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球囊双腔两通胃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37986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次性球囊双腔两通胃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次性球囊双腔两通胃管,属于医疗器械类,具体讲是用于各种病人的长期鼻饲、胃肠减压、胃液分析、洗胃等的一次性球囊双腔两通胃管,尤其对昏迷、气管切开的病人更有意义。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双腔气囊胃管为前端有侧孔,侧孔上方设有气囊,胃管内壁附有输气管。输气管一端与气囊相接,后端从胃管壁引出(如中国专利01216789.4)。由于现有技术只能起到内支撑作用,给病人鼻饲时,必须剪掉端口,否则注射器乳头与端口连接不紧密;给气囊注气时,容易刺破输气管壁造成漏气。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进行胃肠减压、鼻饲等,又不能刺破输气管壁,同时还能减轻病人痛苦及护理人员的重复操作,而且操作方便、卫生的一种一次性球囊双腔两通胃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本实用新型胃管前端有侧孔,在侧孔的上方设有气囊,胃管内壁附有输气管,输气管一端开口透过胃管的管壁与气囊连接,另一端开口从输气管引出孔伸出,并在开口处设有高弹性橡胶堵塞,其特征在于胃管后端设有注射器乳头接管孔,接管孔处装有接管,接管管口上装有保护帽,胃管后端头上设有负压吸引器管道接口,接口上装有保护帽,注射器乳头接管及负压吸引器管道接口的接管上分别设有夹子,高弹性橡胶堵塞中央凹陷。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由于改进了胃管,选用无毒耐酸透明的医用高分子材料精制而成。本实用新型在进行鼻饲时,无需剪掉负压吸引端口,只需将负压吸引器接管夹闭,可直接从注射器乳头接管口注入。并且由于高弹性橡胶堵塞中央凹陷,注气时可用注射器乳头直接注入,避免针头刺破输气管壁,造成漏气,使胃管从胃中脱出。避免反复插管,减少病人痛苦及经济负担,同时减少护理人员的重复操作。导管双腔透明,易于观察胃内容物性质;前端头钝化,不易损伤食道及胃粘膜;两通接管,可与注射器乳头、吸引器等管任意连接。该产品结构合理,对于烦躁及昏迷的病人更显示出它的创新性,方便卫生,临床应用病人受益,与传统胃管比较有一定的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简图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视图五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包含有胃管9,胃管9总长度约120厘米左右,胃管9前端头钝化,在前端的管壁上有4个侧孔11,侧孔11的上方距前端头钝化处约10厘米处设有输气孔,在输气孔处设有一环绕胃管的高弹性球囊10,未充气时长约2厘米,胃管9后端管壁上开有输气管引出孔13及注射器乳头接管口4,接管口4处装有接管12,接管12的接管口上装有保护帽3,胃管9内壁附有输气管8,输气管8一端开口与胃管上的输气孔相接,另一端开口从输气管引出孔13伸出,并在开口处设有高弹性橡胶堵塞6,高弹性橡胶堵塞6中央凹陷,便于与注射器乳头相接。胃管9后端头上设有负压吸引器接管2,接管2的接口上装有保护帽1。接管12及负压吸引器接管2上分别设有夹子7、5,在使用其中之一接口时夹闭另一接管,并用保护帽盖住所夹接管的接口。在使用时将胃管插入胃内约45-55厘米,再送入5厘米左右,确认气囊进入胃内后,取下注射器针头由高弹性橡胶堵塞6向输气管8中注入空气约30-50毫升,使气囊10直径大于3厘米以上(正常成人贲门直径约2.2厘米),轻轻向外牵拉胃管9有阻碍感,且病人无痛苦时即可。这样胃管就不会因咳嗽、打喷嚏、翻身、躁动等意外从胃中脱出。在进行胃肠减压时,只需夹住注射器乳头接管12即可,在鼻饲时,夹住负压吸引器接管2即可。
权利要求1.一次性球囊双腔两通胃管,胃管(9)前端有侧孔(11),在侧孔(11)的上方设有气囊(10),胃管(9)内壁附有输气管(8),输气管(8)一端开口透过胃管的管壁与气囊连接,另一端开口从输气管引出孔(13)伸出,并在开口处设有高弹性橡胶堵塞(6),其特征在于胃管后端设有注射器乳头接管孔(4),接管孔(4)处装有接管(12),接管(12)管口上装有保护帽(3),胃管后端头上设有负压吸引器管道接口(2),接口上装有保护帽(1),注射器乳头接管(12)及负压吸引器管道接口(2)的接管上分别设有夹子(7)、(5),高弹性橡胶堵塞(6)中央凹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通胃管,其特征在于胃管(9)前端头钝化。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次性球囊双腔两通胃管,属于医疗器械类。本实用新型的胃管前端有侧孔,侧孔上方有气囊,胃管内壁有输气管,输气管一端开口与气囊连接,另一端开口从输气管引出口伸出,开口处有高弹性橡胶堵塞,特点是胃管后端有注射器乳头接管孔,接管孔处装有接管,接管管口上装有保护帽,胃管后端头上设有负压吸引器管道接口,接口上装有保护帽,注射器乳头接管及负压吸引器管道接口的接管上分别设有夹子,高弹性橡胶堵塞中央凹陷。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避免针头刺破输气管壁,造成漏气,减少反复插管给病人带来痛苦及护理人员的重复操作。
文档编号A61M25/14GK2602780SQ0324049
公开日2004年2月11日 申请日期2003年3月14日 优先权日2003年3月14日
发明者陈凤莲 申请人:陈凤莲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