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疤痕创伤愈皮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81131阅读:7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疤痕创伤愈皮膏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皮肤创伤或烫伤的无疤痕创伤愈皮膏。
2、技术背景现有技术治疗烫伤的重要制剂很多,在专利文献中已公开的治疗烫伤的中药制剂专利申请也有很多,例如专利号为00130120.9,发明名称为“无疤痕烫伤膏”、专利号为03100713.9发明名称为“用于治疗水火烫伤的中成药配方”和专利号为02103961.5发明名称为“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药物”等。但多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加工工艺复杂、生产成本高、疗效不甚理想、不易存储和加工工艺复杂等诸多问题。
3、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法简单,疗效神速,不留疤痕、止痛效果好,而且是立即止痛、使用过程中无痛苦,能促进结痂行成和分解,无干裂感,不需剪皮,包扎,易观察,不宜感染,且不留疤痕的无疤痕创伤愈皮膏。
本发明的中药制剂主要用于治疗水火烫伤、痛、疽、溃疡、久溃不愈的创伤等症。
本发明的无疤痕创伤愈皮膏是根据祖传秘方利用中国传统中医学的理论和现代医学的临床实践研制出来的。本发明的产品制作方法传统简单,易于存储,有效期达3年以上,为家庭和外伤医院必备外科良药,可广泛运用于医院、诊所、家庭、尤其是野外工作人员的必备外伤药物。
本发明配方中各味中药的方解香油具有良好的涂展性和穿透性,能起到吸收水分的作用,为基质。
大黄性味苦、寒。
功能泻热攻下、行淤破积、清热解毒、利胆退黄。
主治实正水肿、血热妄行、吐血、症遐积聚、痛肿疗毒、化脓性皮肤病、专治烧烫伤。
地榆性味苦、酸、涩、微寒。
功能凉血、止血、解毒主治吐血、便血、痔疮、痛肿湿疮、外治烧烫伤。
白芨性味苦、涩、微寒血竭性味甘、咸、平功能收敛止血、消肿生肌主治跌打损伤、瘀滞作痛、金疮出血、疮疡不敛等症。
蜂蜡为基质,用途和功能,具有收敛消毒、润肤作用,能促进结痂、促进皮质恢复脱痂,调节药膏硬度和防腐。
4、实施方式本发明的目的是按以下方式实现的,以香油、蜂蜡为基质,通过香油炸制获取大黄、地榆、白芨三味中药原料中的有效成分再加入血竭制成无疤痕创伤愈皮膏中药制剂。
该制剂中原料的重量组成为大黄15-25份、地榆15-25份、白芨15-25份、蜂蜡1-2份、血竭5-15份和香油1000份。
本发明的无疤痕创伤愈皮膏,原料的优选重量组成为大黄18-22份、地榆16-20份、白芨18-20份、蜂蜡1.5-2份、血竭8-12份和香油1000份。
本发明的无疤痕创伤愈皮膏,原料的最佳重量组成为大黄20份、地榆18份、白芨19份、蜂蜡2份、血竭10份和香油1000份。
本发明无疤痕创伤愈皮膏的制作方法是按重量比例称取地榆、白芨、大黄放入香油中炸至深黄色,过滤去渣,将蜂蜡切碎倒入药油中待其完全溶化后,再将血竭倒入药油中趁热搅拌均匀,最后将药油冷却至室温包装即为成品。
实施例一配方按重量比称取大黄15份、地榆20份、白芨22份、蜂蜡2份、血竭12份和香油1000份。
制作方法是将地榆、白芨、大黄放入香油中炸至深黄色,过滤去渣,将蜂蜡切碎倒入药油中待其完全溶化后,再将血竭倒入药油中趁热搅拌均匀,最后将药油冷却至室温包装即为成品。
实施例二配方大黄20份、地榆15份、白芨18份、蜂蜡1份、血竭8份和香油1000份。
制作方法与实施例一相同配方三大黄25份、地榆15份、白芨15份、蜂蜡2份、血竭10份和香油1000份。
制作方法与实施例一相同典型病例10例一、李宪谣女、3岁、济南市历下区龙洞村人。98年12月门诊。幼女不慎将左腿踩入刚刚搬下的水饺锅内,不足半小时来我院就诊,就诊时呈现左脚红肿,局部大小不等水泡多个,孩子哭闹不止,我部立刻进行清疮处理,并均匀涂抹本发明的制剂不足5分钟孩子哭闹停止,令其家长带回家中观察治疗,每日涂本发明的制剂2次,2天后开始结痂,5天后开始脱痂,不足2周创面痊愈,创面未留疤痕。
二、李宪林男、4岁、济南市历下区龙洞村人。98年6月门诊。家长不慎将一碗刚盛出的稀饭倒在该孩子后项处,创口大约15×30CM,有多个水泡形成,个别处属II°烫伤,经用本发明的制剂后很快止疼,孩子哭闹停止,用药10余天创面痊愈,创面无疤痕。
三、徐新建男、36岁、济南市历下区龙洞村人。出租司机。99年8月由于天热,汽车水箱开锅,热水喷到脸、胸和前臂处,面积达全身18%左右,疼痛难忍。烫伤后立即到我门诊进行治疗,到后用本发明的制剂15g涂于疮口,一周后基本痊愈。但因工作不慎导致局部感染,利用抗菌素配合治疗两周后痊愈,创面未留疤痕。
四、李留五40岁、男、山东高压容器厂工人。1982年7月,工作时工友与其闹玩,用气焊将其左踝部烧伤,呈2×2×1深洞,疼痛难忍。我门诊为其清淤后用本发明的制剂填平洞穴共用药三次,两周痊愈,创面未留疤痕。
五、张立文13岁、女、济南市历下区大明湖路、学生。高处暖瓶歪到造成右大腿前大面积烫伤,用本发明的制剂后立即止疼,每日涂药2次,半月余痊愈。
六、王俊兰60岁、女、济南市历下菜市村,家庭妇女。88年7月份,不慎将高处暖瓶弄倒,热水浇遍前胸,局部II°烫伤,当时疼痛难忍,用本发明的制剂涂抹后几分钟疼止,连续用药2周左右痊愈,创面未留疤痕。
七、芦荟荟11岁、女、济南市历下老年公寓门卫之女。94年,在锅炉房接热水时不慎将右手及右前臂烫伤,当时水泡立起,局部红肿,立用该药膏,很快止疼,之后每日用2次,半月余痊愈,创面无疤痕。
八、张彦珉女、62岁,济南市邮政机械厂退休干部。自述年轻时不慎将脸灼伤3×2CM,用药10天痊愈,无疤痕。
九、李德胜26岁、男,外地来济打工人员,厨师。2001年1月二作时不慎将一炒勺烫菜倒在身前,引起小腹、大腿内侧,会明部大面积烫伤,当晚去中心医院抢救,经医院包扎清瘀治疗,第2天感觉仍疼痛难忍,发热,来我门诊就疹,打开包扎发现多处脱皮、红肿、渗出液增多,有多处白点,有感染症状,经我门诊清疮后均匀涂抹本发明的制剂不需要包扎,令其躺在床上临时做了个隔离架,上用棉被盖住,内设烤灯,配合抗菌素治疗,3天即开始结痂形成,温度正常渗出液由多变少,第6天局部即开始脱痂,3周后创面痊愈。在其它医院就诊,一次包扎换药就需300余元,来我诊所医治20余天,连需使用滴注抗菌素及本发明的制剂药费不足千元,患者连口称绝。
十、解传印51岁、男,山东泰安人,在济打工。2002年元月由拖拉机扎伤左小腿和足踝部,呈撕裂伤,当晚在中心医院手术令其观察,后因经济不支,要求出院转入我门诊治疗,遵医院医嘱使用大量抗菌素支持疗法,及时清疮换药,防止感染。在我部时,体温38℃,有感染征兆,局部红肿,渗出液增多。第3天患者不听劝阻下床行走,致使缝合处裂开,第4天伤口处开始化脓感染,我部除用大量抗菌素的情况下,及时清疮,有时每日清疮二、三次,虽经一月治疗感染基本控制,但伤口仍不愈合,为此使用本发明的制剂观其疗效,果然疗效甚佳,每日明显收口,不足10日,两处开放性伤口愈合,且无疤痕。患者十分惊奇,赞不绝口。
使用本发明的药膏原则上不必再用其他治疗方法,如上药前已有感染也可适当使用抗菌素配合治疗。疗程,视疮疡面积大小而定,一般小面积II度烫伤均在一周左右痊愈;较大面积均在2-3周即愈;如特大面积并发全身症状者则需月余即可。
本发明的无疤痕创伤愈皮膏实际临床应用就发明人本人有记载的临床治疗病例统计有1200余例,有效率为100%,治愈率在93%以上,治疗前已经感染的通过配合抗生素治愈的占7%。该制剂效果显著,所以群众给个绰号为“一抹好”。
本发明的无疤痕创伤愈皮膏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用药精确、组方严谨、配药得当、用法简单,疗效神速,不留疤痕、止痛效果好,而且是立即止痛、使用过程中无痛苦,能促进结痂行成和分解,无干裂感,不需剪皮,包扎,易观察,不宜感染以及不留疤痕等特点,历经百年临床证明百用百效。因而,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
权利要求
1.无疤痕创伤愈皮膏,其特征在于原料的重量组成为大黄15-25份、地榆15-25份、白芨15-25份、蜂蜡1-2份、血竭5-15份和香油100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疤痕创伤愈皮膏,其特征在于原料的重量组成为大黄18-22份、地榆16-20份、白芨18-20份、蜂蜡1.5-2份、血竭8-12份、香油100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疤痕创伤愈皮膏,其特征在于原料的重量组成为大黄20份、地榆18份、白芨19份、蜂蜡2份、血竭10份、香油1000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疤痕创伤愈皮膏,其特征在于制作方法是按重量比例称取地榆、白芨、大黄、三味中草药放入香油中炸至深黄色,过滤去渣,将蜂蜡切碎倒入药油中待其完全溶化后,再将血竭倒入药油中趁热搅拌均匀,最后将药油冷却至室温包装即为成品。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疤痕创伤愈皮膏,该中药制剂原料的重量组成为大黄15-25份、地榆15-25份、白芨15-25份、蜂蜡1-2份、血竭5-15份和香油1000份。该中药制剂与其它同类药物相比具有组方严谨、用法简单,疗效神速,不留疤痕、止痛效果好,使用过程中无痛苦,不剪皮,不包扎,无干裂感,易观察,不宜感染以及不留疤痕等特点,历经百年临床应用证明百用百效。因而,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
文档编号A61P17/02GK1575805SQ0313891
公开日2005年2月9日 申请日期2003年7月28日 优先权日2003年7月28日
发明者张秋, 张中维, 李秀珍 申请人:张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