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视穿刺活检治疗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15阅读:4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可视穿刺活检治疗针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穿刺诊疗手术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视穿刺活检治疗针。该治疗针包括针体1、数字控制端2和显示器3,针体1为金属材质,中部外表面涂有绝缘层,针体前端11和针体后端12部分无绝缘层。本实用新型在可视穿刺诊疗操作的同时,可作为电刀切割或电凝止血使用,集电刀、内窥镜、活检、治疗于一体,结构简单,功能多样,使用方便。
【专利说明】一种可视穿刺活检治疗针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穿刺诊疗手术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视穿刺活检治疗针。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微创技术力求以最小的切口路径和最少的组织损伤,完成对体内病灶的诊断及治疗。具有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疤痕细微或无疤痕的特点。临床上进行皮下组织、肾脏、肝脏等穿刺取组织活检,或锥颅置管引流,或穿刺注射药物、或施行小针刀治疗(颈椎病、肱骨外上踝炎、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慢性腰肌劳损等),或异物(断针、断导管和其他异物)取出操作时,或须依靠手感、或在超声、CT等引导下预测深度等方法来判断是否成功。这些方法比较盲目、耗时,或需要其他设备辅助,时有失误发生。有时,因穿刺过程中的出血,须终止诊疗,甚至转为开放手术急救;或无法观察组织病变,不能获得足够组织检材,无法做出诊断。
[0003]另外,微整形技术近年来快速发展,注射胶原、透明质酸和颗粒脂肪等软组织填充已经成为最多的美容治疗,然而,在注射填充或抽取颗粒脂肪时,目前的盲视存在不仅容易刺破血管、引发出血,而且容易经血管破口注入上述填充材料,导致血管栓塞、引发失明、偏瘫等严重后果。
[0004]为解决这些问题,可视穿刺针器(CN 201668471U)的前端使用带有摄像头和后端带有液晶显示器的穿刺针,实现了可视穿刺,但因针芯内无操作孔道,无法直视下施行获取组织标本或止血等操作。一种可视穿刺针及其可视穿刺置管针(CN 201160881Y)设置了置管腔,可作为针头或置管后注射药物,但其管腔细小,无法置入器械操作,而且,所用冷光源和图像均经光纤传输,图像在其后端经影像接受传感器与影像放大显示器里连接显示,但图像为非数字信号,不变存储和传输。胸腹手术用可视穿刺针(CN 203138637U)在针体内设置6-9个腔道,用于插入导丝或激光束,避免缠绕,且可以得出通过哪个腔道可以更好对病变进行诊疗,但其设计必然使用较粗的针体,不利于微创操作而缺乏实用性。所有上述实用新型还存在不能随时止血的缺点。
[0005]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特别提供一种可视穿刺活检治疗针,该穿刺针在进行穿刺检验的同时,可作为电刀切割或电凝止血使用,集电刀、活检、治疗于一体,结构简单,功能多样,使用方便。


【发明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视穿刺活检治疗针,该治疗针包括针体1、数字控制端2和显示器3,其中,数字控制端2连接针体1,显示器3连接数字控制端2 ;针体I为金属材质,中部外表面涂有绝缘层,针体前端11和针体后端12有0.5-5.0mm部分无绝缘层。
[0007]使用过程中,针体本身可作为单极电刀使用,亦可通过操作孔道113置入电极使用。应用这种方案,能实现穿刺诊疗过程中随时切割或电凝止血。
[0008]上述针体I内分为数据线孔道111、导线孔道112和1-2个操作孔道113 ;数据线孔道111内置数据线,数据线连接针体前端11处设置的微型摄像头;导线孔道112内置导线,导线连接针体前端11设置的LED灯;数据线和导线均连接数字控制端2。数据线孔道、导线孔道和操作孔道以三角形、四边形或导线孔道112位于中间的方式排列,能使LED灯最大范围照亮视野,保证手术照明。
[0009]针头外的景象通过镜头反映到CMOS传感器上转换为电信号,经过模/数转换转换为数字图像信号,经数据线送到数字控制端2中的数字信号处理芯片21中加工处理,输出高清HDMI格式图像信号,通过USB接口传输到显示器显示,可实现可视化检测或手术操作。其中,显示器优选液晶显示器,体积小,图像清晰;USB接口便于保存图像数据。
[0010]针体前端11为斜面的尖锐针头,便于穿刺皮肤组织;也可以是圆弧状的钝头,以便减少皮下注射和抽吸等操作时损伤神经血管的可能性。
[0011]所述可视穿刺活检治疗针的针体前端11为钝头的,可视穿刺活检治疗针的针体I是双层套管结构,内管13分为数据线孔道111、导线孔道112 ;内管13与外管12靠近针体前端11的一端密封,之间的空隙为操作孔道113。其中,操作孔道的出口 1132位于针体前端11后0.5mm处的一侧或两侧。
[0012]所述可视穿刺活检治疗针的针体前端11为钝头的,可视穿刺活检治疗针的针体I内分为四个扇形孔道,相对设置两个孔道分别为数据线孔道111、导线孔道112,剩下两个孔道为操作孔道113,操作孔道113靠近针体前端11的一端密封。其中,操作孔道的出口1132位于针体前端11后0.5mm处的一侧或两侧。
[0013]所述治疗针还包括可转动支架4,显示器3通过可转动支架4连接数字控制端2,有利于随意调整显示器与针体的夹角,便于同时观察皮肤表面和穿刺针头处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14]图1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尖锐针头
[0015]1-针体,11-针体前端,12-针体后端;2_数字控制端,21-数字信号处理芯片;1131-操作孔道的入口,4-可转动支架
[0016]图2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钝头
[0017]图3、图4、图5、图6针体各孔径分布-1个数据孔,I个导线孔,I个操作孔
[0018]111-数据线孔,112-导线孔,113-操作孔;
[0019]图7、图8、图9针体各孔径分布-1个数据孔,I个导线孔,2个操作孔
[0020]图10可视穿刺活检治疗针的针体前端11为钝头的,可视穿刺活检治疗针的针体结构-双层套管结构
[0021]13-外管,14-内管,1132-操作孔道的出口
[0022]图11可视穿刺活检治疗针的针体前端11为钝头的,可视穿刺活检治疗针的针体结构-四个扇形孔道结构
[0023]图12显示器
[0024]3-显示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实施例1可视穿刺活检治疗针的组装
[002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视穿刺活检治疗针,该治疗针包括针体1、数字控制端2和显示器3,其中,数字控制端2连接针体1,显示器3连接数字控制端2 ;针体I为金属材质,中部外表面涂有绝缘层,针体前端和针体后端有0.5-5.0mm部分无绝缘层。
[0027]所述针体I内分为数据线孔道111、导线孔道112和1_2个操作孔道113,三者以三角形、四边形或导线孔道112位于中间的方式排列。数据线孔道111内置数据线,数据线连接针体前端11处设置的微型摄像头;导线孔道112内置导线,导线连接针体前端11设置的LED灯;数据线和导线均连接数字控制端2。
[0028]所述针体前端11呈斜面的尖锐针头,也可以是圆弧状的钝头。
[0029]其中,所述可视穿刺活检治疗针的针体前端11为钝头的,可视穿刺活检治疗针的针体I是双层套管结构,内管13分为数据线孔道111、导线孔道112 ;内管13与外管12靠近针体前端11的一端密封,之间的空隙为操作孔道113,操作孔道113的出口位于针体前端11后0.5mm处的一侧或两侧。
[0030]所述可视穿刺活检治疗针的针体前端11为钝头的,可视穿刺活检治疗针的针体I内分为四个扇形孔道,相对设置两个孔道分别为数据线孔道111、导线孔道112,剩下两个孔道为操作孔道113,操作孔道113靠近针体前端11的一端密封,操作孔道113的出口位于针体前端11后0.5mm处的一侧或两侧。
[0031]所述治疗针还包括可转动支架4,数字控制端2通过可转动支架4连接显示器3。
[0032]实施例2针体内各孔径分配
[0033]本实用新型所述可视穿刺活检治疗针的针体I内,数据线孔111、导线孔112和操作孔113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分割和分配,优选导线孔112位于针体I中间位置的技术方案,以便更好地为手术提供照明。
[0034](I)图3、图4、图5、图6:1个数据孔,I个导线孔,I个操作孔
[0035](2)图7、图8、图9:1个数据孔,I个导线孔,2个操作孔
[0036]实施例3可视穿刺活检治疗针用于止血或切割
[0037]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先在操作孔内可置入硬膜外穿刺针芯或小儿头皮针芯或心脏飘浮导管针芯或介入导管针芯等(钝针头时,先行用普通锐利针头刺破皮肤,然后使用本使用新型),然后穿刺。穿刺过程中,随时经操作孔注水冲洗和吸引、清晰视野,同时经针体后端的金属部分电凝止血或切割;亦可通过一个操作孔冲洗,另一操作孔放入电极或激光光导纤维,观察皮下血管瘤等病变组织后,行电凝固术或切割术或激光凝固气化等治疗。
[0038]实施例4可视穿刺活检治疗针用于穿刺检测或治疗
[0039]使用本实用新型结合超声或CT等引导下定向穿刺,可以直视观察穿刺路径和肝脏、肾脏和乳腺等器官的肿块或出血以及皮下情况,有利于高选择切取病变组织活检,减少微创手术中误诊和漏诊或误伤率。
[0040]使用本实用新型穿刺时,操作孔内可使用硬膜外穿刺针芯或小儿头皮针芯或心脏飘浮导管针芯或介入导管针芯等(钝针头时,先行用普通锐利针头刺破皮肤,然后使用本使用新型),在经一个操作孔注水冲洗和吸引、清晰视野的同时,另一操作孔放入活检穿刺针或活检钳获取组织标本、或置入吸脂管抽吸脂肪或脂肪注射管植入等。此过程中还可随时行电凝止血或电刀切割操作。
[0041]针体大小可以从25G到12G不等,长度可以从标准长度到特别加长不等,结构相同,供不同用途使用:
[0042]锐利针头用途:
[0043]I)、经皮肝穿活检针:可使用14G或16G特制加长针,尤其14G可获得更多组织,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因可同时观察肝脏并电凝止血,可减少穿刺次数和降低出血风险,使盲视不敢穿刺的怀疑肝硬化和血管瘤等容易出血者的穿刺活检或治疗更加安全。
[0044]2)、经皮肾活检针:可使用18G或16G特制加长针,可显著降低经皮肾活检(盲视下)易形成动静脉内瘘(约15%)、肾周包膜下血肿(57-91%),等。
[0045]3)、维卢页芽刺针:用18G针头。
[0046]4)、各种小针刀治疗。
[0047]5)、可视下小针刀诊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腱鞘炎、神经血管卡压综合征、椎间盘突出症、骨刺形成、瘢痕挛缩所致功能障碍,等疾病治疗)。
[0048]6)、经皮异物(断针、断导管和其他异物)取出术。
[0049]7)、可视颗粒脂肪(胶原、透明质酸,等)软组织填充美容治疗。
[0050]8)、可视巨乳、腹壁吸脂术等体型雕塑和减肥。
[0051]9)、皮下血管瘤等电凝或激光等治疗。
[0052]10)、疑难血管穿刺等。
[0053]钝针头用途:
[0054]I)、用于胶原、透明质酸和颗粒脂肪、羟基磷灰石、爱贝芙、伊维兰等注射填充;
[0055]2)、脂肪抽吸治疗(肥胖、脂肪瘤、男性乳房肥大症等)。
【权利要求】
1.一种可视穿刺活检治疗针,该治疗针包括针体(I)、数字控制端(2)和显示器(3),其中,数字控制端(2 )连接针体(I),显示器(3 )连接数字控制端(2 ),其特征在于,针体(I)为金属材质,中部外表面涂有绝缘层,针体前端(11)和针体后端(12 )无绝缘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视穿刺活检治疗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体前端(11)和针体后端(12)无绝缘层的部分长0.5-5.0m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视穿刺活检治疗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体(I)内分为数据线孔道(111)、导线孔道(112)和1-2个操作孔道(113),三者以三角形、四边形或导线孔道(112)位于中间的方式排列。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视穿刺活检治疗针,其特征在于,数据线孔道(111)内置数据线,数据线连接针体前端(11)处设置的微型摄像头;导线孔道(112)内置导线,导线连接针体前端(11)设置的LED灯。5.如权利要求1、2、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可视穿刺活检治疗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体前端(11)是呈斜面的尖锐针头。6.如权利要求1、2、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可视穿刺活检治疗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体前端(11)是圆弧状的钝头。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视穿刺活检治疗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视穿刺活检治疗针的针体(I)是双层套管结构,内管(13)分为数据线孔道(111)、导线孔道(112);内管(13)与外管(12)靠近针体前端(11)的一端密封,之间的空隙为操作孔道(113)。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视穿刺活检治疗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视穿刺活检治疗针的针体(I)内分为四个扇形孔道,相对设置两个孔道分别为数据线孔道(111)、导线孔道(112),剩下两个孔道为操作孔道(113),操作孔道(113)靠近针体前端(11)的一端密封。9.如权利要求7、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可视穿刺活检治疗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孔道的出口(1132)位于针体前端(11)后0.5mm处的一侧或两侧。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视穿刺活检治疗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视穿刺活检治疗针还包括可转动支架(4 ),数字控制端(2 )通过可转动支架(4 )连接显示器(3 )。
【文档编号】A61B10-02GK204274512SQ201420658866
【发明者】张选奋, 余祎, 蒙礼娟, 乔建雄 [申请人]兰州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