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尿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1407阅读:3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布尿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布尿布,特别是用于医院、看护设施等反复洗涤使用的布制尿布。
例如如图8所示,构成尿布的尿布布片1(1-1,1-2,1-3)将一片织物以重叠成二层的状态弯折,沿虚线的缝合线Ko缝制。并且,如图示,将一片布片1-1置于横向,在该布片1-1的中央部分上,将另2片(也可为3片)的布片1-2、1-3沿纵向重叠,将这3片的上侧端部以大致对齐的方式装配成。
这样构成的尿布在置于尿布套上的状态下,置入腰的下侧,使纵设布片1-2、1-3的下侧通过档部并向腹部侧弯折,此后通过将横设布片1-1的两侧部向腹部侧弯折,穿戴于档部。
然后,将使用后的上述尿布1回收,用洗衣机洗涤后由干燥机干燥,如上述图8的方式重叠组成,在运入运出时折叠成更小的状态收纳。
但是,在上述以往的布尿布的洗涤、干燥中,由于作为一组的尿布使用的上述布片1为3片以上,处置大量的尿布时,要使用专用的大型洗衣机和干燥机或进行洗涤与干燥这两种作业的洗衣机。但用干燥机干燥后,需要将上述的尿布1一片一片地用夹具(专用机械)夹持着进行熨烫,这种熨烫作业存在时间长的问题。并且,在此后的按图8所说明的那样,将多片布片1重叠制作的作业也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因此,本发明人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日本特开2001-79033号的布尿布。
由于这种布尿布与纸尿布不同,可以反复使用,从环境保护的观点出发受到了重视,但这种布尿布在无不舒服感的状态下,吸收保持尿等(排泄物)的时间比较短。另一方面,为了长时间地使用,有将图8的纵设布片1多片重叠的方法,但这种场合具有不能得到良好的穿着感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布尿布,将具有为了与档部接触而在体轴方向很长的档布部的第1布片、和具有为了卷绕在腰周围而在垂直于体轴方向很长的腰布部和档布部的T字形的第2布片缝合,使它们重叠时档布部的至少下侧部分(至少向腹部上方反折的部分)呈分离状态,在将该第1布片和第2布片缝合后的合体布内侧的中央部,以能够装上吸液垫片(另外的布片)的状态来缝上第3布片。
所述第3布片上也设有档布部,并且在该档布部的下侧部分与所述合体布分离的状态下缝制,同时,在该第3布片的皮肤接触侧装上合成树脂制的网眼布片。
所述第1布片、第2布片和第3布片的各布片重叠时或在各布片间这些布片重叠时,不缝合该缘部,以便沿着垂直于体轴方向的重叠部的边缘开启。
采用上述构成的话,由于是例如从外侧向内侧以第1布片、第2布片(也可将该第1布片与第2布片相反)、第3布片、网眼布片的顺序重合缝制而成一体的尿布,无需以往那样的多片布片,也省略了干燥后的熨烫作业。在此,例如在第1布片的腰布部缝合第2布片的话,它们的档布部成相互分离的状态,将该第2布片与第1布片分别配置、局部接触,具有在排泄物处置时也可分别擦拭的优点。
另外,在合体布全体的例如纵向上侧位置和中间位置的附近,如将第3布片缝制到第2布片上,则可在该上侧缝制位置与中间缝制位置间,在第2布片与第3布片间形成装上(收纳)吸液垫片的间隙。在该间隙中装有例如重叠棉制布片等的垫片,可长时间地吸收和保持尿等。
采用上述的结构的话,第3布片也可赋予作为档布部的功能,另外,通过合成树脂制的网眼布片,可防止吸收的尿等向皮肤侧反流,同时,不会给予皮肤湿润感,可降低使用者的不舒服感。另外,由于档布部成为分离状态,与缝合时相比,也可有效地进行洗涤、干燥。
采用上述的结构的话,由于作为上述的各布片使用重叠(例如双重叠)布片时,或在各布片重叠部分为不缝合横向的缘部(最好使用耳布),则在洗涤、干燥之际使其缘部口开启,相对内部的洗涤水的浸透、流通、干燥时的干燥热量的传递、空气的流通、水蒸气的发散等良好,可高效地洗涤、干燥。


图1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布尿布的结构,图1(A)为示出尿布打开时从内侧所见的视图,图1(B)为示出图1(A)的尿布从图的上侧所见的视图(一片布料用一根线表示)。
图2为示出构成本实施例的布尿布的各布片顺序的合并图。
图3示出图2的各布顺序缝合时的状态,图3(A)为示出第1布片与第2布片缝合后合体布片的视图,图3(B)为示出在合体布片中缝合第3布片状态下的视图。
图4为示出在本实施例的布尿布的第2布片与第3布片的缝隙间装上吸液垫片状态下的视图。
图5为示出本实施例的布尿布穿着于身上状态下的视图。
图6为示出在本实施例的布尿布的第3布片与网眼布品之间装上吸液垫片状态下的视图。
图7为示出本实施例的第3布片其他结构例的视图。
图8为示出以往的尿布制作状态下的视图。
此外,第2布片12是将具有在垂直于体轴方向的横向上很长的腰布部12A[纵长L2(例如40cm左右),横宽D2(例如1.1m左右)]、和向下侧伸出的档布部12B(横宽D3)的T字形布片(纵长L3)2片重叠,将其缝合缘部以缝合线K2缝合,同样,上下端不缝合。此外,该第2布片12的档布部12B的横宽D3与第1布片的横宽D1大致相同(或D1>D3)。第3布片13也在将一片布片折叠成二层时以下侧构成档布部的状态在纵向较长,同时其纵向的长度L3与第2布片大致相同,横宽D4比第2布片12短(D4<D3),布片的缝合缘以缝合线K3缝合,上下端不缝合。在上述的各布片11~13中,未缝合的上下端为了不发生脱落最好使用边布。
此外,网眼布片14为例如聚脂制的一片布片,其横宽D5比第3布片13的横宽D4略宽(D5>D4)。该网眼布片14的网目形成为被液体浸透但将吸收液体封闭于内部的最适合尺寸,同时,进行使吸收的液体不向外部反流,没有湿润的肌肤接触感的加工。
图3示出了图2所示的各布片11-13的缝合状态,首先,上述的第1布条11与第2布条12如图3(A)所示,在腰布部12A的上方中央部由缝合线K4缝合成为合体布,档布部12B能够从其下侧的第1布片11的档布部分离。由于这种合体布,能够将第1布片11的两端部与第2布片12上产生的阶差设置于外侧,可以降低通过皮肤接触所感觉到的阶差,能够防止不舒服感及褥疮。
然后,如图3(B)所示,相对于上述合体部的第2布片12,将第3布片13由上部的纵向2处的缝合线K5(3~5cm左右)和位于合体布中央部的横向的缝合线K6缝合。即,上述缝合线K6设置于第2布片12的档布部处,该第2布片12与第3布片13之间从腰下部到档部可装有吸液垫片。该设置于最内侧的第3布片13最先与肌肤接触,同时为被施加压力的部分,消耗比较大,在本例中,上述的缝合线K5与K6比较短,可以容易地更换该第3布片13(含网眼布片14)。
实际上,上述第3布片13向合体布的缝合是在缝合了网眼布14的状态下进行的,最终为图1(A)那样。即,网眼布片14的宽(D5)比第3布片13的宽(D4)要宽,如图所示,网眼布片14的两端为将第3布片的两端覆盖的状态,由上部的缝合线K7和两端的纵缝合线K8将网眼布片14缝合于第3布片13上。由于装有这样的网眼布片14,能够使产生于第3布片13两端的阶差平滑(减小),此外能够降低液体从第3布片13的横漏。此外,这种网眼布片14也可不直接缝合,将尼龙搭链(magic tape)(注册商标)等缝合于网眼布片14与第3布片13之间,使网眼布片14可自由装拆地粘着。
本实施例由以上的结构构成,在这种布尿布中,如图4所示,可装有吸液垫片。即,将第3布片13与网眼布片14一同提升,能在缝合线K5与k6之间的间隙中装上吸液垫片16。作为该吸液垫片16,可将与尿布相同的棉等制作的布片折叠成适当的大小进行使用。
然后,该布尿布与尿布套等一同置入腰部的下侧,以装到使用者身上。即,如图5所示,第3布片13、第2布片12、第1布片11的档布部顺序或暂时地通过档部朝腹部弯折配置,将第2布片12左右的腰布部12A向腹部侧弯曲卷绕到身体上。之后,卷绕和固定尿布套。
在如此穿戴的布尿布中,正如上述,由于第1布片11的内侧设有T字形的第2布片12,在接触皮肤侧不会有第1布片11的两端部产生的阶差,从而可防止不舒服感和褥疮。另外,如图5所示,第3布片13的档布部13B和第2布片12的档布部12B与第1布片11的档布部分离,从而可局部集中地接触该档布部13B、12B等,并且可用不同的接触方式来使用各个档布部。此外,这些档布部13B、12B在更换时,即使擦拭排泄物时,也可与第1布片11分开使用,具有易处置排泄物的优点。并且,采用插入第2布片12与第3布片13的间隙中的吸液垫片16,可增加尿等液体的吸收保持量,可长时间使用,以减少尿布的更换次数。
另外,在该例中,在如此长的时间下使用时,通过设置在第3布片13上的网眼布片14,也可防止尿等向皮肤侧反流,同时,尿布湿润的感觉不易传给皮肤,可降低不舒服感。并且,因该网眼布片14的横宽大于第3布片13,第3布片13的两端的阶差小,可防止使用者生褥疮,液体从第3布片13处横漏少。
这样的话,在上述的尿布使用后,为了再使用需要进行洗涤和干燥,但在该例的第1布片11~第3布片13中,其档布部(11B、12B、13B)被分离,由于在垂直于体轴方向的布片的接合缘不缝合,可有效地进行洗涤和干燥作业。即,如图1(B)所示,第2布片12的左右腰布部12A折成2层(2片),在中央从第1布片11到第3布片13为重叠成6层(6片),但由于横向的缘部H不缝合,该缘部H如图1(B)的例如12AA所示那样开着口。因而,在各布片11~13间或者成为双层的各自的布片11~13的内部,容易通过洗涤水或空气,所以洗涤在短时间进行,特别是干燥期间,由于热量可有效地传递同时促进蒸汽的蒸发,可实现有效的干燥。
此外,在该例中,应注意不要缝合5片以上,可提高上述的洗涤、干燥效率。即,将上述第3布片13的宽度D3短于第1布片11或第2布片12,用离开缝合线k4的K5缝制该第3布片13,在此,不使6片在一处缝合。结果,避免布片处于5片以上的重叠,由此,有助于洗净水、干燥空气的流通、热量的传递、蒸汽的发散等。
另外,进行干燥后,不必如以往那样,将解开装配状态的长方形布片一片一片地熨烫,不需要熨烫的专用机械。在保管、收纳之际,只要从第1布片11处将第3布片13的档布部向上侧折叠,将第2布片12的腰布部的左右端向中央折叠即可。因此,无需熨烫作业的同时,可减轻内部的组装作业,可在短时间内结束作业。
图6为示出在上述实施例中,将吸液垫片配置于不同场所的例子。在该例中,通过缝合线K7、K8缝制网眼布片14,下部端开启如开口F1所示,也可从该开口F1将吸液垫片16配置于网眼布片4内(与第3布片13之间)。
图7示出为了装上吸液垫片的第3布片的其他构成例,该另一例的第3布片18无档布部,网眼布片14缝制到皮肤接触侧。该第3布片18相对第2布片12是在上部横向的K9和两端纵向的K10处缝合。因此,在该例中,可从第3布片18的下侧的开口F2配置吸液垫片16。另外,也可不缝合上述的缝合线K9,从上下两方安装。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各布片11、12、13、18全折叠成2层,但这些布片也可为1层或3层,或者各自为不同的折叠层数。另外,第1布片11是设置在最外侧的,但也可将第2布片12设置在最外侧,在该第2布片12的内侧顺序地缝制第1布片11、第3布片13。但并不限于上述的例子,第1布片11的长度L1可短于第2布片12的长度L3,而其他的各构成是同样的。
发明的效果正如上述,采用上述发明的话,由于将具有档布部的第1布片和具有腰布部和档布部的T字形的第2布片以档布部呈分离的状态下缝合,在该第1布片和第2布片的合体布内侧的中央以可装上吸液垫片的状态下缝上第3布片,所以可容易使尿布处置成一体,无需干燥后的熨烫作业,可降低成本,另外,减轻了尿布的装配作业和更换作业,并可缩短各作业的时间。此外,可将吸液垫片装到最合适的位置,同时与以往相比,可在夜间等场合长时间地使用尿布,可应对多尿者等,并且可减少尿布的更换次数,也可减轻看护者的劳力负担。
采用上述本发明,第3布片上也可作为档布部的功能,同时,通过配置网眼布片,可防止吸收的尿等朝皮肤侧的反流,皮肤无湿润的感觉,可降低对使用者的不舒服感,成为触肤感良好的布尿布。
采用上述本发明,由于在上述台布、第1档布和第2档布的各布片彼此或各布片间将这些布片重合时,沿着横向的重合部的边缘不缝合,该缘部的口开启,洗涤水向尿布内部的渗入良好,同时,干燥热量的传递、空气的流通、水蒸气的发散等均良好,具有洗涤、干燥的效率高、可在短时间进行的优点。另外,在封闭缘部的状态下,随着洗涤次数增多,棉纱会板结,给予使用者异物感,会生褥疮,而本发明具有可消除棉纱板结的优点。
权利要求
1.一种布尿布,将具有为了与档部接触而在体轴方向很长的档布部的第1布片、和第2布片缝合,该第2布片为T字形,具有为卷绕在腰周围而在垂直于体轴方向上长度很长的腰布部及档布部;使第1布片和第2布片重叠时档布部的至少下侧部分呈分离状态,在将该第1布片和第2布片缝合后的合体布内侧的中央部,以能够装上吸液垫片的状态来缝上第3布片。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尿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3布片上也设有档布部,并且在该档布部的下侧部分与所述合体布分离的状态下缝制,同时,在该第3布片的皮肤接触侧装上合成树脂制的网眼布片。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布尿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布片、第2布片和第3布片的各布片重叠时或在各布片间这些布片重叠时,不缝合该缘部,以便沿着垂直于体轴方向的重叠部的边缘开启。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缩短尿布的干燥时间和作业时间,并且在具有良好的穿着感的情况下可长时间使用的布尿布。具有档布部11B的第1布片11和具有腰布部12A和档布部12B的T字形的第2布片12在上部的缝合线K
文档编号A61F5/44GK1422603SQ02116159
公开日2003年6月11日 申请日期2002年4月19日 优先权日2001年12月4日
发明者田口洋子 申请人:有限会社生活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