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吸收用品包装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40131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次性吸收用品包装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次性吸收用品包装袋,尤其是一种具有能够反复开启封闭粘贴装置的便携式包装袋。
背景技术
一次性吸收用品诸如卫生巾、护垫已为公知,为了满足人们对一次性吸收用品的卫生要求,现有的卫生巾、卫生护垫大部分采用独立包装结构。1995年7月18日,日本特开平H7-39820公开了一种卫生用品的独立包装,该包装没有中贴离型纸及边贴离型纸,小包膜被设置成能够保护底膜固定胶,并且小包膜向两侧延伸,并向上C型折叠构成护翼胶的保护层。1996年9月3日,日本特开平H8-224269公开了一种扇尾形卫生巾的独立包装结构,扇尾形卫生巾的两个护翼固定胶及扇尾的两个侧翼固定胶通过一片离型纸来保护,同时小包膜与中贴离型纸、护翼离型纸永久性贴合,从而在使用前可以把小包膜与离型纸一次性撕下。关于吸收用品独立包装的其它专利有1976年8月10日授予srinivasan的美国专利US3973567。1985年12月3日授予swanson的美国专利US4556146。1990年3月7日授予umesh的专利EU0357000A1。一定数量吸收用品或者采取独立包装的吸收用品通常用一个可弹性变形的袋子或纸盒包装。这种包装结构通常采用热熔或其它方式密封。该种包装方式一方面在使用前需要将包装袋撕开,对于热熔性粘合的包装袋,发明人发现这一步很难做到,并且由于断裂强度不均匀,所撕开的缺口是不规则的并且一旦撕开就不能再密封;对于不具有单个包装的吸收用品,如果包装打开后吸收用品的使用时间跨越两次月经这种情况对于保证吸收用品的卫生是非常不利的。专利号为98250667的一种“三合一”保健卫生巾包装袋公开了一种把卫生巾、湿强药纸、消毒清洁纸包装在同一个袋子里以方便结合使用的包装结构。专利号为96192666的“容纳吸收制品的包装袋”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一次性吸收用品包装结构,它在同一个包装袋中包含两个以上的具有不同吸收量的吸收制品。2001年4月30日,授予邓锦明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这种一种包装结构,卫生巾的中包是在现在包装袋上进行的改进,在包装袋的侧面设置一个取出卫生巾的开口,且该开口上设有易拉贴的封盖片,该实用新型对于撕开卫生巾包装进行了有益的改进并可以非密封的把开口盖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现有一次性吸收用品独立包装的基础上设计一种易于重复开启和闭合的包装袋,该种包装袋的开口比吸收用品的独立小包宽,可以很方便地取出吸收用品并重新闭合。
本实用新型解决前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一次性吸收用品包装袋,其特征是包装袋具有两个对称的包装容积,每个包装容积由上下两片包装材料构成,并且该两片包装材料重叠部分的四个外侧边中靠近中心线那一侧是不封合的,包装材料的其它三个侧边是连续的或者固定成一体从而形成具有一个开口的包装容积。如果两个包装容积在水平方向沿对称中心线呈180度展开的话,两个包装容积的开口是相邻并且是相对地分布在中心线的两侧。在两个包装容积沿对称中心线折叠的状态下,两个包装容积中对应的内侧面则是相邻并且重叠的,为了不使该包装在携带过程中两个包装容积分开,本实用新型在该相邻的两片包装材料接触面的任何一面涂胶,所途的胶其剥离强度比包装材料的断裂强度低。对应该涂胶位置的另一面表面部分或者全部进行防粘处理,使得两个包装容积在折叠状态下易于打开取出吸收用品并可以重复粘合。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的本实用新型的另外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一次性吸收用品包装袋,其特征是包装袋由一片材料按“C”型折叠面成,折叠后的包装材料纵向两端在两折叠线所构成平面的同一侧并且部分重叠,下面两层包装材料四个侧边有三个是封闭的,从而构成一个具有朝着第二折叠线开口的包装容积。在上层材料的纵向端部附近有一个可反复粘合的包装开启装置,它可以是由包装材料本身构成,即在包装材料靠近纵向边沿附近涂有不干胶,胶的剥离强度小于包装材料的断裂强度,涂胶部分的对应粘贴位置是经过防粘处理的,这使得该包装可以反复开启粘合而不会损坏包装材料,该开启装置也可以是通过附加一片材构成,该片材一端与包装袋永久性接合,另一端与包装袋的对应位置可剥离粘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它一方面可以很方便地打开包装并取出其中的吸收用品,然后把该包装重新粘合,而不必撕坏包装袋,保持包装袋的美观,另一方面,使用者可以根据自身的日用量酌情限量携带,为旅行带来方便,而且本实用新型更具有隐蔽性,使女性不愿意让别人知道其私人用品的愿望在本实用新型设计中得到满足。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进行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展开图;图2是
图1的A-A剖面图;图3是第一实施例的折叠状态图;图4是图3的左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展开图;
图6是图5的B-B剖视图;图7是第二实施例折叠状态的剖视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展开图;图9是图8的C-C剖视图;
图10是图8折叠时的剖视图;在上述附图中,1是具有独立包装的吸收用品,2是包装材料,3是不干胶层,4是防粘层,5是易撕贴,Y表示是包装材料的纵向边沿一个凸起部分,Z表示第二片材的折叠部分。包装材料作为一个整体从侧面分为a、b、c、d、e、f、g、h,对应该部分的另一侧面以a’、b’、g’、h’等表示,以方便叙述,对称中心线为oo’。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的第一实施例中,包装材料是展开成180度的俯视图,包装材料是一个整体,aa’bb’构成左边一侧包装容积的上表面,与包装材料下一层部分重叠,重叠部分的二个侧边ab、b’a’上下两层材料是封压成一体的,而侧边bb’处的包装材料是连续的,第四个侧边aa’上下两层包装材料是分离的,这样便形成开口面向中心线oo’的一个包装容积,右边的包装容积与左边的包装容积一样并相对于中心线oo’对称。并且在包装容积的外表面hgh’g’上有一不干胶层3,在不干胶层对称位置有一防粘层4,防粘层4的表面积比不干胶层3大。图2是
图1的A-A剖面图,第一个包装容积有3个独立包装的吸收用品1,这样两个包装容积就可以装6个吸收用品1。包装容积abcd与包装容积efgh开口相对。在正常情况下,左右两个包装容积是沿中心线oo’折叠在一起的,如图3所示。在折叠状态时,不干胶与防粘层是粘合在一起的,如图3的左视图可以看出。需要使用时打开包装物,取出其中的一片吸收用品1,然后再把包装物折叠成如图4所示状态以方便携带,在这过程中,通过不干胶3与防粘层4的配合,包装袋2不会被撕破。
第二实施例图5中,包装容积只有一个即上表面aba’b’与下层的包装材料构成的空间,其B-B剖面图见图6,即abcd构成的容积,图5是包装物展开时的俯视图,覆盖片efe’f’构相对于包装容积180度展开。并且覆盖片的纵向边沿有一个凸起部Y,在凸起部Y的附近涂有不干胶3,对应不干胶3的贴合部位有防粘层4。在本实施例中,图6表示有3个吸收用品放在包装容积里面,当把覆盖片efe’f’向上向左折叠,让不干胶层3与防粘层4重合时,其剖视图如图7所示,这里Y与包装材料是游离的,当需要取出吸收用品时,可以捏住包装材料的凸起部分--Y撕开粘合部分,取出一片后可以把覆盖层重新按如图7所示再粘合。
图8所示的第三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不同的地方在于,第三实施例中,覆盖层efe’f’不具有不干胶层,面是在包装材料的凸起部Y永久性粘合一易撕贴5,左边的包装容积上的防粘层4对应覆盖层折叠时的粘合位置。其中易撕贴5的端部具有一定宽度的反折部分Z,本实施例中,包装容积亦存放3片吸收物品,当把覆盖片向上向左折叠时,如
图10所示易撕贴与Y的贴合是不变的,易撕贴的另外一部分与防粘层4相粘合,易撕贴的反折部分Z相对于包装材料是游离的,这样当需要使用吸收用品时,可以捏住易撕贴的反折部分Z撕开包装物取出吸收用品,取出后可以再把覆盖片重新如
图10粘合好。
本实用新型一方面可以根据不同吸收用品的日用量确定每一包装里面所包含的吸收用品数量,从而减少单个包装的体积,方便携带。另一方面,取用吸收用品时不撕坏包装袋,吸收用品用完后,还可以把其它包装袋的吸收用品放置于本实用新型中以方便外出携带。
权利要求1.一种一次性吸收用品包装袋,其特征是包装袋具有两个对称的包装容积,每个包装容积由上下两片包装材料构成,并且该两片包装材料重叠部分的四个外侧边中靠近中心线那一侧是不封合的,包装材料的其它三个侧边是连续的或者固定成一体从而形成具有一个开口的包装容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袋,其特征是,其中一个包装容积的两片包装材料的外表面有一面涂胶,所涂的胶构成两个包装容积反复开启粘合部分。
3.一种一次性吸收用品包装袋,其特征是,包装袋是由一片材料向上向内折叠而成,包装材料纵向两端在两折叠线所构成平面的同一侧并且部分重叠,下面两层包装材料四个侧边有三个是封合的,包装容积的开口朝向第二折叠线,在上层材料的纵向端部附近有一个包装开启装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装袋,其特征是所述的开启装置由包装材料本身构成,在包装材料靠近纵向端部附近涂有不干胶,胶的剥离强度小于包装材料的断裂强度。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装袋,其特征是所述的开启装置由第二片材构成,该第二片材一端与包装材料纵向一端是永久性接合的,另一端与包装材料的纵向另一端的对应位置是可剥离粘合的。
专利摘要一种一次性吸收用品包装袋,其特征是所述的包装袋具有一个或者两个包装容积,在包装袋处于折叠位置时,包装材料的特定位置具有可反复粘合的开启装置。该种包装袋被设计成便于携带的一种结构并且取出其中一片吸收用品后可以方便地把该包装重新粘合,而不必撕坏包装袋,保持包装袋的美观,另一方面,使用者可以根据自身的日用量酌情限量携带,为旅行带来方便,而且本实用新型更具有隐蔽性。
文档编号A61F13/15GK2663314SQ0324426
公开日2004年12月15日 申请日期2003年4月11日 优先权日2003年4月11日
发明者杨增扬, 赖开慧 申请人:福建恒安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