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石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1941阅读:12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排石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治疗尿路结石、胆道结石的中草药内服复方制剂“排石饮”及服用方法。
根据《中国乡村医药》杂志,2002年8月份的报道,董文清、封祥光、王安娟、于茂成运用乌金排石汤合扩充疗法治疗尿路结石286例,和《中国民间疗法》杂志,2002年7月份也报道王必昌运用排石丸治疗胆道结石420例,从二份报道中得到启发,并进一步认识到尿路结石的致病原因为脾肾虚弱,湿热下注,久蕴煎熬水液、尿液凝结日久化石。胆道结石的致病原因多由情志失调,肝胆湿热、湿邪瘀结而成。
本发明是在上述二杂志报道的治疗经验基础上,根据二症的病因同在湿热的理论指导下,取传统治疗结石中草药重新组合,拟出适宜于尿路结石、胆道结石,具有清利湿热、溶石排石、疏通肝胆、水道的中草药内服制剂“排石饮”,每剂330g中含中草药饮片金钱草20g,连钱草20g,石韦10g,扁蓄10g,瞿麦10g,泽泻10g,白芍15g,柴胡10g,郁金10g,乌药60g,川栋子10g,丹参10g,猪苓10g,茅根10g,夏枯草10g,龙胆草10g(二十二种中药饮片组成份量总和330g),用砂锅或搪瓷器皿,将上药用冷水1000毫升(半热水瓶),浸泡15分钟,加水4000毫升(2热水瓶),煎沸煮45分钟至1小时,待药液煮至2000毫升(1热水瓶)时,取出装瓶备用,一日喝2000毫升(1热水瓶),次数不拘,但早晚饭后半小时必须冲服“溶石冲剂”30g,七剂为一疗程。
本发明特征是将传统的中草药饮片组合成方剂“排石饮”,用水煎出大量的药液“排石饮液”,日服2000毫升(一热水瓶),用多喝药液促多排尿,用多排尿促排结石的特殊用法以达事半功倍之效。
使用实例(1)陈某,男,实发左腰部剧痛,牵扯左下腹,辗转难忍,尿涩而少,尿色黄赤,经某医院B超诊断为左输尿管结石,用上法服用“排石饮”4剂,排出结石2粒,如黄豆大,继续服完一疗程。
(2)毛某,男,突发腹部阵发性疼痛,恶心呕吐,表情苦楚,呻吟不止,经B超诊断两侧尿管相当于膀胱入口处各有结石一枚,伴尿管扩张,用上法服用“排石饮”三剂,忽觉下腹作胀,有尿意,约半小时后尿急,使劲排出尿液,顿感舒畅,(未注意有无结石排出),服完一疗程,半个月后医院B超检查,不见了尿管结石阴影。
(3)吴某,男,自述上腹剑突下偏右方疼痛多年,并有向右肩胛区及腰部放射,近日病情加重,疼痛频繁加剧,时有绞痛,诊断为胆道结石,用上法服“排石饮”4剂时,觉肝区有一阵疼痛特别厉害后,诸症消失。
权利要求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尿路结石、胆道结石的中草药内服复方制剂“排石饮”,每剂330g,由金钱草20g,连钱草20g,石韦10g,扁蓄10g,瞿麦10g,泽泻10g,车前子10g,王不留行10g,石穿破10g,寄生15g,牛膝40g,枳壳10g,白芍15g,柴胡10g,郁金10g,乌药60g,川栋子10g,丹参10g,猪苓10g,茅根10g,夏枯草10g,龙胆草10g二十二种药份量相加总和为330g。
2.根据权力要求一所述,将上药用1000毫升(半热水瓶)的冷水浸泡15分钟,加水4000毫升(2热水瓶),煎沸煮45分钟至1小时,待药液煎至2000毫升(1热水瓶)时,取出装瓶备用,每日必须喝完2000毫升(1热水瓶),用多喝促多尿,多尿促排石。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尿路结石、胆道结石的中草药制剂“排石饮”及使用方法,由金钱草、连钱草、王不留行、石穿破等二十二种中草药饮片组成,具有清利湿热、溶石排石,疏通肝胆水道的功能,组方合理,配伍严慎,使用安全。
文档编号A61P13/04GK1511581SQ03107808
公开日2004年7月14日 申请日期2003年3月18日 优先权日2002年12月26日
发明者赵赐安 申请人:赵赐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