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安全瓶盖及滴液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58019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小儿安全瓶盖及滴液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防止小儿误开启的安全瓶盖和滴液器。
背景技术
现实生活中,小孩(尤其是学龄前小儿)在大人不注意打开药瓶瓶盖,造成抛洒甚至误食药粒(液)的情况时有发生,不仅产生浪费,还可能危及小孩人身安全。因此,有必要对容器的盖子做出改进。
技术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出小儿安全瓶盖和滴液器,能防止小孩误开,同时又能起到正常瓶盖及滴液器的打开和盖上的作用,从而保证小儿不会误开瓶盖和滴液器,安全性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小儿安全瓶盖及滴液器由瓶盖和滴液器组成,而所述瓶盖由内盖和外盖组成,其结构特点是,内盖的下端内侧有用于同瓶口相连接的螺纹而外侧有凸起的卡环,该内盖的上端外侧有3个以上沿圆周均匀分布的直齿,所述外盖内侧下端有可使所述卡环在其中作上下滑动的卡环槽,而其上端有对应于所述直齿的异形齿,该异形齿依次由斜边、平台、直边、顶平台、斜边、直边组成,且所述内盖顶面有定位栓插接在外盖内顶面的定位套中,所述滴液器由气囊、外盖、内盖、吸液管组成,且所述内盖内侧有用于同瓶口相连接的螺纹而外侧底部有凸边,顶部有通孔的所述内盖外侧上部有若干斜齿槽,所述外盖内侧下部有可使所述凸边在其中作上下滑动的凸边槽而上部有对应于所述斜齿槽的斜齿,底端有吸液口而管壁有刻度的吸液管的上端口有凸边卡接在气囊内腔下部的卡槽中,而气囊下端的底板与卡环之间的颈部卡接在内盖顶部通孔的边沿上且气囊的柱体还穿过外盖顶的通孔。
以下做出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所述小儿安全瓶盖及滴液器由图1所示的瓶盖和图5所示的滴液器组成,而所述瓶盖(参见图1至图3)由内盖5和外盖1组成,其设计特点是,内盖5的下端内侧有用于同瓶口相连接的螺纹8而外侧有凸起的卡环6,该内盖5的上端外侧有3个以上(例如3至8个)沿圆周均匀分布的直齿7,所述外盖1内侧下端有可使所述卡环6在其中作上下滑动的卡环槽4,而其在上端有对应于直齿7的异形齿3,该异形齿3(参见图4所示的展开图)依次由斜边11、平台12、直边13、顶平台16、斜边15、直边14组成,内盖5顶面有定位栓10插接在外盖1内顶面定位套2中,所述滴液器由气囊17、外盖20、内盖25、吸液管28组成,内盖25内侧有用于同瓶口相连接的螺纹27而外侧底部有凸边30,顶部有通孔26的内盖25的外侧上部有若干斜齿槽24,外盖20内侧下部有可使所述凸边30在其中作上下滑动的凸边槽23而上部有对应于所述斜齿槽24的斜齿22,底端有吸液口而管壁有刻度的吸液管的上端口有凸边29卡接在气囊17内腔下部的卡槽19中,气囊17下端的底板18与卡环31(参见图7)之间的颈部卡接在内盖25顶部通孔26的边沿上且气囊17的柱体部还穿过外盖20顶部的通孔21。
本实用新型的安全瓶盖的设计原理是(参见图1),内盖5经螺纹8连接在瓶口9上,外盖1盖在内盖5上且卡环6卡接在卡环槽4中,则外盖1可在内盖5上作有限距离的轴向(上下)滑动;参见图4,只有当直齿7顶住异形齿3的直边13、14时(分别朝不同方向旋转外盖),外盖1才能带动内盖5一同转动而使内盖5脱离瓶口9,即打开瓶盖;直齿7在斜边11、15以及平台12、16上滑动则不能打开瓶,加之外盖1可在内盖5上作一定的上下滑动,故不能掌握开启规律(技巧)的小儿是不能轻易将该瓶盖打开的,从而起到保护小儿不能随便打开瓶盖的安全作用。大人要打开瓶盖,只要将外盖1稍用力压在内盖5上旋转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安全滴液器的设计原理是,由于外盖20可在内盖25上作一定程度的轴向(上下)滑动(原理同前述安全瓶盖相同),故小儿同样不能将所述滴液器从瓶口取下,从而起到相应的安全作用。
由以上可知,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小儿安全瓶盖和滴液器,可有效防止幼童在大人不注意时自行将瓶盖打开,从而起到防止小儿误开瓶盖及滴液器而将瓶内物抛洒、浪费或误食现象发生。同时,又不影响其正常使用;具有性能可靠、使用方便且卫生、携带方便、结构合理等特点。适于各种药瓶(药液)、饮料瓶、颗粒状食物容器的使用。滴液器用于小儿使用时,可直接滴入小儿口中,而无需其它器具。


图1是安全瓶盖的构件呈分离状态的结构图;图2和图3分别是图1中外盖与内盖的纵向剖视结构图;图4是直齿与异形齿的展开后动作原理图;图5是滴液器的构件呈分离状态的结构图;图6和图7分别是图5中内盖和气囊的立体结构。
在附图中1-外盖, 11-斜边, 21-通孔,2-定位套,12-平台, 22-斜齿,3-异形齿,13-直边23-凸边槽,4-卡环槽,14-直边, 24-斜齿槽,5-内盖, 15-斜边, 25-内盖,6-卡环, 16-顶平台,26-通孔,7-直齿, 17-气囊, 27-螺纹,8-螺纹, 18-底板, 28-吸液管,9-瓶口, 19-卡槽, 29-凸边,10-定位栓, 20-外盖30-凸边,
31-卡环。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和图5,成套生产所述安全瓶盖与滴液器,采用医用或食品包装用(无毒)塑料成型,气囊17可用橡胶制造,与现有技术之药瓶、药液瓶或食品、饮料瓶配套使用。还可在图1所示的内盖5内腔顶部设置一防渗(密封)垫片,以防渗漏。
权利要求1.一种小儿安全瓶盖及滴液器,由瓶盖和滴液器组成,而所述瓶盖由内盖5和外盖1组成,其特征是,内盖5的下端内侧有用于同瓶口9相连接的螺纹8而外侧有凸起的卡环6,该内盖5的上端外侧有3个以上沿圆周均匀分布的直齿7,所述外盖1内侧下端有可使所述卡环6在其中作上下滑动的卡环槽4,而其上端有对应于直齿7的异形齿3,该异形齿3依次由斜边11、平台12、直边13、顶平台16、斜边15、直边14组成,内盖5顶面有定位栓10插接在外盖1内顶面定位套2中,所述滴液器由气囊17、外盖20、内盖25、吸液管28组成,内盖25内侧有用于同瓶口相连接的螺纹27而外侧底部有凸边30,顶部有通孔26的内盖25的外侧上部有若干斜齿槽24,外盖20内侧下部有可使所述凸边30在其中作上下滑动的凸边槽23而上部有对应于所述斜齿槽24的斜齿22,底端有吸液口而管壁有刻度的吸液管的上端口有凸边29卡接在气囊17内腔下部的卡槽19中,气囊17下端的底板18与卡环31之间的颈部卡接在内盖25顶部通孔26边沿上且气囊17的柱体部还穿过外盖20顶部的通孔21。
专利摘要瓶盖由内盖5和外盖1组成,盖5下部内侧有螺纹8而外侧有卡环6并有直齿7,盖1内侧下端有卡环槽4而上端有异形齿3,齿3由斜边11、平台12、直边13、顶平台16、斜边15、直边14组成,盖1和5之间有定位栓10及定位套2;滴液器的组成是,内盖25内侧有螺纹27而外侧有凸边30及斜齿槽24,外盖20内侧有凸边槽23和斜齿22,吸液管28有凸边29卡在气囊17的卡槽19中,底板18与卡环31之间颈部卡在通孔26边沿上。可防止小儿误开瓶(滴液器)盖,大人可正常开启与盖上。
文档编号A61J1/14GK2528440SQ0222321
公开日2003年1月1日 申请日期2002年1月7日 优先权日2002年1月7日
发明者陈茂华 申请人:陈茂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