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女性痛经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72204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女性痛经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治疗女性痛经中药的发明,具体涉及到一种以中药制成的用于治疗女性痛经的内服中药,属于中药领域,痛经为妇科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约80%以上的女性均有痛经,其中25%痛经严重。临床表现为行经前或月经期出现的下腹疼痛、坠胀,伴腰酸或恶心、呕吐、腹泻、头晕、情绪不稳等其他不适,程度较重者影响生活和工作质量。临床上虽然有一些治疗痛经的药品,但疗效均不是很理想,而且有部份药品有一定的毒副作用。许多患迫切希望能有一种使用方便、疗效确切、毒副作用低的药物,用于治疗女性痛经。针对这种情况发明人了这种内服片剂。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治疗女性痛经的中药。
本发明药物是以下述中药组份制备而成,各组份为重量份川牛膝(酒炒)150-200份牡丹皮150-200份当归150-200份延胡索(醋炒)150-200份桃仁150-200份桂枝150-200份白芍(酒炒)150-200份云木香25-67份上述各组份的优选重量配比为川牛膝(酒炒)200牡丹皮200当归200延胡索(醋炒)200
桃仁200桂枝200白芍(酒炒)200云木香67在各组份中还加入了加入硬脂酸镁-滑石粉(1∶5)、羟丙甲纤维素、二氧化钛;加入量为1000片中含的硬脂酸镁-滑石粉(1∶5)5~10g、羟丙甲纤维素10g、二氧化钛1.6g。
本发明药物具有活血调经,化瘀止痛。用于经行不畅,色紫成块,行经腹痛。治疗女性痛经疗效确切。
下述临床观察报告资料进一步说明了本发明药物的疗效。
一般资料本组192例中,随机分为治疗组124例,对照组68例。治疗组124例中,气滞血瘀型86例,寒湿凝滞型38例;年龄16岁到24岁92例,25岁到30岁23例,31岁到42岁9例;学生78例,占比例最高;病程3至22年;原发性痛经96例,继发性痛经28例。对照组68例中,气滞血瘀型52例,寒湿凝滞型16例;年龄最小的15岁,最大的38岁,发病率最集中的年龄阶段基本与治疗组相同,其他一般情况也与治疗组类似,具有可能性比性。
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全部病例均首先明确诊断,排除盆腔器质性疾病所致腹痛。其次根据患者症候,区分痛经类型。1、气滞血瘀型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或兼乳房、胁肋胀满,经行量少不畅,色紫有块,块下痛减,舌质紫或有瘀点,脉沉弦而涩。2、寒湿凝滞型经行小腹冷痛,得热则舒,经量少,色紫黯有块,伴形寒肢冷,小便清长,舌苔白,脉细或沉紧。
治疗方法治疗组在月经前一周开始服用本品,每次5片,一日3次;连续服用一周。如果月经提前来潮,要求患者继续把药服完为止,不必停药。连服三个月经周期为一个疗程。
对照组在月经前一周开始服用调经活血片,每次4片,一日3次;连续服用一周。如果月经提前来潮,要求患者继续把药服完为止,不必停药。连服三个月经周期为一个疗程。
治疗结果疗效评定标准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医病症诊断标准”执行。痊愈疼痛消失,连续三个月经周期未见复发;好转疼痛减轻或消失,但不能维持3个月以上;无效疼痛未见改善。
结果治疗组124例,痊愈95例,好转26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7.6%;对照组68例中,痊愈5例,好转21例,无效42例,有效率为38.2%。
经统计学处理,结果有效率x2=66.23,P<0.01;x2=50.85P<0.01。
讨论有关痛经的记载,最早见于《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带下,经水不利,少腹满痛,经一月再见”。痛经的主要病因是情志所伤、六淫为害等原因;主要病机是冲任受阻或寒凝经脉,以致“不通则痛”;其临床证候主要有气滞血瘀、寒凝胞中等证;就临床所见,主要是经血运行不畅,血海气机不利,发为痛经,因此本病常以气滞血瘀的证候为多。
瘀血阻于胞宫则冲任不调,以血瘀血行不畅而腹痛为致病之本,故治疗以行血为主,兼以行气,气行则血行,达到气血同治的目的。方中以川牛膝为君药,引血下行,加经酒炒,味辛,加强活血的目的,当归、牡丹皮、白芍(酒炒)补血活血,通调冲任,共为臣药。桃仁、桂枝活血化瘀,祛瘀生新;延胡索、木香以期理气活血止痛,使之气行瘀通,四药共为佐药。诸药协同,共奏活血调经,行气化瘀止痛之效。具有以下特点①以活血行气为重点,主治血瘀胞宫,经行不畅所致的痛经。②女子以血为本,最易耗血伤气,本药虽以通为主,同时选用了活血养血二者兼备之功的药物。③丹皮与桂枝均能通血脉中之壅滞,但丹皮性寒,适于热证;桂枝性温,适于寒证,二者配合应用,既可加强活血去瘀之功,又可抑制之偏性。
从观察结果看,未发现任何心肝肾功能损害及其它毒副反应。
以上结果表明,该药品对女性痛经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且无毒副反应,深受病人喜爱。
实施例处方川牛膝(酒炒)200牡丹皮200当归200延胡索(醋炒)200桃仁200桂枝200白芍(酒炒)200云木香67制成成品1000片制法1、配料、粉碎 将经过净选炮制检验合格的药材,根据处方要求,分组称取。将合格的丹皮100g、桂枝100g粉碎成细粉,过六号筛,混匀,置洁净容器中保存备用。
2、提取挥发油 将合格的当归200g、云木香66.7g及另外的丹皮100g、桂枝100g投入多功能提取罐内,按水蒸汽蒸馏法进行蒸馏,至挥发油基本馏净,搜集馏出液上层的挥发油。
3、煮提 将合格的其他味药川牛膝(酒炒)200g、延胡索(醋炒)200g、桃仁200g、白芍(酒炒)200g及提取挥发油后的当归、云木香等药渣置煮提锅中,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煎液滤过,合并二次滤液,蒸发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20(热测)的稠膏。
4、制粒、整粒及总混 将上工序交下的药粉及规定量淀粉等辅料一同上料至一步造粒机,按一步造粒标准操作规程(岗位SOP)操作,以稠膏为粘合剂喷雾造粒。一步造粒所得颗粒,经干燥后出料,(检测水分,控制在5%以内)以16目筛整粒,筛出部分细粉与挥发油混匀,再将混匀后的细粉加入颗粒中,并加入0.5-1%的润滑剂硬脂酸镁-滑石粉(1∶5),总混均匀。
5、压片 将上述干颗粒,以37冲高速旋转式压片机或33冲旋转式压片机压片。采用φ=9mm深凹型冲模压片,应压制成1000片,标准片重为0.30g。
6、包衣 将其包糖衣或素片即得。
7、将检验合格的片剂进行包装,即得成品。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女性痛经的中药,其特征是它以下述中药按重量配比制成的中药;川牛膝(酒炒)150-200份牡丹皮150-200份当归150-200份延胡索(醋炒)150-200份桃仁150-200份桂枝150-200份白芍(酒炒)150-200份云木香25-67份
2.根据权利要求1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各中药组份的重量比为川牛膝(酒炒)200牡丹皮200当归200延胡索(醋炒)200桃仁200桂枝200白芍(酒炒)200云木香67
3.根据权利要求1的内服中药,其特征在于加入硬脂酸镁-滑石粉(1∶5)、羟丙甲纤维素、二氧化钛;加入量为1000片中含硬脂酸镁-滑石粉(1∶5)5~10g、羟丙甲纤维素10g、二氧化钛1.6g。
4.根据权利要求1的内服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包括如下步骤取牡丹皮100g及桂枝100g粉碎成细粉,过筛,备用;当归200g、木香66.7g及另外的丹皮100g、桂枝100g投入多功能提取罐内,按水蒸汽蒸馏法进行蒸馏,提取挥发油,备用;药渣与其余四味混合,加水煎煮两次,每次2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20的清膏(60℃热测),加入上述细粉,混匀,制粒,干燥(检测水分,控制在5%以内),以16目筛整粒,筛出部分细粉与挥发油混匀,再将混匀后的细粉加入颗粒中,并加入的润滑剂硬脂酸镁-滑石粉(1∶5)5~10g,混匀。压片,约制成1000片,加入羟丙甲纤维素10g、二氧化钛1.6g,包衣,即得。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女性痛经的中药,它是以川牛膝(酒炒)、牡丹皮、当归、白芍(酒炒)、延胡索(醋炒)、云木香、桃仁、桂枝制成的片剂。
文档编号A61P15/00GK1544027SQ20031011057
公开日2004年11月10日 申请日期2003年11月27日 优先权日2003年11月27日
发明者张光贤, 胡航辉, 宋思才, 黄宇明, 吴发强, 周文君 申请人:怀化正好制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