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鼻部炎症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90326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鼻部炎症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治疗急慢性鼻炎、鼻窦炎的药物,特别是以中药材为主配制的药物制剂。
鼻炎、鼻窦炎是人群中的多发病、常见病。多表现为病程长,易复发,给患者的生活和学习带来很多不便。目前对鼻炎、鼻窦炎的治疗尚无专用特效药物,多使用一般消炎药物和对症治疗。市场上销售的治疗急慢性鼻炎、鼻窦炎的药物在有效率、持久性、复发率等方面还不能令人满意。其不足在于,或者是不能对所有人有效,或者是停止使用治疗药物后复发率较高。因此有必要发掘更为有效、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的治疗急慢性鼻炎、鼻窦炎的药物。而按照中医药学理论研制的药物有其独特的优点和价值。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中药天然药物为主制备的药物制剂,其在治疗急慢性鼻炎、鼻窦炎方面,能达到标本兼治,有较好疗效。
本发明目的是按以下方法实现的。
本发明的原料药以十五种中药天然药物为主,配以少量西药扑尔敏(Chlorpheniraminum)。十五种中药为,辛荑花、苍耳子、金银花、鹅不食草、菖蒲、藿香、紫苏叶、薄荷、龙胆草、柴胡、川芎、白芷、桔梗、鱼腥草、黄芩。将它们配以制药可接受的载体,采用通常的工艺方法,加工制作成胶囊、口服液或其他适用的剂型。
本发明药物成份用量配比范围为辛荑花10~14% 苍耳子8~12% 金银花6~11%鹅不食草6~11%菖蒲3~7% 藿香4~9% 紫苏叶3~8% 薄荷3~7%龙胆草4~9%柴胡4~9% 川芎4~9% 白芷3~7%桔梗3~7% 鱼腥草6~11% 黄芩3~7% 扑尔敏0.1~0.4%本发明药物成份用量优选配比为辛荑花11~12%苍耳子9~11%金银花7~9%鹅不食草7~9%菖蒲4~6% 藿香5~7% 紫苏叶4~6%薄荷4~6%龙胆草5~7%柴胡5~7% 川芎5~7% 白芷4~6%桔梗4~6% 鱼腥草7~9%黄芩4~6% 扑尔敏0.1~0.2%本发明药物成分用量最佳配比为辛荑花12% 苍耳子10%金银花8% 鹅不食草8%菖蒲5%藿香6% 紫苏叶5% 薄荷5%龙胆草6% 柴胡6%川芎6% 白芷5% 桔梗5%鱼腥草7.8%黄芩5%扑尔敏0.2%制剂方法中药预加工只须将苍耳子粉碎。
1.制胶囊剂。除扑尔敏和薄荷外,将其余十四种中药混合兑水煎煮3次,每次煎煮1~3小时,过滤取煎煮液;薄荷兑水煎煮20~40分钟过滤取煎煮液;合并各次煎煮液,再加热浓缩成膏状,然后晒干或烘干,再行粉碎,投入扑尔敏,混合均匀,装入胶囊,即为成品。
2.制口服液。除扑尔敏和薄荷外,将其余十四种中药混合兑水煎煮3次,每次煎煮1~3小时,过滤取煎煮液;薄荷兑水煎煮20~40分钟过滤取煎煮液;合并各次煎煮液,加入扑尔敏和防腐剂,分装备用。
3.也可以按通常的方法制成片剂、蜜丸、水丸、颗粒型冲剂等剂型。
以上各种剂型成人每日用量相当于生药120~160克,分2~3次服用。
祖国医学认为,鼻炎、鼻窦炎多因外感邪毒,肺经风热,胆腑郁热,脾胃湿热循环上犯侵入鼻窦而发。临床表现为鼻塞,流脓鼻涕,头痛及全身不适。本发明组方中辛荑花、苍耳子、鹅不食草祛风、止痛、通鼻利窍;金银花、鱼腥草、藿香、白芷疏风澡湿、清热解毒、消肿排脓;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桔梗升提肺气、引药上行。诸药合用,共奏祛风澡湿、清热解毒、消肿止痛、通鼻利窍之效。再加入适量扑尔敏,以加强纯中药的抗变态反应的作用,达到标本兼治、药到病除的目的。
发明人应用本发明药物治疗各种急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鼻窦炎数十例。其中资料收集完整的18例,进行统计分析,疗效满意。其中男性12例,女性6例;年龄最大42岁,最小8岁。病程最长3个月,最短12天。所有病例都有不同程度的鼻塞、流涕、鼻粘膜红肿、嗅觉减退、头昏脑胀等临床表现。经服用本发明药物8~16天后痊愈。追踪观察数月,少有复发。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制取胶囊辛荑花240克 苍耳子200克 金银花160克 鹅不食草160克菖蒲100克藿香120克紫苏叶100克 薄荷100克龙胆草120克 柴胡120克川芎120克白芷100克桔梗100克鱼腥草160克 黄芩100克扑尔敏4克以上原料药除扑尔敏和薄荷外,将苍耳子先行粉碎,与其余十三种中药混合兑水煎煮3次,每次煎煮1~3小时,过滤取煎煮液;薄荷兑水煎煮30分钟过滤取煎煮液;合并各次煎煮液,再加热浓缩成膏状,然后烘干,再行粉碎,投入扑尔敏,混合均匀,装入胶囊,即为成品。
本实施例原料药总用量为2004克,按成人每日用量相当于生药120~160克计算,约相当于一名成年病人2周(14日)的用量。
实施例2制取口服液辛荑花220克 苍耳子220克 金银花140克 鹅不食草180克菖蒲80克藿香140克紫苏叶90克薄荷120克龙胆草100克 柴胡140克川芎100克白芷120克 桔梗80克 鱼腥草180克 黄芩100克扑尔敏3克以上原料药除扑尔敏和薄荷外,将苍耳子先行粉碎,与其余十三种中药混合兑水煎煮3次,各次煎煮时间分别为3小时、2小时、1小时。过滤取煎煮液;薄荷兑水煎煮30分钟过滤取煎煮液;合并各次煎煮液,加入扑尔敏和防腐剂,混合均匀,分装,即为成品。
本实施例原料药总用量为2013克,按成人每日用量相当于生药120~160克计算,约相当于一名成年病人2周(14日)的用量。
实施例3 制取胶囊辛荑花260克 苍耳子160克金银花220克鹅不食草120克 菖蒲100克藿香120克 紫苏叶100克薄荷140克 龙胆草90克 柴胡160克川芎140克 白芷100克 桔梗90克 鱼腥草160克黄芩100克扑尔敏2.5克以上原料药除扑尔敏和薄荷外,将苍耳子先行粉碎,与其余十三种中药混合兑水煎煮3次,各次煎煮时间分别为3小时、2.5小时、2小时。过滤取煎煮液;薄荷兑水煎煮20分钟过滤取煎煮液;合并各次煎煮液,再加热浓缩成膏状,然后晒干,再行粉碎,投入扑尔敏,混合均匀,装入胶囊,即为成品。
本实施例原料药总用量为2062.5克,按成人每日用量相当于生药120~160克计算,约相当于一名成年病人2周(14日)的用量。
权利要求
1.一种以中药天然药物为主制备的治疗急慢性鼻炎、鼻窦炎的药物制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配比的原料药制作的,辛荑花10~14%苍耳子8~12% 金银花6~11% 鹅不食草6~11% 菖蒲3~7%藿香4~9%紫苏叶3~8% 薄荷3~7% 龙胆草4~9% 柴胡4~9%川芎4~9%白芷3~7% 桔梗3~7% 鱼腥草6-11% 黄芩3~7%扑尔敏0.1~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制剂,其特征在于,各原料药的用量配比为,辛荑花11~12% 苍耳子9~11% 金银花7~9% 鹅不食草7~9% 菖蒲4~6%藿香5~7% 紫苏叶4~6%薄荷4~6%龙胆草5~7%柴胡5~7%川芎5~7% 白芷4~6% 桔梗4~6%鱼腥草7~9%黄芩4~6%扑尔敏0.1~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制剂,其特征在于,各原料药的用量配比为,辛荑花12% 苍耳子10%金银花8% 鹅不食草8% 菖蒲5% 藿香6%紫苏叶5% 薄荷5% 龙胆草6% 柴胡6% 川芎6% 白芷5%桔梗5% 鱼腥草7.8% 黄芩5% 扑尔敏0.2%
4.根据权利要求1和2和3所述的药物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药剂是任何一种药剂学上所说的剂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药物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药剂是胶囊剂或口服液。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药物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除扑尔敏和薄荷之外的十四种中药煎煮3次,薄荷煎煮20~40分钟,过滤取煎煮液合并,再加热浓缩成膏,然后晒干或烘干,再行粉碎,投入扑尔敏,混合均匀,装入胶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药物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除扑尔敏和薄荷之外的十四种中药煎煮3次,薄荷煎煮20~40分钟,过滤取煎煮液合并,加入扑尔敏和防腐剂,分装成口服液。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中药天然药物为主制备的治疗急慢性鼻炎、鼻窦炎的药物制剂,它是由辛荑花、苍耳子、金银花、鹅不食草、菖蒲、藿香、紫苏叶、薄荷、龙胆草、柴胡、川芎、白芷、桔梗、鱼腥草、黄芩15种中药和西药扑尔敏为原料药制作的。
文档编号A61P11/02GK1404854SQ02100299
公开日2003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02年1月18日 优先权日2002年1月18日
发明者陈炳南 申请人:陈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