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控制压力的磁吸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16727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能控制压力的磁吸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保健器具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人体针灸穴位治疗及保健的能控制压力的磁吸针。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用于人体针灸穴位治疗及保健的负压点穴器一般是由气囊、气囊颈、磁宫和磁针组成,使用时先用手捏气囊挤出气囊中的气体,将磁宫紧贴在人体表面的穴位上,松手后使气囊及磁宫产生负压,使负压点穴器吸附在人体表面的穴位上。在使用过程中,现有的负压点穴器存在着因磁针不能自动调节压力,常会发生磁针刺伤皮肤的不足之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负压点穴器在使用过程中所存在的磁针不能自动调节压力,会发生磁针刺伤皮肤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在使用过程中磁针能自动调节压力,不会发生磁针刺伤皮肤的能控制压力的磁吸针。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通过如下方式完成的本实用新型能控制压力的磁吸针包括气囊、气囊颈、弹簧、磁宫和磁针,其要点是磁针设在气囊颈的端口上,磁针能在气囊颈的内孔中上下滑动,在气囊颈的内孔中设有弹簧,弹簧上端抵在气囊颈的顶部,弹簧下端抵在磁针的顶面上;在气囊上设有一个气阀门。使用中,通过弹簧自动调节磁针对皮肤的压力,通过气阀门的开启与关闭来控制磁宫对皮肤的吸力强弱,在针疗结束后起针时,打开负压点穴器气囊上的气阀门上的开关,使负压点穴器从人体皮肤表面自然脱离,使使用者不感到疼痛。
本实用新型能控制压力的磁吸针与现有的负压点穴器相比,具有在使用过程中磁针能自动调节压力,不会发生磁针刺伤皮肤的特点,它既不影响原来的医疗效果,又减少了对患者的痛苦。本实用新型特别适合作为家用的医疗保健器具。


图1为能控制压力的磁吸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附图1,本实用新型能控制压力的磁吸针包括气囊2、气囊颈3、弹簧4、磁宫5和磁针7,气囊颈3与气囊2连为一体,气囊颈3位于气囊2的底部,磁宫5呈碗形,磁宫5固定在气囊颈3中部的外侧面上;磁针7设在气囊颈3的端口上,其中磁针7的顶部有一凸肩,气囊颈3的底部内孔壁设有凸缘,磁针7能在气囊颈3的内孔中上下滑动,在气囊颈3的内孔中设有弹簧4,弹簧4上端抵在气囊颈3的顶部,弹簧4下端抵在磁针7的顶面上;位于磁宫5内的气囊颈3的侧壁上设有气囊进排气孔6,在气囊2上设有一个气阀门1,在气阀门1的阀门体上设有气阀进排气孔。使用时,先用手捏气囊2,气从气阀门1及气囊进排气孔6排出去,将磁吸针的磁宫5开口部份贴在人体表面的穴位上即可;若感觉吸力不够,再捏气囊2,通过气囊进排气孔6及气阀门1排出磁宫5更多的气体,直到感觉不紧、不松和不痛为止。在针疗结束后起针时,将气阀门1上的开关打开,气体进入磁宫5,使磁吸针从人体皮肤表面自然脱离。
权利要求1.一种能控制压力的磁吸针,它包括气囊、气囊颈、磁宫和磁针,气囊颈与气囊连为一体,气囊颈位于气囊的底部,磁宫呈碗形,磁宫固定在气囊颈中部的外侧面上,磁针设在气囊颈的端口上,位于磁宫内的气囊颈的侧壁上设有气囊进排气孔,其特征在于在磁针的顶部有一凸肩,气囊颈的底部内孔壁设有凸缘,磁针能在气囊颈的内孔中上下滑动,在气囊颈的内孔中设有弹簧,弹簧上端抵在气囊颈的顶部,弹簧下端抵在磁针的顶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控制压力的磁吸针,其特征在于在气囊上设有一个气阀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保健器具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人体针灸穴位治疗及保健的能控制压力的磁吸针。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负压点穴器在使用中所存在的磁针不能自动调节压力,会发生磁针刺伤皮肤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在使用中磁针能自动调节压力,不会发生磁针刺伤皮肤的能控制压力的磁吸针。本实用新型包括气囊、气囊颈、弹簧、磁宫和磁针,其要点是磁针设在气囊颈的端口上,磁针能在气囊颈的内孔中上下滑动,在气囊颈的内孔中设有弹簧,弹簧上端抵在气囊颈的顶部,弹簧下端抵在磁针的顶面上;在气囊上设有一个气阀门。使用中,通过弹簧自动调节磁针对皮肤的压力,通过气阀门的开启与关闭来控制磁宫对皮肤的吸力强弱。
文档编号A61H7/00GK2654101SQ03205729
公开日2004年11月10日 申请日期2003年8月3日 优先权日2003年8月3日
发明者楼英俊 申请人:楼英俊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