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性化妆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9959阅读:4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油性化妆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性化妆品。更具体的,它涉及油性搽剂等皮肤用油性化妆品或发油等油性护发品。
为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向油性化妆品中加入抗菌化合物。但是,大量的人工合成的化学药品有时在对化学物质敏感的消费者中引起湿疹和皮肤发作,而使得必须小心使用这些油性化妆品。实际上,市售的多数这些产品都有严格的说明书。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无上述问题并因此甚至可以被对化学物质敏感的消费者安全使用的油性化妆品。通过提供含天然物质茶叶成分的油性化妆品和其生产方法来实现本目的。术语“油性化妆品”在此所用意指油性搽剂等皮肤用油性化妆品或发油等油性护发品。
除β-胡萝卜素,生育酚(维生素E),抗坏血酸,烟酸等以外,茶叶含咖啡因等具有嘌呤碱的物质和香叶醇等香精油成分。而且,早已知茶叶大量含有多种单宁酸。其中,已知含有大量属于稠合单宁酸类别的儿茶素。最近关于茶叶所含儿茶素的作用的研究报告儿茶素具有杀菌和抗菌效用,除臭效用,防止过敏性皮炎的效用,降血压效用等。
由于儿茶素溶于水,将足够量的儿茶素溶于油性基质中需要特殊处理(未审的日本专利申请公开文本第279758/1994)。有已知的含茶提取物的化妆品,例如,由向亚油酸中混合茶提取物和维生素E得到的化妆用油(未审的日本专利申请公开文本第78231/1993),由含亚油酸等高不饱和脂肪酸的脂类中混合茶提取物,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等得到的化妆品(未审的日本专利申请公开文本第81325-1996)和主要成分由含儿茶素的茶提取物,茶树和百里香提取物构成的抗菌化装用组合物(未审的日本专利申请公开文本第63262/2000)。然而,已知没有只含茶提取物而无其他活性成分的化妆品。
本发明旨在通过完全使用由茶叶所含的儿茶素为典型代表的多种活性成分而不需依赖乳化剂等任何化学物质来生产和提供具有包括抗菌活性在内的优良性质且对皮肤作用柔和的油性化妆品。
可用于根据本发明的油性化妆品的油性基质能选自植物油、矿物类油和它们的混合物。植物油的例子包括橄榄油、山茶油、花生油、油菜籽油、椰子油、棕榈油等。矿物类油的例子包括矿物油。其中,由于在本领域常规使用,橄榄油、矿物油、椰子油等可引用为根据本发明的油性化妆品的油性基质的优选实例。
本发明所用的茶叶为植物Thea sinensis或其栽培变种的叶子。加工过的茶叶涉及非发酵茶如绿茶,发酵茶如红茶,半发酵茶和不完全发酵茶。任何这些茶叶都可用作生产根据本发明的油性化妆品的原料。由于大量的儿茶素滞留于用过的茶叶中,所以也可以使用用过的茶叶作起始原料。也就是说,术语“茶叶”在此也包括用过的茶叶。
可以考虑多种实施方案作为生产根据本发明的油性化妆品的制法。例如,可提及混合茶叶提取成分和油性基质的生产油性化妆品的方法。也可以引用精细粉末化茶叶并将其浸渍于油性基质而使茶叶成分从中溶出的制法。
茶叶成分的抽提可以通过常规方法。即,将茶叶干燥,粉末化或切成小片而后用热水处理,水蒸气蒸馏或浸渍于酒精或酒精同水的混合物。或者,可以在常温用水抽提茶叶1到10天而后用酒精处理。在这种情况,可以得到溶液形式的富含儿茶素的成分。如需要,过滤这样得到的提取物,并将滤液浓缩,然后可选地干燥。浓缩一般以减压蒸馏完成。完成干燥可以通过选自喷雾干燥、真空干燥、冻干等适合的步骤。
将得到的茶叶成分同油性基质混合并溶解于其中。这样,可以得到根据本发明的油性化妆品。混合比例可以适当的变化。每升油性基质所用的茶叶成分一般从10到100g,优选从20到50g。可用物理方法如超声波处理或高速搅拌将茶叶成分溶于油性基质。如需要,这样得到的含茶叶成分的油性基质可以进一步含有香料等。
在根据本发明的油性化妆品的制法的另一个实例中,茶叶直接加入油性基质而允许茶叶成分迁移至油性基质。在这种情况下,将干茶叶精细粉末化,然后同油性基质混合而允许茶叶成分迁移至油性基质。尽管茶叶的量根据类型和条件变化,但是在常温下,每升油性基质可用茶叶为从30到800g,优选从100到500g,且更优选从250到400g。提取时间范围为3到48个小时,优选6到24个小时且更优选10到18个小时。提取完全结束后,如必要,过滤去除残余物,加入如香料等其他成分。这样能够得到液态油性化妆品(搽剂)。
在上述制法中,可以将预先研细的茶叶加到油性基质中,然后精细粉末化。这样,可以加速茶叶成分向油性基质的迁移,并因此可以得到具有高含量茶叶成分的油性基质。在这种情况下,优选粉末化一直进行到茶叶颗粒直径达1到40μm,优选4到10μm。粉末化进行5到20分钟,优选10到15分钟。完成粉末化以后,通过过滤或离心去除不溶物来得到具有高浓度茶叶成分的油性化妆品。可以通过以6000到13500rpm,以液体供应速度从50到60l/h用连续离心分离来提高提取效率。根据这种制法,可以省略提取茶叶成分的步骤,而将儿茶素等以高浓度溶解于油性基质。如必要,这样得到的油性溶液可以进一步含有香料等。
当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上述所得的微绿的橄榄油时,发现其中儿茶素含量少于检出限,而β-胡萝卜素、总抗坏血酸和总生育酚的含量分别为2.1mg/100g,4mg/100g,和7.0mg/100g。
将上述得到的全部提取物添加到4升橄榄油中并在40到50℃以超声波处理搅拌(0.5至1.5分钟)使其溶解。如有不溶残余物,过滤去除,之后得到稍绿的橄榄油。然后将这样的橄榄油分份注入容器就得到油性搽剂。通过以山茶油或矿物油代替在本实施例的生产方法中用作油性基质的橄榄油,可分别得到护发品或婴儿用油。
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上述所得微绿的橄榄油。结果如下表儿茶素(epicatechin) 18mg/100g表儿茶素(epigallocatechin)68mg/100g表儿茶素(epicatechin)五倍子酸盐 18mg/100g表儿茶素(epigallocatechin)五倍子酸盐 71mg/100gβ-胡萝卜素 7.44mg/100g总抗坏血酸2mg/100g总生育酚 15.8mg/100g
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上述所得微绿的油性溶液。结果如下RUN-1 RUN-2表儿茶素 28mg/100g 34mg/100g表儿茶素(epigallocatechin)110mg/100g140mg/100g表儿茶素(epicatechin)五倍子酸盐 27mg/100g 32mg/100g表儿茶素(epigallocatechin)五倍子酸盐 120mg/100g140mg/100gβ-胡萝卜素 7.40mg/100g 7.33mg/100g总抗坏血酸4mg/100g 5mg/100g总生育酚 15.6mg/100g 15.6mg/100g检查所得油性溶液的抗菌效用时,观察到这些油性溶液显示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O-157,抗2,6-二甲氧基苯青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和真菌的抗菌效用。
工业适用性根据本发明的油性化妆品显示很少的所谓粘性,而油性化妆品经常显示这种粘性,且在使用时导致干燥的感觉。而且,这些油性化妆品可以不需乳化剂等而含有高浓度的茶叶成分。因此,甚至对化学物质高度敏感的消费者也可以安全使用而不用担心皮肤发炎。而且,由于含有高浓度的茶叶成分,这些油性化妆品充分的抗菌和去味效用。这样,可以用于病人护肤和保持清洁。它们对治疗褥疮也有效。在护发品的情况中,也可以实现去头屑效果。而且,期望这些油性化妆品有防止过敏性皮炎的效用。
权利要求书(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1.含茶叶成分的油性化妆品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预c先磨碎的茶叶加到油性基质中,然后精细粉末化并去除细茶叶粉末的步骤。
2.权利要求1的油性化妆品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粉末化处理进行至茶叶颗粒直径达到1到40μm。
3.权利要求2的油性化妆品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茶叶颗粒直径是4到10μm。
4.权利要求1的油性化妆品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粉末化处理进行5到20分钟。
5.权利要求4的油性化妆品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粉末化处理进行10到15分钟。
6.通过权利要求1到5任一项的生产方法得到的油性化妆品。
权利要求
1.含有油性基质和茶叶成分的油性化妆品,通过在油性基质中溶解茶叶提取成分,或者将磨碎的茶叶加到油性基质中并这样允许茶叶成分迁移至油性基质而制得。
2.如权利要求1所要求保护的油性化妆品,其可通过将预先磨碎的茶叶加到油性基质并再连同油性基质一起精细粉末化而得到。
3.如权利要求2所要求保护的油性化妆品,其特征在于粉末化处理进行至茶叶颗粒直径达到1到40μm。
4.如权利要求2所要求保护的油性化妆品,其特征在于粉末化处理进行至茶叶颗粒直径达到4到10μm。
5.如权利要求1到4任一项所要求保护的油性化妆品,其特征在于油性基质含植物油、矿物类油或其混合物。
全文摘要
本发明意在提供油性化妆品(例如,如油性搽剂等用于皮肤的油性化妆品,如发油等的油性护发品),其具有包括抗菌效用的优良效用并仍可用于对化学物质敏感的消费者。即,含例如植物油,矿物油或其混合物的油性基质及茶叶成分的油性化妆品。
文档编号A61K8/92GK1441660SQ01811130
公开日2003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2001年6月13日 优先权日2000年6月14日
发明者金山正则 申请人:株式会社绿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