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银杏叶滴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2478阅读:7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银杏叶滴丸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银杏叶滴丸制剂。
背景技术
银杏叶为银杏科银杏属植物银杏(Ginkgobiloba L.)的叶。含黄酮类(约20余种),萜类、酚类,有益微量元素和17种氨基酸等有效成分,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脑血液循环、解除平滑肌痉挛,松弛支气管和抑菌等药理作用。临床上不仅应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而且对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等也具有良好的效果。法国以及德国等科学家已经证实,银杏叶提取物在治疗脑缺血、脑损伤后遗症和抗衰老方面均有显著疗效。近年来,以银杏叶为原料制成的保健食品和化妆品风靡世界,仅欧洲年产值逾50亿美元。银杏树是我国的特产植物,资源丰富,约占世界总量的70%左右,深入开发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银杏叶的化学成分较为复杂,迄今为止已经从银杏叶中发现了100多种化学成分,其中有黄酮类化合物、萜类内酯、聚异戊烯醇类,此外还有有机酸、烷基酚和甾体类化合物等。酮类化合物、萜类内酯、聚异戊烯醇类被认为是主要活性成分,银杏酸被认为是主要毒性成分。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对银杏的化学成分及其提取工艺作了大量的深入研究,目前已经成为国际上植物药理研究的“热点”课题。主要采用的提取方法如下水或有机溶剂提取法此方法是国内外使用最为广泛的方法。广泛使用的溶剂系统有乙醇-水(60~70%)或丙酮-水溶液(50~60%)进行浸提。现将具体操作方法简述如下乙醇提取法将干银杏叶粉碎,浸泡在乙醇中,在60℃加热回流,浓缩回收乙醇,得银杏叶提取物;丙酮提取法将银杏叶粉碎,用60%丙酮水溶液在约55℃处理5h左右,冷却过滤,滤液用CCl4萃取3次,减压回收丙酮,得银杏叶提取物;水提取法将干银杏叶粉碎,用水提取3h,滤过,醇沉,浓缩回收乙醇,得银杏叶提取物。
水或有机溶剂提取加大孔树脂精制法由于采用上述“水或有机溶剂提取法”所得提取物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和内酯类化合物较少(分别为1.7%和0.6%左右),因此必须将由该种方法得到的浸膏进一步分离纯化,纯化的方法很多,其中常用的就是采用大孔吸附树脂进行精制。胡敏等[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44(2)255],探讨了溶剂萃取法和树脂吸附法精制银杏叶黄酮的原理,结果表明树脂吸附精制方法优于溶剂萃取精制法。近年来,主要使用的树脂为非极性大孔树脂,如HP-20、XAD-4、D101等树脂。采用树脂吸附法的主要特点为成本低、回收率高,有机溶剂残留少。
超临界流体提取法(SFE法)SFE法是近年来兴起的分离植物中活性成分的新型方法。其主要通过控制温度、压力以及该性剂的加入等可以实现选择性的萃取分离、纯化。邓启章等[中草药,1999,30(6)419]建立了一套超临界流体小试、中试装置和试验方法,所得到的银杏叶提取物黄酮含量为28%,银杏内酯含量为7.2%,均高于国际公认的标准。与有机溶剂相比,具有提取率高、无溶剂残留、活性成分和热不稳定成分不易被破坏等优点。
高速逆流色谱提取法(High Speed Counter Current Chromatography,HSCCC)高速逆流色谱提取法是一种不用任何固定载体的液-液分配色谱技术。蔡定国等[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1999,10(1)44]报道采用HSCCC技术,从银杏叶中分离得到了3种主要甙元。此方法具有对样品的分离率高、所得产品浓度高、无污染等优点,是制备银杏黄酮甙元以及各银杏内酯和白果内酯对照品的较佳手段。
酶法在银杏叶所含的脂溶性成分或难溶于水的有效成分中,通过加入淀粉部分水解产物对葡萄糖基残基有转移作用的葡萄糖苷酶或转糖苷酶,使得脂溶性或难溶性成分或不溶于水的有效成分转移到水溶性糖中。李兆龙等[中成药,1994,16(10)52]报道了日本高跟芳春用此方法通过加入糊精及对葡萄糖残基有转移作用的葡萄糖甙酶,调节PH2.0,温度50℃进行转糖反应,使油溶性成分和难溶于水的有效成分转变成易溶于水的糖甙类而提取出来,然后升温,使酶失活,上清液过HP-20大孔吸附树脂,收集滤液,干燥即得。次方法提取的有效成分含量高,且在体内转化成糖甙后极易吸收。
目前,《中国药典》(2000版增补本)规定了银杏叶提取物(GBE)的质量标准,即银杏总黄酮苷不得少于24%,银杏内酯不得少于6%。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银杏叶研究的深入,现已开发出口服液、片剂、胶囊和冲剂在内的一系列制剂。由于剂型本身的原因,它们存在着一下问题①固体口服制剂(如片剂、胶囊等)崩解速度慢,有效成分释放速度低。固体口服制剂的崩解是其溶出的前提,崩解时间越长,则其有效成分的溶出速度越慢。《中国药典2000版》规定了片剂、胶囊崩解时间应在1小时之内。这样长的时间对于药物有效成分的快速释放无疑是没有任何帮助的。②首过效应问题。首过效应(Firist-pass Effect)又称第一关卡效应,是指口服药物在胃肠道吸收后,首先经过门静脉到肝,再进入体循环。有些药物在通过肝脏时被代谢,这种现象成为首过效应。口服制剂由于本身的原因,大部分在胃肠道内吸收,容易产生首过效应,使其有效成分降低。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一种速效、高效的银杏叶制剂满足临床应用的需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速效的银杏叶滴丸制剂,本发明还意外的发现,该制剂在治疗脑梗塞方面比现有制剂具有显著的良好效果。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方案予以实现。
本发明的一种银杏叶滴丸,其中银杏叶提取物与辅料的比例为1∶1.5~10。
所述各组分的含量较好为银杏叶提取物与辅料的比例为1∶2~4,所述各组分的含量最好为银杏叶提取物与辅料的比例为1∶3。
本发明除含有上述银杏叶提取物和辅料以外,还含有其它药用或非活性组分,无论其单独使用还是它们之间的任意组合其含量均不超过银杏提取物重量的10%。以上所述辅料具体为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6000或者聚乙二醇4000、6000的混合物、或其它适宜制成滴丸的分子量在2000至10000之间的聚乙二醇以及它们的混合物,或者甘油明胶、或者硬质酸钠等。
本发明的一种银杏叶滴丸的制备采取以下步骤①准备好下述原料银杏叶提取物、辅料以及其它药用和非活性组分;②将上述原料混合均匀;③加热化料,移入滴丸机的滴灌,药液通过滴头滴入液体低温液体石蜡中,除去液体石蜡,选丸,即得。
步骤①所述的辅料包括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6000或者聚乙二醇4000、6000的混合物、或者甘油明胶、或者硬质酸钠,其中聚乙二醇4000、6000的混合物的比例为1∶0.01~99.9。
所述药用组分为黄芪、人参、白术、茯苓、五味子、白芍、丹参、三七等药物的提取物,它们的制备法简述如下黄芪提取物取黄芪,粉碎,加水提取,醇沉,浓缩回收醇,得黄芪提取物;人参提取物取人参,粉碎,加醇回流,过大孔吸附树脂,用醇洗脱,收集洗脱液,浓缩除去醇,得人参提取物。
白术提取物取白术,粉碎,加水提取,滤过,浓缩得白术提取物。
茯苓提取物取茯苓,加水提取,滤过,浓缩,醇沉,回收醇得提取物。
五味子提取物取五味子,加醇回流提取,滤过,浓缩回收醇得提取物。
白芍提取物取白芍,加水提取,滤过,醇沉,浓缩得白芍提取物。
丹参提取物取丹参,水提取,浓缩,醇沉,回收醇得丹参提取物。
三七提取物取三七,加水提取,浓缩,过大孔吸附树脂,用醇洗脱,洗脱液浓缩得三七提取物。
滴丸剂系指将固体或液体药物与基质混合后滴入不相溶的冷凝剂中收缩而成的一种制剂。其具有如下特点①比表面积大,体内释放速度快,生物利用度高;②由于滴丸剂型本身是将药物与基质通过加热熔融制成的固体分散体,药物分子直接分散入基质中,所以药物分子可经舌下静脉直接吸收入血,避免了因胃肠道吸收而长生的首过效应,保证了药物有效成分的充分吸收;③滴丸剂型体积小,方便携带,服用剂量易于掌握。
下面通过药效实验来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药效学试验本发明一种银杏叶滴丸与金纳多片进行比较,采用三氯化铁局部贴服大脑中动脉造成局灶性脑缺血损伤模型,探讨本发明对大鼠脑缺血的保护作用。
1.实验材料1.1动物SD大鼠,雌雄兼用,体重180±10g,合格证号SCXK11-00-0008,由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1.2药品与试剂银杏叶滴丸,采用实施例14方法制造,天津天士力集团提供,批号001204;阳性对照药,金纳多片(活性成分为银杏叶提取物),德国威玛舒培博士药厂生产,批号2770601,进口药品注册证号X20000521。
1.3仪器XTT实体显微镜,云南光学仪器厂产品;AEG-220电子分析天平,日本Shimadzu公司产品;307-6台式牙科车,上海齿科医械厂产品。
2.实验方法2.1分组及给药实验动物随机分为6组,即假手术对照组、模型I组、模型II组、银杏叶滴丸治疗组、金纳多片等效量组(其中EGB 24mg/kg)、金纳多片高剂量组(其中EGB 48mg/kg)动物先连续灌胃给药两天,第三天给药90分钟后施行手术,术后继续灌胃给药一天。其中假手术组和模型I组灌服等量的0.5%cmc,模型II组灌服等量的聚乙二醇(PEG)-0.5%cmc溶液(其中PEG 25mg/kg)。
2.2大脑中动脉血栓模型(MCAT)大鼠模型制作大鼠腹腔注射10%水合氯醛溶液(350mg/kg)麻醉。按Tamura等的方法,稍加改进。大鼠右侧卧位固定,在眼外眦和外耳道连线中点作一弧形切口,长约1.5cm,夹断颞肌并切除,暴露颞骨,于实体显微镜下,用牙科钻在颧骨与颞鳞骨接合处靠近口侧1mm处作一直径2.5mm的骨窗,清理残渣,暴露大脑中动脉(位于嗅束及大脑下静脉之间)。置一小片塑料薄膜保护血管周围组织。将吸有50%氯化铁溶液10μL的小片定量滤纸敷在此段大脑中动脉上,30min后取下滤纸,用生理盐水冲洗局部组织,逐层缝合,回笼饲养。室温控制在27℃。假手术组除不滴加氯化铁溶液外,其余手术步骤同模型组。
2.3神经症状评分方法对试验动物在术后24h,进行行为检测,按Bederson等的方法加以改进。评分标准①提鼠尾观察前肢屈曲情况,如双前肢对称前伸,记为0分;如手术对侧前肢出现肩屈曲、肘屈曲、肩内旋或兼具,记为1分。②将动物置于平面上,分别推双肩向对侧移动,检查阻力。如双侧阻力对等且有力记为0分;如手术对侧阻力下降,记为1分。③将动物两前肢置一金属网上,观察肌张力。双侧肌张力对等且有力为0分;手术对侧前肢肌张力下降记为;1分。④提鼠尾,动物有不停地向手术对侧旋转者,记为1分。根据以上标准评分,满分为4分,分数越高,动物的行为障碍越严重。
2.4脑梗塞范围的测定方法动物经行为评分后,断头取脑。去掉嗅球、小脑和低位脑干,剩余部分在4℃以下冠状切成5片。迅速将脑片置于TTC染液中(每5ml染液中含4%TTC 1.5ml,1M K2HPO40.1ml,其余加蒸馏水至刻度),37℃避光温孵30分钟,取出后置于10%甲醛液中避光保存24h。经染色后非缺血区为玫瑰红色,梗塞区为白色。将白色组织仔细挖下称重,以梗塞组织重量占全脑重量及患侧脑重量的百分比作为脑梗塞范围。经统计学检验采用组间配对比较t检验,结果表4。
表1银杏叶滴丸对大鼠神经症状及脑梗塞范围的影响

注与相应模型相比,*P<0.05,**P<0.01;与假手术组相比,△△P<0.01,与金纳多相比,P<0.01。
结论从上表可以看出,本发明的银杏叶滴丸在改善大鼠神经症状及脑梗塞范围等方面优于金纳多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1)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备取1000g银杏叶粉碎,用5倍量丙酮∶水(70∶30)混合液加热提取2次,每次2小时,温度为50~60℃,合并提取液,滤过,减压浓缩成银杏叶提取物;(2)将上述银杏叶提取物100g与300聚乙二醇6000混合;(3)产品的制备取上述银杏叶提取物和聚乙二醇6000加热至85℃,化料20min后,移入滴丸机的滴灌保持在85℃。药液滴至7~8℃的液体石蜡中,取出滴丸,除去液体石蜡,选丸,即得。
实施例2(1)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备取1000g银杏叶粉碎,加5倍量65%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2小时,温度为60℃,合并提取液,滤过,减压浓缩回收乙醇得银杏叶提取物;(2)黄芪提取物的制备取黄芪粗粉200g,用水提取2次,第一次加水量为黄芪10倍,2小时,第二次加8倍量水,1.5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浓缩至药液体积与药材量比为1∶1,加入90%的乙醇,是药液的含醇浓度到70-75%,静置12小时,取出上清液,减压浓缩回收乙醇,得黄芪药材提取物;(3)取上述银杏叶提取物100g与8g黄芪提取物和300g聚乙二醇4000混合;(4)产品的制备取上述银杏叶提取物、黄芪提取物和聚乙二醇4000加热至86℃,化料25min后,移入滴丸机的滴灌保持在89℃。药液滴至7~8℃的液体石蜡中,取出滴丸,除去液体石蜡,选丸,即得。
实施例3(1)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备取1000g银杏叶,加5倍量的水,煎煮2次,每次2小时,温度为50~60℃,合并提取液,浓缩,过大孔吸附树脂(AB-8)精制,用80%乙醇洗脱,洗脱液浓缩回收乙醇,得银杏叶提取物;(2)取上述银杏叶提取物100g与300g聚乙二醇4000、6000混合物(比例为1∶0.01)混合;(3)产品的制备取上述银杏叶提取物和聚乙二醇4000、6000混合物(比例为1∶0.01)加热至88℃,化料30min后,移入滴丸机的滴灌保持在86℃。
药液滴至7~8℃的液体石蜡中,取出滴丸,除去液体石蜡,选丸,即得。
实施例4(1)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备取1000g银杏叶,加5倍量65%乙醇,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1小时,温度60℃,合并提取液,浓缩,过大孔吸附树脂(D101)精制,用85%乙醇洗脱,洗脱液浓缩回收乙醇,得银杏叶提取物;(2)人参提取物的制备取人参切片100g,加8倍量70%乙醇,提取2次,每次3小时,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浓缩至每5ml含有1g人参药材,
得人参提取物;(3)取上述银杏叶提取物100g,人参提取物4g和300g聚乙二醇4000、6000混合物(比例为1∶20)混合;(4)产品的制备取上述银杏叶提取物、人参提取物和聚乙二醇4000、6000混合物(比例为1∶20)加热至90℃,化料40min后,移入滴丸机的滴灌保持在88℃。药液滴至7~8℃的液体石蜡中,取出滴丸,除去液体石蜡,选丸,即得。
实施例5(1)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备取粉碎银杏叶1000g,采用采用CO2超临界萃取法,得银杏叶提取物,工艺条件为温度为45℃,萃取压力为25Mpa,流量0.8ml/min,时间2小时。其中银杏总黄酮≥24%,萜内酯≥6%;(2)取上述银杏叶提取物100g与300g聚乙二醇4000、6000混合物(比例为1∶40)混合;(3)产品的制备取上述混合物加热至90℃,化料35min后,移入滴丸机的滴灌保持在88℃。药液滴至7~8℃的液体石蜡中,取出滴丸,除去液体石蜡,选丸,即得。
对比实验例本发明银杏叶滴丸与天保宁片、舒血宁片、GinkgoBiloba片和胶囊等进行比较,考察其体外崩解时限。结果表明,银杏叶滴丸溶散速度快,崩解明显快于片剂,与Gingomax胶囊接近,但明显快于Sundown Herbals银杏胶囊。
(1)试药银杏叶滴丸,天津天士力集团现代中药研究所提供,按实施例5法生产,批号20010222;天保宁片,浙江康恩贝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00713;舒血宁片,扬子江药业公司生产,批号000420 3;Kingo Vital Tablet OY VALIORAVINTOAB生产,批号01 2001 BA00;GinkgoBiloba胶囊,Ginkgomax公司生产,批号00182;GinkgoBiloba胶囊,Sundown Herbals公司生产。
(2)方法和结果按照《中国药典》(2000版)附录崩解时限的方法测定,滴丸选用筛网孔径为φ0.425mm的吊篮,其它片剂、胶囊选用筛网孔径为φ2mm的吊篮。结果见表2。
表2银杏的不同制剂在水中崩解时限实验结果筛网孔径产品名称 剂型 生产厂家 批号 崩解时间(min)(mm)银杏滴丸 滴丸剂天津天士力 20010222 0.425 4.89±0.65
银否滴丸 滴丸剂 天津天士力20010222 2.03.88±0.37天保宁 片剂浙江康恩贝000713 2.010.81±1.04舒血宁片 片剂扬子江药业00042032.028.28±3.31OY VALIORAVINTOKingoTablet01 2001 BA00 2.019.69±0.47VitalABGinkgoCapsule Ginkgomax 00182 2.03.64±0.13BilobaGinkgoCapsule Sundown Herbals 2.013.75±1.25Biloba实施例6(1)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备取银杏叶粗提物为原料,采用高速逆流色谱法(HSCCC)制备银杏叶提取物,采用氯仿甲醇水(4∶3∶2)的溶剂系统,待两相溶剂充分混合后,临用前将其分开,在室温下,下相作流动相,上相作固定相,以2.0ml/min的流速,由首端向尾端洗脱,主机正转,转速为800r/min,固定相保留值为78%,进样2.0ml,定时收集馏分,即得;(2)白术提取物的制备取白术药材100g,加水提取2次,第一次加7倍量的水,时间为3小时,第二次为5倍量水,时间为1.5小时,合并提取液,浓缩至药液体积与生药比为1∶1,即得白术提取物;(3)取上述银杏叶提取物100g,白术提取物5g和甜味剂0.5g以及300g聚乙二醇4000、6000混合物(比例为1∶80)混合;(4)产品的制备取上述银杏叶提取物、白术提取物和聚乙二醇4000、6000混合物(比例为1∶80)加热至88℃,化料100min后,移入滴丸机的滴灌保持在85℃。药液滴至7~8℃的液体石蜡中,取出滴丸,除去液体石蜡,选丸,即得。
实施例7(1)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备采用酶法制得银杏叶提取物;(2)取上述银杏叶提取物100g,300g聚乙二醇4000、6000混合物(比例为1∶99.9)混合;(3)产品的制备取上述银杏叶提取物和聚乙二醇聚乙二醇4000、6000混合物(比例为1∶99.9)加热至90℃,化料40min后,移入滴丸机的滴灌保持在88℃。药液滴至7~8℃的液体石蜡中,取出滴丸,除去液体石蜡,选丸,即得。
实施例8(1)取100g银杏叶提取物与400g聚乙二醇6000混合;(2)银杏叶提取物制备方法,以及产品制造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9(1)五味子提取物的制备取100g五味子药材,加4倍量85%的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减压浓缩,回收乙醇得五味子提取物;(2)取银杏叶提取物100g,5g黄芪提取物、3g五味子提取物和400g聚乙二醇6000混合;(3)黄芪提取物的制备同实施例2;(4)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备以及产品的制备同实施例2。
实施例10(1)茯苓提取物的制备取茯苓100g,切片,加入5倍量水,加热提取3次,时间分别为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第三次1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减压浓缩至每1ml药液相当于7g生药材,加入90%的乙醇使其含醇量达到75%,离心,收集上清液,浓缩除去乙醇得茯苓提取物;(2)取银杏叶提取物100g,茯苓提取物8g以及400g聚乙二醇4000、6000混合物(比例为1∶0.01)混合;(3)银杏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及产品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3。
实施例11(1)取银杏叶提取物100g(总黄酮≥24%,萜内酯≥6%),400g聚乙二醇4000、6000混合物(比例为1∶20)混合;(2)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以及产品的制造方法同实施例4。
实施例12(1)白芍提取物的制备取100g白芍,粉碎,加6倍量水提取2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至每1ml药液相当于5g生药材,加入95%乙醇使其含醇量达到80%,取上清液,浓缩回收乙醇得白芍提取物;(2)取银杏叶提取物100g,白芍提取物7g和甜味剂0.1g以及400g聚乙二醇4000、6000混合物(比例为1∶40)混合;(3)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以及产品的制造方法同实施例5。
实施例13(1)取银杏叶提取物100g和400g聚乙二醇4000、6000混合物(比例为1∶80)混合;(2)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以及产品的制造方法同实施例6。
对比实验例体内药代动力学实验银杏叶滴丸中银杏内酯药代动力学研究本试验利用银杏内酯(A、B和白果内酯)的3H标记物放射性示踪技术,研究了本发明的一种银杏叶滴丸和Ginkgomax胶囊(芬兰产)两种制剂家兔口服后其银杏内酯药代动力学的特征。结果表明,本发明银杏叶滴丸和胶囊中不同内酯的相同给药剂量组药代动力学参数AUC和Cmax数值相近,Tpeak和t1/2ka滴丸明显低于胶囊。本发明的银杏叶滴丸中银杏内酯的吸收峰比胶囊来得快,血内达峰时间一般提前30-45min,表明本发明银杏叶滴丸比胶囊剂型具有快速吸收的特点。
1.实验材料1.1药物银杏内酯A、B和白果内酯标准品HPLC纯,批号0864-9902,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对照药物采用芬兰Hankintatukku公司生产的Ginkgomax胶囊,每粒胶囊内容物270mg含EGb 61mg,其中含GIN 15mg,批号08022003;银杏叶滴丸,采用实施例13的方法制造,由天津天士力集团现代中药研究所提供,批号010507。
1.2试剂3H-银杏内酯A放射性比度74.83MBq/mg,3H-银杏内酯B放射性比度109.83MBq/mg,3H-白果内酯放射性比度90.40MBq/mg。三种3H标记物均不含3H杂质,由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同位素研究所提供。闪烁体2.5-二苯基哑唑(2.5-Diphenyloxazol)缩写PPO,2.2-对撑双(5-苯基哑唑)-P-Phenyl-bis(5-Phenyloxazole)]缩写POPOP,由Fluka公司提供。闪烁液0.3%PPO和0.03%POPOP与等体积二甲苯与乙二醇甲醚混溶液。
1.3动物健康大耳白家兔体重1.5±0.1Kg,雌雄各半,由天津津南实验动物饲养中心提供,合格证号2001016。
2.实验方法2.1取1.0mci的3H-银杏内酯A、B和3H-白果内酯(50%乙醇溶液)加入8.0gGinkgomax内容物中研匀干燥后移入KL-50球磨机内研磨20min。称取120±5mg(约含银杏叶提取物30mg)粉装入上海胶囊厂生产的4号胶囊内备用。
2.2实验分组和样品收集实验分滴丸和胶囊两种剂型,每种剂型设银杏内酯A、B和白果内酯三种药物组,每种药物组设三个给药剂量组(银杏叶提取物20、40和60mg/Kg),每实验组6只动物。实验采用自制的投药器将滴丸或胶囊投入受试动物胃中,投药后10、20、40、60、90、120、150、180、240、300、360和480min从动物耳缘静脉取血约0.8ml,柠檬酸抗凝,5000rpm离心15-20min得血浆备用。
2.3样品处理和结果计算0.4ml待测血清浆加0.4ml消化液(过氮酸∶双氧水=2∶1)混均后置于60℃水浴中消化2h呈清澄溶液,取消化液0.4ml加到含10ml闪烁液的测量杯中制成均相溶液,置LKB-1217液体闪烁计数计测量放射性活度。样品的放射性活度乘稀释倍数换算成每毫升血浆的放射性活度,再除以标记物的比放射性活度即求得样品每毫升血浆的微克数。
3.结论银杏内酯药代动力学参数根据银杏叶滴丸和胶囊不同给药剂量中银杏内酯A、B和白果内酯在血浆中含量,利用药代动力学软件(即3P97)擬合处理求得各自的药代动力学参数,银杏内酯A、B和白果内酯口服吸收过程的AUC、Cmax、Tpeak和t1/2ka等参数的比较见下表3、4、5。
表3银杏叶滴丸与Ginkgomax胶囊中银杏内酯A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的比较

表4银杏叶滴丸与Ginkgomax胶囊中银杏内酯B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的比较

表5银杏叶滴丸与Ginkgomax胶囊中白果内酯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的比较

上表提示银杏叶滴丸和胶囊剂型AUC和Cmax数值相近,Tpeak和t1/2ka滴丸明显低于胶囊。表明本发明银杏叶滴丸中银杏内酯的吸收峰比胶囊来得快,血内达峰时间一般提前30-45min,表明本发明银杏叶滴丸比胶囊剂型具有快速吸收的特点。
实施例14(1)取银杏叶提取物100g与400g聚乙二醇4000、6000混合物(比例为1∶99.9)混合;(2)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以及产品的制造方法同实施例7。
实施例15(1)取银杏叶提取物100g,与200g聚乙二醇6000混合;(2)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以及产品的制造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16(1)丹参提取物的制备取100g丹参,粉碎,加入5倍量的水,煎煮2小时,滤过,第二次提取,加入4倍量水,时间为1小时,合并滤液,浓缩至药液体积与生药量比为1∶1,加入95%的乙醇,使药液含醇量达70%,静置,取上清液,浓缩回收乙醇,得丹参提取物;(2)取银杏叶提取物100g,丹参提取物8g和200g聚乙二醇4000混合;(3)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以及产品的制造方法同实施例2。
实施例17(1)取银杏叶提取物100g,其中银杏总黄酮≥24%,萜内酯≥6%,与200g聚乙二醇4000、6000混合物(比例为1∶0.01)混合;(2)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以及产品的制造方法同实施例3。
实施例18(1)三七提取物的制备取三七100g,加7倍量水,加热提取2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上大孔吸附树脂(AB-8),用80%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减压浓缩得三七提取物;(2)取银杏叶提取物100g,三七提取物7g以及200g聚乙二醇4000、6000混合物(比例为1∶20)混合;(3)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以及产品的制造方法同实施例4。
实施例19(1)三七提取物的制备同实施例18。
(2)取银杏叶提取物100g,三七提取物7g,以及200g聚乙二醇4000、6000混合物(比例为1∶20)混合;(3)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以及产品的制造方法同实施例4。
实施例20
(1)取银杏叶提取物100g与200g聚乙二醇4000、6000混合物(比例为1∶40)混合;(2)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以及产品的制造方法同实施例5。
实施例21(1)取银杏叶提取物100g,与200g聚乙二醇4000、6000混合物(比例为1∶80)混合;(2)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以及产品的制造方法同实施例6。
实施例22(1)取银杏叶提取物100g与200g聚乙二醇4000、6000混合物(比例为1∶99.9)混合;(2)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以及产品的制造方法同实施例7。
实施例23(1)取银杏叶提取物100g银杏总黄酮≥24%,萜内酯≥6%,150g聚乙二醇6000混合;(2)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以及产品的制造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24(4)取银杏叶提取物100g,与150g聚乙二醇4000混合;(5)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以及产品的制造方法同实施例2。
实施例25(1)人参提取物的制备同实施例4;(2)白芍提取物的制备同实施例12;(3)取银杏叶提取物100g,人参提取物4g,白芍提取物4g以及150g聚乙二醇4000、6000混合物(比例为1∶0.01)混合;(4)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以及产品的制造方法同实施例3。
实施例26(1)取银杏叶提取物100g与150g聚乙二醇4000、6000混合物(比例为1∶20)混合;(2)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以及产品的制造方法同实施例4。
实施例27(1)取银杏叶提取物100g,其中银杏总黄酮≥24%,萜内酯≥6%,与150g聚乙二醇4000、6000混合物(比例为1∶40)混合;(2)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以及产品的制造方法同实施例5。
实施例28(1)茯苓提取物的制备同实施例10;
(2)五味子提取物的制备同实施例9;(3)三七提取物的制备同实施例18;(4)取银杏叶提取物100g与3g茯苓提取物、3g五味子提取物3g三七提取物以及150g聚乙二醇4000、6000混合物(比例为1∶80)混合;(5)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以及产品的制造方法同实施例6。
实施例29(1)取银杏叶提取物100g与150g聚乙二醇4000、6000混合物(比例为1∶99.9)混合;(2)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以及产品的制造方法同实施例7。
实施例30(1)取银杏叶提取物100g与600g聚乙二醇6000混合;(2)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以及产品的制造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31(1)丹参提取物的制备同实施例16;(2)三七提取物的制备同实施例18;(3)取银杏叶提取物100g,与5g丹参提取物、2g三七提取物以及600g聚乙二醇4000混合;(4)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以及产品的制造方法同实施例2。
实施例32(1)取银杏叶提取物100g与600g聚乙二醇4000、6000混合物(比例为1∶0.01)混合;(2)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以及产品的制造方法同实施例3。
实施例33(1)取银杏叶提取物100g(总黄酮≥24%,萜内酯≥6%)与600g聚乙二醇4000、6000混合物(比例为1∶20)混合;(2)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以及产品的制造方法同实施例4。
实施例34(1)丹参提取物的制备同实施例16;(2)三七提取物的制备同实施例18;(3)人参提取物的制备同实施例14;(4)取银杏叶提取物100g,与2g丹参提取物、2g人参提取物、2g三七提取物、2g甜味剂以及600g聚乙二醇4000、6000混合物(比例为1∶40)混合;(5)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以及产品的制造方法同实施例5。
实施例35
(1)取银杏叶提取物100g与600g聚乙二醇4000、6000混合物(比例为1∶80)混合;(2)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以及产品的制造方法同实施例6。
实施例36(1)取银杏叶提取物100g与600g聚乙二醇4000、6000混合物(比例为1∶99.9)混合;(2)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以及产品的制造方法同实施例7。
实施例37(1)取银杏提取物100g与800g聚乙二醇6000混合;(2)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以及产品的制造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38(1)取银杏提取物100g与800g聚乙二醇4000混合;(2)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以及产品的制造方法同实施例2。
实施例39(1)三七提取物的制备同实施例18;(2)取银杏提取物100g与800g聚乙二醇4000、6000混合物(比例为1∶0.01)混合;(3)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以及产品的制造方法同实施例3。
实施例40(1)取银杏提取物100g与800g聚乙二醇4000、6000混合物(比例为1∶20)混合;(2)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以及产品的制造方法同实施例4。
实施例41(1)取银杏提取物100g与800g聚乙二醇4000、6000混合物(比例为1∶40)混合;(2)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以及产品的制造方法同实施例5。
实施例42(1)取银杏提取物100g与800g聚乙二醇4000、6000混合物(比例为1∶80)混合;(2)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以及产品的制造方法同实施例6。
实施例43(1)取银杏提取物100g与800g聚乙二醇4000、6000混合物(比例为1∶99.9)混合;(2)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以及产品的制造方法同实施例7。
实施例44(1)取银杏提取物100g与1000g聚乙二醇6000混合物混合;(2)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以及产品的制造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45(1)取银杏提取物100g与1000g聚乙二醇4000混合物混合;(2)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以及产品的制造方法同实施例2。
实施例46(1)取银杏提取物100g与1000g聚乙二醇4000、6000混合物(比例为1∶20)混合;(2)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以及产品的制造方法同实施例3。
实施例47(1)取银杏提取物100g与1000g聚乙二醇4000、6000混合物(比例为1∶40)混合;(2)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以及产品的制造方法同实施例4。
实施例48(1)取银杏提取物100g与1000g聚乙二醇4000、6000混合物(比例为1∶60)混合;(2)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以及产品的制造方法同实施例5。
实施例49(1)取银杏提取物100g与1000g聚乙二醇4000、6000混合物(比例为1∶80)混合;(2)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以及产品的制造方法同实施例6。
实施例50(1)取银杏提取物100g与1000g聚乙二醇4000、6000混合物(比例为1∶99.9)混合;(2)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以及产品的制造方法同实施例7。
权利要求
1.一种银杏叶滴丸,其特征是银杏叶提取物与聚乙二醇4000,或者与聚乙二醇6000,或者与聚乙二醇4000和聚乙二醇6000两者混合物的重量比为1∶1.5~10。
2.一种银杏叶滴丸,包括经水或有机溶剂提取而得到银杏叶提取物,或经水或有机溶剂提取后再用吸附树脂精制而得到的银杏叶提取物,或用超临界流体提取而得到的银杏叶提取物,或用高速逆流色谱技术提取而得到的银杏叶提取物,或加用酶法而得到的银杏叶提取物,其特征是所述银杏叶提取物与聚乙二醇4000或聚乙二醇6000或聚乙二醇4000和聚乙二醇6000的混合物的重量比为1∶1.5~10。
3.一种银杏叶滴丸,其中银杏叶提取物的总黄酮≥24%,萜内酯≥6%,其特征是所述银杏叶提取物与聚乙二醇4000或聚乙二醇6000或聚乙二醇4000和聚乙二醇6000的混合物的重量比为1∶1.5~10。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银杏叶滴丸,其特征是银杏叶提取物与聚乙二醇4000,或者与聚乙二醇6000,或者与聚乙二醇4000和聚乙二醇6000两者混合物的重量比为1∶2~4。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银杏叶滴丸,其特征是所述聚乙二醇4000与聚乙二醇6000的混合物的重量比为1∶0.01~99.9。
6.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银杏叶滴丸,其特征是除组分中有所述的银杏叶提取物与聚乙二醇外,还含有其它辅助药用组分或非活性的组分,其含量为银杏叶提取物重量的10%以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银杏叶滴丸,其特征是所述其它辅助药用组分为以下中药的常规提取物黄芪、人参、白术、茯苓、五味子、白芍、丹参、三七,无论是单用还是它们之间的任意组合,其总量为银杏叶提取物重量的10%以下。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银杏叶滴丸,其特征是银杏叶提取物与聚乙二醇4000,或者与聚乙二醇6000,或者与聚乙二醇4000和聚乙二醇6000两者混合物的重量比为1∶2~4。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银杏叶滴丸,其特征是所述聚乙二醇4000与聚乙二醇6000的混合物的重量比为1∶0.01~99.9。
10.一种中药滴丸制剂,由银杏叶提取物和聚乙二醇组成,二者重量配比为1∶2-4,所述银杏叶提取物是用溶剂提取制得的,其中银杏总黄酮含量≥24%,银杏萜内酯含量≥6%。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银杏叶滴丸制剂,它是由银杏叶提取物、药用辅料,以及包括黄芪、人参、白术等在内的辅助成分组成。它不仅可以用于保护血管内皮损伤,降低胆固醇,还对脑缺血损伤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本发明提供了制备方法和药理作用。
文档编号A61P9/00GK1485061SQ0213126
公开日2004年3月31日 申请日期2002年9月23日 优先权日2002年9月23日
发明者叶正良, 章顺楠, 孙鑫, 张文生, 肖时栋 申请人:天津天士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