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治疗痔疮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痔疮的中药,属中药领域。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实现的治疗痔疮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按常规方法制备的药物牛黄1-3份 槐角30-150份 柴河车 15-30份 巴豆 1-3份棕榈炭 100-150份 白蔹60-150份 当归50-150份牡蛎40-80份五倍子 30-60份 甘草30-100份。
本发明的各原料的优选重量配比是牛黄2-3份 槐角50-120份 柴河车 20-30份 巴豆 2-3份棕榈炭 120-140份 白蔹80-120份 当归80-120份牡蛎50-80份五倍子 40-50份 甘草50-80份。
本发明的各原料的最佳重量配比是牛黄 3份 槐角 80份 柴河车 25份 巴豆 2份 棕榈炭 120份白蔹 100份 当归 100份 牡蛎 55份 五倍子 45份 甘草 65份。
该中药的剂型为药剂学上所述剂型,其剂型为丸剂或散剂。
本发明的中药是根据中医理论结合痔疮的病因通过多年的临床观察而总结的配方,选择的药物按君臣佐使配伍,以牛黄、槐果、柴河车为君药,巴豆、棕榈炭、白蔹为臣药,当归、牡蛎、五倍子为佐药,甘草为使药。方中牛黄可清热解毒,槐角可清热解毒、凉血止血、请肝明目,柴河车可补精益气、养血,巴豆可逐水消肿、蚀疮杀虫,棕榈炭能凉血止血、清利肠道、湿热,白蔹能消肿散结、生肌敛疮、解毒清热,当归补血养心,补益虚损、祛瘀生新,牡蛎能收敛固涩、软坚化痰,五倍子可解毒、敛疮,除风热,甘草具有益气补中、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之功效。全方具有清热解毒、逐水消肿、蚀疮杀虫、生肌敛疮、祛瘀生新的功效,调节人体机能达到解毒化痔。
本发明的中药经过临床观查,其结果如下临床病例100例,其男65例,年令27-62岁,女35例,年令33-56岁。治疗方法每日服用2-3次,每次一丸,饭后半小时后服用,一般患者连续服用5-15天,重者为一个月或更多日。
临床统计结果
临床结果表明本发明的中药在治疗痔疮的效果是很好的,其有效率可达84%,本发明的中药适用于外痔、内痔、混合痔、痔漏和脱肛等肛门疾病。
典型病历1.王××,男,27岁,河北人,患痔疮、脱肛六年之久,严重时不能坐,不能蹲,服药后明显好转,服用十五日基本痊愈。
2.裴××,女,40岁,黑龙江人,患痔疮、便血,严重时不能走路,病史20余年,服药十五日后痊愈。
3.杨××,女,35岁,河北省人,患痔疮、脱肛,服药十五日基本痊愈。
4.张××,男,45岁,北京人,患痔疮、脱肛,服药十五日基本痊愈。
5.张×,男,张××,女,黑龙江省人,二人均患痔疮、便血,服药十五日基本痊愈。
由于采取上述技术方案使本发明技术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治疗效果好、安全、无毒、无副作用、疗程短、病人无痛苦的优点及效果。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取牛黄1kg 槐角150kg 柴诃车15kg 巴豆3kg 棕榈炭100kg 白蔹150kg 当归50kg 牡蛎80kg 五倍子30kg 甘草100kg按常规方法制成散剂。
实施例2取牛黄2kg 槐角80kg 柴诃车20kg 巴豆2kg 棕榈炭125kg 白蔹100kg 当归100kg 牡蛎60kg 五倍子45kg 甘草65kg按常规方法制成丸剂。
实施例3取牛黄3kg 槐角30kg 柴诃车30kg 巴豆1kg 棕榈炭150kg 白蔹60kg 当归150kg 牡蛎40kg 五倍子60kg 甘草30kg按常规方法制成散剂。
权利要求
1.治疗痔疮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按常规方法制备的药物牛黄1-3份 槐角30-150份 柴河车 15-30份 巴豆 1-3份棕榈炭 100-150份 白蔹60-150份 当归50-150份牡蛎40-80份五倍子 30-60份 甘草30-10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痔疮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各原料的重量配比是牛黄2-3份 槐角50-120份 柴河车 20-30份 巴豆 2-3份棕榈炭 120-140份 白蔹80-120份 当归80-120份牡蛎50-80份五倍子 40-50份 甘草50-8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痔疮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各原料的重量配比是牛黄 3份槐角 80份 柴河车 25份 巴豆2份 棕榈炭 120份白蔹 100份 当归 100份 牡蛎55份 五倍子 45份 甘草65份。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治疗痔疮的中药,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的剂型为药剂学上所述剂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治疗痔疮的中药,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的剂型为丸剂或散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痔疮的中药,它由牛黄、槐果、柴河车、巴豆、棕榈炭、白蔹、当归、牡蛎、五倍子、甘草为原料按常规方法制成的药物,该药物对各种肛门疾病均有较好的疗效,且具有安全无副作用、疗程短的优点及效果。
文档编号A61K35/64GK1416891SQ0215669
公开日2003年5月14日 申请日期2002年12月19日 优先权日2002年12月19日
发明者马清林, 宋桓 申请人:宋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