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血栓病的蝮龙抗栓丸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41944阅读:28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治疗血栓病的蝮龙抗栓丸及其制备方法
所属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血栓病的蝮龙抗栓丸及其制备方法,它是由13味中药,经过科学加工研制而成。用该方法加工的药品可用于治疗脑血栓及脉管炎等血管栓病,并对这类疾病起到更好的预防和积极的治疗作用,同时也具有抗老防衰的功能。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脑血栓病和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当前国内外公认的多发病之一,死亡率高,对人类健康危害性极大,而且这类疾病国内外公认治疗困难。已知最接近本发明的专利有沈阳血栓病医疗中心(现用名辽宁省血栓病中西医结合医疗中心)于1991年6月20日申请的发明专利,专利申请号为91106153.3,发明名称为用天然蝮蛇干制备抗栓丸的配制方法,即用天然蝮蛇干制备抗栓丸的配制方法(A型)。因中医将缺血性脑中风分6个常见症型(1)肝阳暴亢症;(2)风火上扰症;(3)风痰瘀血症;(4)痹阻脉络症;(5)痰热腑实、风痰上扰症;(6)气虚血瘀症、阴虚风动症。而所述的A型专利只是针对其中的气虚血瘀症型及脉管炎的气虚两类型而组方,因此其治疗范围比较小;并且它还存在着以下问题它在配方中包括了名贵药材麝香,因此使其在取材上有一定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治疗血栓病的蝮龙抗栓丸及其制备方法,即一种用于治疗血栓病的蝮龙抗栓丸及其制备方法(B型),它是依据祖国中医理论,采用纯中药组方,经实际应用的丰富经验,并在补的基础上采取活血化瘀通络的方法,从而活血而不伤气,而气又助于血之运行。本发明是经过严格筛选的中药来组成方剂的,并经过科学加工,令其达到药效更佳,取材更易的目的。本发明是在原A型专利的治疗范围基础之上,又针对缺血性脑中风的6个常见症型中的风痰瘀血症、痹阻脉胳症和脉管炎的血脉瘀阻型而组方,因此在治疗范围上比原有A型专利有了进一步的扩大;本发明在原料的选取组方及制备工艺上也进行了实质性的改进,而且其制备工艺也更详细地阐述了用于治疗血栓病的蝮龙抗栓丸及其制备方法,并且其治疗效果更佳,取材更易。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它是由下述组份(按重量比)组成蝮蛇∶地龙∶丹参∶川芎∶当归∶人参∶黄芪∶红花∶鸡血藤∶郁金∶三棱∶山楂∶天麻=1∶0.3∶0.35∶0.2∶0.15∶0.15∶0.15∶0.2∶0.2∶0.15∶0.15∶0.25∶0.15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是1、按上述比例取蝮蛇制成碎块,用纯净水煎煮3次,每次40分钟,用水分别为6、4、3倍量,分别过滤,滤液减压浓缩为原药材3倍量。加入乙醇,调成浓度为含75%乙醇药液,静置48小时,除去上清液,沉淀减压浓缩干燥、粉碎、备用。
2、按上述比例取地龙,挑选干净,水洗后用3倍量纯净水浸泡24小时,用胶磨机研磨2遍为极细肉浆,于高速离心机离心,其离心液体用3倍量95%乙醇均匀加入静置24小时,收集沉淀物,减压于燥,粉碎、备用。
3、将其余药材按上述重量比捡选干净,粉碎、过筛、备用。
4、将1、2、3味药材粉末混匀、过100目筛与炼蜜用1∶1比例制成小蜜丸。
本发明的优点是在原有专利的基础之上,对原料的选取组方及制备工艺上进行了实质性的改进,并应用中西医结合理论,针对现代医学对血栓病治疗而筛选药物,因此具有较高的疗效,且优于现有技术中抗血栓病之诸药,由于它对血脂、血液流变学有良好作用,因此对治疗动脉硬化所造成的血管病有着重要意义。本发明对脑血栓总有效率达97%,对脉管炎总有效率达93.5%,对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等也有显著改善。
本发明中无麝香等贵重之品,所用中药来源充足,无奇缺,制备工艺简单易行,易于掌握,服之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疗效高,易于推广应用,是治疗血栓疾病理想的药物;本品还可以制成胶囊等剂型。
本文从药理作用及临床病例观察进一步证明该方法的实用性和创造性。
由辽宁省药物研究所提供药理实验报告。
受试药物蝮龙抗栓丸(B型),由辽宁省血栓病中西医结合医疗中心提供;消栓通络片,北京同仁堂中药提炼厂出品,批号003;丹参注射液,上海第一制药厂生产;日本抗栓丸,由日本化乐株式会社提供,批号8805001;高分子右旋糖酐,由Sweden提供,批号为01-900-1-2160-03。
一、对猫脑血管阻力的影响实验。
实验动物猫,市售。
1、取体重1.9-2.9kg猫29只,雌雄兼有,静脉注射轻坦1g/kg麻醉,背位固定,分离一侧颈总动脉,将恒速输液泵输入端连于颈总动脉近心输出端接于颈总动脉离心端,测量颈总动脉血通过输液泵灌注入脑。在输液泵的输入和输出管上分别连接一三叉管,其侧管分别连于水杆压计,前者记录动脉血压,后者记录脑血管阻力。在保温(近体温)条件下,调输液泵转速,使血压与脑血管阻力相近(即调整进入脑的血量接近动物自然状态)。药物通过输液泵入端的管内注入,记录给药前和给药后10分钟的低点(约在药后半分钟)和每分钟的血压、血管阻力值。
2、取猫按体重、雌雄分为四组,分别注入蝮龙抗栓丸水提液50mg/kg、25mg/kg,消栓通络片水溶液40mg/kg,丹参注射液150mg/kg。
结论在给药前各组脑血管阻力均在52.43-66.78mmhg之间,在给药后1分钟内上述各组脑血管阻力均呈显著降低,其中蝮龙抗栓丸作用最强,消栓通络片和丹参注射液其次,消栓通络片和丹参注射液于给药2分钟后,脑血管阻力,即恢复近正常值。蝮龙抗栓丸于给药后脑血管阻力一直处于降低状态,持续10分钟以上,并随剂量增加作用增强。蝮龙抗栓丸于给药后降低脑血管阻力作用均明显强于消栓通络片和丹参注射液,于给药8-10分钟已达到显著和非常显著的水平。表明蝮龙抗栓丸(B型)具有明显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的作用,比已知特效药物消栓通络片和丹参注射液作用强而且持久。
对血压的影响,丹参注射液对血压没有明显影响。蝮龙抗栓丸(B型)于给药后2分钟内血压下降10%左右,而后逐渐回升。消栓通络片给药2分钟内血压显著降低,达30%,而后增加至略高于给药前。由此可见,蝮龙抗栓丸(B型)可使血压轻度降低,消栓通络片对血压的影响小又平稳。
二、对猫下肢血管阻力的影响实验。
实验动物猫,市售。
1、取体重1.9-2.9kg猫32只,雌雄兼有,均分四组。
按前述方法,将恒速输液泵输出管插入猫下肢股动脉高心端,输入管插入股动脉向心端,药物通过输液泵输出管直接进入下肢动脉血管,于测定给药前血压和下肢血管阻力后,分别注入蝮龙抗栓丸(B型)水提液50mg/kg、25mg/kg,消栓通络片水提液40mg/kg,丹参注射液150mg/kg。
结论在给药后四组猫下肢血管阻力均显著降低,2分钟后均恢复近正常值,四分钟后消栓通络片、蝮龙抗栓丸(B型)大、小剂量组和丹参注射液组仍维持在近正常值,略高于正常值水平,而蝮龙抗栓丸(B型)大剂量组,脑血管阻力又二次降低,持续至10分钟以上。在用药后的6-10分钟,与消栓通络片比较,下肢血管阻力下降显著。上述各组对血压均有明显影响。消栓通络片于给药后1分钟内,血压最大下降12%,而后逐渐恢复正常,丹参注射液对血压基本没有影响。蝮龙抗栓丸(B型)大剂量组对血压下降最大在6%左右,小剂量组对血压没有明显影响。从而表明蝮龙抗栓丸(B型)能明显扩张肢体血管,改善肢体循环,其作用强于消栓通络片和丹参注射液。
三、对正常大鼠血栓形成的影响实验。
实验动物Wester种大鼠,由辽宁中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取Wester种大鼠43只,雌雄各半,均分四组,分别灌胃蝮龙抗栓丸(B型)大剂量组3.6g/kg、小剂量组1.8g/kg,日本抗栓丸0.22g/kg和同体积生理盐水,每日给药一次,连续给药5天,于末次给药后40分钟,以戊巴比妥腹腔注射麻醉,用颈总动脉—颈外静脉血管法进行血栓形成测定,比较在各药物作用下,在动脉血流中15分钟内丝线上形成的血栓。
结论血栓湿重分别是,蝮龙抗栓丸(B型)大剂量组为11.51mg,小剂量组为11.54mg,日本抗栓丸组为12.93mg,生理盐水对照组为14.96mg。其血栓形成抑制评分分别为23.06%、22.86%、13.57%。由此表明,蝮龙抗栓丸(B型)和日本抗栓丸均有显著的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但是蝮龙抗栓丸(B型)明显强于日本抗栓丸。
四、对高分子右旋糖酐所致血瘀模型大鼠红细胞电流速度的影响实验。
实验动物Wester种大鼠,由辽宁中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取Wester种大鼠43只,雌雄各半,均分四组,分别灌胃蝮龙抗栓丸(B型)大剂量组3.6g/kg、小剂量组1.8g/kg,日本抗栓丸0.22g/kg和同体积生理盐水,每日给药一次,连续给药5天,于末次给药第四天各组大鼠均尾静脉注射10%高分子右旋糖酐2ml/kg,于下次给药前20分钟再同样注射高分子右旋糖酐。在末次给药后40分钟断尾取血,进行红细胞电泳,用SDZ-1型红细胞电泳自动记时器记录红细胞电流速度的均值表比较各药的影响。
结论各组红细胞电泳速度分别为蝮龙抗栓丸大剂量组为6.42μm/sec,小剂量组为6.96μm/sec,日本抗栓丸组为8.9μm/sec,生理盐水对照组为4.84μm/sec。前三组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非常显著,尤以蝮龙抗栓丸(B型)对血瘀模型大鼠能显著增加电脉电泳速度,并且其作用明显强于日本抗栓丸。
通过以上实验足以说明蝮龙抗栓丸(B型)能明显降低脑血管阻力,降低下肢血管阻力,其作用强度强,而且持久;也表明该药可明显扩张脑血管和肢体血管,改善脑循环和肢体循环;该药对血瘀模型大鼠血栓形成具有显著抑制作用。
下面是一种用于治疗血栓病的蝮龙抗栓丸(B型)的临床效果报告;由辽宁省血栓病中西医结合医疗中心临床治疗病例为例,将脑血栓病例经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蝮龙抗栓丸,即B型和对照组蛇毒抗栓酶组,各39例。
一、试验方法采取随机分组,对照试验方法。
二、病例1、在观察组的39例中性别及年龄段男33例,女6例,年龄31-45岁2例;46-60岁22例;60岁以上15例;病期急性期11例,恢复期8例、后遗症期20例;病程最短1天,最长3年,其中1-3个月9例,4-6个月6例,6-12个月4例,13-24个月11例;2年以上7例。
2、在对照组的39例中性别及年龄段男35例,女4例,年龄30岁1例;31-45岁3例,46-60岁20例;60岁以上15例。
病期急性期5例,恢复期13例,后遗症期21例;病程最短1天,最长3年,其中1-3个月9例,4-6个月6例,6-12个月4例,7-12个月4例,13-24个月11例;2年以上9例。
三、用药情况1、观察组用药蝮龙抗栓丸(B型)。
剂型丸剂,250粒型/50克。
服法每次5g,每天2次,温开水送服,或鼻饲。
疗程4周为一疗程,共二个疗程。
2、对照组
用药蛇毒抗栓酶。
用量0.5μm/日。
给药方式静脉滴注。
疗程4周为一疗程,共二个疗程。
四、治疗结果。
1、脑血栓病例的临床变化。(详见表1脑血栓症状变化及统计学处理表;表2观察组与对照组显效率比较表。)从表1中可以看出蝮龙抗栓丸(B型)的效果略高于蛇毒抗栓酶组。虽然统计学处理不显著,但从表2显效率来看,显效率是明显高于蛇毒抗栓酶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是非常显著的P<0.01。在观察组,治愈与显效的9例中有5例系治愈者,因例数少故未单独进行数据处理。
2、血液流变学的变化。
在脑血栓与脉管炎的病例中均做了血液流变的观察,为避免重复起见,将脑血栓病例的血液流变学及血脂结果列出。(详见表3蝮龙抗栓丸组脑血栓病例治疗前后变化统计表、表4蛇毒抗栓酶组脑血栓病例治疗前后变化统计表)从表3中可以看出抗栓丸组除纤溶酶原外,均有明显作用,经统计学处理是显著与非常显著的,对纤溶酶原的影响用药后也有所增加。
从表4中要以看出蛇毒抗栓酶组在全血粘度及凝血酶原方面有显著的变化,其余均不甚显著。
上述病例在中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肝功、肾功亦未见异常变化。
下面是由辽宁省血栓病中西医结合医疗中心临床治疗病例为例,将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病例经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蝮龙抗栓丸,即B型)和对照组(蛇毒抗栓酶组)各31例。
一、试验方法采取随机分组,对照试验方法。
1、在观察组的31例中性别及年龄段男26例,女5例,年龄30岁以下3例;46-60岁7例;60岁以上1例;病期I期12例,II期6例,III期13例;病程1-3个月2例,4-6个月3例,7-12个月8例,2年以上14例。
2、在对照组的31例中性别及年龄段男24例,女7例,年龄30岁以下7例;31-45岁12例,46-60岁11例;60岁以上1例;病期I期16例,II期10例,III期5例;病程1-3个月9例,4-6个月3例,7-12个月5例,13-24个月5例,2年以上14例。
三、用药情况1、观察组用药蝮龙抗栓丸(B型)剂型丸剂,250粒型/50克。
服法。每次5g,每天2次,温开水送服,或鼻饲。
疗程4周为一疗程,共二个疗程。
2、对照组用药蛇毒抗栓酶。
用量0.5u/日。
给药方式静脉滴注。
疗程4周为一疗程,共二个疗程。
四、治疗结果。
1、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临床变化。(详见表5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临床变化表)本发明经辽宁省血栓病中西医结合医疗中心及国内许多大中型医院多年临床观察,经实验证明,蝮龙抗栓丸(B型)对治疗脑血栓形成总有效率达97%,治疗显著效率为2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92%,显效率为50%。对脉管炎治疗的总有效率达93.5%,治愈显效率为26%,而对照组为90%,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的改善亦有一定的疗效,对防治血栓性疾病效果更加显著。
下面结合实施例来详细描述本发明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它是由下述组份(按重量比)组成蝮蛇∶地龙∶丹参∶川芎∶当归∶人参∶黄芪∶红花∶鸡血藤∶郁金∶三棱∶山楂∶天麻=1∶0.3∶0.35∶0.2∶0.15∶0.15∶0.15∶0.2∶0.2∶0.15∶0.15∶0.25∶0.151、按上述比例取蝮蛇200g制成碎块,用纯净水煎煮3次,每次45分钟,用水分别为6、4、3倍量,分别过滤,滤液减压浓缩为600毫升。加入乙醇,调成浓度为含75%乙醇药液,静置42小时,除去上清液,沉淀减压浓缩干燥、粉碎、备用。
2、取地龙60g,挑选干净,水洗后用180毫升纯净水浸泡36小时,用胶磨机研磨2遍为极细肉浆,于高速离心机离心,其离心液体用三倍量的95%乙醇均匀加入静置28小时,收集沉淀物,减压干燥,粉碎、备用。
3、取丹参70g、川芎40g、当归30g、人参30g、黄芪30g、红花40、鸡血藤40g、郁金30g、三棱30g、山楂50g、天麻30g,捡选干净,粉碎、过筛、备用。
4、将1、2、3味药材粉末混匀、过100目筛与炼蜜用1∶1比例制成小蜜丸。
实施例2它是由下述组份(按重量比)组成蝮蛇∶地龙∶丹参∶川芎∶当归∶人参∶黄芪∶红花∶鸡血藤∶郁金∶三棱∶山楂∶天麻=1∶0.3∶0.35∶0.2∶0.15∶0.15∶0.15∶0.2∶0.2∶0.15∶0.15∶0.25∶0.151、按上述比例取蝮蛇20g制成碎块,用纯净水煎煮3次,每次35分钟,用水分别为6、4、3倍量,分别过滤,滤液减压浓缩为60毫升。加入乙醇,调成浓度为含75%乙醇药液,静置36小时,除去上清液,沉淀减压浓缩干燥、粉碎、备用。
2、按上述比例取地龙6g,挑选干净,水洗后用18毫升纯净水浸泡28小时,用胶磨机研磨2遍为极细肉浆,于高速离心机离心,其离心液体用三倍量的95%乙醇均匀加入静置26小时,收集沉淀物,减压干燥,粉碎、备用。
3、取丹参7g、川芎4g、当归3g、人参3g、黄芪3g、红花4、鸡血藤4g、郁金3g、三棱3g、山楂5g、天麻3g,捡选干净,粉碎、过筛、备用。
4、将1、2、3味药材粉末混匀、过100目筛与炼蜜用1∶1比例制成小蜜丸。
实施例3它是由下述组份(按重量比)组成蝮蛇∶地龙∶丹参∶川芎∶当归∶人参∶黄芪∶红花∶鸡血藤∶郁金∶三棱∶山楂∶天麻=1∶0.3∶0.35∶0.2∶0.15∶0.15∶0.15∶0.2∶0.2∶0.15∶0.15∶0.25∶0.151、按上述比例取蝮蛇100g制成碎块,用纯净水煎煮3次,每次40分钟,用水分别为6、4、3倍量,分别过滤,滤液减压浓缩为300毫升。加入乙醇,调成浓度为含75%乙醇药液,静置48小时,除去上清液,沉淀减压浓缩干燥、粉碎、备用。
2、取地龙30g,挑选干净,水洗后用90毫升纯净水浸泡24小时,用胶磨机研磨2遍为极细肉浆,于高速离心机离心,其离心液体用三倍量的95%乙醇均匀加入静置24小时,收集沉淀物,减压干燥,粉碎、备用。
3、取丹参35g、川芎20g、当归15g、人参15g、黄芪15g、红花20、鸡血藤20g、郁金15g、三棱15g、山楂25g、天麻15g,捡选干净,粉碎、过筛、备用。
4、将1、2、3味药材粉末混匀、过100目筛与炼蜜用1∶1比例制成小蜜丸。
表1 脑血栓症状变化及统计学处理表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显效率比较表

表3 蝮龙抗栓丸组脑血栓病例治疗前后变化统计表[X±SD]

表4 蛇毒抗栓酶组脑血栓病例治疗前后变化统计表[X士SD]

表5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临床变化表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治疗血栓病的蝮龙抗栓丸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组份(按重量比)组成蝮蛇∶地龙∶丹参∶川芎∶当归∶人参∶黄芪∶红花∶鸡血藤∶郁金∶三棱∶山楂∶天麻=1∶0.3∶0.35∶0.2∶0.15∶0.15∶0.15∶0.2∶0.2∶0.15∶0.15∶0.25∶0.15;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是(1)、按上述比例取蝮蛇制成碎块,用纯净水煎煮3次,每次40分钟,用水分别为6、4、3倍量,分别过滤,滤液减压浓缩为原药材3倍量;加入乙醇,调成浓度为含75%乙醇药液,静置48小时,除去上清液,沉淀减压浓缩干燥、粉碎、备用;(2)、按上述比例取地龙,挑选干净,水洗后用3倍量纯净水浸泡24小时,用胶磨机研磨2遍为极细肉浆,于高速离心机离心,其离心液体用3倍量95%乙醇均匀加入静置24小时,收集沉淀物,减压干燥,粉碎、备用;(3)、将其余药材按上述重量比捡选干净,粉碎、过筛、备用;(4)、将1、2、3味药材粉末混匀、过100目筛与炼蜜用1∶1比例制成小蜜丸。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血栓病的蝮龙抗栓丸及其制备方法,它是由下述组份(按重量比)组成蝮蛇∶地龙∶丹参∶川芎∶当归∶人参∶黄芪∶红花∶鸡血藤∶郁金∶三棱∶山楂∶天麻=1∶0.3∶0.35∶0.2∶0.15∶0.15∶0.15∶0.2∶0.2∶0.15∶0.15∶0.25∶0.15。本发明的优点是应用中西医结合理论,针对现代医学对血栓病治疗而筛选药物,因此具有较高的疗效,优于现有技术中抗血栓病之诸药,并且无毒副作用,取材容易。由于它对血脂、血液流变学有良好作用,因此对治疗动脉硬化所造成的血管病有着重要意义。本发明对脑血栓总有效率达97%,对脉管炎总有效率达93.5%,对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等也有显著改善。
文档编号A61P7/02GK1511582SQ0310781
公开日2004年7月14日 申请日期2003年3月17日 优先权日2002年12月27日
发明者王仁华, 池明宇, 邹有绵, 张玉琴, 富春儒, 高玉飞 申请人:辽宁省血栓病中西医结合医疗中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