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光氧血液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1804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磁光氧血液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磁光氧血液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血液是人体的生命之源,血液是由水、生物分子和血细胞组成。血液自身发生病理性变化时,会引起全身器官、组织发生疾病,反之,器官,组织疾病也可引起血液发生病理性变化。所以保持血液净化是治疗人体疾病最重要的措施之一。
血液发生病理变化时,主要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是血液污染,外界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有害气体、有害分子进入血液,如菌血症、病毒血症、CO中毒、有机磷中毒等。第二种是高粘血症。血液中的生物分子或血细胞聚合成团或成长链,加重血液流动负载,使血流缓慢,甚至发生阻塞,如高脂血症、高胆固醇血症、红细胞增多症、动脉硬化等。第三种是血液分子功能低下(分子低功),血液中的生物分子各具特定功能,在某些状态下,血液生物分子失去活性或功能低下,导致血液自身或相应器官、组织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牛皮癣、低氧血症等。
目前,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方法很多,主要是药物治疗和物理疗法两种。物理疗法主要是采用保守治疗或配合药物进行辅助治疗。现有技术采用的是固定射频源,调整磁场状态,使磁场与射频源成角的技术方案。此方案有二种实现方式,一种是分别设置二个工作位,将磁场与射频源夹角固定。第二种方式是设置一个工作位,将射频源固定,然后用传动装置根据需要调整磁场与射频源夹角。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磁场并配合紫外线灯照射而处理血液的磁光氧血液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有血袋托盘、血袋、S、N磁极,在血袋相对应的两侧水平部位上分别设置有一不同磁性的磁极,其特征是在两侧水平部位所设置的磁极上分别连接有一相对血袋的位移传动机构,在血袋托盘的下部设置有一驱动该托盘旋转的驱动机构;在血袋托盘的上方或/和下方还设置有一紫外线灯,在靠近紫外线灯的位置上设置有通氧石英管。
根据需要,靠近紫外线灯位置所设置的通氧石英管可以是一根,也可以是5根以下的均匀分布。
上述血袋两侧水平部位的磁极位移传动机构为在磁极的下部分别设置有一齿条,在齿条上啮合有一与输出轴及位移电机相连接的齿轮。
治病机理物质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又是由原子核(带正电的电子)和核外电子(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由于原子核和核外电子在正、负电场的作用下,核外电子在距核一定距离内自转,同时绕核公转,就象地球与太阳之间的关系一样。
当把某种物质放到一符合特定条件的磁场中时,物质的原子核与核外电子之间就会发生状态变化。这种现象被物理学界命名为磁光氧现象。磁光氧现象分为二种,一种是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的距离发生变化,被称为核磁光氧。一种是核外电子自转速度和绕核公转速度发生变化,被称为电子自旋共振,也可称为顺磁光氧。
满足核磁光氧的磁光氧装置原理结构是在一完整磁场中(N极与S极对应),设置一射频源,磁场磁力线方向与射频方向一致(呈180°角)。原子在此装置中,核外电子被激发跃迁,脱离原轨道。
满足电子自旋共振的磁光氧装置原理结构是在一完整磁场中,设置一射频源,磁场磁力线方向与射频方向垂直(呈90°角)。原子在此装置中,核外电子与核距离不发生变化,只是电子自旋速度和公转速度变化。
将污染血液或高粘血液置于核磁光氧场中,将磁场共振频率调至与污染物分子或高粘态分子频率相同时,污染物分子或高粘态分子的核外电子被激发跃迁,脱离原轨道,使分子裂解,污染物被消除,高粘分子被分解成小分子。
将分子低功血液置于电子自旋共振场中,将磁场共振频率调至与低功分子频率相同时,低功分子的核外电子自旋速率和公转速率加速,从而被激活,功能增强,基础研究数据证实,生物酶功能可提高27-33%。
本结构采用的是,在一个工作位内,将磁场固定,在固定磁场中设置多角度的射频源,同时对进入血液中去的氧气在石英管内,通过射频源(紫外线灯)的作用下生成臭氧,并根据需要调制射频源开关;因此,臭氧在进入血液后通过血液中的红细胞会提高血氧保护度,血氧保护度的提高就会提高人体内酶的活力,由于体内进行的一系列反应均为有氧反应,血氧提高会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本实用新型还具有节约成本,降低机械故障率,操控方便等优点。
本结构的优点是磁场的磁力线方向与射频源的夹角(180°-90°)决定了磁光氧结果是核磁光氧,还是电子自旋共振。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简图下面将通过实例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下述的实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其中的例子而已,并不代表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权利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具体实施方式
实例1由图1所示,图中的1为血袋,2为血袋的旋转式托盘,在血袋1两侧水平部位的S、N磁极分别连接有一滑块5、9,该滑块5、9的下部分别设置有一齿条6、10,在齿条6、10上啮合有一与位移电机8、12及其输出轴相连接的齿轮7、11;在血袋托盘2的下部设置有一驱动该托盘旋转的(由电机、齿轮、连接轴组成)驱动机构;在血袋托盘2的上方和下方还分别设置有一增加照射面积的盘管式紫外线灯3和4,在靠近紫外线灯的位置上设置有通氧石英管13。使用时,先通过托盘2将待测血袋1放置在两个磁极之间,依据患者的病情,选择治疗方案,驱动两侧的水平位移电机,调整N、S极的相对位置,并通过盘管式紫外线灯3或/和4(根据需要,处理血液时,可以采用一只紫外线灯,也可以采用两只紫外线灯同时照射)配合治疗。
另外,将通氧石英管13与血袋1相连通,这样,经通氧石英管通过的氧气在紫外线灯的直接照射下生成臭氧而进入到血袋中,提高血氧保护度。然后旋转托盘而达到对血液充磁、充氧、净化的作用,这样可以根据不同的患者,选择不同的磁场强度,进行不同的、有效的治疗。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治疗人体疾病的磁光氧血液处理装置,它包括有血袋托盘、血袋、S、N磁极,在血袋相对应的两侧水平部位上分别设置有一不同磁性的磁极,其特征是在两侧水平部位所设置的磁极上分别连接有一相对血袋的位移传动机构,在血袋托盘的下部设置有一驱动该托盘旋转的驱动机构;在血袋托盘的上方或/和下方还设置有一紫外线灯,在靠近紫外线灯的位置上设置有通氧石英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光氧血液处理装置,其特征是该紫外线灯是指增加照射面积的盘管式紫外线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光氧血液处理装置,其特征是通氧石英管可以是一根,也可以是5根以下的均匀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光氧血液处理装置,其特征是血袋两侧水平部位的磁极位移传动机构为在磁极的下部分别设置有一齿条,在齿条上啮合有一与输出轴及位移电机相连接的齿轮。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治疗人体疾病的磁光氧血液处理装置,它包括有血袋托盘、血袋、S、N磁极,其技术要点是在两侧水平部位所设置的磁极上分别连接有一相对血袋的位移传动机构,在血袋托盘的下部设置有一驱动该托盘旋转的驱动机构;在血袋托盘的上方或/和下方还设置有一紫外线灯,在靠近紫外线灯的位置上设置有通氧石英管。本结构采用的是在一个工作位内,将磁场固定,在固定磁场中设置多角度的射频源,同时对进入血液中去的氧气,通过射频源(紫外线灯)的作用下生成臭氧,并根据需要调制射频源开关;因此,臭氧进入血液后会提高血氧保护度,血氧保护度的提高就会提高人体内酶的活力,由于体内进行的一系列反应均为有氧反应,血氧提高会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
文档编号A61M1/00GK2659449SQ20032012617
公开日2004年12月1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16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16日
发明者张兴师 申请人:张兴师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