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构造

文档序号:10494632阅读:453来源:国知局
连接器构造
【专利摘要】提供一种连接器(10),用于防止盖体(60)从壳体(20)脱落。连接器(10)包括:壳体(20),能够与对方壳体(90)嵌合,在嵌合时与螺线管(80)等外围部件接近或者抵接配置;以及与壳体(20)分开形成的盖体(60),以覆盖从该壳体(20)的电线引出面引出的电线(100)的方式装配于壳体(20)。在嵌合时盖体(60)配置成在从壳体(20)的分离方向上与外围部件相对而夹在壳体(20)和螺线管(80)等外围部件之间。
【专利说明】
连接器构造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构造。
【背景技术】
[0002]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有一种连接器构造,该连接器构造包括:壳体;以及与壳体分开形成的盖体,以将从电线引出面引出的电线折弯的状态容纳从电线引出面引出的电线。在壳体设置有卡定突起,在盖体的侧壁设置有卡定孔,通过卡定孔与卡定突起嵌合,盖体保持于壳体。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I:日本特开2012-94289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6]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0007]在上述的情况下,假设对盖体作用有向从壳体分离的方向的较强的外力,则存在卡定突起从卡定孔脱离,盖体从壳体脱落的可能性。
[0008]本发明基于如上所述的情况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盖体从壳体脱落的连接器。
[0009]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0010]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能够与对方壳体嵌合,在嵌合时与外围部件接近或者抵接配置;以及与所述壳体分开形成的盖体,以覆盖从该壳体的电线引出面引出的电线的方式装配于所述壳体,在所述嵌合时所述盖体配置成在从所述壳体的分离方向上与所述外围部件相对而夹在所述壳体和所述外围部件之间。
[0011]发明效果
[0012]通过盖体在盖体的从壳体的分离方向上与外围部件相对,盖体夹在壳体和外围部件之间,因此防止盖体从壳体脱落。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示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盖体配置成夹在螺线管和壳体之间,壳体与对方壳体正对的状态的侧视图。
[0014]图2为从后方观察盖体配置成夹在螺线管和壳体之间,连接器沿宽度方向排列有多个的状态的剖视图。
[0015]图3为连接器的立体图。
[0016]图4为连接器的主视图。
[0017]图5为连接器的后视图。
[0018]图6为壳体的立体图。
[0019]图7为盖体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在以下示出本发明的优选的方式。
[0021]所述盖体的从所述壳体的分离方向设定为与相对于所述对方壳体的嵌合方向交叉的方向,所述外围部件配置在能够避免与所述嵌合时沿所述嵌合方向行进而来的所述壳体的干涉的位置。由此,在装配有盖体的壳体开始与对方壳体的嵌合时,壳体能够避免与外围部件干涉,并且能够顺畅地进行两壳体的嵌合作业。
[0022]所述盖体的与面对所述电线的面相反一侧的面形成为绕与相对于所述对方壳体的嵌合方向平行的轴大致沿着所述外围部件的外周面的弧状的形态。由此,例如,在外围部件绕与嵌合方向平行的轴进行角位移的情况下,防止盖体与外围部件干涉。
[0023]所述外围部件为轴心朝向所述嵌合方向的圆筒状的螺线管。由此,能够确保螺线管不与盖体干涉地绕与嵌合方向平行的轴心进行角位移的动作。
[0024]所述对方壳体设置于所述外围部件。因此,节省空间且小型化地整合地配置有外围部件、壳体以及对方壳体。
[0025]所述壳体具有:壳体主体,能够容纳与所述电线连接的端子配件;以及檐部,从所述壳体主体向所述对方壳体的嵌合方向一体地伸出,所述盖体具有:基部;以及盖体锁定部,从所述基部向与所述嵌合方向交叉的方向突出,在所述盖体向所述壳体组装时,所述盖体锁定部与所述壳体的盖体锁定承接部卡定,从而限制所述盖体在与所述嵌合方向交叉的方向上拔出,并且在所述基部和所述檐部之间划分形成有供所述电线通过的贯通部,所述基部的与面对所述电线的面相反一侧的面与所述外围部件面对面配置。如果是这样的结构,则假设在两壳体的嵌合开始时,处于盖体锁定部与盖体锁定承接部半卡定状态,则由于基部能够与外围部件干涉而使两壳体的嵌合动作停止,因此能够检测盖体的半卡定状态。
[0026]<实施例>
[0027]通过图1?图7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实施例的连接器10包括能够与对方壳体90嵌合的壳体20和装配于壳体20的盖体60,壳体20以及盖体60在与对方壳体90的嵌合时,与作为外围部件的螺线管80接近配置。如图2所示,螺线管80形成为圆筒状,并沿着构成未图示的自动变速器的零件将轴心朝向前后方向(两壳体20、90的嵌合方向)而在与前后方向交叉的方向上排列配置有多个。
[0028]对方壳体90为合成树脂制,并如图1所示,固定地设置于各自的螺线管80的外周面。具体来说,对方壳体90具有筒状的罩部91,并在罩部91内突出地配置有未图示的对方端子配件。罩部91的下表面为对方圆弧面92,该对方圆弧面92以绕与两壳体20、90的嵌合方向平行的轴并且在主视或者后视视角下形成为圆弧的方式向上方呈弓形弯曲,在设置时沿螺线管80的外周面配置。
[0029]壳体20为相同的合成树脂制,并如图1以及图6所示,具有能够容纳端子配件50的矩形块状的壳体主体21和在比壳体主体21拓宽的状态下从壳体主体21的后端上缘向后方(对方壳体90的嵌合方向)呈一体地伸出的檐部22。
[0030]壳体主体21能够嵌合在对方壳体90的罩部91内,并在壳体主体21的内部具有能够供端子配件50插入的腔室23。腔室23在宽度方向上排列配置有多个。如图4所示,在腔室23的内壁突出地设置有矛形件24。端子配件50在正确插入到腔室23内的状态下与矛形件24弹性卡定,由此,以防脱状态保持在腔室23内。这时,如图2所示,与端子配件50连接的电线100从壳体主体21的后表面延伸进入到后述的贯通部25内,进而沿与嵌合方向交叉的方向从贯通部25向外部导出。并且,向外部导出的电线100还能够贯通相邻的壳体20的贯通部25并进而进入到相邻的壳体20的贯通部25内,在整体上构成在宽度方向上延伸的干线100A。干线100A在贯通部25内捆束有多根电线100,从而具有能够维持在宽度方向上大致笔直地延伸的状态的形态保持性。
[0031]如图3以及图4所示,在壳体主体21的两侧面的后端下部突出设置有能够与后述的盖体60的盖体锁定部63卡定的一对盖体锁定承接部26。壳体主体21的上表面突出设置有能够与对方壳体90卡定而保持成与对方壳体90嵌合的状态的锁定部27。
[0032]檐部22大致形成为大致沿着前后方向的大致板状的形态。如图1以及图6所示,在檐部22的前端侧的宽度方向两端部朝向下方地突出设置有一对分隔部28,在檐部22的后端侧的宽度方向两端部朝向下方地突出设置有一对臂部29。两分隔部28形成为长方形板状,并在壳体主体21的后方相对地配置,在侧视视角下,在壳体主体21的后表面之间具有能够在前后方向上容纳一根电线100的量的开口尺寸。并且,两臂部29在两分隔部28的后方相对地配置,并设为能够嵌合安装于后述的盖体60的背板部62的形状。在两臂部29的下端部向内侧呈相对状突出设置有一对内侧突出部31。
[0033]如图3以及图4所示,盖体60从大体与檐部22相对的下侧(与嵌合方向交叉的方向)组装于壳体20。具体来说,如图7所示,盖体60具有:弯曲板状的基部61,在向壳体20的组装时与檐部22相对地配置;背板部62,从基部61的后端侧的宽度方向中央部朝向上方突出;以及一对盖体锁定部63,从基部61的前端侧的宽度方向两端部朝向上方(是与嵌合方向交叉的方向,并且是组装时的檐部22侧)突出。在两盖体锁定部63的上端部向内侧呈相对状突出设置有爪状的卡定突起64。并且,在背板部62的上端在宽度方向上伸出地设置有一对外侧突出部65。
[0034]如果在壳体20保持有盖体60,则在盖体60和壳体20之间划分形成有在宽度方向上贯通的贯通部25。贯通部25通过壳体主体21、檐部22、臂部29、背板部62以及基部61而形成为在侧视视角下在全周上关闭的状态,并如图2所示,宽度方向两端的开口中的一方的开口成为能够从相邻的贯通部25将电线100的干线100A导入的导入口 32,另一方的开口成为能够从自身的贯通部25中将电线100的干线100A导出的导出口 33。
[0035]并且,贯通部25经由分隔部28成为分割成前后两室的状态。具体来说,如图1所示,贯通部25由在侧视视角下在壳体主体21的后表面和分隔部28之间划分出的开口尺寸狭小的第一贯通部25A和在分隔部28和臂部29之间划分出的开口尺寸宽大的第二贯通部25B构成。在第一贯通部25A沿高度方向(上下方向)以纵向一列紧密地配置有各电线100,在第二贯通部25B沿高度方向以及前后方向大致分散地配置有各电线100。特别是,在第一贯通部25A中,各电线100的前后两端能够与壳体主体21的后表面和两分隔部28抵接地配置,保持限制各电线100向前后方向的自由移动的状态。
[0036]如图2以及图5所示,盖体60的基部61的下表面设为以绕与两壳体20、90的嵌合方向平行的轴并且在主视或者后视视角下形成为圆弧的方式向上方呈弓形弯曲的盖体圆弧面66。在此,贯通部25成为通过盖体圆弧面66呈喇叭状向宽度方向两端侧放大内容积的形态。因此,在两壳体20、90处于嵌合状态的情况下,螺线管80绕与两壳体10、90的嵌合方向平行的轴心进行角位移,即使连接器10向其角位移方向(图2的X方向或者Y方向)追随旋转,由于电线100落入贯通部25的扩展空间,因此也良好地维持干线100A的直线性。
[0037]接着,说明实施例的连接器1的作用。
[0038]在将盖体60装配于壳体20时,使盖体60的外侧突出部65钩挂固定于壳体20的内侧突出部31(参照图5),将其钩挂固定位置作为大致支点使盖体60向前上方转动,使盖体60的盖体锁定部63的卡定突起64从下侧与壳体20的盖体锁定承接部26卡定。通过盖体锁定部63的卡定突起64与盖体锁定部63的上表面抵接,保持限制盖体60从壳体20向下方(与嵌合方向交叉的方向)拔出的状态。
[0039]接下来,如图1所示,使壳体20与对方壳体90正对,在该状态下,开始两壳体20、90的嵌合。使壳体20向与对方壳体90的嵌合位置前进,在此期间,在壳体20的嵌合方向上与壳体20相对的干涉物包括螺线管80但实际上并不存在。因此,壳体20能够没有障碍地到达与对方壳体90的嵌合位置。而且,在向与对方壳体90的嵌合位置前进的过程中,通过使盖体60的盖体圆弧面66沿着螺线管80的外周面,壳体20顺畅地引导至与对方壳体90的嵌合位置。
[0040]在两壳体20、90嵌合时,在罩部91内插入有壳体20,端子配件50与对方端子配件导通连接。在该状态下,背板部62从下方与檐部22抵接,并且基部61从下方与两分隔部28以及两臂部29抵接,从而限制盖体60相对于壳体20向上方位移。并且,通过两盖体锁定部63的卡定突起64从上方与两盖体锁定承接部26抵接,限制盖体60相对于壳体20向下方位移。
[0041]而且,通过基部61的盖体圆弧面66与螺线管80的外周面面对面,盖体60在从壳体20拔出的方向(下方)上与螺线管80相对地接近配置。简单地说,盖体60在装配于壳体20的状态下,配置成在上下方向上夹在壳体20的檐部22和螺线管80之间。因此,即使对盖体60作用有使盖体60从壳体20分离那样的朝向下方的较强的外力,万一盖体锁定部63和盖体锁定承接部26的卡定将要脱离,由于在外力的作用方向(下侧)上存在螺线管80,因此也防止盖体60从壳体20全部拔出。
[0042]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实施例,由于盖体60通过在从壳体20的分离方向上与螺线管80相对而夹在螺线管80和壳体20之间,因此稳定地维持盖体60相对于壳体20的保持状
??τ O
[0043]并且,由于在开始装配有盖体60的壳体20与对方壳体90的嵌合时,壳体20避免在其嵌合方向上与螺线管80干涉,因此能够顺畅地进行两壳体20、90的嵌合作业。
[0044]而且,由于盖体60的盖体圆弧面66形成为大致沿着螺线管80的外周面的形状,因此在螺线管80绕与嵌合方向平行的轴进行角位移的情况下,防止盖体60以及壳体20与螺线管80干涉。
[0045]并且,假设在两壳体20、90的嵌合开始时,在处于两盖体锁定部63与两盖体锁定承接部26半卡定状态的情况下,例如,两盖体锁定部63的一方从盖体锁定承接部26脱离而成为半钩挂状态,盖体60成为从壳体20比正确的装配时更向下方突出的状态,则盖体60的基部61能够与螺线管80的端面干涉而使两壳体20、90的嵌合动作停止。因此,能够检测盖体60的半卡定状态。
[0046]<其他实施例>
[0047]以下,简单地说明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
[0048](I)也可以是壳体或者盖体与螺线管的外周面抵接配置的结构。
[0049](2)外围部件不限定于螺线管,例如也可以是与连接器接近配置的螺线管以外的机动车的零件。外围部件优选为直接或者间接固定于车体的零件。
[0050](3)也可以是,外围部件与盖体的后方相对配置,外围部件抑制盖体向远离壳体的后表面(电线引出面)的后方分离的结构。
[0051 ]标号说明
[0052]10...连接器
[0053]20…壳体
[0054]22…檐部
[0055]25…贯通部
[°°56]26…盖体锁定承接部
[0057]60...盖体
[0058]61…基部
[0059]63…盖体锁定部
[0060]66…盖体圆弧面
[0061 ]80…螺线管(外围部件)
[0062]90…对方壳体
[0063]100 …电线。
【主权项】
1.一种连接器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能够与对方壳体嵌合,在嵌合时与外围部件接近或者抵接配置;以及 与所述壳体分开形成的盖体,以覆盖从所述壳体的电线引出面引出的电线的方式装配于所述壳体, 在所述嵌合时所述盖体配置成在从所述壳体的分离方向上与所述外围部件相对而夹在所述壳体和所述外围部件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体的从所述壳体的分离方向设定为与相对于所述对方壳体的嵌合方向交叉的方向,所述外围部件配置在能够避免与所述嵌合时沿所述嵌合方向行进而来的所述壳体的干涉的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器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体的与面对所述电线的面相反一侧的面形成为绕与相对于所述对方壳体的嵌合方向平行的轴大致沿着所述外围部件的外周面的弧状的形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围部件为轴心朝向所述嵌合方向的圆筒状的螺线管。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对方壳体设置于所述外围部件。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具有: 壳体主体,能够容纳与所述电线连接的端子配件;以及 檐部,从所述壳体主体向所述对方壳体的嵌合方向一体地伸出, 所述盖体具有:基部;以及 盖体锁定部,从所述基部向与所述嵌合方向交叉的方向突出, 在所述盖体向所述壳体组装时,所述盖体锁定部与所述壳体的盖体锁定承接部卡定,从而限制所述盖体在与所述嵌合方向交叉的方向上拔出,并且在所述基部和所述檐部之间划分形成有供所述电线通过的贯通部,所述基部的与面对所述电线的面相反一侧的面与所述外围部件面对面配置。
【文档编号】H01R13/506GK105849980SQ201480057472
【公开日】2016年8月10日
【申请日】2014年10月6日
【发明人】北村圭史, 水谷嘉宏, 竹田康人, 平井宏树, 田中彻儿, 前岨宏芳, 曾根康介, 加藤晃央, 二村久, 二村一久
【申请人】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