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小儿腹泻的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68329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小儿腹泻的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方制剂,特别是治疗小儿腹泻的复方制剂,还涉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小儿腹泻是一组多病因的常见病、多发病,常易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甚至死亡,由于其对儿童健康的危害性,世界卫生组织将腹泻控制列为全球战略。多年来中西医务工作者作出很大努力,仍未控制其夏秋或秋冬季节的大流行。传统的西医治疗多采用抗生素,但使用抗生素时间过长容易导致人体菌群失调和抗生素失效;非抗生素疗法的中药制剂相对西医疗法虽然副作用小一些,但其肠胃功能恢复慢。目前,单纯的中医或西医疗法均难以在短期内有效控制病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出一种中西医结合的治疗小儿腹泻的复方制剂,该制剂能很快地控制病情,疗效确切。另外,还提供了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基于如下理论根据小儿腹泻病的病因小儿稚阴稚阳,脏腑娇嫩,脾常不足,易受六淫之害。夏秋暑多兼湿,湿热困脾;秋冬寒凉蕴湿,寒湿伤脾,皆能遏制脾气,脾失健运,不能升清降浊,消浊不分,并走大肠而泄泻。且多发病急骤,暴注下迫,伤阴伤阳,甚至阴竭阳脱。西医发现小儿腹泻多由轮状病毒感染,亦可为肠道细菌感染或诸多非感染因素,胃肠粘膜水肿,绒毛变短,吸收不良,渗出增多,蠕动加快而泄泻。
本发明针对小儿夏秋季腹泻病机,以清热利湿,健脾化浊,补中益气,清食导滞为治则组方,另据张景岳“治泻不利小水,非其治也”之说,加入适量利尿药。西药以解痉、涩肠、吸附、解毒、助消化,加入相应药物,泻后易合并肠道细菌感染,适量加入抗菌药物辅助。
根据多年经验,通过实践和创新,本发明的主要技术方案是该种治疗小儿腹泻的复方制剂,其配方是由中药和西药配制而成(重量份)中药人参8-11、云苓8-11、炒白术8-10、陈皮8-10、炙甘草8-10、山药8-11、炒扁豆4-6、莲子肉4-6、砂仁4-6、炒薏苡仁2-4、霍香4-6;西药复方苯乙哌啶0.05-0.1、痢特灵0.05-0.1、双氢克尿噻0.0125-0.025、食母生0.6-1.0、维生素C 0.3-0.5、土毒素0.8-1.0;按所需量,将云苓、陈皮、炒白术、炙甘草、山药、霍香温水浸泡后用常规煎药法煎2次,药汁汇合浓缩成糊状;其余组份将中药粉碎过筛;西药共研细末,共同混入浓缩药汁中,烘干后再研细末、过筛后得药。
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是(重量份)中药人参8、云苓8、炒白术8、陈皮8、炙甘草8、山药8、炒扁豆4、莲子肉4、砂仁4、炒薏苡仁2、霍香4;西药复方苯乙哌啶0.05、痢特灵0.05、双氢克尿噻0.0125、食母生0.06、维生素C 0.3、土毒素0.8。
本发明的优选方案还可以是(重量份)中药人参11、云苓11、炒白术10、陈皮10、炙甘草10、山药11、炒扁豆6、莲子肉6、砂仁6、炒薏苡仁4、霍香6。
西药复方苯乙哌啶0.1、痢特灵0.1、双氢克尿噻0.025、食母生1.0、维生素C 0.5、土毒素1.0。
本发明的优选方案还可以是(重量份)中药人参10、云苓10、炒白术10、陈皮10、炙甘草10、山药10、炒扁豆5、莲子肉5、砂仁5、炒薏苡仁3、霍香5。
西药复方苯乙哌啶0.075、痢特灵0.1、双氢克尿噻0.025、食母生0.8、维生素C0.4、土毒素1.0。
本发明的优选方案还可以是(重量份)中药人参8、云苓8、炒白术9、陈皮9、炙甘草9、山药10、炒扁豆6、莲子肉6、砂仁6、炒薏苡仁4、霍香5。
西药复方苯乙哌啶0.08、痢特灵0.08、双氢克尿噻0.02、食母生0.08、维生素C0.3、土毒素0.9。
本发明的配制方法分以下步骤按所需量,将云苓、陈皮、炒白术、炙甘草、山药、霍香温水浸泡后用常规煎药法煎2次,药汁汇合浓缩成糊状;其余组份将中药粉碎过筛;西药共研细末,共同混入浓缩药汁中,烘干后再研细末、过筛,均分。
所述的方法中温水浸泡时间为1小时,也可0.5小时-1.5小时;所述的过筛均为200目筛;均分为4份,在保证药量的情况下,过筛越细越好。在方便使用和保证治疗用药量的前提下,均分的份数可以是任何规定量。现以均分为4份为例,说明用法
用法及用量(口服)<6个月 每份分为6小包每次1小包 2-3次/日6个月~1岁每份分为4小包每次1小包 3-4次/日>1岁 每份分为2小包每次1小包 3-4次/日据病儿月(年)龄、体质、体重、病情调整用量,有脱水酸中毒配合液体疗法;有休克症状者抗休克治疗。腹泻停止后服药一天巩固疗效。
本发明的剂型还可以是片剂、丸剂等。
副作用的观察10多年来临床使用末发现明显毒副作用,个别患儿有嗜睡现象,减量或停药后消失。
应用效果为观察本药物的疗效,本诊所曾以此药治疗急性小儿腹泻(治疗组)500例,与同期单用西药治疗(对照组)100例对照,平均治愈天数治疗组3.5天,对照组7.8天,有显著差异P<0.01,7天治愈率治疗组96.6%,对照组68.2%P<0.05。用本发明治疗病程在2周-2月病例80例,单用西药对照组40例,7天治愈率治疗组89.2%,对照组56.3%,P<0.05。说明本发明疗效确切。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一配方是(重量份)中药人参8、云苓8、炒白术8、陈皮8、炙甘草8、山药8、炒扁豆4、莲子肉4、砂仁4、炒薏苡仁2、霍香4;西药复方苯乙哌啶0.05、痢特灵0.05、双氢克尿噻0.0125、食母生0.06、维生素C 0.3、土毒素0.8。
配制方法是按所需量,将云苓、陈皮、炙甘草、霍香温水浸泡1小时后用常规煎药法煎2次,药汁汇合浓缩成糊状;其余组份将中药粉碎过200目筛;西药共研细末,共同混入浓缩药汁中,烘干后再研细末、过200目筛,均分4份。
实施例二配方是(重量份)中药人参11、云苓11、炒白术10、陈皮10、炙甘草10、山药11、炒扁豆6、莲子肉6、砂仁6、炒薏苡仁4、霍香6。
西药复方苯乙哌啶0.1、痢特灵0.1、双氢克尿噻0.025、食母生1.0、维生素C 0.5、土毒素1.0。
配制方法同上。
实施例三配方是(重量份)中药人参10、云苓10、炒白术10、陈皮10、炙甘草10、山药10、炒扁豆5、莲子肉5、砂仁5、炒薏苡仁3、霍香5。
西药复方苯乙哌啶0.075、痢特灵0.1、双氢克尿噻0.025、食母生0.8、维生素C0.4、土毒素1.0。
配制方法同上。
实施例四配方是(重量份)中药人参8、云苓8、炒白术9、陈皮9、炙甘草9、山药10、炒扁豆6、莲子肉6、砂仁6、炒薏苡仁4、霍香5。
西药复方苯乙哌啶0.08、痢特灵0.08、双氢克尿噻0.02、食母生0.08、维生素C0.3、土毒素0.9。
配制方法同上。
实施例五配方是(重量份)中药人参9、云苓11、炒白术10、陈皮9、炙甘草8、山药11、炒扁豆5、莲子肉6、砂仁6、炒薏苡仁2、霍香4。
西药复方苯乙哌啶0.1、痢特灵0.05、双氢克尿噻0.025、食母生1.0、维生素C 0.5、土毒素0.8。
配制方法同上。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小儿腹泻的复方制剂,其特征是由中药和西药配制而成(重量份)中药人参8-11、云苓8-11、炒白术8-10、陈皮8-10、炙甘草8-10、山药8-11、炒扁豆4-6、莲子肉4-6、砂仁4-6、炒薏苡仁2-4、霍香4-6;西药复方苯乙哌啶0.05-0.1、痢特灵0.05-0.1、双氢克尿噻0.0125-0.025、食母生0.6-1.0、维生素C 0.3-0.5、土毒素0.8-1.0;按所需量,将云苓、陈皮、炒白术、炙甘草、山药、霍香温水浸泡后用常规煎药法煎2次,药汁汇合浓缩成糊状;其余组份将中药粉碎过筛;西药共研细末,共同混入浓缩药汁中,烘干后再研细末、过筛后得药。
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小儿腹泻的复方制剂,其特征在于配方是(重量份)中药人参8、云苓8、炒白术8、陈皮8、炙甘草8、山药8、炒扁豆4、莲子肉4、砂仁4、炒薏苡仁2、霍香4;西药复方苯乙哌啶0.05、痢特灵0.05、双氢克尿噻0.0125、食母生0.06、维生素C 0.3、土毒素0.8。
3.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小儿腹泻的复方制剂,其特征在于配方是(重量份)中药人参11、云苓11、炒白术10、陈皮10、炙甘草10、山药11、炒扁豆6、莲子肉6、砂仁6、炒薏苡仁4、霍香6。西药复方苯乙哌啶0.1、痢特灵0.1、双氢克尿噻0.025、食母生1.0、维生素C 0.5、土毒素1.0。
4.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小儿腹泻的复方制剂,其特征在于配方是(重量份)中药人参10、云苓10、炒白术10、陈皮10、炙甘草10、山药10、炒扁豆5、莲子肉5、砂仁5、炒薏苡仁3、霍香5。西药复方苯乙哌啶0.075、痢特灵0.1、双氢克尿噻0.025、食母生0.8、维生素C0.4、土毒素1.0。
5.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小儿腹泻的复方制剂,其特征在于配方是(重量份)中药人参8、云苓8、炒白术9、陈皮9、炙甘草9、山药10、炒扁豆6、莲子肉6、砂仁6、炒薏苡仁4、霍香5。西药复方苯乙哌啶0.08、痢特灵0.08、双氢克尿噻0.02、食母生0.08、维生素C0.3、土毒素0.9。
6.一种制备上述药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分以下步骤按所需量,将云苓、陈皮、炒白术、炙甘草、山药、霍香温水浸泡后用常规煎药法煎2次,药汁汇合浓缩成糊状;其余组份将中药粉碎过筛;西药共研细末,共同混入浓缩药汁中,烘干后再研细末、过筛,均分。
7.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温水浸泡时间为1小时;所述的过筛均为200目筛;均分为4份。
全文摘要
一种治疗小儿腹泻的复方制剂,由中药和西药配制而成(重量份)中药人参8-11、云苓8-11、炒白术8-10、陈皮8-10、炙甘草8-10、山药8-11、炒扁豆4-6、莲子肉4-6、砂仁4-6、炒薏苡仁2-4、霍香4-6;西药复方苯乙哌啶0.05-0.1、痢特灵0.05-0.1、双氢克尿噻0.0125-0.025、食母生0.6-1.0、维生素C 0.3-0.5、土毒素0.8-1.0。其制备方法是按所需量,将云苓、陈皮、炒白术、炙甘草、山药、霍香温水浸泡后用常规煎药法煎2次,药汁汇合浓缩;其余组份将中药粉碎过筛;西药共研细末,共同混入浓缩药汁中,烘干后再研细末、过筛后得药。该制剂能很快地控制小儿腹泻病情,疗效确切。
文档编号A61K31/65GK1533787SQ03112060
公开日2004年10月6日 申请日期2003年4月1日 优先权日2003年4月1日
发明者陈印安 申请人:陈印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