的开口部分。对应于该开口部分,如在上述实施形态中说明过的那样例如当然也可以设置光检测器或者光检测器用的光纤。
另外,在这样检测从测定部位扩散反射的反射光的情况下,还能够共用光照射用开口部分和光检测用开口部分。具体地讲,例如,在第16实施形态中使用光纤束(束)。
进而,适用具备记录媒体11的测定部位保持器具3、63的装置不限定于分光学地测定生物体信息的测定装置,例如,对于磁测定生物体信息的测定装置等也能够适用。
另外,在上述实施形态中,特别理想的是把测定部位定为手指10,而当然也能够是以腿,脚,手,手腕,额,耳朵等为代表的其他部位。
另外,在上述实施形态中,测定部位保持器具3的材料采用常温聚合树脂,而当然也能够采用压印材料或热可塑性材料。
另外,在第4实施形态的基准谱或者基于来自生物体的透射光的干涉条纹的测定中,取得要改善S/N比的复折射干涉计70的偏振光板72和检偏镜74的偏振方向相互平行以及相互垂直情况下的2种数据,而也可以构成为仅取得某一方数据。这种情况下,能够进行短时间的测定,在生物体内成分的浓度高速变动的情况下很有效。
另外,在第4~第12以及第14实施形态中,非侵袭性生物体光计测装置具备滑动型回转头47,而也可以具备圆形回转头147。另外,搭载在这些回转头中的孔径板41,减光板42,减光率不同的减光板42a~42d也可以在按照孔径,光扩散,ND滤光,缝隙,网格等中的任一个制作。
进而,在上述实施形态中,作为生物体内成分举出了葡萄糖,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作为测定对象,除此以外,例如,也可以举出血中蛋白质,红血球浓度(血球容量计值),白蛋白,球蛋白,胆甾醇,中性脂肪,磷脂,脂蛋白,过氧化脂,尿素,尿酸,乙醇,乙醛,乳酸,等。
上述测定部位保持器具3通过在安装于测定装置一侧的被查人个人专门的测定部位保持器具中设置被检查人本人的测定部位,把所取得的被检查人本人的生物体信息和被检查人本人的测定参数记录在当前安装于测定装置一侧的测定部件保持器具的记录装置中,另一方面,通过使该测定部位保持器具对于测定装置一侧可装卸,能够由被检查人本人进行携带/保管,构成为被携带/保管的同时在测定时使用的被检查人本人的测定部位保持器具与该被检查人本人的生物体信息和测定参数成为一对一对应的对关系,防止误取出对于每一名被检查人的生物体信息以及测定参数,同时,通过使用具备该记录媒体的被检查人本人的测定部位保持器具,构成为能够在以后使用实施了测定的测定装置以外的其它装置取得被检查人本人的生物体信息或者读出被记录的被检查人本人的生物体信息,因此能够防止误诊或者误判断,同时,能够提高对于被检查人的方便性。
另外,上述非侵袭性生物体光计测装置通过具备使用测定部位的阴像构成的测定部位保持器具,能够使该测定部位保持器具与被检查人的测定部位形状一致或者相吻合,伴随着光检测器时测定部位对于测定部件保持器具的设置,高精度地定位测定部位,与以往相比较能够减少测定部位中的光路的偏移,减少由于生物体内成分的不均匀分布引起的测定值的分散性,同时,与以往相比较减少发生测定部位的形状变化,减少伴随着测定部位的形状变化引起的光路长度变化以及伴随着接触压力的不同引起的血流变化等产生的测定值的分散性,因此能够高精度地定量测定生物体内成分的浓度。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本发明能够在生物体光计测装置以及测定部位保持器具中利用。
权利要求
1.一种非侵袭性生物体光计测装置,该装置对于生物体的预定测定部位照射光,由光检测系统检测透过该测定部位或者由该测定部位扩散反射了的光,从该检测光测定生物体内成分的浓度,其特征在于具备使用测定部位的阴像构成的在光检测时设置测定部位的测定部位保持器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侵袭性生物体光计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测定部位保持器具具有对于配置在向上述光检测系统入射的光的光路内的底座可装卸的构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侵袭性生物体光计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测定部位保持器具作为每一名被检查人的测定部位的阴像而制作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侵袭性生物体光计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测定部位保持器具具备能够在上述测定部位上照射光的开口部分、能够把来自上述测定部位的透射光或者扩散反射光导向上述光检测系统的开口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侵袭性生物体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测定部位保持器具具备能够在上述测定部位上照射光,而且能够把来自该测定部位的扩散反射光导向上述光检测系统的开口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侵袭性生物体光计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测定部位保持器具上,在其内侧的与上述测定部位的接触面上,涂敷吸收测定部位测定波长区的光的涂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侵袭性生物体光计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光检测系统具备复折射干涉计,该复折射干涉计通过偏振光分割复折射元件把上述透射的光或者上述扩散反射光分割为相互垂直的振动面的偏振光并作为分割光,使上述分割光收敛,得到能够测定上述生物体内成分的浓度的干涉条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非侵袭性生物体光计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复折射干涉计具备使上述透射的光或者上述扩散反射的光偏振,并向上述偏振光分割复折射元件入射的偏振光镜;使从上述偏振光分割复折射元件出射的上述分割光偏振的检偏镜;使由上述检偏镜偏振了的光收敛形成上述干涉条纹的收敛装置;检测该干涉条纹的光检测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非侵袭性生物体光计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测定部位保持器具与上述复折射干涉计之间,具备把上述透射的光或者上述扩散反射的光缩小或者减光的光调节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非侵袭性生物体光计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偏振光分割复折射元件是萨伐板。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非侵袭性生物体光计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偏振光分割复折射元件是渥拉斯顿棱镜。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侵袭性生物体光计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测定部位保持器具具备记录所获得的被检查人个人的生物体信息以及/或者测定时使用的测定参数的记录媒体。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非侵袭性生物体光计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记录媒体中记录的被检查人个人的生物体信息是上述被检查人个人的检测线以及使用该检测线决定的上述被检查人个人的生物体内成分的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非侵袭性生物体光计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根据上述检测光求出上述被检查人的生物体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非侵袭性生物体光计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与上述被检查人个人的上述测定部位的形状相吻合地制作上述测定部位保持器具。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侵袭性生物体光计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测定部位保持器具具备在其内部设置上述测定部位的情况下,输出表示其状态的信号的传感器。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非侵袭性生物体光计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传感器是通过加压使机械开关成为接通的接触传感器。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非侵袭性生物体光计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传感器是压电传感器。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侵袭性生物体光计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测定部位保持器具具备冷却该测定部位保持器具的冷却元件。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侵袭性生物体光计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测定部位保持器具备加热该测定部位保持器具的加热元件。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侵袭性生物体光计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测定部位保持器具具备温度传感器。
22.一种测定部位保持器具,该测定部位保持器具安装在配置于向光检测系统照射的光的光路内的底座上,其特征在于具备包含有插入测定部位的开口的主体部分;以及用于固定上述主体部分的至少顶端部分,并且对于上述底座可装卸的基板,上述主体部分具有月牙形的开口部分。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测定部位保持器具,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测定部位保持器具的外侧表面上形成金属薄膜,在内侧表面上涂敷黑色涂料。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测定部位保持器具,其特征在于具备安装在上述主体部分的外侧表面上的滤光片。
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侵袭性生物体光计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测定部位保持器具是包含有吸收测定波长区的光的颜料或者染料的树脂,具备与上述测定部位接触的主体部分。
26.一种测定部位保持器具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备形成具有与测定部位的外侧表面形状一致的内侧表面的第1树脂模具的工艺;通过在第1树脂模具内导入树脂形成具有与上述测定部位的外侧表面相同形状的外侧表面的第2树脂模具的工艺;把上述第2树脂模具运送到特定工厂的工艺;在上述工厂内形成具有与上述第2金属模具的外侧表面形状一致的内侧表面的测定部位保持器具的工艺。
全文摘要
提供非侵袭性生物体光计测装置、测定部位保持器具及其制造方法。本装置具备使用测定部位(10)的阴像构成的测定部位保持器具,由此,减少由于测定部位(10)内成分的不均匀分布引起的测定值的分散性,减少伴随着测定部位(10)的形状变化引起的光路长度变化以及伴随着接触压力的不同引起的血流变化等产生的测定值的分散性,通过在安装于被检查人个人专用的测定部位保持器具(3)的记录媒体(11)中记录被检查人的生物体信息或者测定参数,防止误取出对于每一名被检查人的生物体信息,同时,进行具有再现性的测定。
文档编号A61B5/00GK1398170SQ01804524
公开日2003年2月19日 申请日期2001年2月5日 优先权日2000年2月3日
发明者佐藤胜彦, 森田伸广, 上田之雄, 水野利彦, 坂本繁, 山中孝二, 田中俊之, 高桥秀夫, 须山惠司, 桥本诚一郎 申请人:浜松光子学株式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