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微创治疗脊椎疾病的钩式针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2998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微创治疗脊椎疾病的钩式针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外科手术器具,特别是用于微创手术治疗脊椎疾病的专用钩式针具,属医疗用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脊椎疾病是一种多发疾病,常见的有颈椎病、胸椎病、腰椎病、各椎间盘突出症、脊椎炎、椎管狭窄、骨质增生等。此类疾病多发于中老年群体中,近年来亦有向年轻人群体中蔓延的趋势。究其原因,主要由于外伤、风湿、劳损或锻炼不当、运动过劳等因素引起颈椎、腰椎间盘突出或因骨质增生压迫神经、血管、周边组织,造成周边组织长期无菌性炎症,反复发作难以治愈。患者轻则头晕目眩、脊背及腰腿酸痛,重则恶心呕吐、视力模糊、四肢无力、手脚麻木,乃至丧失正常工作能力。目前医学界对于此病的治疗方法通常采用理疗、药物和手术等方法。理疗包括牵引、按摩、电疗等,通过上述方法减轻增生物对周围组织的压迫,缓解症状,但病情易反复难以彻底根治。药物主要是针对组织血淤、水肿,消除无菌性炎症治疗,往往疗程长、疗效不明显,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手术治疗则是摘除脱出的髓核,由于手术治疗危险大、费用高,且对患者的身体状态和病变情况有一定的要求和限制,因此许多患者不愿接受该种方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用于解决上述已有技术之缺陷而提供一种安全、快速、疗效显著的施行微创术治疗脊椎疾病的钩式针具。
本实用新型所称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用于微创治疗脊椎疾病的钩式针具,其外形呈杆状,其特别之处是它由钩部、颈部和柄部组成;所述钩部为月牙形,颈部分别与钩部和柄部相接,在颈部与柄部相接处设有限位凸台,所述钩部与颈部的总长度为20-38毫米。
上述用于微创治疗脊椎疾病的钩式针具,所述钩部长度为6-16毫米,所述颈部为直杆。
上述用于微创治疗脊椎疾病的钩式针具,所述柄部的一端设有病点探测球,球体直径3-6毫米。
上述用于微创治疗脊椎疾病的钩式针具,所述柄部的持握段为八棱柱或六棱柱。
上述用于微创治疗脊椎疾病的钩式针具,所述颈部与钩部、柄部的连接处分别设有过渡圆锥。
本实用新型为治疗脊椎疾病的专用器具,采用该器具对脊椎疾病患者实施微创手术,其操作技术简单易行、容易掌握。与常规手术方法相比它具有不出血、不缝合、不住院、无痛苦、安全系数大等优点;与常用的牵引、按摩、电疗等理疗手段或服药相比具有见效快、症状立即缓解、治愈率高的优点。经临床验证,治愈率达93.05%。此外,治疗费用低、手术时间短、不影响正常的工作生活等优点也是易被患者接受的重要因素。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外形小巧,适于推广。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设有新型钩部A-A截面的断面图;图3是本设有新型柄部B-B截面的断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本实用新型呈杆状,由钩部1、颈部2和柄部3组成。其钩部呈月牙形,钩部的截面形状参见图2。钩部长度6-16毫米。颈部与钩部相连,颈部直径1.5-2.5毫米,颈部的另一端连接柄部,颈部与钩部、颈部与柄部连接处设有过渡圆锥7、8,在颈部与柄部的接壤处设有限位凸台4,限位凸台的截面尺寸大于与其接壤的颈部截面尺寸。限位凸台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它用以限制钩部端头进入肌间孔的深度,避免术中进针过深,伤及椎动脉、神经根、脊髓等重要组织。不同规格的钩式针具其钩部与颈部的总长度为20-38毫米。为方便术者持握,在柄部的持握段5设置八棱柱或六棱柱,其截面形状参看图3。柄部的端头设有病点探测球6,供检查确定病点之用。
采用所述钩式针具微创治疗脊椎疾病的适用范围为,颈椎病、胸椎病、腰椎病、各椎间盘突出症、脊椎炎、椎管狭窄、骨质增生等病症。以颈椎疾病为例简述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治疗过程。患者平俯卧于手术台上,先利用病点探测球检测病点,结合骨形标志定位并做出标记,在标记处进行皮肤常规无菌消毒、局部浸润麻醉,然后根据患者体征、胖瘦选取合适的钩式针具,由外而里刺入皮肤、肌肉,钩断部分韧带。在钩治两侧横突下缘时,钩部转向椎间孔方向提钩,疏通钩断部分横突上下肌纤维韧带、黄韧带等组织,使紧张的肌纤维韧带、黄韧带松解,达到脊椎内外平衡,局部血运增加,缓解、消除症状的目的。术后加压包扎,7天后除去敷料。15天为一个疗程,可连续治疗2-3个疗程,每次取1-2个穴位,可轮流取穴。术后依患者的身体素质及病情给予活血舒筋、通络、补肾的中药服用,以达到标本兼治的功效。
利用钩式针具微创治疗脊椎疾病的治病机理如下通过钩治横突上下缘粘连孪缩或受压结疤的病灶组织,使肌纤维断裂回缩、肌张力减弱,重新建立脊椎的内外平衡,并使局部血液循环增加,使受压扭曲的神经血管恢复,由此,颈椎、腰椎的各种症状必然缓解。此外,根据中医的理论认为,颈椎、腰椎麻木酸痛,必然不通,本于虚和瘀,标于风寒湿瘀阻滞经络。通过钩治使瘀血消除、经络畅通,辅以活血舒筋、通络、补肾的中药达到标本兼治。临床观察,治愈率达93.05%,好转率占6.52%。术后患者不住院、不缝合、不换药、不影响正常工作生活,且能立即见效,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微创治疗脊椎疾病的钩式针具,其外形呈杆状,其特征在于它由钩部(1)、颈部(2)和柄部(3)组成,所述钩部为月牙形,颈部分别与钩部和柄部相接,在颈部与柄部的相接处设有限位凸台(4),所述钩部与颈部的总长度为20-38毫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用于微创治疗脊椎疾病的钩式针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述用于微创治疗脊椎疾病的钩式针具,所述钩部长度L1为6-16毫米,所述颈部为直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之用于微创治疗脊椎疾病的钩式针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柄部的一端设有病点探测球(6),球体直径3-6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之用于微创治疗脊椎疾病的钩式针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柄部的持握段(5)为八棱柱或六棱柱。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微创治疗脊椎疾病的钩式针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颈部与钩部、柄部的连接处分别设有过渡圆锥(7、8)。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微创治疗脊椎疾病的钩式针具,属医疗用具技术领域。用于解决微创手术治疗脊椎疾病所用器械的技术问题。它由钩部、颈部和柄部组成;所述钩部为月牙形,颈部分别与钩部和柄部相接,在颈部与柄部相接处设有限位凸台,所述钩部与颈部的总长度为20-38毫米。本实用新型为治疗脊椎疾病的专用器具,采用该器具对脊椎疾病患者实施微创手术,与常规手术方法相比它具有不出血、不缝合、不住院、无痛苦、安全系数大等优点;与理疗或服药相比具有见效快、症状立即缓解、治愈率高的优点。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外形小巧,适于推广。
文档编号A61B17/00GK2661108SQ20032012921
公开日2004年12月8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22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22日
发明者魏玉锁, 赵晓明 申请人:魏玉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