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装充氧输液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4815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分装充氧输液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具,尤其是一种分装充氧输液器。
背景技术
目前,输液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为了方便分组加药输液,多采用“一次性使用分装输液器”进行。输液器的上端有插头,插头下部连接通液管,通液管下部连接分装袋,分装袋下部连接另一通液管,通液管的另一端连接静脉输液针,整个通路构成液体从输液瓶到人体的通道。分装袋的上部有一个袋体加药口,方便临时加药。现有的技术方案能够完成分组输液,但无法在输液的同时完成静脉供氧。静脉供氧是临床新兴的一种治疗手段,必须借助较为复杂、昂贵的装置设备。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安全、价廉、无菌的一次性使用分装充氧输液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分装输液器的分装袋上的任意位置增加两个任意形状的中空接口,一个接口直接或通过进气管、进气管接口与储氧装置或制氧装置的出口连接,导入氧气溶解在分装袋里的液体中;另一接口直接或通过平衡管、平衡管过滤器与大气相通,从而平衡分装袋内的气压,使分装袋内气压保持在1个大气压左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实用新型器械进行输液时,该充氧输液器不仅能完成分组输液,也能在输液的同时使氧溶解于液体带入人体,从而同时完成静脉供氧。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分装袋上接口的第一种位置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分装袋上接口的第二种位置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分装袋上接口的第三种位置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分装袋上接口的第四种位置结构图。
图中1、插头;2、通液管;3、分装袋;4、通液管;5、静脉输液针;6、袋体加药口;7、平衡管;8、接口;9平衡管过滤器;10、进气管;11、接口;12、进气管接口;13、输液瓶;14、流量调节器;15、阀门;16、流量调节器;17、储氧、制氧装置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实施例中,将插头(1)垂直缓慢插入输液瓶内;将进气管接口(12)与储氧、制氧装置(17)的阀门(15)连接,打开阀门(15),控制适量氧气从进气管进入分装袋内,打开流量调节器(14),放适量液体进入分装袋内,关闭流量调节器(14),打开流量调节器(16),从袋体加药口(6)加入药品,实施正常输液。
权利要求1.分装充氧输液器,包括插头(1)、插头(1)下部与通液管(2)连接,通液管(2)与分装袋(3)连接,分装袋(3)上端有袋体加药口(6),分装袋(3)下端与通液管(4)连接,通液管(4)的另一端与静脉输液针(5)连接,其特征在于分装袋(3)上有接口(11),接口(11)直接或通过进气管(10)、进气管接口(12)与储氧装置或制氧装置的出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装充氧输液器,其特征是分装袋(3)上有接口(8),接口(8)直接或通过平衡管(7)、平衡管过滤器(9)与大气相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装充氧输液器,其特征是接口(11)、接口(8)可以在分装袋(3)的任意位置,是任意形状的,但必须是中空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具,尤其是一种分装充氧输液器。“分装充氧输液器”由插头、通液管、分装袋、袋体加药口、接口、进气管、静脉输液针共同组成。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在分装输液器的分装袋上的增加两个的中空接口,一个接口直接或通过进气管、进气管接口与储氧装置或制氧装置的出口连接,导入氧气溶解在分装袋里的液体中;另一接口直接或通过平衡管、平衡管过滤器与大气相通,从而平衡分装袋内的气压。采用本实用新型器械进行输液时,该充氧输液器不仅能完成分组输液,也能在输液的同时使氧溶解于液体带入人体,从而同时完成静脉供氧。
文档编号A61M5/14GK2655920SQ20032011456
公开日2004年11月17日 申请日期2003年11月12日 优先权日2003年11月12日
发明者李潜必 申请人:李潜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