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痔疮和便秘的中成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81529阅读:3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痔疮和便秘的中成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纯中药制剂,尤其是涉及一种同时治疗痔疮和便秘的中成药。
背景技术
痔疮和便秘是两种常见病。痔疮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病。它包括内痔、外痔、混合痔,目前国内外均只能对症治疗,部份采用手术治疗,但效果均不十分满意,治疗痔疮的药物很多,比如内服的痔根断、槐角丸、步长痔特灵等;外用的荣昌肛泰、痔疮灵栓、马应龙痔疮膏、电子局部理疗等,这些药物治疗时间长、疗效差、易复发;手术有枯痔局部注射、激光切除、人工手术切除等,手术治疗痛苦大、费用高、并且痔核被切除后,改变了局部生理血液循环,周围同样易再产生痔疮。便秘也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病,目前国内外采用内服药很多,比如西药果导片,中药的大黄或番泻叶泡水,中成药的麻仁丸、黄连上清丸、三黄片、排毒养颜胶囊,芦荟胶囊,外用的开塞露等等都是对症的治疗药物,但这些药物价格昂贵,并且依赖性强,停药后很快就又便秘,有些还要产生腹痛、腹泻才能达到解除便秘的效果。
痔疮和便秘在临床中往往两病同时存在,便秘时间长就会诱发痔疮,痔疮患者由于排便时疼痛或出血,就会因畏惧排便而产生便秘,二者互为因果。中国专利局以专利号98126372公开了一种“治疗痔疮的中药制剂”,它主要包括槐花、地榆、五倍子、大黄、槐角、银花、滑石、冰片等十几种中药,它虽能在一定程度上治疗痔疮,但仍未解决因痔疮而同时产生的便秘问题。治好痔疮就要解决好便秘,在治疗便秘时也要兼顾治疗痔疮这一技术难题至今未能得到解决。以上这些药物均不能达到同时治疗该两病的效果,在治疗痔疮的时候有便秘的还要用便秘的药物,反之,在治便秘时有痔疮又要用治痔疮的药物,这样就造成用药种类和用量多、治疗时间长、容易出现药物相互作用产生的不良反应,治疗费用高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而提供一种用药量少、治疗时间短、治疗成本低的同时治疗痔疮和便秘两种病症的中成药。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是在参考原有治疗痔疮和便秘的中成药的基础上,为了达到同时治疗痔疮和便秘两种病症,经大量试验,选择加入牛奶树根这一主要治疗药物,其具体的重量为药物总重量的40-50%;将牛奶树根作为主要药物成分,采用如下重量百分比的药味组成成分形成基本治疗痔疮和便秘的中成药物牛奶树根 40-50%槐角 9-16%大黄 9-15%地榆 9-16%
滑石9-15%以上药物组成的总重量为100%。
为了使本中成药使用时达到宽肠、润肠的作用,使大便通畅,还可加入适量的紫苏子,形成较好的治疗痔疮和便秘的中成药物牛奶树根40-50%槐角9-16%大黄9-15%地榆9-16%滑石9-15%紫 苏 子9-12%以上药物组成的总重量为100%。
本方案中成药的制备方法为先对药材进行前处理,然后混合粉碎、过筛既得,具体制备方法是按上面的重量百分比取牛奶树根、大黄、地榆、槐角、紫苏子、滑石,除去杂质,泥土,洗净后,低温小于55℃干燥,混合粉碎成粉未,过100目的筛后即可得粉剂成品药;也可装入胶囊,即得胶囊剂。
本发明的药理如下根据中医理论认为,痔疮“因而饱食、筋脉横(郁滞、郁积)解(弛缓)、肠辟(血脉郁滞)为痔”,“凡湿邪热、湿热攻于肠中,致使大便涩而燥、热郁血,气血下降会结聚肛门,宿滞(停滞、不流通)不散而冲突为痔”,治疗痔疮当采取“用泻火、解毒、凉血、润燥、滋阴生津,活血祛瘀、行气通脉”的治疗原则;便秘多为“热盛伤津、气机郁滞、气血虚衰、阴寒凝结”所引起,治疗便秘当以“泻三焦、润燥滋阴、生津、凉血、大抵以解热、调血、顺气之法”;在保持中医简、便、验、谦的传统特色基础上,考虑到此两病多为热燥、气血郁滞而成,拟定用牛奶树根、槐角、大黄、地榆、紫苏子、滑石这几味中药作为本发明的组成成分,其中,君药牛奶树根有很好的清热解毒、散瘀止痛之功效;臣以有明显的清热、泻火、解毒之功效的地榆、大黄、槐角、滑石等,且地榆、大黄、槐角又有凉血、止血、活血、逐瘀、导滞之功;佐以紫苏子,用其润燥、利膈宽肠之用。诸药合方共奏,具有很好的润肠通便、消炎、止血、活血祛瘀、行气通脉的作用。采用此药可达到一药治两病的目的。
本发明相比于现有技术有如下优点经临床试验,应用256例,其中男性106例,女性150例;年龄20-78岁,平均43.7岁;病程1-40年,平均7.8;痔疮226例,便秘216例(有186例为痔疮和便秘重叠);治疗天数7-55天,平均18.2天;其临床症状变化见表一。该药具有疗效高,见效快,复发率低,适用范围广的特点,有效率达100%,其临床结果观察表二复发患者中多数为70岁以上的老人,重体力劳动,长期大量饮酒和进食刺激性食物者,病情症状比过去明显减轻。同时本中成药无任何毒、副作用,可以一药同时治疗痔疮和便秘两种病症,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用药的种类和用量,避免了使用多种药物造成的不良反应,并大大降低了治疗成本。
临床症状变化表

临床结果观察表

从以上两表中可见,本药具有治疗时间短、见效快、范围广、治率高、复发率低、药性平和,无毒、副作用,适用于各种痔疮和便秘,标本兼治、易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按如下配方配置原料药物,并将它们除去杂质、泥土、洗净、经低温小于55℃干燥后混合粉碎成粉末,过100目的筛后装入胶囊,每粒胶囊装0.4克。具体配方如下药名 重量(克) 百分比(%)牛奶树根 1000 50地榆 200 10大黄 200 10槐角 200 10滑石 200 10紫 苏 子 200 10经临床试验,应用64例痔疮和便秘,其中男性25例,女性39例,其临床症状变化和临床结果观察见下表临床症状变化表

临床结果观察表

该药主治各种痔疮和便秘,用法和用量是日服两次,每次4-6粒。用温开水送服,小儿、老人酌减。
实施例2按如下配方配置原料药物,并将它们取去杂质、泥土、洗净、经低温小于55℃干燥后混合粉碎成粉末,过100目的筛后装入胶囊,每粒胶囊装0.4克,具体配方如下药名 重量(克) 百分比(%)牛奶树根 940 47地榆 220 11大黄 180 9槐角 240 12滑石 220 11紫 苏 子 200 10经临床试验,应用40例痔疮和便秘,其中男性16例,女性24例,其临床症状变化和临床结果观察见下表
临床症状变化表

临床结果观察表

该药主治各种痔疮和便秘,用法和用量是日服两次,每次4-6粒。用温开水送服,小儿、老人酌减。
实施例3按如下配方配置原料药物,并将它们取去杂质、泥土、洗净、经低温小于55℃干燥后混合粉碎成粉末,过100目的筛后装入胶囊,每粒胶囊装0.4克,
具体配方如下药名重量(克) 百分比(%)牛奶树根860 43地榆240 12大黄220 11槐角220 11滑石220 11紫 苏 子240 12经临床试验,应用40例痔疮和便秘,其中男性15例,女性25例,其临床症状变化和临床结果观察见下表临床症状变化表

临床结果观察表

该药主治各种痔疮和便秘,用法和用量是日服两次,每次4-6粒。用温开水送服,小儿、老人酌减。
实施例4按如下配方配置原料药物,并将它们取去杂质、泥土、洗净、经低温小于55℃干燥后混合粉碎成粉末,过100目的筛后装入胶囊,每粒胶囊装0.4克,具体配方如下药名重量(克) 百分比(%)牛奶树根80040地榆24012大黄24012槐角24012滑石24012紫 苏 子24012经临床试验,应用42例痔疮和便秘,其中男性15例,女性27说例,其临床症状变化和临床结果观察见下表临床症状变化表

临床结果观察表

该药主治各种痔疮和便秘,用法和用量是日服两次,每次4-6粒。用温开水送服,小儿、老人酌减。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痔疮和便秘的中成药,包括大黄、地榆、槐角、滑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占药物总重量40-50%的牛奶树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痔疮和便秘的中成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药物组成成分牛奶树根 40-50%槐角 9-16%大黄 9-15%地榆 9-16%滑石 9-15%以上药物组成的总重量为10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治疗痔疮和便秘的中成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药物组成成分牛奶树根 40-50%槐角 9-16%大黄 9-15%地榆 9-16%滑石 9-15%紫苏子9-12%以上药物组成的总重量为10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治疗痔疮和便秘的中成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药物组成成分牛奶树根 43-46%槐角 9-16%大黄 9-15%地榆 9-16%滑石 9-15%紫苏子9-12%以上药物组成的总重量为10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治疗痔疮和便秘的中成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药物组成成分牛奶树根 45%槐角 12%大黄 10%地榆 12%滑石 11%紫苏子10%以上药物组成的总重量为100%。
全文摘要
一种治疗痔疮和便秘的中成药,由牛奶树根、大黄、地榆、槐角、紫苏子、滑石所组成,经药材前处理、混合粉碎、过筛等工序制成,其功能为泻火解毒、凉血止血、活血祛淤、行气通络、润燥、滋阴生津,主治内痔、外痔、混合痔等各型痔疮和各种便秘,本发明具有治疗时间短、见效快、范围广、治率高、复发率低、药性平和,无毒副作用,适用于同时治疗各种痔疮和便秘,标本兼治、易制作,成本低等优点,经临床试验256例,总有效率为100%。
文档编号A61P9/14GK1528378SQ0314343
公开日2004年9月15日 申请日期2003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03年9月30日
发明者杨中文 申请人:杨中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