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针头路厄进入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1598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针头路厄进入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常称为路厄(luer)进入装置的无针头连接器,它使得临床医生能够在不使用尖锐针头的情况下进入流体流动管线。特别是,本发明涉及一种无针头路厄进入连接器,它能够通过医疗装置(例如注射器)的标准阳路厄锥体来打开。阳路厄锥体穿透连接器使得流体能够流过连接器。当阳路厄锥体从连接器上取下时,该连接器将关闭,以便防止流体流过。
背景技术
在病人的治疗中,流体在各种容器和血管内(IV)管线之间传递,或者通过封闭系统由IV导管进入病人体内,以便防止微生物进入病人体内。在该治疗过程中(其中,IV导管置于病人体内,以便进入病人血管),可能需要通过导管将其它流体例如药剂注入病人体内,或者从病人体内抽取血液以便进行血液气体分析或其它分析。这些流体抽吸或注入病人体内可以通过IV管线、saline wells、动脉管线或血液透析管线。目前,橡胶或硅酮隔片用于覆盖导管或IV管线的开口,以便防止流体流出该开口,并保持封闭系统。临床医生可以通过将注射器的尖锐针头穿过隔片插入而进入该开口。这使得临床医生能够将流体从注射器注入病人体内,或者将流体从病人体内吸入注射器中。在针头退出之后,隔片将重新密封,以便防止流体回流。
近年来,已经非常关注临床医生受到病人血液或其它流体的污染,并认识到这些“血液污染的尖锐件”必须立即处理。由于目前不可治愈和致命疾病(例如获得性免疫功能丧失综合症“AIDS”和肝炎,它们可以通过体液交换而从感染人传播给其它人)的出现,该关注程度提高。因此,必须避免与AIDS或肝炎感染人的体液接触,以防止该疾病传染给健康人。当针头已经用于进入与AIDS或肝炎感染人连通的IV管线时,针头是疾病的传播媒介。尽管临床医生意识到需要正确处理“血液污染的尖锐件”,但是不幸的是,在某些医疗环境(例如紧急情况)或由于不注意或疏忽,仍可能发生被污染针头针刺。由于被“血液污染尖锐件”意外针刺的问题,必须努力发展各种连接器来避免使用尖锐针头。
一种无针头连接器包括可纵向活动的隔膜,该隔膜控制流体流过固定在连接器中的内部插管。该内部插管确定了流体流过连接器的流动通路。活动隔膜与偏压部件例如弹簧或其它柔性部件配合,该偏压部件将活动隔膜的顶部偏压向通向连接器的进口或近侧开口。该开口通常为阴路厄连接件的形式。当活动隔膜靠近连接器的进口时,活动隔膜堵塞内部插管的开口,以便使连接器关闭流体流。当临床医生将另一医疗装置(例如注射器)的阳路厄锥体插入连接器的阴路厄连接件时,连接器将打开。这样,活动隔膜向下推入壳体中,因此,内部插管穿过在活动隔膜中预先形成的狭缝延伸,从而提供穿过连接器的流体流动通路。
尽管这些连接器通常可以根据它们的预定功能而工作,但是这些连接器可以进行改进。当内部插管的尖端与活动隔膜啮合时,该内部插管将可能除去活动隔膜的芯。这可能使得活动隔膜件破裂,并可能注入病人体内。此外,这样除去活动隔膜的芯将促进连接器的流体泄漏,并可能形成微生物进入的通路。最后,使活动隔膜移动经过内部插管尖端所需的力可能会相当大,从而难以操作,并形成较大的反冲力,该反冲力将推动阳路厄锥体往回离开连接器。
具有内部插管的连接器的可能改进形式是这样的连接器,该连接器包括可纵向活动的隔膜,该隔膜有在其中模制成的、穿过隔膜的开口,以便控制流体流过连接器。一些偏压部件将活动隔膜偏压向装置的进口。在该位置,活动隔膜的近侧部分受到确定连接器的进口开口的壳体侧壁的径向偏压,以便偏压关闭该模制开口。这防止流体流过连接器。当临床医生将注射器的阳路厄锥体插入连接器进口内时,活动隔膜向下进入连接器内,直到不会与活动隔膜的近侧部分接触的区域。这使得隔膜的近侧部分返回至它的无偏压状态,同时模制开口处于打开位置,以便使流体流过连接器。因此,这些连接器并不需要穿过隔膜延伸的内部插管来提供穿过连接器的流体流动通路。
不过,具有模制开口的连接器也有问题。例如,在活动隔膜中的模制开口在处于进口中时可能并不紧密关闭。这将导致通过连接器泄漏,并提供了用于微生物进入的通路。此外,较大起动力和反冲问题也没有解决,因为偏压机构仍然用于这种连接器中。
连接器的另一发展方案是可以通过钝头插管来进入,该钝头插管与标准注射器的标准阳路厄锥体连接。这样的连接器有隔片,该隔片具有穿过其延伸的纵向狭缝,该狭缝布置在连接器近端的开口上面。连接器的远端包括标准阳路厄锥体,这样,该连接器可以与具有阴路厄连接器的另一医疗装置和IV管线连接。这种连接器不能通过标准阳路厄锥体来进入,因为标准阳路厄锥体太大,以致于不能装入还没有被隔片占据的开口中的空间内。而是,这种连接器通过钝头插管而进入,该钝头插管比标准阳路厄锥体更窄,且该钝头插管能够安装在标准阳路厄锥体上。当临床医生希望进入医疗装置或IV管线时,钝头插管置于注射器上,然后穿过隔片中的狭缝插入。这使得注射器与医疗装置或IV管线流体连通。在流体注入病人体内或从病人体内吸出之后,将具有钝头插管的注射器从隔片中取出。因为连接器的设计,在隔片中的狭缝关闭,并防止流体通过装置回流。
尽管可以通过钝头插管来进入的狭缝隔片连接器通常可以根据它们的预定用途而工作,但是它们还应当改进。例如,这种连接器需要使单独钝头插管与另一医疗装置的阳路厄锥体连接,以便能够进入连接器。这需要多余库存,并增加了使用连接器的保健设备的成本。而且,钝头插管通常在它进入时并不充满连接器的壳体中的空间。这在壳体中留下了在钝头插管侧部和壳体内壁之间的环形“死区”空腔。残余血液可以留在该空腔中,并提供各种细菌和微生物的繁殖场,且难以冲洗。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在不使用针头的情况下接近的连接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无针头路厄进入连接器,它不易于泄漏或微生物进入。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无针头路厄进入连接器,它使得其中的死区容积减至最小。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无针头路厄进入连接器,当进入连接器时,它不需要较大的力来进入,且使得反冲力减至最小。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无针头路厄进入连接器,它不需要任何附加或专用装置来进入。
本发明的无针头路厄进入连接器包括壳体,该壳体有顶部部分和底部部分,并有在连接器的顶部部分顶部的进口和在连接器的底部部分底部的出口。进口和顶部部分设计成使得本发明的无针头路厄进入连接器能够与另一医疗装置的标准阳路厄锥体结构连接。同样,出口和底部部分具有标准阳路厄结构,它能够与另一医疗装置的标准阴路厄结构连接。顶部部分可以至少部分由簧片形成。隔片位于连接器的顶部部分中,以便控制通过连接器的流体流。隔片具有放大近侧部分、狭窄的细长中间部分和放大远侧部分。粘接剂可以用于使隔片在壳体上固定就位。狭窄的细长中间部分的结构使得本发明的无针头路厄进入连接器能够由标准阳路厄锥体进入。它还设计成使进入力和反冲力减至最小。纵向狭缝形成于隔片中,并穿过隔片的近侧、中间和远侧部分延伸。狭缝的横轴优选是平行于中间部分的主轴。隔片的近侧部分凸出至进口顶部的上面,并置于壳体侧壁的顶表面上,该顶表面位于进口周边。优选是,顶表面有两个径向相对的较高部分和两个径向相对的低点,以便使隔片的近侧部分有马鞍形形状。该马鞍形形状将狭缝偏压成沿隔片的近侧部分关闭。该机构保证紧密密封,以便防止泄漏和微生物进入。唇缘可以环绕顶表面布置,从而限制隔片的近侧部分,且在某些用途中向内偏压该近侧部分,从而进一步使狭缝紧密密封。当壳体的顶部部分包括簧片时,这些弹簧用于将隔片偏压成密封状态。具体地说,簧片向内推动隔片的中间部分,从而关闭狭缝。
当阳路厄锥体推靠隔片的近侧表面时,它向远处和向侧部偏转,并允许阳路厄锥体进入隔片中的狭缝。此外,隔片的向远处和向侧部的偏转迫使狭缝打开,并使阳路厄锥体能够通过狭缝穿透隔片。当阳路厄锥体完全插入隔片内时,狭缝被迫沿隔片的整个长度打开,这样,隔片使得流体能够流过连接器。簧片的偏压通过插入阳路厄尖端来克服。本发明的无针头路厄进入连接器设置成使得阳路厄锥体并不必须完全穿过隔片延伸以便在隔片的远侧部分处完全打开狭缝。这通过保证使隔片的远侧部分的周边由壳体保持就位以及通过增加沿隔片的远侧部分的质量而实现。在隔片的远侧部分增加质量将通过使隔片的远侧部分的径向尺寸大于狭缝的中间部分的径向尺寸而实现。因为使隔片的远侧部分的周边保持就位以及增加隔片的远侧部分的质量,当阳路厄锥体完全插入隔片内时,该隔片作为摆动门而完全打开狭缝。然后,阳路厄锥体可以从隔片中取出,以便使隔片返回它的预加应力状态,并使连接器关闭流体流。
隔片的中间部分的外表面可以形成有肋。这些肋与壳体的簧片啮合,这样,当阳路厄锥体插入狭缝内时,隔片膨胀,将肋压入簧片中,这样,必须克服簧片的偏压以便插入路厄锥体。
也可选择或者另外,肋可以形成于隔片中,以便与形成于壳体侧壁的内表面上的互补肋啮合。当阳路厄锥体完全插入隔片内时,隔片的中间部分的外表面与壳体侧壁的内表面啮合。肋在隔片和壳体上位于合适位置,这样,当阳路厄锥体进入隔片时,隔片上的肋与壳体上的肋啮合。肋的相互啮合使得隔片相对于壳体保持暂时锁定就位。当阳路厄锥体完全从隔片中取出,从而使隔片的中间部分的外表面不再与壳体侧壁的内表面啮合时,肋脱开,以便使隔片能够返回它的预加应力状态。该特征防止在阳路厄锥体从连接器中取出时将隔片从壳体中拉出。可以使用各种结构的肋来实现该效果。例如,互补的肋和凹坑或槽或狭槽可以形成于壳体的中间部分的外表面上和壳体侧壁的内表面上。也可选择,这些特征可以沿连接器的近侧部分形成,而不是沿连接器的中间部分。
前述特征的变化形式是使用形成于隔片和壳体上的各种键和键孔结构来防止隔片在阳路厄进入和取出的过程中产生旋转。例如,隔片的近侧部分可以形成有键,该键装配到沿壳体的近侧部分形成的键孔内。键和键孔可以有各种互补形状。仅有的限制是键和键孔保持隔片防止相对于壳体旋转。
便于关闭连接器防止流体流的另一机构是使得隔片和壳体设置成使得隔片至少在隔片的远侧部分沿狭缝的侧边进行压缩。也可选择或者同时,隔片和壳体可以设置成使得隔片在狭缝的端部拉伸。该结构提供了紧密密封,以便防止泄漏和微生物进入。为了实现这样的力分布,隔片的远侧部分可以形成有基本圆形截面,而当隔片处于它的预加应力状态时在隔片远侧部分附近的壳体形成有基本椭圆形或卵形截面。当狭缝布置成使它与椭圆的主轴对齐时(即当狭缝的横轴和椭圆的主轴共线或平行时),狭缝将偏压至关闭位置。椭圆的短轴将狭缝的侧边挤压在一起,同时椭圆的主轴将拉伸狭缝的端部,从而迫使狭缝关闭。该效果也可以通过在隔片和壳体中形成互补的凸片和狭槽来实现,该凸片和狭槽沿合适方向拉动和推动隔片。此外,还可以通过使隔片的远侧部分形成有基本椭圆形或卵形截面,并使壳体的相关部分形成有基本圆形截面来实现该效果。通过这种结构,该狭缝的横向轴线将与该狭缝的短轴共轴或平行。该圆将使短轴拉开,并推动主轴靠拢,以便关闭狭缝。粘接剂材料可以施加在壳体和隔片上,从而将隔片固定在使狭缝压缩关闭的状态。
通过在阳路厄锥体完全进入连接器时使隔片的远侧部分的结构与在壳体中的侧壁(该侧壁形成流过连接器的流体流动通路)的位置和结构精细匹配,壳体使得死区量减至最小。换句话说,当阳路厄锥体插入本发明的无针头路厄进入连接器中时,隔片的远侧部分向远处压入壳体中,并占据壳体远侧部分中的至少一部分空间。在连接器中的侧壁设置成使得它们与隔片的远侧部分(该远侧部分通过阳路厄锥体而向远处移动)啮合。这样,侧壁与隔片的远侧部分一起使得壳体中的死区减至最小。在壳体中可以提供空气通道,以便使分布在隔片的中间部分和壳体之间的空气能够流动。因此,可以在不需要压缩在壳体内的空气的力的情况下使隔片移动。


附图中表示了优选实施例,在附图中,相同参考标号表示相同元件,且附图中图1是本发明的无针头路厄进入连接器的分解透视图;图1A是本发明的无针头路厄进入连接器的壳体顶部的透视图,并以虚线表示了管线,以便帮助解释顶部的顶表面的形状;图2是本发明的无针头路厄进入连接器的剖视图,它关闭流体流,且另一医疗装置例如注射器的阳路厄锥体保持准备穿透连接器的姿态;图3是本发明的无针头路厄进入连接器的剖视图,且另一医疗装置例如注射器的阳路厄锥体布置在连接器中,这样,它打开流体流;图4是本发明的无针头路厄进入连接器的透视图;图5是图4中所示的本发明无针头路厄进入连接器的俯视平面图;图6是用于本发明的无针头路厄进入连接器的隔片的第一实施例的透视图;图7是用于本发明的无针头路厄进入连接器的隔片的第一实施例的剖视透视图;图8是用于本发明的无针头路厄进入连接器的隔片的第一实施例的侧视图,表示了隔片的中间部分的大部分长度;图9是具有隔片的第二实施例和壳体的本发明无针头路厄进入连接器的剖视分解透视图;图10是具有隔片的第二实施例和壳体的本发明无针头路厄进入连接器的剖视图,且另一医疗装置例如注射器的阳路厄锥体保持准备穿透连接器的姿态;图11是具有隔片的第二实施例和壳体的本发明无针头路厄进入连接器的剖视图,且阳路厄锥体布置于其中;
图12是具有壳体的第三实施例的本发明无针头路厄进入连接器的剖视图,且另一医疗装置例如注射器的阳路厄锥体保持准备穿透连接器的姿态;图13是具有壳体的第三实施例的本发明无针头路厄进入连接器的剖视图,且另一医疗装置例如注射器的阳路厄锥体布置于连接器中,从而使它打开流体流;图14是具有隔片的第三实施例和壳体的第四实施例的本发明无针头路厄进入连接器的剖视分解透视图;图15是具有隔片的第三实施例和壳体的第四实施例的本发明无针头路厄进入连接器的剖视图,且另一医疗装置例如注射器的阳路厄锥体保持准备穿透连接器的姿态;图16是具有隔片的第三实施例和壳体的第四实施例的本发明无针头路厄进入连接器的剖视图,且阳路厄锥体布置于其中;图17是本发明无针头路厄进入连接器的一部分的分解透视图,表示了隔片的第四实施例和壳体的第五实施例;图18是本发明无针头路厄进入连接器的侧视图,表示了隔片的第四实施例和壳体的第五实施例;图19是本发明无针头路厄进入连接器的一部分的分解透视图,表示了隔片的第五实施例和壳体的第六实施例;图20是本发明无针头路厄进入连接器的侧视图,表示了隔片的第五实施例和壳体的第六实施例;图21是本发明无针头路厄进入连接器的一部分的分解透视图,表示了隔片的第六实施例和壳体的第七实施例;图22是本发明无针头路厄进入连接器的侧视图,表示了隔片的第六实施例和壳体的第七实施例;图23是本发明无针头路厄进入连接器的一部分的分解透视图,表示了隔片的第七实施例和壳体的第八实施例;图24是本发明无针头路厄进入连接器的侧视图,表示了隔片的第七实施例和壳体的第八实施例;
图25是本发明无针头路厄进入连接器的一部分的分解透视图,表示了隔片的第八实施例和壳体的第九实施例;图26是本发明无针头路厄进入连接器的侧视图,表示了隔片的第八实施例和壳体的第九实施例;图27是本发明无针头路厄进入连接器的一部分的分解透视图,表示了隔片的第九实施例和壳体的第十实施例;图28是本发明无针头路厄进入连接器的侧视图,表示了隔片的第九实施例和壳体的第十实施例;图29是本发明的无针头路厄进入连接器沿图4的线29-29的剖视俯视平面图,表示了壳体的第十一实施例;图30是壳体的第十一实施例的俯视平面图,其中隔片从壳体中除去;图31是类似于图29的本发明无针头路厄进入连接器的剖视俯视平面图,但是表示了壳体的第十二实施例。
图32是壳体的第十二实施例的俯视平面图,其中隔片从壳体中除去;图33是本发明无针头路厄进入连接器的一部分的分解透视图,表示了隔片的第十实施例和壳体的第十三实施例;图34是本发明无针头路厄进入连接器的侧视图,表示了隔片的第十实施例和壳体的第十三实施例;图35是本发明的无针头路厄进入连接器的壳体的第十三实施例的俯视平面图;图36是本发明的无针头路厄进入连接器的隔片的第十实施例的俯视平面图;图37是隔片的、具有椭圆形截面的远侧部分的仰视平面图,并以虚线表示了与隔片的远侧部分啮合并有圆形截面的壳体部分,以便在这两部分之间进行对比;图38是隔片的、具有圆形截面的远侧部分的仰视平面图,并以虚线表示了与隔片的远侧部分啮合并有椭圆形截面的壳体部分,以便在这两部分之间进行对比;图39是隔片的、具有椭圆形截面的远侧部分的仰视平面图;图40是隔片的、具有椭圆形截面的远侧部分的仰视平面图,它有狭缝,该狭缝具有模制开口结构;图41是隔片的、具有圆形截面的远侧部分的仰视平面图;图42是隔片的、具有圆形截面的远侧部分的仰视平面图,它有狭缝,该狭缝具有模制开口结构;图43是本发明的无针头路厄进入连接器的局部剖仰视透视图,表示了隔片的远侧部分以及壳体的、与该隔片远侧部分啮合的部分;图44是本发明的无针头路厄进入连接器的局部剖仰视透视图,表示了隔片的远侧部分以及壳体的、与该隔片远侧部分啮合的部分,该隔片远侧部分从图43的视图旋转90度;图45是本发明的无针头路厄进入连接器的剖视图,它关闭流体流,且另一医疗装置例如注射器的阳路厄锥体保持准备穿透连接器的姿态;图46是本发明的无针头路厄进入连接器的剖视图,且另一医疗装置例如注射器的阳路厄锥体布置在连接器的隔片中,但是连接器仍然关闭流体流;图47是本发明的无针头路厄进入连接器的剖视图,且另一医疗装置例如注射器的阳路厄锥体进一步布置在连接器的隔片中,阳路厄锥体的远端接近隔片的远端,但是连接器打开流体流;以及图48是本发明的无针头路厄进入连接器的剖视图,且另一医疗装置例如注射器的阳路厄锥体布置成远至进入连接器中,阳路厄锥体的远端接近隔片的远端,但是连接器打开流体流;以及图49是本发明的无针头路厄进入连接器的壳体和隔片的分解透视图,其中,壳体局部由簧片形成。
图50是图48的无针头路厄进入连接器的侧视图。
图51是图48的无针头路厄进入连接器的正视图。
图52是图48的无针头路厄进入连接器的剖视正视图,表示了布置在插入前位置的阳路厄连接器。
图53是图48的无针头路厄进入连接器的剖视侧视图,表示了布置在插入前位置的阳路厄连接器。
图54是图48的无针头路厄进入连接器的剖视侧视图,表示了插入连接器内的阳路厄连接器。
图55是沿图53的线55-55的剖视图。
图56是沿图54的线56-56的剖视图。
图57是无针头路厄进入连接器的壳体和隔片的分解透视图,其中,唇缘形成于壳体上,以便与隔片啮合。
图58是图57的无针头路厄进入连接器的剖视正视图,表示了布置在插入前位置的阳路厄连接器。
图59是无针头路厄进入连接器的壳体和隔片的分解透视图,其中,唇缘由安装在壳体上的不同凸片而形成,以便与隔片啮合。
图60是图59的无针头路厄进入连接器的剖视正视图,表示了布置在插入前位置的阳路厄连接器。
图61是根据本发明另一方面的无针头路厄进入装置的剖视侧视图。
图62是无针头路厄进入连接器的侧视图,其中,粘接剂供给形成于隔片和壳体之间的间隙。
图63是图62的无针头路厄进入连接器的侧视图,其中,粘接剂材料通过紫外线光源而固化。
图64是无针头路厄进入连接器的侧视图,其中,粘接剂供给形成于隔片和壳体之间的槽。
具体实施例方式
在本文中使用的术语“近侧”、“顶部”或“向上”是指当在正常操作中使用装置时在该装置上最靠近使用该装置的临床医生和最远离病人(装置用于该病人)的位置。相反,术语“远侧”、“底部”或“向下”是指当在正常操作中使用装置时在该装置上最远离使用该装置的临床医生和最靠近病人(装置用于该病人)的位置。
在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内”或“向内”是指在正常使用过程中,相对于装置朝着装置内部的位置。相反,在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外”或“向外”是指在正常使用过程中,相对于装置朝着装置外部的位置。
本发明的无针头路厄进入连接器包括壳体10,该壳体10有顶部部分12和底部部分16。通常,塑料材料例如聚碳酸酯或PETG可以用于形成壳体10。壳体10确定了进口11和出口17以及在它们之间延伸的空腔或内孔13。进口11确定于顶部部分12的顶部,而出口17确定于无针头路厄进入连接器的底部部分16的底部。进口11(因此内孔13的、靠近进口11的部分以及顶部部分12的、靠近进口11的部分)的尺寸和结构设置成符合至少某些用于阴路厄连接件的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ISO)标准。这将使得阳路厄滑动件或锁能够与进口11连接。因此,进口11的最大外径为大约0.265英寸(6.73毫米),且内径为大约0.214英寸(5.44毫米),以便使得阳路厄锥体能够伸入进口11内。顶部部分12的顶部外侧包括路厄螺纹14,该路厄螺纹14使得具有阳路厄锁的另一医疗装置能够与近侧部分12的顶部连接。也可选择,并不需要在顶部部分12的顶部外侧形成路厄螺纹14,这样,具有阳路厄滑动件的其它医疗装置能够与顶部部分12的顶部连接。出口17(因此内孔13的、靠近出口17的部分)的尺寸和结构设置成为符合阳路厄锥体的ISO标准的阳路厄锥体。ISO标准594-21998(E)需要使得阳路厄锥体具有大约2.953英寸(7.5毫米)的最小长度。根据ISO标准形成壳体10的该部分将使得本发明的无针头路厄进入连接器能够与另一医疗装置的标准阴路厄结构连接。需要时,路厄锁环16a可以环绕阳路厄锥体形成,以便将连接器锁定在阴路厄上。这时,路厄锁应当符合ISO标准。根据ISO标准,在阳路厄锁配件上的螺纹的根部直径R应当为大约0.315英寸(8毫米),且在阳路厄锁配件上的螺纹的脊直径C应当为大约0.276英寸(7毫米)。此外,阳路厄锥体必须越过路厄锁环16a的端部伸出至少大约0.083英寸(2.1毫米)。
特别如图1所示,顶部部分12的、靠近进口11的顶表面15在两个高点A和两个低点B之间过渡,各高点A彼此间隔开大约180度,且各低点B彼此间隔开大约180度,这样,各高点A离各低点B大约90度。优选是,各高点A应当比各低点B更高,该高出的值大于零但小于大约0.050英寸(1.143毫米)。更优选是,各高点A应当比各低点B高大约0.027英寸(0.686毫米)。为了获得在高点A和低点B之间以平滑起伏方式过渡的平滑周边顶表面15,顶表面15可以通过使用半径为大约0.30英寸(7.62毫米)的弯曲表面作为模板来切割近侧部分12的顶部而形成。在几何方面,由近侧部分12的顶部确定的假想柱体C1可以利用假想柱体C2来切割,该假想柱体C2的半径为大约0.30英寸(7.62毫米),且定向成与由近侧部分12的顶部确定的假想柱体C1的纵向轴线成90度。这使得顶表面15具有所述形状。通过改变假想柱体C1的半径,在高点A和低点B之间的距离可以改变。见图1A。当然,也可以利用其它形状,这样形成的高点和低点也可以用于实现本发明。
隔片20位于无针头路厄进入连接器顶部12,以便控制流过其中的流体流。通常,材料例如硅酮或聚异戊二烯可以用于形成隔片20。隔片20有放大近侧部分21、中间部分22和放大远侧部分23。放大近侧部分21的顶部可以形成有环形唇缘24,该环形唇缘24环绕近侧部分21的周边延伸。唇缘24提供了用于使放大近侧部分21有额外刚性的额外质量,以便防止它在阳路厄锥体进入时向内折叠。中间部分22的截面面积小于近侧部分21的截面面积,并小于远侧部分23的截面面积。优选是,中间部分22具有大致长圆形截面,该长圆形截面的主轴M1基本等于进口11的内径。也可选择,主轴可以稍微大于进口11的内径,以便帮助将该隔片20固定保持在进口11中。中间部分22的短轴M2小于近侧部分21的直径,并小于进口11的内径。因此,中间部分22的截面面积小于进口11的截面面积。这提供了在中间部分22的、沿其主轴方向的外表面和壳体10的、确定进口11的侧壁之间的空间,当阳路厄锥体布置在隔片20内时,隔片20的材料可以移动至该空间。如图7所示,放大远侧部分23确定了环绕其底部延伸的环形狭槽26。此外,放大径向部分27横过放大远侧部分23的底部。
狭缝25形成于隔片20中,并穿过近侧部分21、中间部分22和远侧部分23而纵向延伸。如图5中隔片20的俯视平面图所示,狭缝25具有横轴T,并由一对侧边25a和一对端部25b确定。优选是,放大远侧部分23的直径(diametrical)部分27从狭缝25的侧边25a沿顶点往回延伸至放大远侧部分23的底表面。直径部分27提供了在狭缝25底部附近的增加质量,以便帮助保持狭缝25关闭流体流。
隔片20布置在壳体10的顶部部分12中,这样,放大近侧部分21抵靠在顶表面15的顶部上。因此,放大近侧部分21凸出到进口11的顶部上面。此外,因为顶表面15的起伏形状,近侧部分21沿高点A被推动。粘接剂(例如焊接或固化粘接剂材料)可以用于将近侧部分21更好地固定在壳体的顶部部分12上。隔片20在壳体10中对齐,这样,狭缝25的侧边25a的中部与各高点A对齐,而横轴T与低点B对齐。因此,中间部分22的短轴与高点A对齐,中间部分22的主轴与低点B对齐。优选是,远侧部分23捕获在壳体10的顶部部分12和顶部部分16之间,这样,顶部部分16的顶壁与隔片20的环形狭槽26啮合。顶部部分12的底壁粘接在周边凸缘19上,该周边凸缘19在路厄锁环16a附近沿底部部分23的中间部分形成。需要时,环形狭槽19a可以形成于凸缘19中,且顶部部分12的底壁可以插入环形狭槽19a中。任何标准粘接技术(例如化学粘接或超声波焊接)可以用于将顶部部分12粘接在底部部分16上。优选是,当隔片20位于壳体10中时,中间部分22保持拉伸。该拉伸与近侧部分21的、通过在顶表面15上的高点A而升高的部分组合而导致压力施加在侧边25a上,以便至少在近侧部分21的顶部处迫使狭缝25关闭。
当另一医疗装置例如注射器的阳路厄锥体压靠在隔片20的近侧部分21的顶部时,近侧部分21向远处和向侧部偏转,并使得阳路厄锥体能够进入隔片20中的狭缝25中。当阳路厄锥体进一步推入狭缝25内时,中间部分22也向远处和向侧部偏转。比较图2和3。通过使中间部分22的截面小于内孔13的截面,在内孔13内部提供了允许中间部分22的该向侧部偏转的空间。隔片20的该向远处和向侧部的偏转迫使狭缝25打开,并允许阳路厄锥体穿过隔片20进入狭缝25中。当阳路厄锥体完全插入隔片20内时,狭缝25被迫沿隔片20的整个长度打开,从而使流体能够流过隔片20和本发明的无针头路厄进入连接器。然后,该另一医疗装置的阳路厄锥体可以从狭缝25中退出。隔片20的固有弹性使得隔片20返回它的正常无应力状态,同时狭缝25关闭。这防止流体再流过隔片20。空气通道197使内孔13与环境连接,从而当隔片偏转至内孔中时允许空气逸出。因此,不需要压缩在壳体中的空气。而且,当取出阳路厄锥体时,在内孔中不会有真空,该真空将防止隔片返回密封状态。
因为隔片20可以由材料例如硅酮或聚异戊二烯而形成,因此,当阳路厄锥体从壳体10中退出时,隔片20可能粘在阳路厄锥体上,并从壳体10中退出。为了避免该潜在问题,可以在壳体的顶部部分12上提供润滑剂。而且,粘接剂150例如固化粘接剂材料或焊接可以用于将隔片固定在壳体上。而且,为了更好地将隔片固定在壳体上,壳体10的顶部部分12和隔片20可以形成有互补的卡住特征,该卡住特征使隔片20的近侧部分21保持就位。例如,可以在顶表面15附近形成槽50,该槽50至少部分环绕顶部部分12的内表面的周边延伸。在该实施例中,两个槽50可以间隔开180度地布置在顶部部分12的与高点A对齐的内表面上。也可选择,槽50可以环绕顶部部分12的内表面的整个周边延伸。见图9至11。肋51可以沿中间部分22的一部分形成,并用于装配至槽50内。优选是,使用两个肋51,这两个肋51沿中间部分22的主轴布置在该中间部分22的两侧,并间隔开大约180度。槽50将位于顶部部分12的各侧,以便与肋51啮合。因此,当阳路厄锥体进入狭缝25内时,中间部分22移动成使得肋51装配至槽50内,以便将隔片20保持在壳体10中,直到阳路厄锥体从隔片20中取出。在槽50和肋51之间的这种相互啮合避免了当阳路厄锥体从壳体10中取出时隔片20粘在阳路厄锥体上并从壳体10中退出的潜在问题。因为当隔片20通过阳路厄锥体而向侧部和向远处移动时槽50和肋51彼此啮合,因此可以在不将隔片20从壳体10中拉出的情况下使阳路厄锥体从隔片20中取出。槽50和肋51的纵向位置可以通过简单的常规试验来确定,该常规试验用于发现隔片20在何处与近侧部分12的内侧壁啮合。一旦阳路厄锥体从隔片20中取出,隔片20的固有弹性将使得槽50和肋51彼此脱开,从而使隔片10能够返回它的未偏压(即无应力)状态。
图12和13表示了该结构的变化形式,其中,至少一个肋61在靠近进口11处形成于顶部部分12中,并伸入进口11内。优选是,使用两个肋61,且这两个肋61的位置间隔开大约180度,从而使它们靠近高点A。也可选择,使用一个肋,该肋将环绕顶部部分12的内表面的整个周边延伸。因此,肋61对着中间部分22的主轴,这样,当隔片20在阳路厄锥体进入狭缝25时向侧部和向远处移动时,肋61与隔片20啮合,并将隔片20保持在壳体10中。因为它的固有弹性,隔片20可以适应肋61的形状,并因此与肋61啮合,并由该肋61保持,直到阳路厄锥体从隔片20中取出。
隔片20的中间部分22的外表面可以形成有肋31,该肋沿主轴间隔开大约180度。此外,互补倒钩32可以在进口11附近形成于壳体10的近侧部分12的与高点A对齐的内侧壁上。见图14至16。肋31和倒钩32形成为当彼此接触时将相互啮合。因此,当另一医疗装置的阳路厄锥体完全插入隔片20中时,隔片20的中间部分22的外表面压向远处和侧部,从而使它与壳体10的近侧部分12的内侧壁啮合。肋31位于隔片20上,而倒钩32位于壳体10的顶部部分12的内侧壁上,这样,当阳路厄锥体完全进入隔片20时,肋31与倒钩32啮合。优选是,两个肋31沿中间部分22的两侧并沿主轴形成于隔片20上,并间隔开大约180度。优选是,两个倒钩32位于顶部部分12的内侧壁上,间隔开大约180度,并与高点A对齐,这样,当阳路厄锥体插入隔片20内时,它们靠近肋31。肋31和倒钩32的纵向位置通过简单的常规试验来确定,该常规试验用于发现隔片20的一部分在何处与近侧部分12的内侧壁啮合。肋31和倒钩32的相互啮合有助于在阳路厄锥体从狭缝25中退出时使隔片20相对于壳体10保持就位。该相互啮合避免了当阳路厄锥体从壳体10中取出时隔片20粘在阳路厄锥体上并从壳体10中退出的潜在问题。因为肋31和倒钩32彼此干涉和啮合,因此可以在不将隔片20从壳体10中拉出的情况下使阳路厄锥体从隔片20中取出。不过,一旦阳路厄锥体从隔片20中取出,隔片20的固有弹性将使得肋31和倒钩32彼此脱开,从而使隔片10能够返回它的未偏压状态。
各种结构的肋31和倒钩32都可以用于获得该效果。例如,互补的肋和凹坑或狭槽可以形成于隔片20的中间部分22的外表面上以及顶部部分12的内侧壁上。倒钩32可以形成于沿顶部部分12的轴向长度的任何位置,但是优选是倒钩32的位置靠近顶表面15并靠近进口11。在倒钩32上面留下隔片20的更小部分将在阳路厄锥体从隔片中取出时从顶部部分12中拉出。当倒钩32位于离顶表面15太远处时,隔片20的较大部分可以进行拉伸,并从顶部部分12中拉出,就象隔片20的该部分粘在阳路厄锥体上。
前述特征的变化形式是使用形成于隔片20和顶部部分12上的各种键和键孔结构来在阳路厄锥体插入隔片20内或将阳路厄锥体从隔片20中取出的过程中防止隔片20旋转。见图17至28。这可能必须,特别是当进口11用于阳路厄锁时。这时,另一医疗装置的阳路厄锥体通常可相对于本发明的无针头路厄进入连接器的壳体10旋转,以便将阳路厄锥体插入连接器中并使它锁定就位,以及使阳路厄锥体开锁并将它从连接器中取出。例如,键40可以在隔片20的放大近侧部分21附近沿中间部分22的短轴形成于隔片20上,并与狭缝25的横轴T和中间部分22的主轴对齐(即共线或平行)。键40可以只是从隔片20的一侧伸出的部分,并可以为任意形状。例如,可以使用简单的矩形形状(见图17和18),还可以使用三角形(见图19至22)或其它多边形形状(见图23和24)。优选是,使用两个键40,这两个键40的位置间隔开大约180度,并与中间部分22的横轴T和主轴对齐。互补狭槽或键孔41可以在壳体10的顶部部分12上形成于顶表面15附近。优选是,使用两个键孔41,这两个键孔41的位置间隔开大约180度,并与低点B对齐。键40并不需要延伸至放大近侧部分21的周边,且键孔41并不需要完全穿过顶部部分12的侧壁延伸。实际上,键40可以形成为从中间部分22伸出的肋,而键孔41可以形成为互补槽,该互补槽形成于顶部部分12的内侧壁中。仅有的限制是键40和键孔41必须设置为彼此定位成使得它们组合以便保持隔片20,防止相对于壳体10旋转。而且,键40a可以沿壳体10的顶部部分12的顶表面15形成,而键孔41a可以在近侧部分21附近形成于隔片20中。见图25至28。优选是,使用两个键40a和两个键孔41a,其中,键40a间隔开大约180度,键孔41a间隔开大约180度。键40a或键孔41a可以绕近侧部分21的周边位于任何位置。不过,优选是键40a与低点B对齐,而键孔41a与中间部分22的主轴以及狭缝25的横轴T对齐。尽管图17至28的实施例优选是使顶表面15有高点A和低点B,但是当本发明的无针头路厄进入连接器具有扁平顶表面15(没有高点或低点)时,也可以采用这些实施例的键和键孔。
内孔13可以形成有纵向延伸的槽71,该槽与中间部分22的端部啮合。见图29和30。优选是,使用两个槽71,且各槽71优选是间隔开大约180度,并基本与低点B对齐。这样,平行于短轴的中间部分22各端与槽71啮合,以便保持隔片20防止相对于内孔13旋转。也可选择,内孔13中可以形成有两个凸肩72,这两个凸肩72与中间部分22的端部啮合。见图31和32。还有,优选是使用两个凸肩72,且各凸肩72优选是间隔开大约180度,并基本与低点B对齐。内孔13的这些结构帮助保持中间部分22就位,并因此保持隔片20就位,防止相对于壳体10旋转,其中,通过拧转阳路厄锥体而使该阳路厄锥体插入隔片20中或从该隔片20中取出。
因为隔片20的近侧部分21只是置于壳体10的顶部部分12的顶表面15上,因此当阳路厄锥体压靠近侧部分21的顶部时,近侧部分21可以压入顶部部分12的内孔13中。图33至36表示了当阳路厄锥体压入狭缝25中时帮助保持近侧部分21就位的隔片20和壳体10结构。在该实施例中,竖板81形成于顶部部分12中,靠近顶表面15并从顶表面15向上延伸,且间隔开大约180度。竖板81包括其上向外延伸凸缘82。狭槽部分83沿近侧部分21的周边形成,并使得凸缘82能够伸入并通过狭槽部分83。优选是,间隔开大约180度的两个狭槽部分83形成于近侧部分21上,并大致平行于狭缝25的横轴T地在该狭缝25两侧延伸。需要时,倒钩可以形成于竖板81或凸缘82上,以便与狭槽部分83啮合,并帮助保持狭槽部分83相对与顶表面15就位。该啮合还帮助在阳路厄锥体压入狭缝25内时保持近侧部分21就位。优选是,在本实施例中,顶表面15为扁平。不过,当需要时,顶表面可以形成有起伏曲面,该起伏曲面有两个高点和两个低点,与其它实施例相同。当使用这样的起伏表面时,竖板81将包括高点。
为了便于关闭狭缝25防止流体流,壳体10的、与隔片20的远侧部分23啮合的部分可以设置成使得壳体10沿狭缝25的侧边挤压隔片20的远侧部分23。也可选择或者同时,壳体10的、与隔片20的远侧部分23啮合的部分可以设置成使得壳体10在狭缝25的端部(即沿横轴T)拉动隔片20的远侧部分23伸长。获得这样的力分布的一种方法是使隔片20的远侧部分23形成为具有基本圆形截面,同时壳体10的、与远侧部分23啮合的部分12形成有基本椭圆形或卵形截面。见图38。通过将狭缝25定位成使得横轴T平行于椭圆的主轴,狭缝25将偏压至关闭位置。这是因为椭圆的短轴将狭缝25的侧边25a挤压在一起,同时椭圆的主轴将拉动狭缝25的端部25b伸长,从而迫使狭缝25关闭。如上所述,可以施加沿狭缝25的拉伸或垂直于狭缝25的挤压,并不必须两种都有。通过使椭圆的短轴形成为基本等于远侧部分23的圆形截面的直径以及使椭圆的主轴形成为大于该直径,可以只获得拉伸。通过使椭圆的短轴形成为小于该直径以及使椭圆的主轴形成为基本等于该直径,可以只获得挤压。该效果也可以这样实现,即通过在隔片20的远侧部分23以及壳体10的、与远侧部分23啮合的部分中形成互补凸片和狭槽,以便如上所述沿合适方向拉动和推动远侧部分23。
也可选择和优选是,隔片20的远侧部分23形成椭圆形形状,且壳体10的、与远侧部分23啮合的部分形成为具有圆形截面。见图37。当远侧部分23具有椭圆形形状时,狭缝25的横轴T优选是与椭圆的短轴对齐,即共线。远侧部分23的这种形状以及壳体10的、与远侧部分23啮合的该部分的这种形状便于制造本发明的无针头进入连接器,因为它不需要在远侧部分23和壳体10之间专门对齐。通过使椭圆的短轴形成为小于远侧部分23的圆形截面的直径以及使椭圆的主轴形成为基本等于该直径,可以只获得拉伸。通过使椭圆的短轴形成为基本等于该直径以及使椭圆的主轴形成为大于该直径,可以只获得挤压。优选是,通过该结构,当远侧部分23处于无应力状态时,远侧部分23的短轴为大约0.360英寸(9.144毫米),远侧部分23的主轴为大约0.430英寸(10.922毫米)。需要时,狭缝25可以形成为当远侧部分23处于无应力状态时打开。这时,狭缝25可以在远侧部分23处有椭圆形截面,其中短轴为大约0.030英寸(0.762毫米),主轴为大约0.175英寸(4.445毫米),且远侧部分23的短轴为大约0.360英寸(9.144毫米),主轴为大约0.460英寸(11.684毫米)。见图40。当然,隔片20可以形成有在远侧部分23处的圆形截面以及开口狭缝25。见图42。也可选择,隔片20可以形成有在远侧部分23处的椭圆形截面,并有关闭狭缝25,见图39,或者有在远侧部分处的圆形截面以及关闭狭缝25,见图41。
当对着隔片20的近侧顶表面推动阳路厄锥体时,近侧部分21向远处和向侧部偏转,从而使阳路厄锥体能够进入隔片20中的狭缝25内。当阳路厄锥体进一步推入狭缝25内时,中间部分22也向远处和向侧部偏转。通过使中间部分22的截面小于内孔13的截面,从而在壳体10中提供用于允许中间部分22的所述向侧部偏转的空间。隔片20的所述向远处和向侧部偏转迫使狭缝25打开,并使阳路厄锥体能够通过狭缝25而穿过隔片20。当阳路厄锥体完全插入隔片20内时,狭缝25被迫沿隔片20的整个长度打开。
因为某些ISO标准,重要的是即使当阳路厄锥体并不完全穿过隔片20延伸时也使得狭缝25能够沿隔片20的整个长度打开。对于阳路厄锁,ISO标准594-21998(E)要求阳路厄锥体的最小长度为大约0.295英寸(7.5毫米),并越过路厄锁环的端部延伸至少0.083英寸(2.1毫米)。很多制造商使它们的产品具有该最小尺寸。在本发明的无针头进入连接器中,在近侧部分12的中间侧壁的顶部和隔片20底部之间的距离X为大约0.110英寸(2.794毫米)。因此,可以知道当具有最小ISO标准的阳路厄锥体用于进入本发明的无针头进入连接器时,阳路厄锥体将并不完全穿过隔片20延伸。因为这些尺寸,隔片20必须设计成即使当阳路厄锥体并没有完全穿过隔片20延伸时也能够强迫打开狭缝25。当阳路厄锥体插入隔片20中的距离为离隔片20顶部大约0.214英寸(5.436毫米)时,狭缝25的底部将打开。当阳路厄锥体插入至使它能够伸入无针头进入连接器内时,远侧部分23可以只向远处向下偏转至内孔13内,并低于当阳路厄锥体未进入时远侧部分23的底部延伸的位置。该向远处偏转使得远侧部分23作为摆动门,并完全打开狭缝25。远侧部分23只向远侧偏转,因为远侧部分23的周边在壳体10的近侧部分12和远侧部分16之间保持就位,且没有用于使远侧部分23除向远处之外的运动空间。此外,远侧部分23通过它的厚度而增加质量,该厚度为大约0.050英寸(1.27毫米),并在紧靠狭缝25处增加至大约0.080英寸(2.032毫米)。保持远侧部分23防止横向运动以及增加远侧部分质量的该组合将即使在阳路厄锥体并不完全穿过隔片20时也迫使狭槽25打开,并使流体能够流过无针头路厄进入连接器。
壳体10设计成使得其中的死区量减至最小,流体能够在该死区中流动并捕获在该死区中。任何这样捕获的流体都可以提供微生物或其它生物的繁殖场,该微生物或其它生物能够通过无针头路厄进入连接器并进入病人体内,从而感染病人。优选是,壁60形成于壳体10的远侧部分16中,以便充满其中的任何死区。壁60有朝上的表面61,当阳路厄锥体完全进入本发明的无针头路厄进入连接器时,该表面61与隔片20的远侧部分23的形状匹配。见图48。这样,壁60不会影响本发明的正常工作,同时还充满壳体10内的未使用空间。
因此,可以知道,提供了无针头进入连接器,它能够在不使用针头的情况下进入,不易于泄漏或微生物进入,使其中的死区容积减至最小,不需要较大的力来进入,将进入连接器时的反冲力减至最小,且不需要任何附加或专用装置来进入。
上述无针头路厄连接器可以进行变化,以便根据连接器的预定用途而获得明显不同的性能特征。具体地说,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方式中,优选是设计成使壳体向隔片上施加压力,从而促使狭缝处于关闭状态。机械粘接可以形成于壳体和隔片之间。该粘接使得隔片在由阳路厄锥体在插入过程中施加的力的作用下保持就位,并当阳路厄锥体并不处于狭缝内时使该狭缝保持关闭状态。应当知道,这些变化可以用于本发明的其它连接器和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图49-64,无针头路厄进入连接器100可以包括基本柱形基座110,该基本柱形基座110的轴线112从近侧方向向远侧方向延伸。弹性部件例如簧片111安装在基座上,并沿近侧方向延伸,从而确定了槽道113。隔片或阀130具有近侧部分131、中间部分132和远侧部分133。当无应力时,近侧部分和远侧部分优选是具有圆形截面(例如如图49所示)。优选是,当无应力时,中间部分优选是具有卵形截面(例如如图49和55所示)。中间部分的卵形截面具有主轴M1和短轴M2(见图55)。纵向狭缝136穿过隔片延伸,从近侧部分通过中间部分伸入远侧部分,这样,当阳路厄锥体插入该狭缝时,中间部分膨胀。见图54和56。
当进行装配以便使用时,隔片130的远侧部分133布置在壳体115的基座110内。隔片的中间部分132布置在槽道113内。润滑剂可以沿隔片的中间部分布置。隔片131的近侧部分在远离基座处支承于簧片111上。具体地说,近侧部分布置在簧片的顶边缘120上。簧片的尺寸设置成使得隔片沿轴向方向拉伸。该拉伸与壳体在远离狭缝136处的定位相组合,从而促使狭缝处于关闭状态。而且,在一个特殊实施例中,至少一个簧片可操作地沿隔片中间部分的主轴M1与隔片的中间部分啮合,且至少一个簧片可操作地沿隔片中间部分的短轴M2与隔片的中间部分啮合。优选是,两个簧片安装在基座上,并包括螺纹,以便与路厄连接器啮合。这些簧片沿隔片中间部分的主轴与隔片的中间部分啮合(见图52)。另外两个簧片安装在基座上,并向内朝着基座的轴线倾斜。这些簧片沿隔片中间部分的短轴在靠近隔片的近侧部分处与隔片的中间部分接触(见图53)。肋137可以位于中间部分的外表面138上以及近侧部分的底表面139上,从而使簧片与肋接触。优选是,肋与隔片形成一体。当阳路厄连接器插入该连接器中时,中间部分和肋向外移动,从而沿短轴M2克服簧片的偏压(见图54)。
参考图52-54,在阳路厄锥体尖端插入狭缝136之前,簧片111通过肋137而向隔片130的中间部分132上施加力,从而促使狭缝处于关闭状态。当阳路厄锥体插入狭缝内时,隔片膨胀以便接收锥体。隔片的中间部分逆着簧片而膨胀,从而使它们向外弯曲。在隔片和壳体之间的粘接剂粘接有助于防止隔片在阳路厄锥体插入过程中被压入壳体内。
在本发明的该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唇缘114安装在至少一个簧片111的近端处,这样,该唇缘包围隔片130的近侧部分131的至少一部分。粘接剂材料150可以布置在隔片和簧片之间,从而将隔片固定在簧片上。
参考图57-60,无针头进入连接器100包括壳体115,该壳体115有具有近侧表面124的基座部分110以及位于该基座部分上的侧壁125。侧壁可以与基座部分形成一体。而且,侧壁可以由簧片或其它弹性部件111形成。侧壁包括顶部部分120,该顶部部分120有周边,并确定了进口开口121。壳体的顶部部分包括两个径向相对的高点A和两个径向相对的低点B,且径向相对的低点沿狭缝136的横轴T布置(也见图1、1A、4和5)。侧壁确定了槽道113,该槽道113与进口开口121流体连通。隔片130布置在壳体中。隔片的中间部分132的截面小于近侧部分的截面。而且,中间部分的截面小于槽道113的截面。纵向狭缝136具有横轴T(见图5),并穿过隔片延伸,从近侧部分131通过中间部分132而伸入远侧部分133,这样,当阳路厄锥体200插入狭缝内时,远侧部分向侧部和向远处运动,以便打开通过槽道的流动通路。唇缘114安装在壳体115的顶部部分120的周边上,这样,该唇缘环绕隔片130的近侧部分131的至少一部分。气孔197可以引入壳体中,以便防止在隔片的中间部分和壳体之间产生密封空气状态。这样的密封空气状态可能阻止阳路厄尖端的完全插入,或者在取出该尖端时可能阻止隔片返回密封状态。
优选是,唇缘114与壳体115形成一体,并环绕壳体的顶部部分120的周边连续延伸,从而完全环绕隔片130的近侧部分131。当然,唇缘可以由不同的凸片116形成,该凸片116在选定位置与隔片的近侧部分啮合(见图59)。优选是,唇缘的尺寸设置成使得它在隔片的近侧部分上施加压力,促使它成为密封状态。具体地说,优选是唇缘沿垂直于狭缝136的横轴T的方向施加压力。
隔片130的近侧部分131具有厚度为T2的周边缘141。唇缘的高度H可以选择成使得它小于周边缘的厚度,且隔片的近端的顶表面142凸出成高于唇缘。也可选择,唇缘的高度可以选择成使它大于缘的厚度,这样,隔片的表面凹入唇缘内。唇缘的尺寸还可以设置成使它的高度与缘相同。粘接剂材料150可以布置在隔片的近侧部分和侧壁的顶部部分120之间,以便在使用过程中更好地将隔片固定就位。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唇缘114可以用于将隔片的缘机械固定在壳体上。具体地说,唇缘可以翻转在缘上,例如通过冷成形,或者通过加热或超声波。这样,唇缘(在翻转之前)优选是高于缘。它进行翻转,以便将该缘夹在唇缘和壳体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通过钝头插管来将流体选择地注入病人体内的方法。壳体115有基座110,该基座110有确定了进口开口121的顶表面120。至少一个侧壁125从基座部分110上伸出,并确定了槽道113。基座部分有出口开口126,这样,进口开口和出口开口流体连通。隔片130插入壳体中。隔片的近侧部分131有远侧表面139,该远侧表面139布置在壳体的顶表面120上。隔片的中间部分132至少部分布置在壳体的槽道中。隔片确定了狭缝136,该狭缝136至少穿过它的近侧部分。当隔片变形成压缩状态时,粘接剂150施加在壳体和隔片上,从而促使狭缝处于关闭位置。该压缩状态可以通过利用促动器来压缩隔片而实现,或者通过使壳体形成为向隔片的近侧部分施加压力而实现。优选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压力通过上面结合图1A所述的壳体顶表面的马鞍形形状来实现。当隔片处于压缩状态时,粘接剂固化,这样,隔片通过固化粘接剂和壳体的配合而保持在压缩状态。
粘接剂材料150可以以不同方式施加,以便使隔片保持就位。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粘接剂150施加在由隔片130的近侧部分131和壳体115的顶部部分120形成的槽122中。为了将粘接剂材料传送到在壳体115的顶边缘120或簧片111之间的位置,促动器(例如机械指状物)可以用于使隔片130的缘141的边缘卷起。因此,间隙123形成于隔片和壳体之间,液体粘接剂材料可以施加在该间隙123中,例如通过喷射。另外,在施加粘接剂之后,可以利用促动器来在粘接剂固化时使隔片保持在压缩状态。在某些用途中,粘接剂可以通过施加紫外线光而固化。这时,至少壳体的顶部部分12由透明材料形成。UV光由UV光源160提供,并通过壳体的顶部部分施加给粘接剂,从而使粘接剂材料固化。
应当知道,本发明的某些方面可以用于其它隔片/壳体结构。例如,如图61所示,隔片330可以由具有开口340的弹性体管332而形成,该开口340布置在隔片的远端333处。在阳路厄锥体插入管中之前,塞子341密封该管的远端。粘接剂材料350使隔片的近端331在壳体上固定就位。狭缝336穿过隔片的近端延伸,并保持密封状态,直到阳路厄锥体插入其中。如美国专利5242393(该文献被本文参引)中所述,当阳路厄尖端插入狭缝中时,弹性体管移动,以便产生通过管、通过开口和通过壳体的流体流通路。在阳路厄尖端插入的过程中,粘接剂材料帮助使隔片的近侧部分在壳体上保持就位。
权利要求
1.一种无针头路厄进入连接器,包括基本柱形基座,该基本柱形基座的轴线从近侧方向向远侧方向延伸;簧片,该簧片安装在基座上,并沿近侧方向延伸,从而确定了槽道,其中,该槽道有一定截面;隔片,该隔片具有近侧部分、中间部分和远侧部分,其中,当无应力时,该近侧部分和该远侧部分具有圆形截面,且当无应力时,该中间部分具有卵形截面,该卵形截面有主轴和短轴;其中,该隔片的远侧部分布置在基座中,该隔片的中间部分布置在槽道中,而近侧部分在远离基座处置于簧片上;至少一个第一簧片可操作地沿中间部分的主轴与隔片的中间部分啮合;至少一个第二簧片可操作地沿中间部分的短轴与隔片的中间部分啮合;以及纵向狭缝,该纵向狭缝穿过隔片延伸,从近侧部分通过中间部分伸入远侧部分,这样,当阳路厄锥体插入狭缝内时,该中间部分膨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针头路厄进入连接器,还包括唇缘,该唇缘安装在至少一个簧片的近端上,这样,唇缘包围隔片的近侧部分的至少一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针头路厄进入连接器,还包括粘接剂材料,该粘接剂材料布置在隔片和簧片之间,从而将隔片固定在簧片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针头路厄进入连接器,还包括两个簧片,这两个簧片可操作地沿卵形截面的短轴与隔片的中间部分啮合,其中,当阳路厄锥体插入狭缝内时,该中间部分膨胀,从而使簧片向外偏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针头路厄进入连接器,其中第二簧片沿近侧方向从基座上伸出,朝着轴线倾斜,并只在第二簧片的近端处与隔片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针头路厄进入连接器,其中隔片的中间部分包括肋,该肋基本沿径向方向沿短轴延伸,并与至少一个簧片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针头路厄进入连接器,还包括唇缘,该唇缘安装在簧片的近端上,这样,唇缘包围隔片的近侧部分的至少一部分;粘接剂材料,该粘接剂材料布置在隔片和簧片之间,从而将隔片固定在簧片上;两个第一簧片,这两个第一簧片可操作地沿截面的主轴与隔片的中间部分的相对侧啮合;两个第二簧片,这两个第二簧片沿向着该轴线倾斜的近侧方向延伸,并可操作地沿卵形截面的短轴与隔片的中间部分的相对侧啮合,其中,当阳路厄锥体插入狭缝内时,该中间部分膨胀,从而使簧片向外偏转。
8.一种与阳锥体一起使用的连接器,包括壳体,该壳体有基座;簧片,该簧片安装在基座上,并确定了槽道,其中,该槽道有一定截面;隔片,该隔片具有近侧部分和中间部分,其中,隔片的中间部分布置在槽道中,而近侧部分在远离基座处置于簧片上;以及纵向狭缝,该纵向狭缝穿过隔片延伸,从近侧部分通过中间部分延伸,这样,当阳锥体插入狭缝内时,狭缝从关闭状态运动至打开状态,在该关闭状态,隔片防止流体流过壳体,而在该打开状态,流体可以流过隔片;其中,簧片可操作地与隔片啮合,从而将隔片偏压至关闭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器,其中至少一个肋安装在隔片的中间部分上,该肋与至少一个簧片啮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器,其中隔片的中间部分具有外表面,且肋与中间部分的外部连接,并与隔片的近侧部分的底表面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器,其中肋与隔片形成一体。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器,还包括粘接剂材料,该粘接剂材料布置在簧片和隔片之间,从而将隔片固定在簧片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连接器,还包括唇缘,该唇缘布置在簧片的近侧部分上,从而包围隔片的近侧部分的至少一部分,并将隔片的近侧部分偏压向关闭状态。
14.一种无针头进入连接器,包括壳体,该壳体有具有近侧表面的基座部分以及位于该基座部分上的侧壁,其中,该侧壁包括顶部部分,该顶部部分有周边,并确定了进口开口,且侧壁确定了具有一定截面的槽道,进口开口和槽道流体连通;隔片,该隔片布置在壳体中,该隔片有近侧部分、中间部分和远侧部分,中间部分具有外表面和一定截面,该截面小于近侧部分的截面,并小于槽道的截面;纵向狭缝,该纵向狭缝具有横轴,并穿过隔片延伸,从近侧部分通过中间部分而伸入远侧部分,这样,当阳路厄锥体插入狭缝内时,远侧部分向侧部和向远处运动,以便打开通过槽道的流动通路;以及唇缘,该唇缘安装在壳体的顶部部分的周边上,这样,该唇缘包围隔片的近侧部分的至少一部分。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无针头进入连接器,其中唇缘环绕顶部部分的周边连续延伸。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无针头进入连接器,其中隔片的近侧部分具有一定厚度的周边缘,且唇缘具有一定高度,其中,唇缘的高度小于周边缘的厚度。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无针头进入连接器,其中隔片的近侧部分具有一定厚度的周边缘,且唇缘具有一定高度,其中,唇缘的高度等于或大于周边缘的厚度。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无针头进入连接器,其中唇缘与壳体的顶部形成一体。
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无针头进入连接器,其中唇缘包括多个离散的凸片。
20.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无针头进入连接器,还包括粘接剂,该粘接剂布置在隔片的近侧部分和侧壁的顶部部分之间,且唇缘向隔片的近侧部分上施加压力。
21.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无针头进入连接器,其中唇缘沿垂直于狭缝横轴的方向施加压力。
22.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无针头进入连接器,其中壳体的顶部包括两个径向相对的高点和两个径向相对的低点。
23.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无针头进入连接器,其中径向相对的低点沿狭缝的横轴布置。
24.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无针头进入连接器,其中壳体的侧壁由安装在基座部分上的多个簧片形成。
25.一种无针头路厄进入连接器,包括壳体,该壳体有基座部分,该基座部分确定了基座开口;弹性部件,该弹性部件环绕基座开口布置在基座部分上,并确定了槽道;以及顶边缘,该顶边缘在远离基座部分处布置于弹性部件上,其中,该顶边缘确定了进口开口,且槽道有一定截面;阀,该阀布置在壳体中,该阀有近侧部分、中间部分和远侧部分,中间部分具有外表面,并至少部分布置在槽道内;以及纵向狭缝,该纵向狭缝沿横轴穿过阀延伸,从近侧部分通过中间部分而伸入远侧部分,这样,当阳路厄锥体插入狭缝内时,阀变形,从而使远侧部分向侧部和向远处运动,且中间部分膨胀,以便接触弹性部件和使该弹性部件移动,这样,该弹性部件施加反作用力,从而将狭缝推向关闭位置。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路厄进入连接器,还包括唇缘,该唇缘安装在壳体顶边缘的周边上,这样,唇缘包围阀的近侧部分的至少一部分。
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路厄进入连接器,其中阀的中间部分具有卵形截面,该卵形截面有主轴和短轴,且弹性部件包括两个侧部件,它们沿短轴布置在中间部分的相对侧上,当阀未变形时,这两个侧部件与该阀接触。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路厄进入连接器,其中弹性部件包括两个端部件,它们沿主轴布置在中间部分的相对侧上,当阀未变形时,这两个端部件与该阀接触。
29.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路厄进入连接器,其中阀的中间部分还包括至少一个肋,该肋至少部分沿短轴布置,并与至少一个侧部件啮合。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路厄进入连接器,其中肋沿中间部分从阀的近侧部分伸出。
31.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路厄进入连接器,其中阀的中间部分还包括两个肋,这两个肋布置在中间部分的相对侧,且至少部分沿短轴布置,各肋与侧部件啮合。
32.一种形成注射部位的方法,用于能够通过钝头插管而将流体选择地注入病人体内,该方法包括提供壳体,该壳体有顶部部分,该顶部部分有确定进口开口的顶表面;至少一个侧壁,该侧壁从顶部部分伸出,并确定了槽道;以及基座部分,该基座部分有出口开口,这样,进口开口和出口开口流体连通;将隔片插入壳体中,该隔片有近侧部分、中间部分和远侧部分,该近侧部分有布置在壳体的顶表面上的远侧表面,且中间部分至少部分布置在壳体的槽道内;其中,隔片确定了狭缝,该狭缝至少穿过近侧部分;将粘接剂施加给壳体和隔片;使隔片变形成压缩状态,从而促使狭缝处于关闭位置;以及使粘接剂固化,这样,通过固化粘接剂和壳体的配合,隔片保持在压缩状态。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形成注射部位的方法,其中粘接剂施加在由隔片的近侧部分和壳体的顶部部分形成的槽中。
34.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形成注射部位的方法,其还包括将该隔片的近侧部分从该壳体的顶部表面移出以便形成一间隙,其中该粘接剂被注射到该间隙中。
35.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形成注射部位的方法,其中粘接剂是UV固化粘接剂,且至少壳体的顶部由透明材料形成,该方法还包括提供UV光源;将来自光源的UV光通过壳体的顶部部分而选择地传给粘接剂;以及通过施加UV光而使粘接剂固化。
36.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无针头路厄进入连接器,其中粘接剂是焊料。
37.一种形成无针头进入连接器的方法,包括提供壳体,该壳体有顶部部分,该顶部部分有确定进口开口的顶表面;至少一个侧壁,该侧壁从顶部部分伸出,并确定了具有一定截面的槽道;以及底部部分,该底部部分有确定上部空腔的上表面以及从上部空腔伸出的出口开口,这样,进口开口和出口开口流体连通;提供隔片,该隔片有近侧部分、中间部分和远侧部分,该近侧部分有远侧表面,该中间部分有具有一定截面的外表面,该截面小于槽道的截面,其中,隔片包括纵向狭缝,该纵向狭缝沿横轴穿过隔片延伸,从近侧部分通过中间部分伸入远侧部分;其中,当阳路厄锥体插入狭缝中时,远侧部分向侧部和向远处运动成与上部空腔的上表面接触;将隔片插入壳体中,这样,隔片的近侧部分置于壳体的顶表面上,隔片的中间部分置于槽道中,且远侧部分布置在底部部分中;沿至少部分垂直于横轴的方向向隔片施加压力;以及当施加压力时,使壳体和隔片固定成固定空间关系。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形成无针头进入连接器的方法,其中壳体的顶部部分包括两个径向相对的高点和两个径向相对的低点,且径向相对的低点沿狭缝的横轴布置。
39.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形成无针头进入连接器的方法,还包括将促动器施加给隔片的近侧部分和壳体的顶表面,以便产生空隙,将粘接剂施加在该空隙中,并使粘接剂在空隙中固化。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形成无针头进入连接器的方法,其中,粘接剂从以下组中选择可UV固化的粘接剂、热固性粘接剂、氰基丙烯酸盐粘合剂、水汽固化粘接剂、压力固化粘接剂、环氧树脂或RTV粘接剂。
41.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形成无针头进入连接器的方法,其中粘接剂是可UV固化的粘接剂,且壳体的顶部部分或隔片的近侧部分由透明材料形成,该方法还包括提供UV光源,将来自光源的UV光通过壳体的顶部部分传给粘接剂,从而通过施加UV光而固化粘接剂。
42.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方法,其中使壳体的顶表面和隔片的近侧部分的远侧表面固定成固定关系包括将壳体焊接在隔片上。
43.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方法,其中焊接通过超声波焊接、激光焊接或热铆接中的一个而形成。
44.一种无针头路厄进入连接器,包括壳体,该壳体包括顶部部分,该顶部部分有确定了进口开口的顶表面;至少一个侧壁,该侧壁从顶部部分伸出,并确定了槽道;以及底部部分,该底部部分有出口开口,这样,进口开口和出口开口流体连通;隔片,该隔片置于壳体的顶表面上,且其中有可重新密封的狭缝,该狭缝可从关闭位置运动至打开位置,在该关闭位置,形成流体密封的密封件,而在该打开位置,形成通过隔片的流体流动通路;粘接剂,该粘接剂可操作地与壳体和隔片啮合,从而将隔片以压缩状态固定在壳体的顶表面上,在该压缩状态中,可重新密封的狭缝被推向关闭位置。
45.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无针头路厄进入连接器,还包括阀,该阀可操作地与壳体啮合,以便选择地允许流体流过槽道。
46.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无针头路厄进入连接器,还包括弹性部件,该弹性部件使阀与隔片连接。
47.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无针头路厄进入连接器,其中弹性部件布置在槽道中,并能自由地相对于壳体滑动。
48.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无针头路厄进入连接器,其中可重新密封的狭缝布置在横向平面中,且粘接剂基本布置在粘接剂平面上,粘接剂平面和横向平面基本垂直,且隔片沿至少部分与横向平面垂直的方向被压缩。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针头路厄进入连接器,该连接器有布置在壳体(10)中的隔片(20)。该隔片(20)有近侧部分(21),该近侧部分(21)有一定截面;中间部分(22),该中间部分(22)的截面小于近侧部分(12)的截面;以及远侧部分(23)。纵向狭缝(25)穿过隔片(20)而从近侧部分(21)伸向远侧部分(23)。隔片(20)和壳体(10)设计成使得在阳路厄锥体进入连接器时隔片(20)不会旋转或从壳体(10)中取出。此外,隔片(20)和壳体(10)设计成在远侧部分将狭缝(25)偏压成关闭,这样,阳路厄连接器并不必须完全穿过远侧部分(23)来打开在远侧部分(23)处的狭缝(25)。最后,隔片(20)和壳体(10)设计成当阳路厄锥体进入时使连接器中的死区量减至最小。
文档编号A61M39/02GK1658922SQ03812928
公开日2005年8月24日 申请日期2003年4月25日 优先权日2002年5月1日
发明者凯利·D·克里斯坦森, 韦斯顿·F·哈丁, 拉尔夫·L·桑德雷格, 卡罗琳·E·布朗, 威廉·G·莫尔顿, 格雷格·L·布林霍尔 申请人:贝克顿·迪金森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