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抗血栓性之含铂的陶瓷组成物及含其之物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82498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抗血栓性之含铂的陶瓷组成物及含其之物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具有抗血栓性之含铂的陶瓷组成物。更详细而言,是关于含有氧化铝及1种以上选自二氧化矽或氧化钛,以及1种以上选自铂、钯、铱、铑及其之化合物的抗血栓性组成物及混入该组成物的抗血栓性物品。
背景技术
近年来,含铂的陶瓷组成物作为远红外线放射材料,受到注目。远红外线为放射波长及辐射波长为数μm至约400μm范围的电滋波,加热效果及干燥效果优异。因此,作为远红外线放射物的陶瓷,因为不会过度加热表面,而且至内部均匀加热,所以亦活用于高品质的食品加工领域。另外,将远红外线放射材料混入纤维或涂布于表面的具有远红外线效果的纤维,广泛地使用于寝具、衣服及内衣等。
例如,特开昭62-184088号公报中揭示,含有氧化铝、二氧化矽及粗铂等的远红外线放射用粉末,对于食品类的熟成、提高保存期限或食感上具有效果。
特开平3-190990号公报中揭示,含有氧化铝、钛及粗铂的红外线微弱能量放射用粉末,对于食品类的熟成、提高保存期限或食感上具有效果,含有该粉末的合成纤维可促进血液循环、具有温热效果、对于手脚冰冷或关节痛的症状具有效果。
另外,特开平3-241025号公报及特开平4-73226号公报中揭示,将氧化铝、二氧化矽及粗铂所形成的远红外线放射用粉末,混合于尼龙或聚酯所得的丝线所制造的编织物,对于生物体,可达成极为良好的保温性。
如上所述,虽然已知含铂的陶瓷组成物对于生物体,具有促进血液循环作用、温热作用及保温作用,对于手脚冰冷或关节痛的症状具有效果,但仍寻求将相关组成物应用于其他的用途。
因此,本发明是以开发含铂的陶瓷组成物的崭新用途为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者努力研究含铂的陶瓷组成物的结果,由本发明可知,发现使该组成物存在于生物体皮肤附近时,可发挥防止血栓形成的效果,亦即发挥防血栓性。
本发明是含有(i)氧化铝及(ii)1种以上选自二氧化矽及氧化钛,以及(iii)1种以上选自铂或铂化合物、钯或钯化合物、铱或铱化合物及铑或铑化合物的元素或其化合物的抗血栓性组成物。
本发明是关于上述的抗血栓性组成物,另外再含有(iv)1种以上选自银或银化合物或金或金化合物。
用以实施发明的最佳型态如下本发明的组成物中所含有的成份(i)“氧化铝”Al2O3是以使用烧结性优异的纯度为99.9%以上的高纯度氧化铝为宜。作为氧化铝,亦可使用市售的粉末状的高纯度氧化铝。上述成份(i)的含量,以20至60重量份为宜,以30至50重量份尤佳。另外,虽然上述成份(i)的粒径是依使用本发明组成物的制品及使用型态而定,但通常粒径是可使用例如数μm以下者。混入纤维使用时,上述成份(i)的粒径,依其纤维径而定,为2μm以下,以1.5μm以下为宜,以1.0μm以下尤佳,例如调整约0.3μm的粒径为宜。
本发明的组成物中所含有的成份(ii)“二氧化矽”SiO2是以使用纯度为99.8%以上的高纯度二氧化矽为宜,亦可使用市售的例如超微粒子状的无水二氧化矽。二氧化矽的粒径,与上述成份(i)相同。
本发明的组成物中所含有的成份(ii)“氧化钛”TiO2的纯度、粒径及配合量与上述成份(ii)相同。可使用市售的超微粒子状的氧化钛。另外,可使用由纯度为80%以上的二氧化钛的粗粒子,造粒精制所得的高纯度且微细的二氧化钛。
本发明的组成物中所含的1种以上选自二氧化矽及氧化钛的成份(ii)是以40至80重量份为宜,以50至70重量份尤佳。
本发明的抗血栓性组成物中,作为上述成份(ii),是以氧化钛为宜。
本发明的组成物所含有的成份(iii)“1种以上选自铂或铂化合物、钯或钯化合物、铱或铱化合物及铑或铑化合物的元素或其化合物”是以胶体型态添加为宜。这是因为所谓胶体活性化可期待吸附氧及氢。作为成份(iii)是以铂或铂化合物为宜。成份(iii)在本发明的组成物中,作为金属是以0.0005至0.010重量份为宜,以0.001至0.004重量份尤。另外,作为成份(iii),以使用粒径约为0.7至4nm(7至40),例如分散胶体在盐酸溶液中的成份(iii)的分散胶体[以下,称为成份(iii)胶体]为宜。使用含成份(iii)于胶体中者,为0.1至5重量%,以0.5至2重量%为宜,以0.8至1.2重量%尤佳,考虑胶体中的成份(iii)的浓度,添加使其于组成物中含有0.0005至0.010重量份。另外,成份(iii)胶体的调制方法是可使用常用的方法。例如可使用商业上市售的例如含有1重量%的铂的铂胶体溶液。
本发明的组成物中任意使用的成份(iv)“银或银化合物或金或金化合物”是以粉末型形态使用为宜,可使用市售的银粉末。本发明的组成物中,所含银为0至10重量份,以0.5至5重量份为宜,以0.7至2.0重量为尤佳。
另外,本发明的组成物可含有氮化矽。认为氮化矽是可使氢动作良好,规定氢离子的移动方向在特定方向的角色者。但是含有氮化矽时,以3重量份以下为宜。
本发明的抗血栓性组成物是将氧化铝及1种以上选自二氧化矽或氧化钛,分别与分散于胶体的铂或铂化合物混合,使铂载持于各粒子,搅拌混合载持铂的粒子,其次,必要时,在其中,混合银或金或其化合物的粉末而可制造。另外,仅于所定量的氧化铝粒子,加入所定量的铂胶体,其次,在载持铂的氧化铝中,加入二氧化矽或氧化钛搅拌混合,加入银粉末,再度搅拌混合亦可制造。
另外,本发明的组成物是将铂胶体与上述成份(i)、上述成份(ii)及1种以上任意成份的上述成份(iv)所形成的粉末原料混合,以任意的具有可喷雾的流动性的溶媒等稀释,喷雾后以约50至150℃,加热约10分钟至1小时而可制造。稀释溶媒是只要不阻碍本发明的组成物的效果的溶媒即可使用,可举例如纯水及乙醇等。为提高分散性,可添加已知的分散剂。
本发明的抗血栓性组成物是可制造成微粒子粉末,粒径以0.1至2.0μm为宜,以0.2至1.0μm尤佳。
本发明亦关于含有上述的抗血栓性组成物的抗血栓性物品。作为物品,可举例如内衣类(内裤、紧身裤、丝袜及卫生裤等)、睡衣类(睡衣、肚围及睡袍等),洋服(毛衣、休闲衫、裤、裙及女用衬衫等)、和服[和服、丹前(和式外套)及襦袢(和式内衣)等]及围裙等衣服、座垫、座垫套、毯子、床单、睡垫、枕头、枕头套及床垫等的寝具、袜子、帽子、领带、手帕及腰带等的服饰品、皮鞋等的鞋类、地毯等的铺地用物、窗帘类、床及椅子等的家具等,以衣服及寝具为宜。
本发明的抗血栓性物品是将抗血栓性组成物,例如混入物品材料中或附着于物品表面而可制造。
例如在寝具或睡衣材料的纤维中,混入抗血栓性组成物时,在纤维材料的合成高分子材料所混合的抗血栓性组成物为0.1至25重量%,以0.1至3重量%为宜,以0.3至1.5重量%尤佳,将该混合物,以常用的纺丝法,例如使用溶融法,纺丝成长丝或中空丝等,由所得的丝制造纺织或编织物,接着可采用常用的方法作为制造棉被、床单、毯子、睡垫、枕头套、休闲衫、裤及睡衣等的寝具或睡衣的方法。将如上述所得的含有本发明的组成物的丝,与未含有本发明的组成物的其他丝,例如木线、麻、绢及羊毛等天然丝或合成丝混纺,亦可制作各种纺织品及寝具或睡衣。
另外,混合本发明的抗血栓性组成物于合成树脂材料,由该混合物制成球状、椭圆状、圆筒状板状、积层状及管状等的任意形状的成型物,可将抗血栓性组成物混入物品材料中,例如所得的管状物可成为枕头芯材料。
使物品中附着抗血栓性组成物是将抗血栓性组成物与合成高分子材料所形成的混合物,在物品上,采用喷雾、浸渍或包覆的方法。
在此,合成高分子材料包括尼龙、维尼纶、酯、丙烯醯、氨基甲酸乙酯、聚醯胺、聚酯、聚丙烯腈、聚链烯烃及乙酸酯等。
在本发明的物品的制造中,因应需要,可配合例如氧化镁、云母、碳酸钙及沸石等的催化剂、可塑材、紫外线吸收剂、充填剂、着色剂、着色防止剂、难燃剂、止血剂、安定剂、耐热剂及萤光增白剂等的各种添加剂。
上述的方法,尤其是依据将抗血栓性组成物混合于物品材料中的方法所得的物品,因为抗血栓性组成物的各成份坚固地附着于纤维或成型物品中,所以可防止抗血栓性组成物含量的降低。另外,依据该方法,与先行法相比较,可增加本发明的组成物的含量。
作为本发明的寝具的材料是可利用例如含有抗血栓性组成物的丝(长丝、短纤维)、中空丝、纺织品、编织物、不织布、任意的形状(例如球状、椭圆状、圆筒状、板状、积层状及管状等)的成型物等。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所示的实施例并不限定本发明的范围,是表示其代表性的实施形态。
抗血栓性组成物的制造(1)将市售的氧化铝、二氧化矽及氧化钛(二氧化钛),均调整成粒度为1μm以下,其次,分别对于各33重量份,分别混合各0.083重量份(亦即各0.0008重量份的铂)的含有1%铂的铂胶体溶液(田中贵金属株式会社制;粒径为40),制作成胶体混合物。其次,于99.25重量份的该混合物,加入1.0重量份的粒径为0.2至1.0μm,平均粒径为0.7μm的银粉末(田中贵金属株式会社制)。因此,本实施例的组成物中各物质的配合比为氧化铝33.0025重量%,二氧化矽33.0025重量%,氧化钛33.0025重量%,铂0.0025重量%及银0.99重量%。
抗血栓性组成物的制造(2)将组成物中的含量更改为氧化铝49.499重量%,氧化钛(二氧化钛)49.499重量%,铂0.002重量%及银1.0重量%以外,其他与实施例1同样地形成组成物。将所得的组成物,以具有可喷雾流动性的纯水稀释,喷雾而均匀地分散,之后,以约50至150℃,加热约10分钟至1小时,制造成微粒子粉末型态的组成物。
抗血栓性纤维的制造方法将实施例2所得的组成物,以5重量%混入聚酯片中,制作成主胶料。纺纱纤维时,混入相对于聚酯的10重量%的主胶料而制作成抗血栓性纤维(聚酯)。因此,聚酯纤维中的抗血栓性组成物的比率为0.5重量%。另外,所制造的纤维为I长纤维(长丝)75旦(denier)72mm的长丝及II短纤维6旦51mm的中空丝。
抗血栓性管的制造将实施例2所得的组成物,以5重量%混入聚酯片中,制作成主胶料。另外,制作聚乙烯管时,混入10重量%的该主胶料。因此,管中的组成物的比率为0.5重量%。另外,所得的管子的直径(外径)为5mm,长度为7mm。
各种抗血栓性寝具及睡衣的制造由实施例3及4所得于纤维及管子,依据常法,制造以下的寝具及睡衣。
(1)床单形状平面型,宽150cm×长230cm纤维混合率100%抗血栓性纤维(聚酯)其他平织(纵丝及横丝均为100%抗血栓性纤维)(2)毯子形状两面起毛型,宽140cm×长200cm纤维混合率起毛部份50%抗血栓性纤维(聚酯),50%棉其他起毛部份使用抗血栓性纤维(聚酯),混棉40号双丝(3)睡垫形状宽90cm×长185cm×厚2cm,重量为1.5kg纤维混合率中棉100%抗血栓性纤维(聚酯)外缘材料100%抗血栓性纤维材料(聚酯)其他完成被子加工(4)枕形状充填物(管子)分为5份的可微调节型,宽60cm×高50cm(全体)成份充填物 100%抗血栓性管子(聚酯),本体袋100%棉,本体套100%棉其他将枕头的充填物(内部),分开充填于5个细网袋,具有可微调整头部位置的构造,将第5个细网袋安装于本体套,具有支撑颈部至肩部的构造。
(5)休闲衫形状圆邻长袖纤维混合率使用97%抗血栓性纤维(聚酯),3%聚氨基甲酸乙酯的材料(6)裤形状长裤纤维混合率使用97%抗血栓性纤维(聚酯),3%聚氨基甲酸乙酯的材料[实施例6]抗血栓性的试验A、序言血液循环为生理状态,在血管内不凝结,保持流动性而循环。这是因为血管内皮细胞所具有的抗血栓性与凝血系统及血纤维蛋白溶解系统,保持动态平衡。血中所准备的血小板及凝血因子为止血所需量的数倍至10倍之多。相对于此,控制凝血系统的因子类的数量少,血中浓度亦为低的状态。因此,虽然凝血反应是促进系统比抑制系统稍强,但是因内皮细胞有效地控制,可维持血液循环。
本回,依据无血栓状态,过着比血栓准备状态更接近正常的日常生活的诊察住院的20例的对象的理解及协助,研究对于使用本发明的抗血栓性寝具及睡衣的凝血系统及血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变化。
B、实施方法对象20名的人体诊疗住院受诊者方法将对象以封筒法分为I组及II组。对象如下所述(参考表1),于下午2点起,使用2种寝具及睡衣午睡2小时。午睡时,室温固定于24℃,午睡前1小时禁止喝水。
I组第1天,使用本发明的寝具及睡衣(抗血栓性床单、毯子、睡垫、枕头、衬衫及裤)第2天,使用一般的寝具及睡衣(床单、毯子、睡垫、枕头、衬衫及裤)II组第1天,使用一般的寝具及睡衣第2天,使用本发明的寝具及睡衣表1 另外,一般的寝具及睡衣是使用如下述之物。
(7)床单形状平面型,宽150cm×长230cm纤维混合率100%棉其他平织(纵丝及横丝均为100%棉)(8)毯子形状两面起毛型,宽140cm×长200cm纤维混合率100%棉(9)睡垫形状宽90cm×长185cm×厚2cm,重量为1.5kg纤维混合率中棉100%棉外缘材料100%棉其他被子加工(10)枕形状充填物(管子)分为5份的可微调节型,宽60cm×高50cm(全体)成份充填物 100%聚乙烯管子,本体袋100%棉,本体套100%棉其他将枕头的充填物(内部),分开充填于5个细网袋,具有可微调整头部位置的构造,将第5个细网袋安装于本体套,具有支撑颈部至肩部的构造。
(11)休闲衫形状圆领长袖纤维混合率使用100%聚酯材料(12)裤形状长裤纤维混合率使用100%聚酯材料期间平成13年2月21日至3月15日C、检查项目1、腋温、体重2、全血粘稠度、血浆粘稠度、一般血液检查及凝血系统及血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机能①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每时间试验)、PT(凝血酵素原时间)、HPT(肝促凝血酵素原激酵素试验)、TT(凝血试验)、ATIII(抗凝血酵素III)、儿茶酚胺(三种)②P-selection(内皮细胞粘着分子)、PAI-1(纤维蛋白溶媒原活化因子抑制剂-1),β-TG(β-三酸甘油酯)、TX-B2(血浆血栓素)③t-PA(组织胞质素前驱体活化因子)、NO、PGI-2(前列腺素)、TM(血栓调理素)、MDA-LDL1及2是于午睡前及午睡开始2小时后抽血而测定。抽血量为30ml/次。全部对象进行如表2的凝血系统及血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检查。
表2

3、桡骨动脉血管径住院中的任何时间测定。
施行以上检查时,尤其抽血法中,若混入组织液时,容易引起测定值的变化,原则上,是以双注射筒法的留针设置法,进行抽血。
4、有关年龄分布将20例的病例分为49岁以下,50至59岁及60岁以上的年龄分布时,如下所述。
年龄 病例平均年龄27至498(1)37.550至596(3)54.560至716(4)64.8()内为女性男性12名,27至65岁,平均年龄为45.1岁女性8名,46至71岁,平均年龄为59.4岁总平均年龄为50.8岁D、病例的主要因素分析因为是住院诊查的病例,所以进行有关健康状态的疾病的有无及日常生活上的注意事项、需精密检查及需治疗的判定。因为最近的住院检查是将重点置于生活习惯病,所以以此为依据,调查作为主要因素的体重、脂质、血糖值、动脉硬化性病变的有无及肝机能障碍为重点的病例。
对于上述的各主要因素,如表3所示,给予点数,依据健康状态分为正常例(A组)、其他疾病组(B组)及生活习惯病或其他多种主要因素例(C组)的三组,对于A、B及C组的各主要因素施以评分时,如表4、5及6的结果。
另外,使用一般寝具及睡衣的对照组为K组,使用本发明的寝具及睡衣为PL组。
对应K及PL组的生活习惯病相关主要因素评分所区分的A、B及C组,调查其凝血系统及血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变化。
仔细调查如表4、5及6所示时,认为依据健康状态,首先是脂质的增加,其次,随着脂质的增加而体重增加,而发生动脉硬化性病变(因抽烟而增强)、糖尿病及肝障碍(主因为饮酒)的倾向。
表3生活习惯病的主要因素1、BMI(Body Mass Index)体质指标

2、脂质(Lipid,L)mg/dl


以腹部回声作脂肪肝的确认1点加算3、血糖值(Glycemia,G)mg/dl

4、其他①来自动脉硬化(A)者……点数1高血压症、冠动脉硬化症、治疗中者以往曾患狭心症、心筋梗塞、脑梗塞者②肝机能障害(H)1、GOT、GPT、γ-GPT值100以下1点2、GOT、GPT、γ-GPT值100以上2点3、LDH、LAP、ALP值上升 1点1+3的合并 2点表4A组


表5B组


表6


E、有关基准值内变化有关住院诊查的一般抽血检查以外,关于凝血系统及血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检查项目亦有不同的19种之多。
关于K组(使用一般寝具及睡衣)及PL组(使用本发明的寝具及睡衣),分别于使用寝具及睡衣前后抽血。对于午睡前后的检查的一般血液检查[红血球、白血球、Hb(血色素)、Ht(血球比容积)、MCH(平均红血球血色素量)、MCHC(平均红血球血色素浓度)及PLT(血小板)]及凝血能力检查的TT(s,%)、PT(s,%)、APTT(s,%)及电解质(Na、K、Cl及Ca),K组及PL组的各A、B及C组因午睡的影响是于正常基准值内的变化,在差异上几乎无大的变化,所以对于K组及PL组,调查凝血系统及血纤维蛋白溶解系统中因午睡的影响。
另外,午睡前检查是以before,午睡后检查是以after表示而检查。
F、病例的调查①血管内皮系统(参考表7)血管内皮细胞具有强烈的抗凝血作用,因为带有强力的阴电荷,所以与同为阴电荷的血小板排斥。另外,内皮组胞放出NO(一氧化氮)、PGI2(prostaglandin),抑制血小板机能,产生放出TM(thrombomodulin)、t-PA(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综合地发挥强烈抗血栓活性。
有关t-PA、PGF1α(6-酮-前列环素Flα)、TM、亚硝酸离子及硝酸离子的产生量,于K组及PL组的午睡前后,发现仅PGF于K组,于午睡后约增加10%,于PL组则有降低约10%的倾向。有关t-PA、TM及NO则分别于各自的基准值内的变动范围。
有关血管内皮系统。PGF量于K组after约增加10%(5至15%的变动范围),反而于PL组after有降低约10%(-7至-27%的变动范围)的倾向。
由此点而言,关于血小板机能,因为K组after的PGF有增加的倾向,对于血小板产生抑制的作用,因为PL组after的PGF有减少的倾向,有促进血小板机能作用(形成血栓)的倾向。
表7

②血小板系统(参考表8)PAI-1、P-selectin、TX-B2及PLT的变动为血小板机能的活性化指标。血小板在正常情况下是保持静的状态,在血管内皮细胞机能优越的状态下,因为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的糖蛋白的阴电荷,互相排斥,而抑制血小板的血管壁的粘着及凝聚。PAI-1、P-selectin、TX-B2及血小板数的变动,如表8所示。
PAI-1于K组after平均降低21%(-7至-33%的变动范围),反而PL组after有平均增加3.1%(-9.8至+8.2%的变动范围)的倾向。
P-selectin是在K组及PL组的A组有增加的倾向,B及C在K组虽然减少(-23至-18.7%),在PL组的B及C则轻度减少(-3至-3.4%)。
TX-B2在K-C组明显地增加,PL-C组则明显地减少。亦即PAI-1及P-selectin于K-PL组显示稍微的增减,但是加上TX-B2,综合地分析血小板机能时,K组after的血小板机能,整体而言是有朝向促进血栓形成的倾向,PL组after的TX-B2有减少的倾向,认为因为抑制血小板机能,所以显示朝向出血的倾向。这是血小板内部的血栓素A2的产生降低,亦就是阻碍产生,显示使用本发明的抗血栓性纤维可镇定血小板机能活化性。
表8

③凝血系统及其相关物质(参考表9)一并研究凝血第I因子的Fibrinogen(纤维素原)、第IV因子的控制Ca++及凝血酵素(thrombin)因子的抗凝血酵素(antithrombin)及MDA-LDL。
因为Ca以外的电解质(K、Na及Cl)的变动几乎都在1mEq/L的生理基准值内变化,而TT及HPT的变化亦为极小范围的变动,所以省略在表中的研究。
有关MDA-LDL,K组及PL组于午睡后均显示轻度的降低,但是认为该程度的变动,是不会造成MDA-LDL抑制内皮细胞的TM及t-PA的发生,增加组织因子PAI-1的产生而导致使内皮细胞的抗血栓作用降低的变化程度。
有关PT及APTT,PT在K组及PL组的两组并未发现有明显地变动。因为发现APTT在K组有轻度的增加,在PL组则有轻度降低的倾向,所以内因子系统凝血反应系统,发现PL组比K组在午睡后有轻度延长的倾向。
表9

④其他、BV(基底静脉压)、PV(上巩膜静脉压)及CA(儿茶酚胺)(参考表10)发现因午睡的影响而体温上升,若伴随出汗作用而使血液浓缩,增加血球比容积,所以发现全血粘稠度上升,而且进而儿茶酚胺有过多分泌的倾向时,因脾脏内血管收缩作用,红血球及血小板增加且血小板机能活性化,进而可预测凝血系统的亢进及全血粘稠度及血浆粘稠度增加。实际上如表10表示,发现全血及血浆粘稠度以及Ht值的变动,在K组及PL组两组的after全例,有减少的倾向。
三种儿茶酚胺中,最引人瞩目的是正肾上腺素的变动。K组及PL组的befer,均显示在上限值的上下程度的高值,但在after,K组及PL组的正肾上腺素量均同样地平均减少45至55%左右。因为正肾上腺素量的减半而使交感神经受体的刺激作用降低,发现因去除血管抵抗减弱而循环血液量降低以及因血流速度的减速而BV及PV降低。
表10

G、考察作为凝血系统及血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PAI-1、P-selectin及TX-B2的变动受到注目,所以进行其相关考察。
1、PAI-1及P-selectinPAI-1是血管内皮细胞及血管平滑肌细胞或脂肪细胞所产生,为t-PA的主要阻碍因子。亦存在于血小板中,随着血小板凝聚而放出。来自血小板的该PAI-1主要放出于血栓部位,与凝血纤维(fibrin)为可逆性结合,以浓缩于凝血纤维周围存在,中和t-PA的活性。
对照组(K组)的A、B及C组中,PAI-1有减少的倾向,而于PL-B及C组则显示些许增加的倾向。
表7的t-PA的研究中,K组及PL组均相同地显示于午睡后有降低的倾向,因为未发现t-PA有消耗增加的倾向,所以认为与PAI-1的消长大致上成平衡状态。另外,P-selectin例中,在K-C组的减少倾向是明显的,但在PL-C组仅稍微减少。
由这些事实,关于PAI-1及P-selectin的生成,C组(生活习惯病)中的PL组比K组不引起明显地降低。亦即显示,在C组中血小板机能的降低,虽然在K组发现,但是在PL组并未发现或是非常轻微。总而言之,血小板机能如TX-B2的消长中所述,认为在PL-C组after可明显地受到抑制。
2、TX-B2
血小板受活性化时,产生强力的血小板活性化物质的TX-A2,虽有促进周围血小板活性的正向回馈(positivefeedback)路径,但是TX-A2为极度不安定的物质,以半衰期约为20秒分解成TX-B2。TX-B2的增减是显示血小板机能的活性化状态。
TX-B2是在K-A及B组、PL-A及B组午睡后显示减少的倾向。相对于此,在K-C组午睡后虽发现有明显地增加的倾向,但在PL-C组after显示有明显地减少的倾向。
该事实是在罹患生活习惯病的病例中,使用一般的寝具后体温上升,活性化血小板机能,发现TX-B2明显地增加,显示虽不一定,但已近似于血栓准备状态,PL组(使用本发明的寝具及睡衣例)中,TX-B2的增加受到抑制,意味着血小板机能的活性降低,显示血栓准备状态受到镇定化。
如此的TX-B2在PL-C组中明显的生成减少的倾向,是认为显示与阻碍有关TX-A2合成途径的环氧酵素(cyclooxygenase)及磷脂酵素A2(phospholipase A2)等的酵素活动的阿斯匹林及美洒辛(Indomethacin)等的抗炎症及镇痛剂有类似的作用。
3、关于控制凝血酵素生物体内变性物质的糖化蛋白AGE及氧化变性LDL可抑制内皮细胞产生TM及t-PA的机制,相反地亦可说是增强PAI-1的产生及降低内皮细胞的抗血栓作用。由表9中MDA-LDL因午睡的消长可知,因为K组平均减少14.2%,PL组平均减少14.7%,所以减低对内皮细胞产生TM及t-PA机能的抑制,因而维持了内皮细胞的抗血栓作用。
另外,由表7的TM及t-PA的消长可知,TM几乎无变动而t-PA在K组平均减少15.8%,PL组平均减少8.9%,所以可以判断PL组在内皮细胞的抗血栓机能降低程度少。另外,纤维素原及ATIII的变动,由表9可知。
K组 纤维素原量平均减少6.5%,迟缓0.6秒PL组 纤维素原量平均减少6.6%,迟缓0.6秒并无太大的差异ATIII如表9所示,K组平均减少7.8%,PL组平均减少6.4%。因为通常ATIII对于生成凝血酵素量是成过量存在,所以此减少程度,对于凝血酵素生成量,仍是可充份应对的状态。因此,所生成的凝血酵素与纤维素原、TM(thrombomodulin,血栓调理素)及ATIII结合,可充份地控制该活性。亦即,可判断凝血酵素控制机制是机能良好。由此点,综合地考虑氧化变性LDL、t-PA、TM及ATIII的消长时,认为PL组比K组更可保持良好的午睡后的血管内皮细胞的抗血栓性。
H、总结研究关于使用本发明的寝具及睡衣午睡时的凝血系统及血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机能的变化。
关于血管内皮系统机能,显示t-PA、TM及NO的变动范围少,仅PGF在K组增加(血小板机能抑制性),在PL组则PGF有减少的倾向(血小板机能促进性)。血小板机能中的TX-B2的变动是非常有特色的,尤其认为有生活习惯病的K-C组after,显示有增加的倾向,认为在PL-C组则有明显地减少的倾向。
即使考虑PGF的变动,TX-B2的变动大体而言,受影响为在K组after的血小板机能是促进性的(血栓形成),PL组after的血小板机能是抑制性的(抗血栓形成即有出血倾向)。另外,依据纤维素原、TM及ATIII的凝血酵素抑制机制是可保持良好。
关于儿茶酚胺,尤其正肾上腺素量在K组及PL组两组的before,显示近于上限值量之值,但在after减半,使α受体作用降低,发现BV及PV有降低的倾向。
令人注意的是,如上所述,TX-B2的变动在C组的K-after增加,相对地PL-after明显地减少,PGF在PL-after减少是认为与所谓aspirin dilemma相同的现象。亦即,依据本发明之组成物的作用而抑制血小板及血管内皮中环氧酵素的酵素作用是如表8所示,TX-B2的产生在PL-C组after受到强力的阻碍而使PGF的产生轻度降低,因PGF降低而有形成血栓的倾向,认为因TX-B2的减少,对于促进抗血栓作用的意义颇大,大体而言,午睡后的本发明之组成物的抗血栓作用的倾向,与使用少量的阿斯匹灵时同样地不陷于优先出血倾向而优先地进行抗血栓性作用。
本发明之抗血栓性组成物的放出负离子(MINUS ION)效果及抗菌性本发明之抗血栓性组成物为一种陶瓷,吸收共呜由人体所放射出的微量之生育光线(5至15μm),增大幅度为1.2至1.5倍而放射新的生育光线。亦即显示远红外线效果及放射能量的渗透力系与波长的平方根成比例,所以波长愈长,渗透力愈大,本发明的组成物系依据吸收能量的增幅放射作用及分子的并进作用,可提高能量渗透力及负离子(OH-)的效果。
由含有本发明组成物的纤维有效率地放出负离子,由燃烧试验(依据氧指数法JIS K7201)解明而确认(参考表11)。
在此,作为试料,分别制作含有100%的本发明组成物(实施例2)的纤维(聚酯)与100%的一般聚酯纤维的过滤器(normal filter,一般过滤器),将氧气及氮气的混合气体分别通过过滤器,燃烧二甲苯,测定此时的最低氧浓度。
表11燃烧试验(依据氧指数法JISK7201)试样 抗血栓性过滤器 一般的过滤器酸指数 第1次17.317.7第2次17.317.6第3次17.417.6平均 17.317.6燃烧时间 第1次105 105(秒) 第2次95 96第3次98 105平均 99 102依据所求出的氧指数,少于0.1%的氧气浓度时的燃烧状态第1次剩余些许燃烧 不能第2次剩余些许燃烧 不能第3次剩余些许燃烧 不能另外,含有本发明的抗血栓性组成物的纤维,对于FDA(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及AATCC(美国纺织化学协会)所规定的严格的抗菌效果试验亦合格(参考表12)。
另外,抗菌效果试验是将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肺炎杆菌接种在培养皿上,测定本发明的抗血栓性纤维及聚酯纤维(对照组)的刚接种后及接种24小时后的菌数。
表12抗菌效果试验试验方法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美国药典23微生物限量试验(61)试验结果限界值一般生菌数(CFU/g) 1.0×10大肠菌 阴性阴性金黄色葡萄球菌 阴性阴性沙门氏杆菌 阴性阴性绿脓杆菌阴性阴性真菌(CFU/g) <10<10酵母(CFU/g) <10<10
抗菌效果试验试验方法AATCC100-1999在纺织材料上的抗微生物处理金黄色葡萄球菌 刚接种后的菌数 接种24小时后的 减菌率(%)(CFU/g) 菌数(CFU/g)对照组 1.9×1051.0×102-抗血栓性纤维1.9×1050 >99.99肺炎杆菌刚接种后的菌数 接种24小时后的 减菌率(%)(CFU/g) 菌数(CFU/g)对照组 2.0×1052.8×105-抗血栓性纤维2.0×1051.9×10490.50因此,含有本发明组成物的纤维作为防止院内感染及家庭内感染的纤维,是应大受瞩目的纤维。
产业上利用性本发明的组成物及含其的寝具及睡衣等的物品是不陷于出血倾向,而可优先地进行抗血栓性作用。
权利要求
1.具有抗血栓性之含铂的陶瓷组成物,其特征为含有(i)氧化铝及(ii)1种以上选自二氧化矽及氧化钛,以及(iii)1种以上选自铂或铂化合物、钯或钯化合物、铱或铱化合物及铑或铑化合物的元素或其化合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抗血栓性之含铂的陶瓷组成物,其特征为另外含有(iv)1种以上选自银或银化合物或金或金化合物。
3.一种抗血栓性物品,其特征为含有如权利要求1或2的组成物。
4.一种抗血栓性衣服,其特征为含有如权利要求1或2的组成物。
5.一种抗血栓性寝具,其特征为含有如权利要求1或2的组成物。
6.一种组成物的使用,其特征为含有作为抗血栓性组成物的(i)氧化铝及(ii)1种以上选自二氧化矽及氧化钛,及(iii)1种以上选自铂或铂化合物、钯或钯化合物、铱或铱化合物及铑或铑化合物的元素或其化合物,以及因应需要时的(iv)1种以上选自银或银化合物或金或金化合物。
7.一种组成物的使用,其特征为含有在抗血栓性物品制作时的(i)氧化铝及(ii)1种以上选自二氧化矽及氧化钛,及(iii)1种以上选自铂或铂化合物、钯或钯化合物、铱或铱化合物及铑或铑化合物的元素或其化合物,以及因应需要时的(iv)1种以上选自银或银化合物或金或金化合物。
全文摘要
含有(i)氧化铝及(ii)1种以上选自二氧化矽及氧化钛,以及(iii)1种以上选自铂或铂化合物、钯或钯化合物、铱或铱化合物及铑或铑化合物的元素或其化合物的抗血栓性组成物及含其的衣服及寝具等的物品。依据该组成物或物品,不陷于出血倾向,而可优先地进行抗血栓性作用。
文档编号A61K33/00GK1523993SQ0380095
公开日2004年8月25日 申请日期2003年6月5日 优先权日2002年6月5日
发明者小室俊夫 申请人:小室俊夫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