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鼻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71716阅读:4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鼻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鼻炎的内服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鼻窦炎时鼻窦的急性或慢性炎症,其中以慢性较为多见,现代医学认为与细菌感染变态反应有关,属祖国医学的鼻渊范畴,本病发病原因有1、外感风寒凝郁火邪而成;2、腑郁热移于脑髓。鼻炎为多发病,常见病,因患病初期,症状较轻,患者一般不太注意,任其发展,导致深度鼻炎的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生活及社交活动,现有的治疗鼻炎的中西药,起效慢,疗程长,患者负担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点而提供一种快速、有效、经济的治疗各类鼻炎的药物。本发明还涉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该种治疗鼻炎的药物,它有以下两组重量组份组成一组辛荑45-55,白芷45-50,穿山甲40-50,川芎45-55,苍耳子45-55,黄苓45-55,细辛20-30,冰片20-25,血蝎18-25,人工牛黄20-25;二组银花45-50,皂刺25-35,藿香25-35,菊花20-30,木通10-15,蒲公英45-55,荆芥25-35,柴胡20-30,薄荷10-20,麻黄15-25,石膏55-65,甘草25-35;将第一组粉碎后过筛,第二组水煎后取浓缩汁,二者相掺均匀,制成中药制剂。
制备上述药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组晒干、去杂质、粉碎后过120目筛;第二组晒干、去杂质、水煎两次,两次药液合二为一,再浓缩药汁,取浓缩汁;将第一组药粉剂面与第二组中草药浓缩汁相掺均匀,加工制成中药制剂。
所述的制剂为颗粒冲剂或胶囊或片剂等。
服用方法每日三次服用,成人每次4-5克,少儿用量酌减。幼儿及孕妇忌用。
根据祖国中医学理论。鼻炎方中的白芷、川芎、细辛、苍耳子、辛荑、麻黄、薄荷具有能开能散,通窍疗头痛之功效;黄苓、泽泻、银花、菊花、蒲公英、藿香、柴胡,重用石膏能清肺胃实热,并配名贵中西药血蝎,能行瘀止痛;牛黄,冰片,能清热解毒开窍;穿山甲,皂刺活血化瘀,消肿排浓。本方温凉并用辛升苦降,活血化瘀,具有通窍泽肝胆火之功效。
本发明制取的独特之处在于1)、因中细药含有效成分高,用量小,故把中细药粉碎成面,过120目筛成粉剂,最大限度的利用有效成分,减少浪费,降低患者的治疗成本;2)、中草药含有有效成分低,用量大,故把中草药水煎至滴水成珠或按本发明以克计量剩余500毫升时,制成浓缩汁,如不浓缩,患者服用极不方便,药效不能充分体现,疗效不明显。
把中细药粉剂和浓缩汁混合后形成大小不一的均匀颗粒,可使药效持续发挥效力,使患者迅速、完全吸收药物有效成分,从而达到快速治愈目的。
临床疗效标准1、痊愈自觉症状(鼻塞流涕,嗅觉障碍,头痛,头昏、乏力等)消炎,局部压痛或红肿消失,鼻粘膜充血,肿胀消失,无脓性分泌物,X片提示炎症消失。
2、好转自觉症状基本消失,脓性分泌物明显减少,X片提示炎症改变不大。
3、无效自觉症状及检查均无明显进步,但无加重。
临床效果现已经临床治疗的895例,该病患者为例痊愈693例,治愈率76.8%;好转170例,占20.0%;无效32例,占3.1%;总有效率为96.8%。一般用药200-400粒,最多者服药1000粒左右即可痊愈。现举例如下张力,男,29岁,济南市人。2002年11月初诊,鼻常流清涕,鼻塞、嗅觉减弱,头常胀痛,以前额为重,下午为重。经多家医院诊断为鼻窦炎,服用中西药、注射抗生素效果均无明显好转,时轻时重,后来我处服用本发明药物35粒胶囊痊愈,跟踪至今未复发。
任学宽,男,50岁,青岛市人。2000年8月初诊,鼻塞经常流脓涕,头痛,以前额及肩棱骨部位为甚,听力及记忆力减退。经上级医院诊断为鼻窦炎,但治疗效果不明显。来我处治疗经服用300粒胶囊明显见效,续服此药200粒痊愈,至今未复发。
周素霞,女,20岁,河北沧州人。2003年3月初诊,鼻塞流涕,有嗅觉障碍,头痛头昏,鼻粘膜充血肿胀,经上级医院诊断为鼻窦炎,但治疗效果不明显。来我处治疗经服用450粒胶囊痊愈,至今未复发。
因此,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快速有效、经济的治愈各类鼻炎,减轻患者的负担,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例如下

其配制方法是第一组晒干、去杂质、粉碎后过120目筛;第二组晒干、去杂质、水煎两次,两次药液合二为一,再浓缩药汁至滴水成珠时止,取浓缩汁;将第一组与第二组相掺均匀,制成中药制剂。
冲剂第一组与第二组相掺均匀后,烘干制成大小不一的均匀颗粒,入袋密封。每袋2克。每日三次服用,成人每次2-3袋,少儿用量酌减。幼儿及孕妇忌用。
胶囊将烘干后的颗粒装入0号空胶囊内,每粒1克。每日三次服用,成人每次4-5粒,少儿用量酌减。幼儿及孕妇忌用。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鼻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有以下两组重量组份组成一组辛荑45-55,白芷45-50,穿山甲40-50,川芎45-55,苍耳子45-55,黄苓45-55,细辛20-30,冰片20-25,血蝎18-25,人工牛黄20-25;二组银花45-50,皂刺25-35,藿香25-35,菊花20-30,木通10-15,蒲公英45-55,荆芥25-35,柴胡20-30,薄荷10-20,麻黄15-25,石膏55-65,甘草25-35;将第一组粉碎后过筛,第二组水煎后取浓缩汁,二者相掺均匀,制成中药制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鼻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剂为颗粒冲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鼻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剂为胶囊。
4.一种制备上述药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组晒干、去杂质、粉碎后过筛;第二组晒干、去杂质、水煎两次,两次药液合二为一,再浓缩药汁,取浓缩汁;将第一组药粉剂面与第二组中草药浓缩汁相掺均匀,加工制成中药制剂。
5.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组粉碎后过120目筛。
全文摘要
一种治疗鼻炎的药物,属于内服中药制剂。它有以下两组重量组份组成一组辛荑45-55,白芷45-50,穿山甲40-50,川芎45-55,苍耳子45-55,黄苓45-55,细辛20-30,冰片20-25,血蝎18-25,人工牛黄20-25;二组银花45-50,皂刺25-35,藿香25-35,菊花20-30,木通10-15,蒲公英45-55,荆芥25-35,柴胡20-30,薄荷10-20,麻黄15-25,石膏55-65,甘草25-35。第一组粉碎后过筛,第二组水煎后取浓缩汁,二者相掺均匀,制成中药制剂。本发明可以快速有效、经济的治愈各类鼻炎,减轻患者的负担,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文档编号A61P11/02GK1543993SQ20031010549
公开日2004年11月10日 申请日期2003年11月10日 优先权日2003年11月10日
发明者宋歌, 王明哲, 宋 歌 申请人:宋歌, 王明哲, 宋 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