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8159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次性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射器的改进,具体地说是一种一次性注射器,属医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一次性注射器具有防止交叉感染的优点,目前,广泛用于卫生领域。现在的一次性注射器种类很多,问题的关键在于普通的一次性注射器在使用过程中,不能自行损毁,导致有可能被收集后重复使用。而某些特殊人群,如吸毒者更是反复多次共同使用,导致血液传播疾病,如肝病、艾滋病的蔓延。虽然有一种一次性注射器,它是在推拉杆上设有内凹的危险截面,注射完成后,拉出推杆从危险截面处折断,从而破坏注射器,这种注射器用人工操作破坏,不是十分方便。还有一种一次性注射器,如专利号01210178的专利,在针筒最大注射规格线与注射口以内设有肩突,利用肩突的阻力将活塞留在注射器内,但这种注射器在使用时由于肩突是整体的,在使用时阻力比较大,使用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自动损坏和堵塞注射器针筒的一次性注射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一次性注射器由针筒、推杆、活塞、倒刺、尖锐物构成。推杆上的紧塞头套装在活塞的紧塞孔上,活塞的周围有凹槽,在活塞的里面埋有尖锐物,尖锐物的一端顶在推杆上,另一端露出活塞,露出活塞的长度大于针筒的厚度;在针筒底部最大注射规格线与注射口以内,针筒的同一个横截面上均匀分布着多个倒刺,倒刺离注射口的距离大于活塞的厚度。在注射前活塞应位于倒刺的上面,并且要保证活塞能吸入足量的药液。注射到底部时,活塞内的尖锐物刺破针筒的筒臂;同时由于推杆的紧塞头和紧塞孔是弹性结合,二者的连接力小于倒刺对活塞产生的阻力,在活塞进入倒刺的下面后,往回拉动推杆时,活塞就与推杆脱离,从而使注射器不能再使用,毁坏了注射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注射完成后,埋藏在活塞内的尖锐物能刺破针筒臂;同时,只要拉出推杆,活塞就会因受针筒内倒刺的阻碍而留在针筒内,从而使注射器不能再使用,达到毁坏注射器的目的。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制作本实用新型该一次性注射器,由针筒1、推杆2、活塞3、倒刺4、尖锐物5构成。推杆2上的紧塞头6套装在活塞3上的紧塞孔内,活塞3的周围有一个凹槽7,活塞3里面埋有尖锐物5,尖锐物5的一端顶在推杆2上,另一端露出活塞3,露出的长度大于针筒1的臂厚;在针筒1的底部最大注射规格线与注射口以内,针筒1内臂的同一个横截面上均匀分布着多个倒刺4,倒刺4离注射口的距离大于活塞3的厚度。
权利要求1.一种一次性注射器,由针筒(1)、推杆(2)、活塞(3)、倒刺(4)、尖锐物(5)构成,其特征在于套在推杆(2)紧塞头(6)上的活塞(3)里面埋有尖锐物(5),尖锐物(5)的一端顶在推杆(2)上,另一端露出活塞(3),露出的长度大于针筒(1)的臂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注射器,其特征在于在针筒(1)的底部最大注射规格线与注射口以内,针筒(1)内臂的同一个横截面上均匀分布着多个倒刺(4),倒刺(4)离注射口的距离大于活塞(3)的厚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次性注射器,由针筒(1)、推杆(2)、活塞(3)、倒刺(4)、尖锐物(5)构成。活塞(3)里面埋有尖锐物(5),尖锐物(5)的一端顶在推杆(2)上,另一端露出活塞(3),露出的长度大于针筒(1)的臂厚。在针筒(1)的最大注射规格线与注射口以内,针筒(1)内臂的同一个横截面上均匀分布着多个倒刺(4),倒刺(4)离注射口的距离大于活塞(3)的厚度。本实用新型使用完毕后,埋藏在活塞内的尖锐物能刺破针筒臂;在拉出推杆时,活塞就会因受针筒内倒刺的阻碍而留在针筒内,从而达到毁坏注射器的目的。
文档编号A61M5/315GK2668141SQ20032012090
公开日2005年1月5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23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23日
发明者李翠萍, 栾贻政, 张兴梅, 王瑞红, 刘桂芳 申请人:李翠萍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