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复位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80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骨折复位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牵引或复位骨折肢体的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骨折复位台。
目前国内还没有用于牵引或复位骨折肢体的机械装置。而国外也只有简单的牵引或复位骨折肢体的机械装置,例如日本发明专利(公开)编号为昭54-28489所描述的“上肢骨骨折整复器”,日本发明专利(公开)编号为昭57-78850所描述的“下腿骨骨折整复机”,以及联邦德国专利编号为2602228所描述的“骨折器”。这些装置一般包括一置于固定平面上的底座,一与所述底座连接的用来固定骨折肢体的托架,一与所述底座连接的可以变位的立柱,以及一由所述立柱支承的用来牵引或复位骨折肢体的牵引头。这些装置对于以往完全用人力来牵引或复位骨折肢体的方法来说是一个进步,但它们没有动力驱动装置,依然要靠人力来操作上述装置;此外它们也不能与目前先进的监视仪配套使用,难以保证复位精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动力驱动装置的骨折复位台,该动力驱动装置能精确地方便地控制骨折复位台的运动,并且动作平稳可靠,噪音小,该骨折复位台还能与先进监视仪配套使用,从而保证复位精度,提高医疗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法实现的,一种具有动力驱动装置的骨折复位台,包括一底座,二个与所述底座连接的托架,一与所述底座连接的立柱,以及一由所述立柱支承的牵引头,其中(1)所述牵引头包括一箱体,一与所述箱体配合安装的外壳,通过轴承座固定于所述牵引头箱体横向中心轴线上的、一端伸出所述外壳外的牵引杆,一固定于所述箱体上的通过齿轮传动装置能使所述牵引杆旋转的摆动油缸,一固定于所述箱体上的通过拨杆装置能使所述牵引杆伸缩的拉伸油缸,以及一固定于所述牵引杆另一端的拉压传感器;(2)所述立柱包括一位于所述立柱上端的、与所述牵引头箱体外侧下表面固定连接的上固定板,一位于所述立柱下端的下固定板,一竖直固定于所述下固定板上表面上的、通过与所述上固定板连接的单活塞连杆机构和滑动配合装置能使所述牵引头升降的升降油缸,一纵向固定于所述下固定板下表面上的导轨体,以及一纵向固定于所述导轨体下表面上的齿条;(3)所述底座包括一底板,一对位于所述底座上部的、纵向固定于所述底板上的、与所述立柱下端的所述导轨体滑动嵌合的导轨,一通过油缸座纵向固定于所述底板上的、具有由一上侧表面轴向位置带有齿条的连杆和分别与所述连杆两端固定连接的两个活塞组成的双活塞连杆机构的、通过横向固定在所述油缸座内的同轴齿轮传动装置能使所述立柱纵向移动的平移油缸;所述底座还包括两根并排间隔地、横向安装在所述底板上的、一端凸出于所述底座的托架横梁;(4)所述托架包括一与所述底座的所述托架横梁可拆卸地连接的托架底座,一与所述托架底座连接的调整装置,一与所述调整装置连接的、并通过所述调整装置能上下升降或左右平移的托板。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提供了一种有动力驱动装置的骨折复位台,该动力驱动装置能精确地方便地控制骨折复位台的运动,并且动作平稳可靠,噪音小,该骨折复位台还能与先进的监视仪配套使用,从而保证复位精度,提高医疗质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骨折复位台一实施例的局部纵剖面图;图2是沿图1A-A线的剖面图3是本实用新型骨折复位台一实施例中的牵引头横剖面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骨折复位台一实施例中的托架局部剖面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骨折复位台的液压系统原理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骨折复位台另一实施例中的托架剖面图;图7是沿图6B-B线的剖面图。
参看图1至图3,本发明骨折复位台包括牵引头1,支承所述牵引头1的立柱2,支承所述立柱2的底座3,安装在所述底座3上、一端伸出所述底座3的二根托架横梁4,以及同时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二根托架横梁4上的二个托架5。
其中所述牵引头1包括一箱体6,一与所述箱体6配合安装的外壳7,配合安装后的所述箱体6和所述外壳7形成一个空间。牵引杆8通过二对轴承9和17被活动地安装在所述箱体6的中心轴线位置上,所述牵引杆8的前端伸出所述外壳7外,所述牵引杆8的伸出端有一由孔10和锁紧螺钉11组成的锁紧装置,以固定用于缚住骨折肢体的器械(未示)。位于所述牵引杆8中段外侧的支承套12通过一对轴承13可旋转地固定在所述箱体6上,所述支承套12的前端通过螺纹连接一前导向套14,所述前导向套14的中心孔与所述牵引杆8滑动配合,所述前导向套14的前表面紧靠所述前轴承9的座;所述支承套12的后端通过紧定螺钉15连接一后导向套16,所述后导向套16的中心孔与所述牵引杆8滑动配合,所述后导向套16的后表面紧靠所述后轴承17的座。所述牵引杆8横截面呈方形,所述支承套12呈圆形,它们之间通过嵌在所述支承套12内壁上的八只轴承231连接,这种连接使它们之间只能轴向相对运动,不能相对旋转。在所述支承套12的外表面通过平键18和齿轮挡环19固定一第一齿轮20。
在所述牵引杆8的一侧,有一横向固定在所述箱体6上的摆动油缸21,所述摆动油缸21的内腔可旋转地固定一旋转轴22,在所述旋转轴22上通过二个螺钉23固定一动叶片24,所述动叶片24的一端与所述摆动油缸21的缸体25的内壁密封接合,在所述缸体25的内壁上侧固定一定叶片26,所述定叶片26的一端与所述旋转轴22密封接合。所述动叶片24和所述定叶片26将所述摆动油缸21的内腔分成二个互相隔离的油压室27和28。其中所述油压室27通过固定在所述缸体25上的油管接头29与油管30连通,所述油管30通过单向阀31与电磁滑阀32连通(见图5);而所述油压室28通过固定在所述缸体25上的油管接头33与油管34连通,所述油管34通过单向阀35与所述电磁滑阀32连通,所述电磁滑阀32与调速阀36连通,所述调速阀36再与一油泵马达驱动系统178连接,(见图5)。所述旋转轴22伸出所述摆动油缸21外的一端通过二个紧定螺钉37固定一第二齿轮38,所述第二齿轮38与所述第一齿轮20啮合。
在所述牵引杆8的相对固定所述摆动油缸21的另一侧,通过与所述箱体6铸成一体的二个支架39固定一拉伸油缸40。所述拉伸油缸40包括二根成一直线排列的管状活塞杆41和42,所述活塞杆41和42相邻近的两端分别通过二个圆锥销43和44和一活塞45固定连接,所述活塞杆41和42相邻近的各端侧壁上还各有一个开口(未示),在所述活塞杆41和42相邻近的两端的的管腔内还通过所述圆锥销43和44分别固定两个具有与所述活塞杆41和42侧壁开口相通的通孔46和47的堵头48和49。所述管状活塞杆41的另一端通过油管接头50与油管51连通,所述油管51与电磁滑阀52连通,或通过控制装置(未示)与单向阀53连通(见图5);所述管状活塞杆42的另一端通过油管接头54与油管55连通,所述油管55与所述单向阀53连通,所述单向阀53与所述电磁滑阀52连通,所述电磁滑阀52与调速阀56连通,所述调速阀56再与一所述油泵马达驱动系统178连通(见图5)。在所述二根活塞杆41和42的外侧安装一可移动的油缸体57,所述油缸体57的两端分别固定一油缸盖58,在所述油缸盖58上通过压板螺钉59固定一中心孔与所述活塞杆41或42外表面滑动配合的压板60,在所述油缸体57的内腔两端分别嵌合一导向套61和Y型密封圈62。
所述油缸体57的下侧延伸出一块导向卡63,所述导向卡63与通过螺钉64固定在所述箱体6上的导轨65滑动配合;在所述油缸体57靠近所述牵引杆8的一侧外表面固定一拨杆66,所述拨杆66另一端有一与所述牵引杆8滑动配合的套圈。套在所述牵引杆8后段上的测力弹簧67一端连接所述拨杆66,另一端连接拉压传感器69。所述拉压传感器69由固定在所述牵引杆8后端的止动板68限定。
参看图1,所述立杆2包括通过螺钉70与所述牵引头1的所述箱体6的外侧下表面固定连接的上固定板71和导向外套72,还包括一下固定板73。导向内套74通过螺钉75被固定在所述下固定板73上,位于所述导向内套74内侧的升降油缸76通过螺钉被固定在所述下固定板73上。所述升降油缸76的下端有一通过与所述螺钉连接的下压环80被固定在所述下固定板73上的下油缸盖77,所述下油缸盖77的侧面有一压力油通道78与油管接头79连通。升降油缸体81下端与所述下压环80焊固,所述升降油缸体81的上端与上压环82焊固。所述升降油缸体81内有一单活塞连杆机构,它包括一连杆83,与所述连杆83下端固定连接的一活塞84。所述连杆83上端通过圆锥销85与所述上固定板71固定连接。上油缸盖86与所述上压环82及所述导向内套74的上端内侧固定连接,所述上油缸盖86有一与所述连杆83密封滑动配合的中心孔,所述上油缸盖86侧面还有一压力油通道87与油管接头88连通。所述油管接头79通过油管89与单向阀90连通,所述单向阀90与单向顺序阀91连通,所述单向顺序阀91与电磁滑阀92连通,所述油管接头88通过油管93与所述电磁滑阀92连通,或通过控制装置(未示)与所述单向阀90连通,所述电磁滑阀92与调速阀94连通,所述调速阀94再与一所述油泵马达驱动系统178连通(见图5)。所述导向内套74一侧的外表面有一条轴向导向键槽95,所述导向键槽95与通过螺钉96固定在所述导向外套72内侧的导向键97滑动配合,所述导向外套72和所述导向内套97组成一滑动配合装置。所述导向外套72另一侧有一容纳所述油管接头88在其中移动的轴向孔槽98。此外还有一位于所述导向外套72外侧的、固定于所述下固定板73上的内罩壳99,和一与所述内罩壳外表面滑动配合的、固定于所述牵引头1的所述箱体6外侧下表面上的外罩壳100。
参看图1和图2,所述底座3包括一底板101,一与所述底板101配合安装的底座外壳131,油缸座102固定在与所述底板101铸成一体的支架103上,在所述油缸座102内通过一对挡圈104纵向固定一平移油缸105。所述平移油缸105的缸体108内有一双活塞连杆机构,它包括一上侧表面轴向位置带有齿条的连杆106,以及与所述杆106两端分别固定连接的两个活塞107。所述缸体108的两端通过卡圈109和压板110分别固定一油缸盖111和112。所述油缸盖111的侧面有一油压通道连通一油管接头(未示)。所述油管接头通过油管113连通一单向阀114,所述单向阀114连通电磁滑阀115(见图5);所述油缸盖112的侧面也有一油压通道连通一油管接头(未示),所述油管接头通过油管116连通一单向阀117,所述单向阀连通所述电磁滑阀115;所述电磁滑阀115与调速阀118连通,所述调速阀118再与一所述油泵马达驱动系统178连通(见图5)。在所述油缸座102内,在所述平移油缸105的上侧还通过一对轴承119横向地可旋转地安装一同轴齿轮传动装置。所述同轴齿轮传动装置包括一可旋转的龆轮轴120,所述龆轮轴120上的小齿轮122伸入所述平移油缸体108的上侧开口而与所述连杆106上的所述齿条啮合;还包括一通过键123固定在所述龆轮轴120上的大齿轮124,所述大齿轮124局部伸出所述油缸座102的上侧开口。在所述同轴齿轮传动装置的上方,还有一对并排间隔地通过螺钉125和定位销126纵向固定在所述底板101上的导轨127,所述导轨127与纵向固定的所述立柱2下端的所述下固定板73下表面上的导轨体128滑动嵌合,在所述导轨体128的下表面还通过螺钉129纵向固定一与所述大齿轮124啮合的齿条130。
在所述底座3的所述底板101的下表面通过四个滚轮支架132连接四个滚轮133。
在所述底座3的所述底板101的上表面横向两端分别安装一现有技术中已知的通常用于汽车起重机上的以固定汽车起重机位置的、由液压系统控制的平衡支承装置134。
参看图1和图4,所述托架5包括一与所述二根托架横梁4滑动配合安装的托架底座135,所述托架底座135通过锁紧螺钉136可固定在所述托架横梁4上,所述托架底座135的下表面的纵向两端通过一对滚轮支架137分别连接一对滚轮138,在所述架底座135的中心孔里通过紧定螺钉139垂直固定一托架立柱140。在所述托架立柱140的上端通过止头螺钉141固定一箱体142,所述箱体142上端有一开口143,其侧面也有一开口,此开口通过螺钉144安装一中间有一通孔的箱盖145。在所述箱盖145的中间通孔里通过减磨轴套146安装一短轴147,所述减磨轴套通过螺钉148固定在所述箱盖145的中间通孔里。所述短轴147伸出所述箱盖145外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手柄149,所述短轴147伸出所述箱盖145外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手柄149,所述短轴147位于所述箱盖145内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圆锥齿轮150。在所述箱体142的下端开口处通过螺钉151固定一减磨轴套152,升降丝杆153的下端与所述减磨轴套152滑动配合安装。在所述升降丝杆153位于所述减磨轴套152下侧的环形凹槽里卡一挡圈154,在所述升降丝杆153位于所述减磨轴套152上侧处、通过平键155固定一与所述第一圆锥齿轮150啮合的第二圆锥齿轮156。与所述升降丝杆153螺旋配合的螺母导向杆157,其上端与管状横杆158的外侧下表面中心固定连接,其外表面与所述箱体142上端的所述开口143滑动配合,且其外表面有一条轴向导向键槽159,以与固定在所述开口143处的导向键160滑动配合。
所述横杆158的两端分别固定一有中心孔的端盖161,通过固定在所述两个端盖161的中心孔内减磨轴套162可旋转地固定一平移丝杆163,所述平移丝杆163伸出所述一端盖161的一端上固定连接第二手柄164。丝杆螺母165的内螺纹与所述平移丝杆163螺旋配合。其外表面与所述横杆158的内壁滑动配合。托板167的下端有一凹槽与所述横杆158的外表面形状配合,所述管状横杆158的相对两侧分别有一条轴向导向孔槽166,通过螺钉169将分别位于所述托板167下端与所述丝杆螺母165之间的、与所述两条导向孔槽166分别滑动配合的两块导向键168与所述托板167和所述丝杆螺母165固定连接。
所述托板167包括一下端有一与所述横杆158的外表面形将配合的凹槽的支承架170,所述支承架170的上端通过螺钉171水平固定一相对两侧的两端共有四条导向槽的导向杆172,所述导向杆172的两端分别有一块滑块173,所述各滑块173通过固定在其上的能与所述导向杆172的导向槽滑动配合的两块导向键174而与所述导向杆172滑动配合,所述各滑块173还能通过螺钉175而固定在所述导向杆172上;所述支承架170的上端还通过螺钉176固定一皮带扣件177。
参看图6和图7,这是本实用新型骨折复位台中的托架5的另一种结构剖面图,其特点是不必用手动来控制托架的位置变化,而能用电动部件来控制托架的位置变化。微型电机207安装在托架5的底座外侧,通过变速器208将动力传给配对的锥齿轮209和210,然后再传给配对的齿轮211和213,从而转动与齿轮213固定连接的光杆214。套装在光杆214上的滑移锥齿轮215与安装在丝杆216上的锥齿轮219啮合,从而能使丝杆216旋转。螺母217与丝杆216螺旋配合,并与托架套筒200的下端固连。托架套筒200的上端与托板167固连。因而丝杆216的旋转,便使螺母217连动托架套筒200作上升、下降运动。套筒200的定位及导向依靠含油轴承199及导向键198,含油轴承199与托架外套201的内壁配合安装,导向键198固定在托架外套201上端内壁上,与开在托架套筒200上的键槽配合。托架外套201的下端与外套支承套202固连,支承套202与滑板203固连,滑板203安装在水平导轨204上,以确保其导向精度,并与螺母228固连,螺母228与固定在托架5底座上的丝杆221螺旋配合。
微型电机225安装在托架5的底座上,通过变速器226将动力传给配对的锥齿轮227和224,然后再传给配对的齿轮222和220,从而转动与齿轮220固定连接的丝杆221。丝杆221的转动,使螺母228横向移动,从而带动滑板203,外套201和托板167等托架5的上部零件横向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中,油泵马达驱动装置178可以安装在所述底座3里的后端;所述电磁滑阀32,52,92和115可以安装在底座3里的中间位置;油箱179也可安装在底座3里的中间位置;调速阀36,56,94和118可以安装在底座3里的前端;单向阀31,35,53,90,91,114和117可以安装在底座3里的前部。
本实用新型骨折复位台的操作方法是,将病人的骨折肢体固定在皮带扣件177上,然后通过手动或电动调整托架5到适当的位置,以使病人处于最佳的治疗姿势。
然后调整牵引杆8的位置。如要调整牵引杆8的水平纵向位置,则启动油泵马达装置178,通过控制装置使电磁滑阀115连通单向阀114,则压力油通过油管113进入如图5所示的平移油缸105的左侧油压室,而平移油缸105的右侧油压室里的压力油则通过油管116流入油箱,这样压力油推动活塞107移动,从而通过连杆106上的齿条,小齿轮122,传动轴120,大齿轮124,齿条130而使立柱2水平纵向移动,再带动与立柱2连接的牵引头1的水平纵向移动,最终实现牵引杆8的水平纵向移动。到达预定位置后,通过控制装置关闭电磁滑阀115与单向阀114的连通即可。如要使牵引杆8向水平纵向的另一个方向移动,则通过控制装置使电磁滑阀115与单向阀117连通即可,这时所有的运动部件的运动方向都与上述的方向相反。
如要调整牵引杆8的高低位置,则通过控制装置使电磁滑阀92连通单向顺序阀91和液控单向阀90,压力油通过油管89、接头79,压力油通道78进入如图1所示的升降油缸76的下侧油压室,而升降油缸76上侧油压室的压力油则通过压力油通道87,油管接头88,油管93而流入油箱,这样压力油推动活塞84向上移动,从而通过连杆83推动与其固定连接的牵引头1向上移动,最终实现牵引杆8的向上移动。到达预定位置后,通过控制装置关闭电磁滑阀92与单向顺序阀91的连通即可。如要使牵引杆8向下移动,通过控制装置转换电磁滑阀92,泄放升降油缸76下侧油压室的压力油即可。
如要调整牵引杆8的水平横向位置,则通过控制装置使电磁滑阀52连通单向阀53,压力油通过油管55,接头54进入管状活塞杆42的内腔,再通过堵头49上的通孔47进入如图3所示的油缸体57的左侧油压室,这样压力油推动油缸体57向左运动,从而带动拨杆66,弹簧67,拉压传感器69、止动板68而使牵引杆8向左运动。如要使牵引杆8向右移动,则只要通过控制装置转换电磁滑阀52,使压力油通过管道51,接头50进入管状活塞杆41的内腔,再通过堵头48上的通孔46进入如图3所示的油缸体57的右侧油压室,这样压力油推动油缸体57向右运动,再通过带动上述运动部件相反方向的运动而使牵引杆8向右移动。
如要使牵引杆8旋转运动,则通过控制装置使电磁滑阀32连通一个单向阀,如单向阀35,压力油通过油管34,接头33而进入摆动油缸21的油压室28,推动动叶片24,旋转轴22如图2所示的顺时针方向旋转,此时另一油压室27里的压力油通过接头29,油管30而流入油箱。旋转轴22的旋转带动第二齿轮38,第一齿轮20,支承套12,再通过轴承231使牵引杆8旋转。如要使牵引杆向另一方向旋转,则通过控制装置转换电磁滑阀32,使与单向阀31连通,压力油通过油管30,接头29进入油压室27,此时另一油压室28里的压力油通过接头33,油管34流入油箱,而其它运动部件的运动方向与上述相反。
调整就绪后,在牵引杆8伸出端的孔10里通过锁紧螺钉11固定一器械,以用来缚住骨折肢体的一端,然后在骨折肢体的一侧置一先进的监视仪,通过屏幕显示或数字显示供医疗人员清楚地了解医治情况。然后就可以根据骨折肢体的具体损伤情况,通过控制台的按钮自如地控制本发明骨折复位台的全方位的运转了。在拉伸骨折肢体时,通过安装在牵引杆8后端上的拉压传感器69可以清楚地了解到牵引杆8作用在骨折肢体上的作用力的大小。这对于保证复位精度,提高医疗质量有显著的好处。
所有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结构或零件。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动力驱动装置的骨折复位台,包括一底座,二个与所述底座连接的托架,一与所述底座连接的立柱,以及一由所述立柱支承的牵引头,其特征在于(1)所述牵引头包括一箱体,一与所述箱体配合安装的外壳,一通过轴承座固定于所述牵引头箱体横向中心轴线上的、一端伸出所述外壳外的牵引杆,一固定于所述箱体上的通过齿轮传动装置能使所述牵引杆旋转的摆动油缸,一固定于所述箱体上的通过拨杆装置能使所述牵引杆伸缩的拉伸油缸,以及一固定于所述牵引杆另一端的拉压传感器;(2)所述立柱包括一位于所述立柱上端的、与所述牵引头箱体外侧下表面固定连接的上固定板,一位于所述立柱下端的下固定板,一竖直固定于所述下固定板上表面上的、通过与所述上固定板连接的单活塞连杆机构和滑动配合装置能使所述牵引头升降的升降油缸,一纵向固定于所述下固定板下表面上的导轨体,以及一纵向固定于所述导轨体下表面上的齿条;(3)所述底座包括一底板,一对位于所述底座上部的、纵向固定于所述底板上的、与所述立柱下端的所述导轨体滑动嵌合的导轨,一通过油缸座纵向固定于所述底板上的、具有由一上侧表面轴向位置带有齿条的连杆和分别与所述连杆两端固定连接的两个活塞组成的双活塞连杆机构的、通过横向固定在所述油缸座内的同轴齿轮传动装置能使所述立柱纵向移动的平移油缸;所述底座还包括两根并排间隔地、横向安装在所述底板上的、一端凸出于所述底座的托架横梁;(4)所述托架包括一与所述底座的所述托架横梁可拆卸地连接的托架底座,一与所述托架底座连接的调整装置,一与所述调整装置连接的、并通过所述调整装置能上下升降或左右平移的托板。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骨折复位台,其特征在于,与所述托架底座连接的所述调整装置包括一与所述托架底座固定连接的托架立柱,一安装在所述托架立柱上端箱体内的升降丝杆传动装置,一与所述升降丝杆传动装置连接的、通过所述升降丝杆传动装置能升降的管状横杆,一安装在所述横杆内的平移丝杆传动装置,通过所述平移丝杆传动装置连接所述托板。
3.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骨折复位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的调整装置包括一使所述托板升降的升降调整装置和一使所述托板平移的平移调整装置;其中所述升降调整装置包括一安装在所述托架底座外侧的微型电机,一与所述微型电机连接的变速器,一对由所述变速器带动的配对的锥齿轮,一对由所述锥齿轮之一带动的配对的圆柱齿轮,一与所述圆柱齿轮之一固定连接的光杆,一套装在所述光杆上的滑移齿轮,一与所述滑移齿轮啮合的固定安装在一丝杆下端的锥齿轮,一与所述丝杆螺旋配合并与一托架套筒下端固连的螺母,一位于所述托架套筒外侧、其下端通过支承套与一滑板固连的外套,一对位于所述套筒和所述外套之间的、与此两者滑动配合的含油轴承,一固定在所述托架外套上端内壁上、与开在托架套筒上的键槽配合的导向键,以及一固定安装在所述托架底座内的、与所述滑板配合的水平导轨,而所述托架套筒的上端与所述托板固连;所述平移调整装置包括一安装在所述托架底座外侧的微型电机,一与所述微型电机连接的变速器,一对由所述变速器带动的配对的锥齿轮,一对由所述锥齿轮之一带动的配对的圆柱齿轮,一与所述圆柱齿轮之一固定连接的丝杆,以及一与所述丝杆螺旋配合、并与所述滑板固连的螺母。
4.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骨折复位台,其特征在于,能使所述牵引杆旋转的所述齿轮传动装置包括一通过轴承可旋转地固定在所述牵引头箱体上的并通过轴承与所述牵引杆连接的支承套,一通过平键与所述支承套固定连接的第一齿轮,以及一固定于所述摆动油缸旋转轴伸出端上的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
5.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骨折复位台,其特征在于,能使所述牵引杆伸缩的所述拨杆装置包括--端固定于所述拉伸油缸上的可移动的缸体的外侧、另一端有一与所述牵引杆滑动配合的套圈的拨杆,一一端与所述拨杆接触,另一端与固定于所述牵引杆另一端的所述拉压传感器接触的测力弹簧。
6.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骨折复位台,其特征在于,能使所述牵引头升降的所述升降油缸的所述单活塞连杆机构包括一与所述升降油缸的缸体内壁密封接合的第一活塞,和一一端与所述第一活塞固定连接、伸出所述升降油缸缸体外的另一端与所述立柱的所述上固定板固定连接的连杆;所述牵引头与所述升降油缸的所述滑动配合装置包括一位于所述升降油缸外侧的、固定于所述下固定板上的、外表面带有一轴向导向键槽的导向内套,和一与所述导向内套外侧滑动配合的、固定于所述上固定板上的、内表面带有一与所述导向内套的所述导向键槽滑动配合的导向键的导向外套;所述立柱还包括一位于所述导向外套外侧的、固定于所述下固定板上的内罩壳,和一与所述内罩壳外表面滑动配合的、固定于所述牵引头箱体外侧下表面的外罩壳。
7.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骨折复位台,其特征在于,能使所述立柱纵向移动的所述同轴齿轮传动装置包括一通过轴承横向固定在所述平移油缸座内的龆轮轴,所述龆轮轴有一伸出所述平移油缸体的开口与所述带齿条连杆上的齿条啮合的小齿轮,一通过键固定在所述龆轮轴上的、伸出所述平移油缸座与纵向固定在所述导轨体下表面上的所述齿条啮合的大齿轮。
8.根据权利要求
2所述的骨折复位台,其特征在于,安装在所述托架立柱上端箱体内的所述升降丝杆传动装置包括一通过减磨轴套径向安装在所述箱体的箱盖通孔里的短轴,一与所述短轴伸出所述箱盖的一端固定连接的第一手柄,一与所述短轴位于所述箱盖内的一端固定连接的第一圆锥齿轮,一下端通过减磨轴套垂直固定于所述箱体下端开口处的升降丝杠,一通过键固定在所述升降丝杠下端的、并与所述第一圆锥齿轮啮合的第二圆锥齿轮,一上端固定在所述横杆外侧下表面中心、其余部分伸入所述箱体内部与所述升降丝杆螺旋配合的、外侧表面与所述箱体上端开口滑动配合并带有一轴向导向键槽的螺母导向杆,以及固定于所述箱体上端开口处的、与所述螺母导向杆外侧表面上的所述导向键槽滑动配合的一导向键。
9.根据权利要求
2或8所述的骨折复位台,其特征在于,安装在所述横杆内的所述平移丝杆传动装置包括一通过一对减磨轴套分别可旋转地固定在所述横杆两端的端盖上的平移丝杆,一固定在所述平移丝杆伸出所述一端盖的一端上的第二手柄,一位于所述横杆内的、内螺纹与所述平移丝杆螺旋配合的、外表面与所述横杆内壁滑动配合的螺母,二个分别在相对的两侧固定于所述托板与所述螺母之间的、与开在所述横杆两侧的轴向导向孔槽滑动配合的导向键。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牵引或复位骨折肢体的、具有动力驱动装置的骨折复位台。它包括一底座,通过托架横梁与所述底座连接的二个可上下左右变位的托架,一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可相对所述底座纵向移动的立柱,一安装在所述立柱上的,可相对所述立柱上下升降的牵引头,一安装在所述牵引头上的可相对所述牵引头旋转或横向移动的牵引杆。本实用新型动作平稳可靠,噪音小,还能与先进的监视仪配套使用,从而保证复位精度,提高医疗质量。
文档编号A61B17/56GK87209787SQ87209787
公开日1988年5月18日 申请日期1987年6月30日
发明者王以进, 翁盛隆, 夏沪生, 叶剑仁, 沈振军, 马元璋 申请人:上海科学技术大学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