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静脉置管的保护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935阅读:4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静脉置管的保护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静脉置管的保护具,其中,所述保护具包括弹性绷带、第一粘贴扣、与所述第一粘贴扣相配合的第二粘贴扣和暗袋,2个所述弹性绷带的边缘相互缝合以形成具有双层结构的固定带,所述固定带的一面设有所述第一粘贴扣,所述固定带的另一面设有所述第二粘贴扣,所述固定带中设有所述第一粘贴扣的表面上还设置有所述暗袋。解决了目前静脉置管的外周管道固定主要是使用胶布固定,胶带固定不仅难以调节松紧程度,而且行动不方便,长时间使用易脱落,同时也易造成伤口感染的问题。
【专利说明】
用于静脉置管的保护具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具体地,涉及用于静脉置管的保护具。
【背景技术】
[0002]静脉置管是血液透析病人维持生命的重要途径之一,置管的妥善固定和护理是护理工作中的难点之一。目前静脉置管的外周管道固定主要是使用胶布固定,胶带固定不仅难以调节松紧程度,而且行动不方便,长时间使用易脱落,同时也易造成伤口感染。
[0003]因此,提供一种能调节松紧程度,且长时间使用不易翻边、脱落的静脉置管保护具是本实用新型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静脉置管的保护具,解决了目前静脉置管的外周管道固定主要是使用胶布固定,胶带固定不仅难以调节松紧程度,而且行动不方便,长时间使用易脱落,同时也易造成伤口感染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静脉置管的保护具,其中,所述保护具包括弹性绷带、第一粘贴扣、与所述第一粘贴扣相配合的第二粘贴扣和暗袋,2个所述弹性绷带的边缘相互缝合以形成具有双层结构的固定带,所述固定带的一面设有所述第一粘贴扣,所述固定带的另一面设有所述第二粘贴扣,所述固定带中设有所述第一粘贴扣的表面上还设置有所述暗袋。
[0006]优选地,所述固定带为矩形,所述第二粘贴扣的数量为2-4个,所述固定带沿长边方向顺次形成第一段和第二段,且所述第一段长边的距离为所述固定带长边距离的2/3-5/6,所述第一粘贴扣设置于所述第一段上,所述第二粘贴扣设置于所述第二段上且沿所述第二段的长边等距分布。
[0007]优选地,所述暗袋为长条形弹性布料,且所述暗袋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固定带表面上,另一端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固定带表面上。
[0008]优选地,所述固定带两端的宽度大于中部的宽度。
[0009 ]优选地,所述固定带内形成有夹层,所述夹层内置有吸水布。
[0010]优选地,所述暗袋的表面粘接有绒布。
[0011 ]优选地,所述暗袋上固接有多个松紧套圈。
[0012]优选地,所述固定带的边缘缝合有围边,使得所述围边包裹所述固定带的边缘。
[0013]优选地,所述围边为双层结构,且所述双层结构内部填充有海绵体。
[0014]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静脉置管的保护具,所述保护具包括弹性绷带、第一粘贴扣、与所述第一粘贴扣相配合的第二粘贴扣和暗袋,2个所述弹性绷带的边缘相互缝合以形成具有双层结构的固定带,所述固定带的一面设有所述第一粘贴扣,所述固定带的另一面设有所述第二粘贴扣,所述固定带中设有所述第一粘贴扣的表面上还设置有所述暗袋,使用时根据第一粘贴扣和第二粘贴扣的粘接位置来调整固定带的松紧度,同时,固定带为双层结构,可以防止使用时固定带出现翻遍的情况,固定带内侧面设置的暗袋可以对静脉置管进行有效的固定,防止脱落。
[0015]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用于静脉置管的保护具的制作方法附图
[0016]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7]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保护具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保护具的俯视图。
[0019]附图标记说明
[0020]丨-弹性绷带2-第二粘贴扣
[0021]3-第一粘贴扣4-暗袋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0023]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静脉置管的保护具,其中,所述保护具包括弹性绷带1、第一粘贴扣3、与所述第一粘贴扣3相配合的第二粘贴扣2和暗袋4,2个所述弹性绷带I的边缘相互缝合以形成具有双层结构的固定带,所述固定带的一面设有所述第一粘贴扣3,所述固定带的另一面设有所述第二粘贴扣2,所述固定带中设有所述第一粘贴扣3的表面上还设置有所述暗袋4。使用时根据第一粘贴扣3和第二粘贴扣2的粘接位置来调整固定带的松紧度,同时,固定带为双层结构,可以防止使用时固定带出现翻遍的情况,固定带内侧面设置的暗袋可以对静脉置管进行有效的固定,防止脱落。
[002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更好的调节保护具的松紧程度,使得其适合不同人群使用,同时提高保护具的舒适度,所述固定带为矩形,所述第二粘贴扣2的数量为2-4个,所述固定带沿长边方向顺次形成第一段和第二段,且所述第一段长边的距离为所述固定带长边距离的2/3-5/6,所述第一粘贴扣3设置于所述第一段上,所述第二粘贴扣2设置于所述第二段上且沿所述第二段的长边等距分布,这里第一粘贴扣3和第二粘贴扣2可以为任意形状,例如圆形或矩形,第二粘贴扣2的数量也可以根据本领域人员的需求进行进一步调整。
[002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更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得暗袋4可以更好的固定静脉置管,防止病人在活动时发生静脉置管晃动或脱落的情况,所述暗袋4为长条形弹性布料,且所述暗袋4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固定带表面上,另一端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固定带表面上,例如,暗袋4可以一端缝合在固定带表面上,另一端通过粘贴扣与固定带表面粘合。
[002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更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带两端的宽度大于中部的宽度,这里的两端的宽度是指,当固定带缠绕在腿部或颈部时,固定带相互接触粘合的两端,当固定带缠绕在腿部时,可以将较窄的一部分置放于大腿内侧,减少患者两腿之间的异物感。
[002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固定具长时间使用后,患者包裹处会大量出汗,为了提高固定具的吸汗能力,所述固定带内形成有夹层,所述夹层内置有吸水布。
[002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更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减少暗袋4与患者皮肤之间的摩擦,进一步提高保护具的舒适度,所述暗袋4的表面粘接有绒布。
[002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提高静脉置管在暗袋4内的稳固程度,所述暗袋4上固接有多个松紧套圈,可以将静脉置管用松紧套管固定后在插入暗袋4内。
[003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更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防止固定带在长时间使用后出现翻遍的情况,所述固定带的边缘缝合有围边,使得所述围边包裹所述固定带的边缘。
[003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更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围边为双层结构,且所述双层结构内部填充有海绵体,进一步提高保护具的舒适程度,可以防止固定带的边缘对患者皮肤造成勒痕。
[0032]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33]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0034]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主权项】
1.一种用于静脉置管的保护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具包括弹性绷带(I)、第一粘贴扣(3)、与所述第一粘贴扣(3)相配合的第二粘贴扣(2)和暗袋(4),2个所述弹性绷带(I)的边缘相互缝合以形成具有双层结构的固定带,所述固定带的一面设有所述第一粘贴扣(3),所述固定带的另一面设有所述第二粘贴扣(2),所述固定带中设有所述第一粘贴扣(3)的表面上还设置有所述暗袋(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带为矩形,所述第二粘贴扣(2)的数量为2-4个,所述固定带沿长边方向顺次形成第一段和第二段,且所述第一段长边的距离为所述固定带长边距离的2/3-5/6,所述第一粘贴扣(3)设置于所述第一段上,所述第二粘贴扣(2)设置于所述第二段上且沿所述第二段的长边等距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保护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暗袋(4)为长条形弹性布料,且所述暗袋(4)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固定带表面上,另一端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固定带表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带两端的宽度大于中部的宽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带内形成有夹层,所述夹层内置有吸水布。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护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暗袋(4)的表面粘接有绒布。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保护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暗袋(4)上固接有多个松紧套圈。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带的边缘缝合有围边,使得所述围边包裹所述固定带的边缘。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保护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围边为双层结构,且所述双层结构内部填充有海绵体。
【文档编号】A61M1/16GK205698674SQ201620305533
【公开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请日】2016年4月13日
【发明人】俞琴, 徐金凤
【申请人】芜湖市第五人民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