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板式外固定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2649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针板式外固定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一、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属于治疗骨伤的医疗器械,具体地说是骨科治疗小腿胫腓骨骨折的一种外固定架。
套针调节器下部的调节螺母6上固定有竖杆15,竖杆15顶端的调节块7上固定有横支架16,横支架16的端头安装有套针器8,在两套针器8之间安装有牵引针9;侧方加压器下部的夹持卡17上固定有竖杆18,竖杆18的一端通过调节块4固定有带弧形卡的横杆19;脚蹬板10、13通过螺杆、螺母21套装在一起,在竖向脚蹬板13外侧固定有前后成角调节器11,在双层脚蹬板的下端分别设有旋转角调节孔12,前后成角调节器的螺纹竖杆22通过螺母支座20固定在脚蹬板13上,竖杆22上还通过螺纹安装有滑块24与脚蹬板10固定为一体,滑块24安装在滑槽23中。
在小腿托板1和脚托板2下方安装有支腿14;支架3分为两段,小腿托板1侧方的支架与脚托板2侧方的支架通过螺纹安装为一体,脚托板2侧方支板在空芯套杆中套装有带螺纹端的牵引调节杆5。
与目前的治疗方式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采用针板式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骨折是将现有的小夹板和牵引治疗的优点集为一体,在治疗中只植入人体内一根牵引针,因植入的固定针数量少,克服了多针固定形成应力遮挡影响骨折愈合的缺点,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感染机率;2、避免了现有治疗方法中手术切开复位,治疗过程更为安全可靠;3、由于在治疗过程中先将小腿部分用牵引针固定,而后将脚部固定,可进行上下、左右、前后及扭转角度的微量调整,再配置先进的透视扫描技术,可确保治疗的精确度;4、固定架只固定在患者小腿以下部分,不影响膝关节的活动,有利于患者治疗后恢复期间的功能锻炼。利用弹性脚蹬板13做功能锻炼时产生的微动,形成骨断端的微动,促使骨痂生长,骨折愈合。而且当断端在固定后发生移位时,造成骨断端力学传导中断致肌肉回缩,肢体短缩,固定足部的绷袋对足的压力增加。这样就及时提醒患者及医生进行调整,既方便了复查与治疗,又可了解何种运动、何种程度有利于骨折愈合或不利于骨折愈合。
图中1、小腿托板;2、脚托板;3、支架;4、调节块;5、牵引调节杆;6、螺母;7、调节块;8、套针器;9、牵引针;10、脚蹬板;11、前后成角调节器;12、旋转角调节孔;13、脚蹬板;14、支腿;15、竖杆;16、横支架;17、夹持卡;18、竖杆;19、横杆;20、螺母支座;21、螺杆螺母;22、竖杆;23、滑槽;24、滑块。
权利要求1.针板式外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水平放置的小腿托板(1)和脚托板(2)通过螺钉固定在两侧的水平支架(3)上,脚蹬板(13)竖向安装在脚托板(2)外端,在支架(3)的中部通过过夹持卡(17)安装有侧方加压器;在支架(3)的左端通过调节螺母(6)安装有套针调节器;所述两侧的水平支架(3)上安装的套针调节器和侧方加压器均对称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板式外固定架,其特征在于套针调节器下部的调节螺母(6)上固定有竖杆(15),竖杆(15)顶端的调节块(7)上固定有横支架(16),横支架(16)的端头安装有套针器(8),在两套针器(8)之间安装有牵引针(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板式外固定架,其特征在于侧方加压器下部的夹持卡(17)上固定有竖杆(18),竖杆(18)的一端通过调节块(4)固定有带弧形卡的横杆(1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板式外固定架,其特征在于脚蹬板(10)、(13)通过螺杆、螺母(21)套装在一起,在竖向脚蹬板(13)外侧固定有前后成角调节器(11),在双层脚蹬板的下端分别设有旋转角调节孔(12),前后成角调节器的螺纹竖杆(22)通过螺母支座(20)固定在脚蹬板(13)上,竖杆(22)上还通过螺纹安装有滑块(24)与脚蹬板(10)固定为一体,滑块(24)安装在滑槽(23)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板式外固定架,其特征在于在小腿托板(1)和脚托板(2)下方安装有支腿(1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板式外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支架(3)分为两段,小腿托板(1)侧方的支架与脚托板(2)侧方的支架通过螺纹安装为一体,脚托板(2)侧方支板在空芯套杆中套装有带螺纹端的牵引调节杆(5)。
专利摘要针板式外固定架,属于治疗骨伤的医疗器械,具体地说是骨科治疗小腿胫腓骨骨折的一种外固定架,主要技术特征是水平放置的小腿托板1和脚托板2通过螺钉固定在两侧的水平支架3上,脚蹬板13竖向安装在脚托板2外端,在支架3的中部通过过夹持卡17安装有侧方加压器;在支架3的左端通过调节螺母6安装有套针调节器;所述两侧的水平支架3上安装的套针调节器和侧方加压器均对称设置。其有益效果是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感染机率、避免了现有治疗方法中手术切开复位,治疗过程更为安全可靠、可确保治疗的精确度。
文档编号A61B17/60GK2588947SQ0229525
公开日2003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02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2002年12月27日
发明者杨子法 申请人:杨子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