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性物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2547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吸收性物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合吸收从女性生殖器排泄的经血或白带等的吸收性物品,特别涉及可以将排泄在顶片上的粘度较高的液体迅速吸收到吸收层,并且缩小液体扩散范围的吸收性物品。
背景技术
吸收从女性生殖器排泄的经血的吸收性物品的一般结构是吸收层的表面被液体渗透性的顶层覆盖。上述吸收层由纸浆等的亲水性纤维以及高吸收性聚合体(SAP)的混合体形成,上述顶片使用以下无纺布,即由经过亲水处理的疏水性的化学纤维形成的无纺布或由人造丝等的亲水性纤维形成的无纺布。
在该吸收性物品上,由亲水性纤维形成的密度较高的吸收层位于顶片的正下方。因此,施加在顶片表面的液体通过上述吸收层的亲水性和毛细管作用被吸收,迅速透过顶片被吸收保持在上述吸收层。
但是,由于月经时的经血粘度比较高并且持续排泄,因此,上述吸收层在保持了一定程度的液体时,液体在顶片内容易饱和。即虽然经血靠自重迅速透过表片,但由于毛细管作用产生的液体吸收速度比在该顶片的液体渗透速度稍微慢一点,因此,如果短时间内被施加大量的液体,则吸收层吸收不完该大量的液体,液体容易残留在顶片内。由于该液体在顶片内的周围扩散,大范围的顶片被经血弄湿,容易使使用者的皮肤有湿润感。并且,由于表面上的经血的扩散范围增大,有可能使使用者产生视觉上的厌恶感。
一方面在特开平11-192259号公报上公开了比顶片密度低的第二片,该第二片存在于棉状纸浆与高吸收性聚合物的混合体形成的吸收层和液体渗透性的顶片之间。该第二片是经过亲水处理的复合纤维接合形成的。
该公报中所述发明的目的是施加在顶片的液体通过被第二片进行点吸收、到达吸收层,体液很难滞留在顶片和第二片上。
但是,透过上述顶片到达第二片的液体还是不能避免沿着第二片向周围扩散。上述公报中所述的吸收性物品中,由于没有对第二片的面积进行特别限制,因此,如果液体沿着第二面扩散,随之液体在顶片也容易扩散。
另外,由于上述公报中所述的是整体为平面,因此,透过第二片被吸收层吸收的液体在高密度的吸收层内广泛扩散,即使在第二片以外的外围区域,也容易成为很多液体存在于吸收层上的状态。在外围区域上,由于顶片直接与吸收层的表面接触,即使在上述外围区域,开始使用后不久,顶片容易被液体饱和。因此,顶片在大范围上成为湿润状态,容易使使用者有不透气感,并且,传播到顶片表面的液体容易产生侧漏。
并且,吸收性物品的制造工序中,被卷成原料卷筒形状的无纺布一般被用于第二片的形成,无纺布被从原料卷筒拉出后裁成规定的形状。
但是,原料卷筒的形式中,无纺布的体积(厚度)由于其卷绕压力被破坏,无纺布被以该状态保管直到使用。因此,从原料卷筒拉出后无纺布的体积也是被破坏的状态。由该无纺布制造的第二片中,内部空隙也被破坏,成为密度比较高的状态。
因此,透过其顶片的液体被吸入第二片的速度变慢,液体容易滞留在顶片。并且,由于被吸入到第二片内的液体在被吸收层吸收之前,传播到密度比较高的第二片内、向周围扩散,因此,在大范围内,液体滞留在第二片上,其结果,该液体容易返回顶片。
另外,体积被损坏的第二片在使用中的柔软感上也有问题。
本发明鉴于上述现有的课题,目的是提供以下吸收性物品,即通过迅速吸收在被限定的区域内反复施加的液体来抑制液体在顶片上的扩散范围,并且,通过总能迅速吸收到达外围区域的液体来防止侧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一种吸收性物品,包括底片、液体渗透性的顶片和吸收层,吸收层具有亲水性材料,被设置在底片和液体渗透性的顶片之间,在从吸收性物品的纵向延伸的中心线向离开左右两侧规定距离的位置上,吸收层与上述顶片一起被压缩,成为凹状的压接部在纵向连续延伸地形成,在上述压接部间规定中央吸收区域,在上述压接部外侧规定辅助吸收区域,在上述中央吸收区域,液体引导层被与上述压接部不重叠地设置在上述吸收层和上述顶片之间,该液体引导层由在内部留有空隙地接合的纤维构成,并且比上述吸收层密度低,因此,在上述辅助吸收区域,上述吸收层被上述顶片覆盖。
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中,在中央吸收区域上,施加在顶片的液体靠自重进入低密度的液体引导层的空间内、被液体引导层吸收,并且,液体引导层的液体被位于其下面的吸收层的亲水作用和毛细管作用吸引,被吸收层吸收、保持。因此,即使液体被反复施加到中央吸收区域,通过液体向液体引导层的转移,可以抑制液体在顶片的滞留,顶片总是可以维持使液体容易通过的状态。另外,液体引导层只被设置在中央吸收区域有限的范围内,因此,被反复施加的液体主要透过中央吸收区域内的有限的范围,可以抑制液体在顶片上的扩散,使液体的点吸收成为可能。另外,由于被吸收层吸收、要向侧方扩散的液体被上述压接部阻止,因此,液体不容易到达辅助吸收区域。因此,在辅助吸收区域,顶片不容易成为饱和状态,附着在辅助吸收区域的液体总是被吸入位于其正下面的吸收层。因此,可以将液体在顶片的扩散固定在中央吸收区域,使使用者的皮肤不容易有湿润感,另外,由于辅助吸收区域总是可以维持将液体迅速吸收的状态,因此容易防止液体的侧漏。
理想的是,上述压接部进一步延伸、相互连续,包围规定的范围作为上述中央区域,上述液体引导层具有比上述中央吸收区域小的面积,不与上述压接部重叠。
如果中央吸收区域在压接部被完全包围,则可以将反复施加的液体的扩散区域限制在中央吸收区域内。
理想的是,上述吸收层由下层吸收体和被重叠在上述下层吸收体上面的上层吸收体构成,上层吸收体的面积小于下层吸收体,并且大于上述中央吸收区域的面积,在上述压接部,上述下层吸收体和上述上层吸收体与上述顶片一起被压缩、形成凹状,上述辅助吸收区域具有与上述压接部相邻的厚壁部,在此,上述下层吸收体和上述上层吸收体都存在,另外,在上述厚壁部的外侧,具有薄壁部,在此,上述下层吸收体存在,而上述上层吸收体不存在。
在该结构中,由于不仅是中央吸收区域,挨着压接部的外侧区域也形成蓬松,因此,吸收性物品与使用者的胯股间部柔软地接触。另外,假设大量的液体越过压接部到达辅助吸收区域,该液体也通过挨着压接部外侧的厚壁部可以迅速吸收。
在上述中央吸收区域,最好形成有多个液体透过孔,该液体透过孔贯通上述顶片向上述液体引导层延伸。另外,在上述液体透过孔周围,形成上述顶片的化学纤维与形成上述液体引导层的化学纤维最好被进行热粘接。
液体透过孔贯通上述顶片向上述液体引导层延伸地形成后,在中央吸收区域,施加在顶片上的液体容易浸透在设置有液体引导层的区域。
为了使被反复施加的液体迅速透过顶片,上述液体引导层干燥时的纤维密度最好是大于等于0.005g/cm3,小于等于0.02g/cm3。
上述液体引导层在湿润状态下、施加980Pa(10g/cm2)的压力时的纤维密度最好在0.005g/cm3~0.04g/cm3的范围内。
将上述液体引导层从原料卷筒拉出后,通过加热处理,恢复体积,密度可以达到上述范围内。如果在上述密度范围,上述液体引导层受到来自使用者身体的挤压力时,也可以有高空隙率,并且上述挤压力被释放时,上述液体引导层的体积容易复原。来自顶片反复被吸收的液体可以利用自重透过上述液体引导层,并且,在被吸收层吸收前被保持在空隙内。因此,容易防止液体在顶片内大范围地扩散。并且,由于上述液体引导层与顶片一起作为缓和与使用者皮肤的接触压力的缓冲层发挥作用,因此,吸收性物品的柔软感增加,可以更加舒适地使用。
上述液体引导层由化学纤维构成的热风无纺布或气流成网无纺布形成。
可以将上述无纺布折叠成多张重叠地形成上述液体引导层。
如果这样折叠无纺布形成上述液体引导层,则可以使中央吸收区域蓬松,中央吸收区域可以更加柔软地与使用者的排泄器官接触。
本发明尤其适合于紧贴着使用者阴部类型的月经用卫生巾。近年来,使中央部分隆起、紧贴着使用者阴部类型的月经用卫生巾有所增加。但是,为了吸收经血,即使将表面紧贴着阴道,经血有可能在表面进行扩散。这种情况下,使用者身体的阴道以外的部分被经血弄脏,有不舒适的感觉或要花工夫擦掉经血。本发明中,由于在卫生巾表面以及接近表面的层上的液体的扩散非常小,因此,除了阴部以外,使用者的身体几乎不被经血弄脏。因此,本发明作为中央隆起的阴部紧贴型的月经用卫生巾是很好的。
即,由于可以透过吸收不从阴道口扩散的经血,因此除了阴部以外,使用者的身体几乎不被经血弄脏。这样,不容易使使用者感到不舒适,另外,不容易使使用者花时间擦掉经血。并且,由于表面上的液体的扩散小,因此想要更换卫生巾的使用者不会感到以下不安,即身体被经血弄脏,或经血向卫生巾的外面漏出。


通过以下的详细说明以及附上的本发明的适当的实施方式的附图,可以更详细地理解本发明,但是不限定本发明,只是为了便于说明和理解。
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的月经用卫生巾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月经用卫生巾的俯视图。
图3是图1和图2所示的月经用卫生巾的横向中心线的剖面图。
图4A是中央吸收区域的扩大剖面图,图4B是辅助吸收区域的扩大剖面图。
图5是表示月经用卫生巾在使用中变形的剖面图。
图6是表示液体透过孔的图案的扩大俯视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月经用卫生巾的俯视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月经用卫生巾的俯视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带侧翼的月经用卫生巾的俯视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的月经用卫生巾的俯视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第六实施方式的月经用卫生巾的俯视图。
图12A、图12B是具有防漏壁的月经用卫生巾的半剖面图。
图13是本发明的月经用卫生巾的制造方法说明图。
图14是表示其他加热部件的说明图。
图15是表示其他加热部件的说明图。
图16是表示其他加热部件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就本发明的理想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为了完整地理解本发明,在以下的叙述中举出了很多特有的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特有的细节,也能形成本发明,这应该是同业者自明的。另外,本发明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不明点,就众所周知的结构则不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表示将作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的月经用卫生巾与使用者接触的表面向上的立体图,图2是月经用卫生巾1的俯视图。图3是从III-III向视方向看图1所示的月经用卫生巾1的横向中心线Ox-Ox上的剖面的剖面图,图4A、图4B是图3的剖面图的不同部分的扩大图,图5是表示月经用卫生巾1在使用中变形的剖面图,图6是表示在表面上形成的液体透过孔排列图案的扩大俯视图。
如图1的俯视图所示,月经用卫生巾1是纵深形状,具有纵向延伸的直线状的右侧边缘部1a和左侧边缘部1b,圆弧状的前端边缘部1c和后端边缘部1d。如图2所示,月经用卫生巾1使纵向中心线Oy-Oy介于中间左右对称形状,另外,使横向中心线Ox-Ox介于中间前后对称形状。
如图3的剖面图所示,该月经用卫生巾1的结构是层压液体非渗透性的底片2、由下层吸收体3和上层吸收体4构成的吸收层、液体引导层5和液体渗透性的顶片6。
在该月经用卫生巾1上,形成有包围规定面积的压接部9。如图2所示,该压接部9是具有一定的宽度Wa、细长带状地连续延伸的。该压接部9具有右侧压接部9a和左侧压接部9b以及前方压接部9c和后方压接部9d,右侧压接部9a和左侧压接部9b是在从纵向中心线Oy-Oy向离开左右规定距离的位置上向纵向延伸,前方压接部9c和后方压接部9d在从横向中心线Ox-Ox向离开前后规定距离的位置上向横向延伸。右侧压接部9a和左侧压接部9b以及前方压接部9c和后方压接部9d相互连续,右侧压接部9a和左侧压接部9b向着纵向中心线Oy-Oy弯曲,前方压接部9c和后方压接部9d向着背离横向中心线Ox-Ox的方向弯曲。
并且,本实施方式中,上述压接部9使纵向中心线Oy-Oy介于中间是左右对称形状,另外,使横向中心线Ox-Ox介于中间是前后对称形状。
如图2所示,上述下层吸收体3具有右侧边缘部3a和左侧边缘部3b以及前端边缘部3c和后端边缘部3d,右侧边缘部3a和左侧边缘部3b向着纵向中心线Oy-Oy弯曲,前端边缘部3c和后端边缘部3d向着背离横向中心线Ox-Ox的方向弯曲。上述上层吸收体4具有右侧边缘部4a和左侧边缘部4b以及前端边缘部4c和后端边缘部4d,右侧边缘部4a和左侧边缘部4b与上述右侧边缘部3a和左侧边缘部3b同样地弯曲,前端边缘部4c和后端边缘部4d与前端边缘部3c和后端边缘部3d同样地弯曲。从上向下看,上层吸收体4具有与压接部9的外围轮廓线9B大致相同的周边缘。
并且,上述上层吸收体4的面积大于被上述压接部9的外围轮廓线9B包围的面积,小于上述下层吸收体3。本实施方式中,下层吸收体3和上层吸收体4都是使纵向中心线Oy-Oy介于中间、为左右对称形状,另外,使横向中心线Ox-Ox介于中间、为前后对称形状。
下层吸收体3和上层吸收体4以及顶片6被一直沿着上述压接部9(即一直沿着右侧压接部9a和左侧压接部9b、前方压接部9c和后方压接部9d)加压成凹状,在该部分上被相互结合。
上述液体引导层5如后述的气流成网无纺布等,由低密度的无纺布形成,该低密度的无纺布是化学纤维被相互粘接、各纤维形成向立体方向延伸的骨架,在该纤维之间形成细微的空隙,将该无纺布折叠两层以上形成。本实施方式中,上述无纺布在两条折叠线折叠,形成三层。
从上向下看,将无纺布折叠成三层制成的上述液体引导层5是长方形,纵向延伸的侧边缘部5a和侧边缘部5b之间的宽度用W1,横向延伸的端边缘部5c和端边缘部5d之间的长度用L1表示。如图2所示,上述液体引导层5的面积比被上述压接部9的内侧的轮廓线9A包围的面积小得多,边缘部5a、5b、5c和5d都离开上述压接部9的内侧,不靠在上述压接部9上。
该月经用卫生巾1被上述压接部9的内侧的轮廓线9A包围的区域是中央吸收区域11。在该中央吸收区域11上,下层吸收体3和上层吸收体4被重叠在底片2上,并且不靠在上述压接部9上的上述液体引导层5被重叠,其表面被顶片6覆盖。
如图1和图4A所示,在上述中央吸收区域11,多个液体渗透孔15被有规则地排列在顶片6上。如图4A所示,上述液体渗透孔15贯通顶片6、在液体引导层5延伸地形成。并且,上述顶片6和液体引导层5都含有热可塑性纤维,上述液体渗透孔15通过被刺入加热后的螺钉而形成。此时,上述热可塑性纤维被粘接,在上述液体渗透孔15的部分上,顶片6和液体引导层5被相互粘结。因此,不需要向顶片6和液体引导层5的边界面涂抹粘接剂,否则,液体从顶片6向液体引导层5的导入与可以渗透区域的减少有关系。
在上述上层吸收体4和液体引导层5的边界面上,通过被涂抹成网状、梳状或螺旋状等的热熔型粘结剂,上述上层吸收体4和液体引导层5被粘结。重叠上层吸收体4和下层吸收体3后的上面和下面被亲水性的薄纸(无图示)覆盖,此时在上层吸收体4和下层吸收体3的界面上不存在粘接剂。下层吸收体3与底片2通过涂抹在边界面上的热熔型粘接剂粘接。
上述压接部9的外侧的轮廓线9B的外侧的、存在有上述下层吸收体3和上层吸收体4的至少一方的区域为辅助吸收区域12。该辅助吸收区域12,在上述轮廓线9B的很近的外侧具有厚壁部12a,该厚壁部12a是重叠在下层吸收体3上的上层吸收体4被顶片6覆盖,在厚壁部12a的外侧,具有下层吸收体3被顶片6覆盖的厚壁部12b。在上述辅助吸收区域12,不使上述下层吸收体3和上层吸收体4介于中间,底片2和顶片6通过热熔型粘接剂粘接。
如图1和图2所示,上述辅助吸收区域12的厚壁部12a包围着上述压接部9地形成,并且,上述厚壁部12b包围着上述厚壁部12a地形成。
以下,就各构成部件的理想材料进行说明。
顶片6最好使用各化学纤维通过热风被进行热粘结的热风无纺布。化学纤维可以使用芯部为含有1.1质量%氧化钛的二甲酯(PET),外皮为聚乙烯(PE)的芯外皮复合型合成纤维。在上述芯部添加氧化钛的芯外皮复合型合成纤维的表面滑动性良好,顶片6的手感好。另外,顶片6如果使用蓬松的、在纤维间具有空隙的热风无纺布则液体的渗透性好。
形成上述顶片6的芯外皮复合型合成纤维被进行以下亲水性处理,即纺丝前添加界面活性剂等亲水性的界面活性剂或在纺丝后进行上述亲水性的界面活性剂的涂层,并且,最好与纺丝后进行防水性的界面活性剂的涂层制成的防水性纤维混合。通过混合该防水性纤维,具有防止在顶片6上液体扩散的效果。另外,混合防水性纤维的情况下,如图4A所示,最好在顶片6上形成多个液体渗透孔15,液体容易渗透顶片6。相对顶片6的质量比,最好含有5~30%上述防水性纤维。如果超过30%,则顶片6的表面过于防水,顶片6的液体渗透能力下降。另外,如果不到5%,则防止液体扩散的效果降低。
另外,顶片6也可以是化学纤维形成的点粘合无纺布或纺粘形无纺布,或者也可以是含有人造丝等亲水性纤维和上述防水性纤维的射流喷网无纺布。或者也可以是形成多个液体渗透孔的树脂薄膜或在树脂薄膜和无纺布的层叠材料上形成多个液体渗透孔。
无论如何,顶片6的单位面积重量最好在15~60g/m2的范围。如果不到上述值,则不能得到充分的表面强度,有可能在湿润状态下产生破损。另外,如果超过上述范围,则顶片6成为硬邦邦的,有可能在使用中产生不舒适的感觉。另外,为了促进月经时粘度比较高的经血的渗透,顶片6的密度最好在0.12g/m3以下。
如图4A和图6所示,上述液体渗透孔15在顶片6的表面的开孔尺寸Hd为0.5~2.0mm,纵向排列间距Hy为2~5mm,横向排列间距Hx为1~4mm地锯齿状排列,Hy比Hx长。
上述液体引导层5由经过亲水性处理、与在纤维间具有空隙的立体骨架接合的化学纤维构成,该亲水性处理是在纺丝前添加界面活性剂或在纺丝后进行界面活性剂的涂层。由于在液体引导层5设置空隙,因此渗透到顶片6的液体依靠自重容易进入上述空隙内,并且,直到被位于其下面的吸收层吸收之前,可以将液体保持在空隙内。
作为上述结构的液体引导层5可以例举的有由经过亲水性处理的化学纤维形成的具有液体渗透功能的热风无纺布或具有液体渗透功能和液体保持功能的气流成网无纺布。
上述热风无纺布可以使用芯部为聚丙烯(PP)、外皮为聚乙烯(PE)的偏心型的芯外皮型复合合成纤维(例如纤维度为4.4dtex,纤维长为50mm)的纤维层,在此,上述各芯外皮型复合合成纤维的外皮部通过热风被热粘接。
或者,上述热风无纺布可以使用芯部为含有氧化钛1.1质量%的二甲酯(PET)、外皮为聚乙烯(PE)的芯外皮型复合合成纤维(例如纤维度为2.2dtex,纤维长为44mm)的纤维层,在此,上述各芯外皮型复合合成纤维的外皮部通过热风被热粘接。
作为上述液体引导层5使用的热风无纺布的密度范围大于等于0.005g/cm3、在0.1g/cm3的范围,最好对从原料卷筒拉出的上述热风无纺布进行热处理,恢复体积后作为液体引导层5使用。
例如,通过在115~300℃,最好在130~200℃(例如用135℃的热风1分钟)下进行热处理,可以使上述热风无纺布的厚度增加1.2~4倍。
经过热处理恢复体积后的热风无纺布最好进行冷却。通过该急冷可以原封不动地维持经过热处理恢复的体积,可以得到低密度的具有缓冲性的热风无纺布。
上述热风无纺布的体积恢复后的密度低于上述上层吸收体4以及顶片6,在干燥状态下,最好在0.005g/cm3~0.02g/cm3的范围内。如果密度不到上述范围,则纤维间的空隙过小,液体很难靠自重透过顶片6进入上述空隙,从顶片6向上层吸收体4的经血引导功能恶化。另外,如果超过上述范围则空隙过大,向纤维的立体方向延伸的骨架强度降低,由于与使用者的身体的接触压力,体积容易被破坏。
另外,体积恢复后的上述热风无纺布在湿润状态下、施加980Pa(10g/cm2)的压力时的密度最好在0.005g/cm3~0.04g/cm3的范围内。
体积恢复后的上述热风无纺布每一张的厚度在干燥状态和湿润状态下为1.5mm~3mm,最好为2mm~3mm。在湿润状态下施加980Pa(10g/cm2)的压力时的厚度为0.5mm~2mm,最好为0.5mm~1.5mm。去掉上述压力后的厚度,恢复到加压时的1.5倍以上为理想的,最好是1.8倍以上。最好用多张上述热风无纺布形成液体引导层5。
另外,上述干燥状态和湿润状态下的厚度和密度、以及湿润状态下并且施加上述压力时的厚度和密度的测定根据下述(实施例B)(11)的测定方法进行。
在这样的液体引导层5中,即使在液体被反复施加期间、来自使用者身体的压力起了作用,也可以保持空隙,可以在液体引导层5中引导并保持液体,防止液体向顶片6回流。另外,来自使用者身体的压力被减轻时,可以立即恢复体积,可以长时间地维持渗透被反复施加的液体的功能。
液体引导层5的单位面积重量在15~300g/m2的范围为理想的,最好在20~100g/m2。如果在上述范围,可以使液体引导层5的液体向吸收层转移,并且,在液体被吸收层吸收期间,液体引导层5内的空间可以保持液体。
液体引导层5使用的上述气流成网无纺布的制造方法如下,即将天然纤维或再生纤维素纤维等亲水性纤维与化学纤维的热可塑性树脂纤维混合后的纤维浮在空气中,将上述纤维回收在过滤网上进行层压后,进行加热处理,使上述热可塑性树脂纤维的表面熔化,使热可塑性树脂纤维和亲水性纤维进行热熔接。例如,作为亲水性纤维,使用木材纸浆、人造丝、醋酯人造丝、纸浆以外的天然纤维素纤维、墨塞丝光处理化(マ一セル化)纸浆、交联纸浆等。化学纤维使用芯部为聚丙烯(PP)、外皮为聚乙烯(PE)的芯外皮纤维(例如纤维度为1.7dtex,纤维长为13mm)。
另外,上述纤维也可以用乳胶型的树脂粘合剂粘接。
该气流成网无纺布也是各化学纤维或上述亲水性纤维与化学纤维被接合,形成在纤维间具有空隙的立体骨架结构。将该气流成网无纺布作为液体引导层5使用时,与热风无纺布同样地具有液体利用自重进入空隙内的液体渗透功能。另外,由于气流成网无纺布含有天然纤维或再生纤维素纤维等亲水性纤维,因此,利用亲水作用,可以将要滞留在顶片6的液体引入液体引导层5。
该气流成网无纺布被从原料卷筒拉出后,最好也通过100~300℃,最好是130~200℃的热进行1分钟左右的热处理,恢复体积。使用气流成网无纺布的情况下的干燥时的密度、湿润时并且加压时的密度、单张无纺布的厚度、湿润时并且加压时的厚度、去掉加压时的厚度、单位面积重量等的理想范围与上述热风无纺布相同。
上述液体引导层5也可以使用以下无纺布,即通过针刺法和ハイロフト法等制法处理纤维网,对其进行热处理恢复体积的无纺布。另外,液体引导层5不仅限于无纺布,也可以使用具有立体骨架、通过施加热体积恢复的其他材料,例如尿烷等。
另外,可以对液体引导层5的上述热风无纺布或气流成网无纺布等的片材料整体进行热处理,使其恢复体积,也可以对部分片材料进行热处理,在液体引导层5上留下不恢复体积的部分。例如,使用月经用卫生巾1的纵向长的液体引导层5的情况下,可以只加热相对阴道口的前方部分、形成低密度,相对后方的肛门或臀部的沟的部分不恢复体积,成为比前方部分密度高的状态。这样,在相对阴道口的前方部分,可以迅速将短时间内大量施加的经血向吸收层转移。一方面,在高密度的后方部分,可以将施加在顶片上的比较少的液体迅速吸入。或者也可以相反地不对前方部分进行热处理,只对后方部分进行热处理、成为低密度。
构成上述液体引导层5的纤维的纤维度在1.8~33dtex即可,对来自使用者身体的挤压力被释放时的体积恢复性好,并且,为了不产生回流现象(再湿润现象),上述纤维度最好在2.4~11dtex。
本实施例中,折叠成三层无纺布形成液体引导层5。在此,与上述液体引导层5有相同的单位面积重量、不折叠的状态下制造的无纺布的纤维密度高,另外厚度也小,无纺布内的空隙小。因此,这样的无纺布利用其自重将上述的液体向上述空隙内引导的功能降低。另外,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折叠成三层的无纺布的两条折叠线向着月经用卫生巾的纵向设置,与液体引导层5的侧边缘5a和侧边缘5b一致。如果这样折叠,液体引导层5变形、容易使具有液体引导层5的中央吸收区域11继续紧贴着阴道口。
液体引导层5上的无纺布的折叠层数不仅限于三层,两层或四层以上都可以。由于液体进入折叠后的无纺布层间的空隙,因此,层数越多越可以将液体向液体引导层5引导。但是,如果折叠次数过多,形成液体引导层5的工序变得复杂,生产性降低。另外,如果重叠层数过多,形成过多的空隙,液体有可能滞留在该部分上。
因此,作为无纺布的重叠层数,从液体的引导功能和生产效率上看,最好是两层至五层左右。为使液体引导层5有适当的变形性和适当数量的空隙,最好的重叠张数为三层。
也可以从上述无纺布裁出W1×L1的长方形片,例如重叠三层形成上述液体引导层5。这样重叠的无纺布在密度和变形性方面可以与上述折叠的无纺布发挥相同的功能。但是,为了使液体引导层5不与压接部9重叠,各长方形的宽度W1必须非常小。这样细的长方形在月经用卫生巾1的制造工序中很难处理。因此,最好将无纺布折叠成W1×L1的大小形成液体引导层5。
上层吸收体4是粉碎纸浆、墨塞丝光处理化纸浆、交联纸浆等的纸浆的层压体,单位面积重量例如为230g/m2的材料形成。下层吸收体3可以使用含有1.5~2.0质量%的高吸收聚合物的上述纸浆的层压体。下层吸收体3的单位面积重量在上层吸收体4的80%以下。例如下层吸收体3的单位面积重量为160g/m2。上述上层吸收体4和下层吸收体3重叠的状态下,用薄纸(无图示)覆盖其上下面。另外,下层吸收体3如图1所示被压花成晶格状图案。
上述上层吸收体4和下层吸收体3的密度最好在0.1~0.6g/m3的范围。如果不到上述范围,则月经用卫生巾1的刚性过低,使用中有可能产生褶皱或扭曲。另外,如果超出上述范围,则月经用卫生巾1的刚性过高,容易对使用者的身体有不舒适的感觉。但是,如上所述,通过将下层吸收体3压花形成晶格状图案,在上述密度范围,下层吸收体3的密度高于上层吸收体4。
另外为了将被引导到液体引导层5的液体容易吸引到上层吸收体4,上层吸收体4的密度在液体引导层5的密度的两倍以上是理想的,最好在5倍以上。
另外,底片2是液体非渗透性并且通气性的片,是形成有细微通气孔的聚乙烯(PE)薄膜或聚丙烯(PP)薄膜等。例如,通过向上述树脂内混合CaCO3、BaSO4等无机填充物、进行延伸处理,在薄膜上细微的通气孔适当地分散形成、提高通气性。薄膜的厚度为15~50μm左右。或者也可以是将热可塑性树脂向无纺布进行层压后的材料。
如图3所示,在上述底片2的外面,压敏粘接剂层7以规定的宽度在月经用卫生巾1的纵向被连续延伸地带状涂抹。使用前的状态下,上述压敏粘接剂层7被剥离片(无图示)覆盖保护。
上述压接部9通过使用加热辊的压花加工形成。详细地说,将下层吸收体3、上层吸收体4和顶片6重叠的状态下,表面为平面的滚筒碰在下层吸收体3的下面,具有压花图案凸部的加热辊碰在顶片6的上面,下层吸收体3、上层吸收体4和顶片6被上述凸部加压并且加热。其结果,顶片6上含有的热可塑性纤维熔化·固化、成为薄膜状的宽度尺寸为δ的融合部9D,如图2所示,压接部9被时断时续地排列、在相邻融合部9D之间留有非融合部9E。不只是在融合部9D,在非融合部9E上吸收层也被强力压缩,密度高于压接部9以外的区域。
这样压接部9被形成后,将底片2安装在上述下层吸收体3的下侧。
本实施方式中,上述融合部9D被形成为向月经用卫生巾1的纵向和横向双方向倾斜的线状。上述融合部9D的宽度尺寸δ例如为0.2~1.5mm,上述融合部9D的间距P例如为1~5mm。另外,压接部9的宽度Wa为2~4mm左右。
如上所述,为了适当地形成融合部9D和非融合部9E,最好将上述加热辊的温度设定为120℃以上,将辊间的压力设定在980~2450Pa的范围。如果以上述温度和压力形成压接部,则与内裤一起放置在使用者的身体上、从两侧方受到大腿部的压力时,如图5所示,在压接部9的右侧压接部9a和左侧压接部9b的部分上,月经用卫生巾1容易弯曲。另外,如果压花形成的压力过高,在融合部9D的部分上不产生断裂等问题。
另外如上所述,在中央吸收区域11,液体引导层5的各边缘部位于压接部9的内侧,液体引导层5不靠在压接部9上。如果液体引导层5靠在压接部9上,则由于形成液体引导层5的无纺布是蓬松的、通过纤维形成立体骨架,因此在压接部9上的层间的粘接强度降低。这种情况下,在压接部9上,顶片6与上层吸收体4不被固定或固定得弱,在上述压接部9不能有效地阻止施加在中央吸收区域11上、向顶片6或上层吸收体4内扩散的经血。
另外,如果压接部9上的粘接强度弱,则中央吸收区域11变形,很难向使用者的裆间突出,另外,中央吸收区域11和其周边上的各层错位,容易在顶片6或液体引导层5上产生扭曲。其结果,很难使中央吸收区域11紧贴着阴道口,不能达到在中央吸收区域11内定点地吸收液体的初始目的之一。
一方面,如果将压接部9不靠着液体引导层5形成,则中央吸收区域11容易变形,可以向使用者的胯股间部突出,将中央吸收区域11柔软地紧贴着阴道口。另外,通过压接部9可以有效地防止液体的扩散。
以下,就各构成部件的理想尺寸进行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月经用卫生巾1是白天使用的普通尺寸,横向中心线Ox-Ox上的宽度为80mm,纵向中心线Oy-Oy上的长度为210mm左右。
被上述压接部9包围的中央吸收区域11为了紧贴着女性的阴道口需要有充分大的面积,宽度W2在25mm~50mm的范围,纵向的尺寸L2为50mm~110mm的范围。另外,图8所示的适用于夜用的长型最好是上述中央吸收区域11向后方延伸、超过使用者的肛门,这种情况下,中央吸收区域11的纵向尺寸的上限为280mm左右。
上述液体引导层5的宽度W1和长度L1是根据上述中央吸收区域11的面积而设定,但是,有必要在液体引导层5的边缘部与压接部9的内侧的轮廓线9A之间隔开一定程度的间隔,例如,液体引导层5的边缘部与上述轮廓线9A的间隔、即(W2-W1)/2以及(L2-L1)/2理想的为1~10mm的范围,最好在2~6mm。如果在上述范围,则形成压接部9时,没有靠着上述液体引导层5的危险。
上述实施方式中的上层吸收体4的横向中心线Ox-Ox上的宽度为55mm,纵向中心线Oy-Oy上的长度为120mm左右。另外,下层吸收体3的横向中心线Ox-Ox上的宽度为75mm,纵向中心线Oy-Oy上的长度为180mm左右。图3所示的辅助吸收区域中的厚壁部12a的宽度Wb最好在3~10mm左右。
使用该月经用卫生巾1时,首先撕下保护感敏粘接剂层7的剥离片,通过感敏粘接剂层7,将月经用卫生巾1粘接在内裤的裆部20的内侧。
将月经用卫生巾1与内裤一起放置在使用者的身体上的状态下,上述裆部20和月经用卫生巾1受到来自两侧的大腿部夹紧力。在上述月经用卫生巾1上,对于纵向中心线Oy-Oy,由于在横向上对称地形成纵向延伸的右侧压接部9a以及左侧压接部9b,因此上述夹紧力作用时,月经用卫生巾1的上述右侧压接部9a以及左侧压接部9b起到合叶的作用,月经用卫生巾1在该合叶部分如图5所示地弯曲。
特别是设置在中央吸收区域11的液体引导层5不靠在压接部9上,在压接部9,在底片2与顶片6之间只存在下层吸收体3和上层吸收体4。因此,上述压接部9与其以外区域之间的刚性差和厚度差很大,月经用卫生巾1在右侧压接部9a和左侧压接部9b容易被弯曲。
此时,大腿部向右侧压接部9a以及左侧压接部9b作用的夹紧力影响到中央吸收区域11。通过该夹紧力,中央吸收区域11的上面向着使用者的胯股部间凸状地弯曲,在中央吸收区域11上,顶片6容易紧贴着阴道口。此时,中央吸收区域11不仅具有下层吸收体3和上层吸收体4,而且具有液体引导层5,成为蓬松的,并且,由于液体引导层5是低密度材料,因此可以柔软地紧贴着阴道口。
从阴道口排出的经血等粘度比较高的液体主要在中央吸收区域11上施加给顶片6。即该液体透过顶片6施加给液体引导层5。即,由于液体引导层5具有以下结构,即化学纤维被接合、具有向立体方向延伸的骨架形成空隙,因此,利用其自重透过顶片6的液体被引导至上述液体引导层5的空隙内。并且,这样被吸收到液体引导层5的液体通过位于其下面的密度高的上层吸收体4的亲水作用和毛细管作用被吸引,被吸收保持在上层吸收体4。而且,被上层吸收体4吸收的液体被吸收保持在位于该下面的下层吸收体3上。
上述液体引导层5将液体向下方转移的能力高,另外由于液体被保持在液体引导层5内直到由上层吸收体4吸收,因此,顶片6不容易被液体饱和。因此,顶片6在使用中不容易有湿润感。
由于坐着的姿势等,使用者的体重产生的挤压力向月经用卫生巾1作用的情况下,该挤压力被顶片6和液体引导层5阻挡。由通过热处理体积恢复后的低密度的片构成的上述液体引导层5可以作为缓冲层发挥作用。另外,即使施加来自使用者身体的挤压力、液体引导层5被压缩,也可以维持高的空隙率,因此,可以长时间地保持将来自顶片6的液体暂时保持、被上层吸收体4吸收的功能。另外,来自使用者身体的挤压力被释放时,上述液体引导层5可以有效地恢复体积。
上述顶片6含有的防水性纤维发挥防止液体扩散的功能。但是,由于6可以确实维持体积、在内部保持形成的空隙,因此即使含有上述防水性纤维,顶片6的液体渗透功能也几乎不被破坏。
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A所示,由于形成多个贯通顶片6、在液体引导层5延伸的液体渗透孔15,因此,施加在顶片6表面的液体从液体渗透孔15渗透、施加在液体引导层5上。因此,施加在顶片6上的液体容易利用自重下降到液体引导层5,这样,更加容易防止液体残留在顶片6上或液体的扩散。
这样,在该月经用卫生巾1中,在被集中地反复施加在中央吸收区域11中央部的液体透过顶片6被施加在液体引导层5,液体在顶片6上不容易扩散。另外,由于液体引导层5的密度低,因此在液体引导层5内的液体向周边的扩散可以被抑制,这样也可以抑制在顶片6上液体的扩散。
透过顶片6以及液体引导层5的液体被上层吸收体4吸收扩散,进一步被下层吸收体3吸收扩散。但是,在中央吸收区域11,由于上层吸收体4与顶片6之间有距离,因此,用眼睛从顶片6很难确认在上层吸收体4内扩散的经血的颜色。这样,液体在顶片6上的扩散被限制,看见使用中的月经用卫生巾1的表面的使用者不会感到不舒服。
施加在中央吸收区域11的液体在上层吸收体4和下层吸收体3内向周围扩散时,上述压接部9发挥阻止液体扩散的功能。即,传播到上层吸收体4和下层吸收体3、向月经用卫生巾1的横向扩散、到达右侧压接部9a和左侧压接部9b的液体集中在非融合部9E,进而向相邻的非融合部9E传播,沿着右侧压接部9a和左侧压接部9b向月经用卫生巾1的纵向移动。因此,被供给到中央吸收区域11的液体很难越过压接部9传播到其周围的辅助吸收区域12。
在上述中央吸收区域11的外侧的辅助吸收区域12,如图4B所示,厚壁部12a被设置在压接部9的很近的外侧。在图5所示的变形的状态下,上述厚壁部12a容易伏帖在大阴唇外侧的腿根(股ぐり)部位。另外,如图5所示,由于压接部9被埋没在蓬松的中央吸收区域11和上述厚壁部12a之间,因此,密度高、刚性高的压接部9不直接与使用者的身体接触。因此,压接部9不会使使用者的身体感到刚性感。
向裆间部传播的经血附着在辅助吸收区域12上时,另外,向中央吸收区域11的表面传播的经血越过压接部9到达辅助吸收区域12上的情况下,该液体通过位于顶片6正下方的上层吸收体4的毛细管作用形成的液体吸引力,迅速透过顶片6被上述上层吸收体4吸收。如上所述,在中央吸收区域11,由于被上层吸收体4或下层吸收体3吸收的液体很难越过压接部9向辅助吸收区域12传播,因此,在上述辅助吸收区域12很难发生在上述上层吸收体4或下层吸收体3被大量的液体饱和的情况。另外,即使在辅助吸收区域12,下层吸收体3和上层吸收体4的吸引力也不是那么小。因此,在辅助吸收区域12,附着在顶片6上的液体被在其下面的吸收层迅速吸收,容易防止液体的侧漏。
另外,在辅助吸收区域12,由于密度高的上层吸收体4位于顶片6的正下方,利用上层吸收体4的亲水力和毛细管作用,附着在顶片6上的液体被迅速吸收,因此,该辅助吸收区域12没有必要设置液体渗透孔。但是,在该辅助吸收区域12上,也可以在顶片6上形成液体渗透孔。
另外,下层吸收体3被设置在中央吸收区域11和辅助吸收区域12广大的范围内,由于该下层吸收体3单位面积重量和厚度小、在内部具有高吸收性聚合物,因此,下层吸收体3的液体保持容量大。因此,在中央吸收区域11和辅助吸收区域12,在下层吸收体3上可以保持大量的液体,作为整个月经用卫生巾1,成为液体的吸收容量大的吸收体。
如上所述,在上述月经用卫生巾1中,通过压接部9被区划、主要接受液体的中央吸收区域11容易紧贴着阴道口。并且,在该中央吸收区域11上,对于液体的反复供给,顶片6不容易饱和,不容易扩散液体。即使万一向中央吸收区域11施加的液体越过压接部9到达辅助吸收区域12,在辅助吸收区域12,也可以迅速将该液体吸收。
图7至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在这些实施方式中,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赋予相同的符号,在此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图7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的月经用卫生巾1A的俯视图。
该月经用卫生巾1A只是压接部9的形状和液体引导层5的长度不同,其他的构成以及尺寸等都与图1至图5所示的月经用卫生巾1相同。
在图7所示的月经用卫生巾1A中,压接部只由右侧压接部9a和左侧压接部9b形成,不形成图1所示的月经用卫生巾1的前方压接部9c和后方压接部9d。该右侧压接部9a和左侧压接部9b与图1和图2等所示的上述月经用卫生巾1同样地形成。
该月经用卫生巾1A中,由于在左右两侧设置纵向延伸的右侧压接部9a和左侧压接部9b,用在使用者的裆间部时的变形状态与图5相同。在该月经用卫生巾1A中,在右侧压接部9a和左侧压接部9b之间设置中央吸收区域11A,在右侧压接部9a和左侧压接部9b的左右外侧设置辅助吸收区域12A。中央吸收区域11A和辅助吸收区域12A上的液体的引导功能和吸收功能与上述月经用卫生巾1的中央吸收区域11和辅助吸收区域12相同。
该月经用卫生巾1A也是使纵向中心线Oy-Oy介于中间、为左右对称形状,使横向中心线Ox-Ox介于中间、为前后对称形状。并且,从横向中心线Ox-Ox到右侧压接部9a和左侧压接部9b的前端的长度Lb比从上述横向中心线到液体引导层5的前端边缘部5c的长度La要长。同样,从横向中心线Ox-Ox到右侧压接部9a和左侧压接部9b的后端的长度比从上述横向中心线到液体引导层5的后端边缘部5d的长度要长。
并且,上述Lb-La理想的是3mm以上,最好在5mm以上。
在这样构成的月经用卫生巾1A中,施加在中央吸收区域11A的中央部、从顶片6通过液体引导层5被上层吸收体4和下层吸收体3吸收的经血从上述各吸收体3、4向两侧方扩散时,可以在上述右侧压接部9a和左侧压接部9b阻止其扩散,位于辅助吸收区域12A上的各吸收体3、4不容易被液体饱和。
图8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的月经用卫生巾1B的俯视图。
该月经用卫生巾1B的基本结构与上述月经用卫生巾1和1A相同,只是整体的大小和压接部的形状不同。
该月经用卫生巾1B的纵长比月经用卫生巾1和1A大得多。月经用卫生巾1B具有宽大的后方部分,由于其在使用中紧贴着使用者的臀部,因此一般称之为「臀部保护部」。
该月经用卫生巾1B具有底片、下层吸收体3A、上层吸收体4A、液体引导层5A和顶片6A,这些的纵长也比月经用卫生巾1和1A大。月经用卫生巾1B具有被纵向伸展的压接部90。压接部90具有将中央吸收区域11B包围地连续形成的右侧压接部90a、左侧压接部90b、前方压接部90c和后方压接部90d。压接部90还具有向着前方压接部90c的前方延长的一对压接部90e、90f,以及从右侧压接部90a、左侧压接部90b向内侧离开的一对压接部90g、90h。并且,该前方延长压接部90e、90f随着向着前端部、相互的间隔加大地倾斜。前方延长压接部90e、90f的前端部位于离开月经用卫生巾的边缘部的位置。
图8所示的上述压接部90的各部分具有规定的宽度。但是,该压接部90与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相同,薄膜状的融合部9D和非融合部9E沿着压接部的延长方向交替形成。
另外,上述液体引导层5A在上述中央吸收区域11B不靠着上述压接部90地设置。并且,在该压接部90的外侧形成辅助吸收区域12B。
该月经用卫生巾1B中,由于中央吸收区域11B在纵向很长,因此该中央吸收区域11B可以从阴道口到臀部伏帖在使用者的身体上。在此,由于月经用卫生巾在前方延长压接部90e、90f的部分容易弯曲,因此,月经用卫生巾容易伏帖在比阴道口更前方的阴阜附近。
另外,由于中央吸收区域11B以内侧压接部90h、90g为起点容易弯曲,因此,中央吸收区域11B的前方区域容易伏帖在阴道口,后方区域容易伏帖在臀部的沟内。
并且,由于通过位于中央吸收区域11B的液体引导层5A,可以将施加在顶片6A上的经血引导到上层吸收体4A和下层吸收体3A,因此,施加在中央吸收区域11B的经血通过沿着顶片6A扩散,很难越过压接部90被带到辅助吸收区域12B。因此,即使月经用卫生巾1B的后方部分,即臀部保护部分的纵向长度或横向宽度是比较小的或薄的,也容易防止经血向臀部方向的漏出。
液体引导层5A虽然很长,但不靠着右侧压接部90a、左侧压接部90b、前方压接部90c和后方压接部90d,以及前方延长压接部90e、90f,更好的是不靠着内侧压接部90g、90h而设置。因此,可以以大致同样的压缩状态形成上述各压接部,整个月经用卫生巾1B容易变形地伏帖在使用者的身体上。尤其是如果将液体引导层5A不靠在上述内侧压接部90g、90h地设置,则可以将上述内侧压接部90g、90h形成大致同样的压缩状态,可以以上述内侧压接部90g、90h为起点,容易使中央吸收区域11B弯曲。
相反,液体引导层5A也可以靠在上述内侧压接部90g、90h上,例如,液体引导层5A的厚度大,由弯曲刚性高的材质形成的情况下,通过利用上述内侧压接部90g、90h压缩液体引导层5A,可以使具有液体引导层5A的中央吸收区域11B以上述内侧压接部90g、90h为起点,容易地如前所述地弯曲。
另外,在图8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不特别设置前方延长压接部90e、90f和内侧压接部90g、90h。
另外,上述月经用卫生巾1、1A、1B都是在两侧边缘部没有侧翼的形状,也可以在上述月经用卫生巾上形成从两侧边缘部向侧方突出的侧翼。
图9是表示作为一例,以图1和图2所示的月经用卫生巾1的结构为基础,形成上述侧翼的第四实施方式。
图9是表示设置有沿着横向中心线Ox-Ox伸出的一对侧翼部21、21的月经用卫生巾1C。在该月经用卫生巾1C中,底片2具有对应上述侧翼部21、21的两个突出部,在顶片6上没有这样的突出部,右侧边缘部6a和左侧边缘部6b沿着侧翼部21、21的基部延伸。并且,在左右两侧部,由疏水性的无纺布或经过防水处理的无纺布形成液体非渗透性的片22、22显露在最表面。该片22、22的内侧的边缘部22a、22a在离开纵向中心线Oy-Oy一定距离的位置上,并且在上述压接部9的外侧轮廓线9B的外侧,顶片6露在被边缘部22a、22a夹住的区域。
片22、22在边缘部6a、6b的内侧被粘接在顶片6上,另外,在侧翼部21、21被粘接在上述底片2上。即上述侧翼部21、21与底片2和上述片22粘接,在该部分上液体不能渗透。
该月经用卫生巾1C中,由于上述液体非渗透性的片22、22被设置在辅助吸收区域12的更外两侧,因此,可以进一步防止经血等的侧漏。另外,通过压敏粘接剂层将侧翼部21、21粘接在内裤的裆部的外侧,因此在上述裆部,可以牢固地固定月经用卫生巾1C。
另外,由于经血很难从具有液体引导层5的中央吸收区域11越过压接部9向周围扩散,因此片22、22不需要有高的防水性。所以,侧翼部21、21也不需要有高的防水性。并且,上述片22、22不需要有大的单位面积重量。即使侧翼部21、21的单位面积重量小,侧漏的担心也不大。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的月经用卫生巾1D的立体图。
该月经用卫生巾1D具有压接部190,其形状与上述各实施方式不同,其以外的月经用卫生巾的基本结构与图2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实质上是相同的。
上述压接部190与图2所示的压接部9同样地具有包围中央吸收区域11地连续的右侧压接部9a、左侧压接部9b、前方压接部9c和后方压接部9d,以及前方延长压接部9e、9f和后方延长压接部9g、9h。在中央吸收区域11内设置上述液体引导层5。
前方延长压接部9e是从右侧压接部9a与前方压接部9c的交界处进一步向前方延伸,前方延长压接部9f是从左侧压接部9b与前方压接部9c的交界处进一步向前方延伸。在此,上述前方延长压接部9e可以作为右侧压接部9a的延长线,前方延长压接部9f也可以作为左侧压接部9b的延长线。前方延长压接部9e和前方延长压接部9f随着接近月经用卫生巾的前端边缘部1C,而离开纵向中心线Oy-Oy地倾斜,前方延长压接部9e和前方延长压接部9f的前方终端位于离开上述前端边缘部1c和右侧边缘部1a以及左侧边缘部1b。
后方延长压接部9g是从右侧压接部9a与后方压接部9d的交界处进一步向后方延伸,后方延长压接部9h是从左侧压接部9b与后方压接部9d的交界处进一步向后方延伸。在此,上述后方延长压接部9g可以作为右侧压接部9a的延长线,后方延长压接部9h也可以作为左侧压接部9b的延长线。后方延长压接部9g和后方延长压接部9h随着接近月经用卫生巾的后端边缘部1d,而离开纵向中心线Oy-Oy地倾斜,后方延长压接部9g和后方延长压接部9h的后方上的终端位于离开上述后端边缘部1d、右侧边缘部1a以及左侧边缘部1b。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第六实施方式的月经用卫生巾1E的俯视图。月经用卫生巾1E是与图9所示的月经用卫生巾1C大致相同的基本结构。更详细地说,月经用卫生巾1E在左右两侧部具有侧翼部21、21以及片22、22。
并且,在被两片22、22的边缘部22a和22a夹住的区域上与图10所示的月经用卫生巾1D同样地形成压接部190。
在上述月经用卫生巾1D和1E,设置有被右侧压接部9a、左侧压接部9b、前方压接部9c和后方压接部9d包围的中央吸收区域11,即液体引导层5的区域,如图5所示,向使用者侧凸状变形,上述中央吸收区域11容易紧贴着使用者的排泄器官。
在前方压接部9c的更前方的区域,前方延长压接部9e和前方延长压接部9f随着接近前端边缘部1c相互分离地形成。因此,被前方延长压接部9e和右侧边缘部1a夹住的区域以及被前方延长压接部9f和左侧边缘部1b夹住的区域以前方延长压接部9e和前方延长压接部9f为弯曲起点,容易向着使用者身体的方向变形。因此,月经用卫生巾容易伏帖在使用者的胯股间部的前方部分。
同样地,在后方区域,被后方延长压接部9g和右侧边缘部1a夹住的区域以及被后方延长压接部9h和左侧边缘部1b夹住的区域也以后方延长压接部9g和后方延长压接部9h为弯曲起点,容易向着使用者身体的方向变形。因此,月经用卫生巾容易变形、伏帖在使用者的身体上,与使用者的臀部随动。
另外,由于液体引导层5不靠在压接部190上,因此容易形成相同压缩状态的压接部190。
在图1、图2、图7、图8以及图10中所示的各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上述液体引导层5,不容易发生中央吸收区域11以外的经血扩散,因此,用液体渗透性的顶片形成整个皮肤侧表面区域,即使不设置图9或图11所示的液体非渗透性的片22、22或侧翼部21、21,也容易防止经血的侧漏。另外,图1、图2、图7、图9、图10以及图11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即使不特别在图8所示的后方部分上设置又长又宽的臀部保护部分,也容易防止经血向臀部方向漏出。
并且,如图12A、图12B所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月经用卫生巾也可以在皮肤侧表面的左右两侧上具有纵向延伸的防漏壁50、50A。
防漏壁50、50A是通过将两张片22弯曲,在其内侧夹住纵向延伸的弹性部件51而形成。图12A、图12B是将月经用卫生巾在横向中心线Ox-Ox上截断的剖面图,两张上述片22在月经用卫生巾的纵向的两端边缘部附近被进一步折叠,整个与顶片6粘接固定。另外,弹性部件51被以规定的伸展度向纵向伸展的状态被固定在上述片22上。
利用弹性部件51的收缩力,月经用卫生巾形成弯曲状态,其结果,在横向中心线Ox-Ox的前后方的规定范围内,片22立起,形成上述防漏壁50、50A。
通过设置该防漏壁50、50A,可以进一步防止液体的侧漏,另外,如上所述,由于月经用卫生巾弯曲,容易伏帖在使用者的胯股间部。
另外,形成防漏壁50、50A的片22既可以如图12A所示单纯地设置,也可以如图12B所示与顶片6一起被卷入下侧吸收体3和底片2之间安装。
以下,参照图13,就一例月经用卫生巾1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形成液体引导层5用的热风无纺布等无纺布101被卷成原料卷筒100的方式。上述无纺布101通过第一驱动辊102,被向加热部件103供给。在该加热部件103上,设置有热风装置104,热风105被从该热风装置104的热风口(无图示)向上述无纺布101吹出。
通过该热风105的吹出,上述无纺布101的体积恢复。上述体积恢复到1.5~3倍的范围内,此时的密度在0.005g/cm3~0.02g/cm3的范围。从上述热风装置104吹出的热风105的理想温度是在构成热风无纺布的材料中软化温度最低的材料的软化温度以上,并且,最好加热到软化温度最高的材料的软化温度以上的温度。具体的上述加热温度在130℃~300℃的范围内。
恢复了厚度的无纺布101在通过第二驱动辊106的前期或后期、或者与通过的同时被向冷却装置107供给。通过从上述冷却装置107的喷嘴107a喷出的气体,上述无纺布101被急速冷却。并且,上述冷却装置107可以相对无纺布101的正反两面设置一对。
由于对被加热恢复了体积的上述无纺布101进行冷却后,形成上述无纺布101的纤维在短时间内被固定化,因此,上述无纺布101可以立即保持体积恢复后的状态。即使由于之后的传送、立即向上述无纺布101施加张力的情况下,上述无纺布101的体积也不会损坏,张力被解除时可以迅速恢复体积。
特别是,上述无纺布101是由热可塑性纤维形成的热风无纺布的情况下,通过冷却,构成无纺布的材料的温度达到软化温度以下。因此,即使被施加上述张力,也可以防止无纺布101伸展、体积降低。
图13所示的传送装置的情况下,设置在加热部件103的前段的第一驱动辊102的旋转速度最好与设置在加热部件103的后段的第二驱动辊106的旋转速度相同或更快。如果通过加热部件103进行热处理,无纺布101体积增加的同时向传送方向的长度收缩。因此,如果使加热部件103的后段的第二驱动辊106的旋转速度高于加热部件103的前段的第一驱动辊102的旋转速度,上述无纺布101即使暂时被加热部件103恢复体积,受到来自第二驱动辊106的张力被再次向传送方向伸展、体积容易降低。通过使上述第二驱动辊106的旋转速度与第一驱动辊102相同或比第一驱动辊102慢,对于上述无纺布101可以不向传送方向施加张力,可以维持蓬松的状态。
另外,如果上述冷却装置107被设置在第二驱动辊106的前段,则更有效地将上述无纺布101保持在体积恢复状态。
恢复了体积的无纺布101被例如图3所示的三层重叠后,向切割辊108、109之间供给、裁成规定的形状,形成液体引导层5。该液体引导层5被吸引到传送机,传送到滚筒113、114。
形成顶片6用的热风无纺布等无纺布111被卷成原料卷筒110的方式。上述无纺布111通过滚筒112后,上述无纺布111和上述液体引导层5被滚筒113、114夹住、相互重叠,被向液体渗透孔形成辊115、116之间供给。
在上述液体渗透孔形成辊中,与形成顶片6的无纺布111相对侧的滚筒115的表面上设置有多个被加热的螺钉,另一方,与液体引导层5相对侧的滚筒116的表面是平坦面。
被重叠的无纺布111和液体引导层5被向液体渗透孔形成辊115、116之间供给后,加热的上述螺钉被刺入上述无纺布111,从无纺布111到液体引导层5形成多个液体渗透孔15。由于上述无纺布111和液体引导层5含有热可塑性纤维,因此,通过刺入被加热的螺钉,上述热可塑性纤维被粘结,在上述液体渗透孔15的部分上,无纺布111和液体引导层5被相互粘接。因此,不需要在上述无纺布111和液体引导层5的交界面涂抹粘接剂,但也可以在将上述无纺布111和液体引导层5通过液体渗透孔形成辊115、116之间前在上述无纺布111和液体引导层5的交界面涂抹粘接剂。
在纸浆层压辊120的表面,形成上层吸收体4和下层吸收体3的纸浆被层压、保持成规定形状。从该纸浆层压辊120供给的纸浆层压体121被设置在从原料卷筒123抽出的薄纸125的上面,并且被夹在上述薄纸125和从原料卷筒122抽出的薄纸124之间。
在被上述薄纸124、125夹住的纸浆层压体121上,热熔型粘接剂通过喷嘴126被涂抹成波形图案或螺旋图案。该热熔型粘接剂被涂抹在覆盖构成上层吸收体4的纸浆的薄纸125的外面。
上述纸浆层压体121与无纺布111和液体引导层5被重叠在滚筒127、128之间供给,通过上述热熔型粘接剂,覆盖上述液体引导层5和纸浆层压体121表面的薄纸125被粘接。
并且,由被上述无纺布111、液体引导层5以及薄纸124、125包住的纸浆层压体121构成的层压体被向压花辊129、130供给,形成图1所示的压接部9。
压接部9在覆盖纸浆层压体121的薄纸124的外面与表面为平面的滚筒129接触,在无纺布111的外面,与具有压花的凸部的加热辊130接触而形成,纸浆层压体121和无纺布111被局部地加压并且加热。而且,在薄纸124的外面,热熔型粘接剂通过喷嘴131被涂抹。
形成底片2的非透湿性的薄膜133被从原料卷筒132拉出。上述薄膜133和上述层压体被在滚筒134、135之间加压、粘接,形成重叠薄膜133的层压体。
并且,上述层压体被向切割辊136和137之间供给,被裁出图1所示形状的月经用卫生巾1。
图14至图16是上述加热部件103的其他例。在图14中,无纺布101被向加热装置140内供给。在上述加热装置140内热风141吹出,上述加热装置140内全部成为加热状态。因此,在上述加热装置140内,上述无纺布101的内、外两面被加热,可以更有效地恢复上述无纺布101的体积。
图15中的加热装置103由加热辊142和143构成。上述无纺布101被卷在上述加热辊142和143上加热。
上述加热辊142和143相互分离并且表面平滑。上述无纺布101在两加热辊142和143之间不被加压,被卷在各个加热辊142和143上传送。此时,由于上述无纺布101的一面与上述加热辊142的表面接触被加热,上述无纺布101的另一面与上述加热辊143的表面接触被加热,因此,上述无纺布101通过上述两个加热辊142、143被从正反两面加热。
图16中,旋转辊145被设置在第一驱动辊102和第二驱动辊106之间。与该旋转辊145的外围面隔开规定的距离,设置有热风装置146,该热风装置146是具有热风吹出口的面沿着上述旋转辊145的外围面弯曲。在上述热风装置146和旋转辊145之间,离开规定的间隔,上述无纺布101通过旋转辊145时,不与上述热风装置146接触。
上述无纺布101通过旋转辊145上时,热风147从设置在热风装置146的热风吹出口(无图示)对着上述无纺布101吹出,上述无纺布101的体积被恢复。上述旋转辊145其本身被加热,可以加热上述无纺布101的正反两面,可以有效地恢复体积,非常理想。
另外,上述第一驱动辊102和第二驱动辊106的旋转速度关系或关于冷却装置107的说明与图13中说明的相同,因此,在此省略。
另外,上述的加热部件103和冷却装置107也可以设置在形成顶片6的上述无纺布111的传送路径上,与上述无纺布101一起恢复上述无纺布111的体积。
另外,上述无纺布111和液体引导层5被重叠后,该无纺布111和液体引导层5也可以被一起加热、冷却。
实施例(实施例A)以下,将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实施例的性能与比较例进行比较说明。以下的实施例和比较例中,对图1至图4所示结构的月经用卫生巾进行试作。
(尺寸)卫生巾的纵向中心线上的长度为210mm,横向中心线上的宽度为80mm,中央吸收区域的纵向中心线上的长度L2为94mm,横向中心线上的宽度W2为29mm。
(压接部的条件)宽Wa=3mm,融合部9D的宽度尺寸δ=0.7mm、间距P=2.7mm。该压接部通过压花辊的温度120℃、压力1.76kPa形成。
(1)实施例顶片6是芯外皮型复合合成纤维,芯部为含有1.0质量%氧化钛的二甲酯(PET),外皮为聚乙烯(PE),通过纤维度为2.2dtex,纤维长为44mm形成热风无纺布。上述合成纤维中,80质量%涂抹亲水性的界面活性剂,20质量%涂抹防水性的界面活性剂。密度为0.083g/cm3、单位面积重量为25g/m2。
上述液体引导层5使用芯部为聚丙烯(PP)、外皮为聚乙烯(PE)的偏心型的芯外皮型复合合成纤维,利用纤维度为4.4dtex,纤维长为50mm的热风无纺布。密度为0.042g/cm3、单位面积重量为20g/m2。折叠该无纺布成为三层。
将顶片6和液体引导层5用螺钉温度为110℃、孔温度为120℃的模具夹住,形成开孔直径1mm、间距Hy=3.75mm、Hx=2.0mm的液体渗透孔。
上层吸收体4是化学纸浆的层压体,使用单位面积重量为230g/m2,纵长为120mm、横向最大宽度为55mm的材料。下层吸收体3是混合化学纸浆单位面积重量为160g/m2和高吸收聚合物8g/m2,使用纵长为180mm、横向最大宽度为75mm的材料。上层吸收体4和下层吸收体3重叠的状态下,分别用单位面积重量为15g/m2的薄纸覆盖上层吸收体4的表面和下层吸收体3的下面后作为吸收层使用。
作为液体非渗透性并且透气性的底片2使用形成有细微的通气孔的聚乙烯(PE)薄膜。
在液体引导层5和上层吸收体4的界面上用宽18mm的螺旋状涂抹3g/m2的热溶型粘接剂。
(2)比较例1与上述实施例是相同的结构,只是试作液体引导层5使用宽度为55mm、长度为120mm材料,液体引导层5被夹在压接部9上的比较例1。
(3)比较例2对没有上述实施例的液体引导层5的比较例2进行试作。顶片6是不含有防水性纤维的热风无纺布,使用与实施例相同的单位面积重量、相同密度的材料。只在顶片6上与实施例相同开设液体渗透孔。
(4)液体扩散特性的测定作为人工经血,向4.0升的离子交换水中加入甘油300g,酸甲基纤维素钠30g、氯化钠40g,用红色食用色素着色。
在实施例和比较例都设置丙烯基板(自重115g),该丙烯基板具有纵向开口尺寸为40mm,横向开口尺寸为10mm的长孔,从上述长孔向中央吸收区域的中心部分供给上述人工经血。注入速度为95ml/min,第一次供给3ml、液体从表面消失后供给第二次4ml,液体从表面消失后供给第三次3ml。
然后,测定顶片上的液体向横向的扩散尺寸。
(5)(测定结果)实施例中尺寸为21mm,比较例1中尺寸为29mm,比较例2中尺寸为34mm。
(实施例B)以下利用实施例和比较例进行对比,就用于吸收性物品的上述液体引导层的性能进行说明。
在以下的实施例1-6和比较例1-4中,将以下的热风无纺布作为液体引导层进行试作。
(1)实施例1形成芯部为聚丙烯(PP)、外皮为聚乙烯(PE)的偏心型的芯外皮型复合合成纤维,使用纤维度为4.4dtex,纤维长为50mm、形成单位面积重量为20g/m2热风无纺布。将该无纺布在烤炉中以135℃进行一分钟的热处理恢复体积,然后,在室温为20℃、相对湿度为60%的环境下放置30分钟。
(2)实施例2将与实施例1相同的热风无纺布在烤炉中以145℃进行一分钟的热处理,然后,在室温为20℃、相对湿度为60%的环境下放置30分钟。
(3)实施例3将与实施例1相同的热风无纺布在烤炉中以160℃的热风进行一分钟的热处理,然后,在室温为20℃、相对湿度为60%的环境下放置30分钟。
(4)实施例4形成芯部为二甲酯(PET)、该二甲酯含有纤维的质量为1.1质量%的氧化钛,外皮为聚乙烯(PE)的偏心型的芯外皮型复合合成纤维,使用纤维度为2.2dtex,纤维长为44mm、形成单位面积重量为25g/m2的热风无纺布。将该无纺布在烤炉中以135℃进行一分钟的热处理,然后,在室温为20℃、相对湿度为60%的环境下放置30分钟。
(5)实施例5将与实施例4相同的热风无纺布在烤炉中以145℃的热风进行一分钟的热处理,然后,在室温为20℃、相对湿度为60%的环境下放置30分钟。
(6)实施例6将与实施例4相同的热风无纺布在烤炉中以160℃的热风进行一分钟的热处理,然后,在室温为20℃、相对湿度为60%的环境下放置30分钟。
(7)比较例1将与实施例1相同的热风无纺布不进行热处理、原封不动地使用。
(8)比较例2将与实施例1相同的热风无纺布在烤炉中以115℃的热风进行一分钟的热处理,然后,在室温为20℃、相对湿度为60%的环境下放置30分钟。
(9)比较例3将与实施例4相同的热风无纺布不进行热处理、原封不动地使用。
(10)比较例4将与实施例4相同的热风无纺布在烤炉中以115℃的热风进行一分钟的热处理,然后,在室温为20℃、相对湿度为60%的环境下放置30分钟。
(11)上述实施例和比较例的热风无纺布的厚度测定将上述实施例和比较例的热风无纺布裁成100×100mm的大小作为样品。将上述样品夹在两张各100×200mm、质量为70g的丙烯基板之间。
将各样品夹在丙烯基板上的状态下,利用大荣科学精器制作所生产的厚度计(UF-60A型)进行测定。这作为「干燥(dry)时的厚度」。另外,厚度是将厚度计的端子放置在丙烯基板上一分钟后的测定,以下相同。
然后,将各样品完全浸透在实施例A中所述的人工经血内后瞬时捞起。然后将各样品夹在上述的丙烯基板上,利用上述厚度计对样品的厚度进行测定。这作为「湿润(wet)时的厚度」。
然后,将各样品完全浸透在人工经血内后瞬时捞起,夹在上述的丙烯基板上的状态下,在厚度计的端子上放置930g的砝码,向丙烯基板施加压力980Pa(10g/cm2)。厚度计的端子放置在丙烯基板上一分钟后,测定样品的厚度。这作为「湿润状态下并且加压时的厚度」。
然后将砝码拿下复原各样品的厚度,一分钟后同样地测定厚度。这作为「复原厚度」。
表1表示的是样品干燥时的厚度、湿润时的厚度、湿润状态下加压时的厚度以及复原厚度。
表1

·单位为mm表2表示的是干燥时的密度、湿润时的密度、湿润状态下加压时的密度以及复原密度。这些是从表1所示的厚度以及各个样品的热风无纺布的单位面积重量算出的。
表2

·单位为g/cm3(12)液体扩散试验从上述实施例1至6以及比较例1至4的各个热风无纺布裁出三张100×100mm大小的片,将其重叠作为测定用的液体引导层。
作为测定用的顶片,利用芯部为二甲酯(PET)、该二甲酯含有纤维的质量为1.1质量%的氧化钛,外皮为聚乙烯(PE)的偏心型的芯外皮型复合合成纤维,纤维度为2.2dtex,纤维长为44mm、使用单位面积重量为25g/m2热风无纺布。从上述无纺布中将顶片裁出宽度100mm、长度200mm。
作为测定用的液体引导层,在纵长180mm、横宽75mm的下层吸收体上重叠纵长120mm、横宽55mm的上层吸收体,在此,上层吸收体是将化学纸浆层压成单位面积重量为230g/m2,下层吸收体是混合化学纸浆(单位面积重量为160g/m2)和高吸收性聚合物(8g/m2)。吸收层的两面被15g/m2的薄纸覆盖。
在宽度为100mm、长度为200mm的丙烯基板上重叠丙烯基板上重叠上述吸收层、上述液体引导层、上述顶片。在上述顶片上放置另外的丙烯基板(质量为115g、宽度为100mm、长度为200mm),该丙烯基板在中央部具有长度为40mm、宽度为10mm的长孔,上述长孔设定在位于样品的中央。
从上述长孔供给上述人工经血。注入速度为95ml/min,第一次供给3ml、液体从样品表面消失后30秒,以同样的注入速度供给第二次4ml,液体从表面消失后30秒,以同样的注入速度供给第三次3ml。
第三次注入后,确认液体从样品表面消失后一分钟后,拿掉具有长孔的丙烯基板,测定液体向顶片上的纵向、横向的最大扩散尺寸。
测定结果如图3所示。
表3

·浸透时间单位为秒,扩散宽度的单位为mm如表1所示,实施例1至6的无纺布在湿润状态下加压时的厚度大于等于0.5mm小于等于1mm,复原厚度大于等于1mm小于等于2mm。因此,得到的液体引导层的湿润状态下加压时的厚度为1.5~3mm,复原厚度为3~6mm。另外,实施例的无纺布的干燥时的密度为0.005~0.02g/cm3、湿润并且加压时的密度为0.005g/cm3~0.04g/cm3。
关于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图示和说明,但是,上述以及其他的各种各样的变更、省略、追加可以不超出本发明的宗旨和范围地构成,作为同行业者当然可以理解。因此,不能理解为本发明只是限于在此所述的特定的实施例,在包含了附件中权利要求的特征的均等的范围内,包含可以被具体化的各种可能的实施方式。
如上所述,本发明可以迅速吸收在吸收性物品中央吸收区域局限的范围内反复施加的液体,可以防止在顶片上液体的扩散。本吸收性物品还可以有效地防止侧漏。尤其是,由于本吸收性物品的中央吸收区域可以确实地紧贴着使用者的排泄器官,因此可以舒适地使用,并且,可以在中央吸收区域集中、吸收液体。
权利要求
1.一种吸收性物品,包括底片(2)、液体渗透性的顶片(6)和吸收层,该吸收层具有亲水性材料,被设置在底片(2)和液体渗透性的顶片(6)之间,其特征在于,在从吸收性物品的纵向延伸的中心线(Oy-Oy)向离开左右两侧规定距离的位置上,吸收层与上述顶片(6)一起被压缩、成为凹状的压接部在纵向连续延伸地形成,在上述压接部间规定中央吸收区域,在上述压接部外侧规定辅助吸收区域,在上述中央吸收区域,液体引导层(5)被与上述压接部不重叠地设置在上述吸收层和上述顶片(6)之间,该液体引导层由在内部留有空隙地接合的纤维构成,并且比上述吸收层密度低,因此,在上述辅助吸收区域,上述吸收层被上述顶片(6)覆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上述压接部进一步延伸、相互连续,包围规定的范围作为上述中央区域,上述液体引导层(5)具有比上述中央吸收区域小的面积,不与上述压接部重叠。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上述吸收层由下层吸收体(3)和被重叠在上述下层吸收体(3)上面的上层吸收体(4)构成,上层吸收体(4)的面积小于下层吸收体(3),并且大于上述中央吸收区域的面积,在上述压接部,上述下层吸收体(3)和上述上层吸收体(4)与上述顶片(6)一起被压缩、形成凹状,上述辅助吸收区域具有与上述压接部相邻的厚壁部(12a),在此,上述下层吸收体(3)和上述上层吸收体上(4)都存在,另外,在上述厚壁部(12a)的外侧,具有薄壁部(12b),在此,上述下层吸收体(3)存在,而上述上层吸收体(4)不存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中央吸收区域,形成有多个液体透过孔(15),该液体透过孔贯通上述顶片(6)向上述液体引导层(5)延伸。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液体透过孔(15)周围,形成上述顶片(6)的化学纤维与形成上述液体引导层(5)的化学纤维被热粘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上述液体引导层(5)干燥时的纤维密度大于等于0.005g/cm3,小于等于0.02g/cm3。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上述液体引导层(5)在湿润状态下、施加980Pa(10g/cm2)的压力时的纤维密度在0.005g/cm3~0.04g/cm3的范围内。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上述液体引导层(5)是由化学纤维构成的热风无纺布或气流成网无纺布。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上述无纺布被折叠成多张重叠地形成上述液体引导层(5)。
全文摘要
在从吸收性物品的纵向延伸的中心线(Oy-Oy)向离开左右两侧规定距离的位置上,吸收层(3、4)与上述顶片(6)一起被压缩,成为凹状的压接部(9)在纵向连续延伸地形成,在上述压接部间规定中央吸收区域(11),在上述压接部外侧规定辅助吸收区域(12),在上述中央吸收区域,液体引导层(5)被与上述压接部不重叠地设置在上述吸收层和上述顶片之间,该液体引导层由在内部留有空隙地接合的纤维构成,并且比上述吸收层密度低,因此,在上述辅助吸收区域,上述吸收层被上述顶片覆盖。
文档编号A61F13/539GK1662202SQ0381388
公开日2005年8月31日 申请日期2003年6月10日 优先权日2002年6月14日
发明者工藤淳, 木下正隆, 黑田贤一郎 申请人: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