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长的吸收性物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4588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纵长的吸收性物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合于吸收从女性性器官排泄出的经血等的吸收性物品,特别是涉及覆盖从使用者身体的阴道口到臀部的纵长的吸收性物品。
背景技术
吸收从女性性器官排泄的经血的吸收性物品的一般结构是具有液体渗透性的顶片、液体非渗透性的底片和液体吸收层;顶片位于皮肤侧表面;底片位于衣服侧表面;液体吸收层介于上述顶片和底片之间,通常,上述底片以通过压敏性粘接层被粘接在内裤的裆布内面的状态使用。
这种吸收性物品要求具有以下功能,即,可靠地收集排泄在皮肤侧表面的经血、防止液体从吸收性物品侧漏以及后漏。
特别是在月经中的女性就寝中使用的吸收性物品要求,防止经血从吸收性物品的横向漏出,并且,使沿着使用者的身体、将要从肛门向着臀沟流出的经血或者沿着吸收性物品的皮肤侧表面将要向后方流动的经血不向外漏出。因此,如特开2001-95842号以及特开2001-129018号所述,就寝时使用的吸收性物品形成为比在白天使用的在纵向更长,在该皮肤侧表面可以覆盖从阴道口的前方的阴阜到肛门的更后方的臀部的广大范围。
在从对着阴道口的部分一直到对着肛门或臀沟的部分的广大范围上,上述纵长的吸收性物品多使用液体渗透孔均匀地分布的顶片。例如,在广大的范围中,顶片使用液体渗透孔均匀地分布形成的无纺布或液体渗透孔均匀地分布的树脂薄膜。
但是,由于上述无纺布形成许多液体渗透孔,所以其表面的摩擦强度降低,因此,如果由于翻身等身体姿势变化,大的力作用于向被臀沟夹住的后方部分,则液体渗透孔的周围的纤维起毛,进而有可能从液体渗透孔的周围产生破裂。
另外,在使用形成液体渗透孔的上述树脂薄膜的情况,该树脂薄膜又薄又软的情况下,由于上述姿势的变化,在与肛门或臀沟密合的部分上,容易在顶片上产生褶皱。因此,如上所述,使用薄树脂的情况下,利用热熔粘接剂粘接树脂薄膜和位于其下面的层之间,在下面的层上可以约束树脂薄膜。但是,上述热熔粘接剂妨碍经血从顶片向其下层浸透。
即,在覆盖从阴道口到臀沟的纵长的吸收性物品中,在对着阴道、一时接受大量经血的前方部分上,要求迅速将经血导向液体吸收层,一方面,对着肛门或臀沟的后方部分要求的不是液体迅速的吸收,而是存留少量的经血、不向外部漏出的效果。在后方部分进一步要求防止由臀沟内的压缩或与臀部的摩擦引起的起毛或破裂,或者阻止褶皱产生程度的耐久性或接合强度。这样,对于覆盖被要求不同功能的各种各样的部分的顶片,使液体渗透孔均匀地分布在上面不是最佳结构。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现有的课题而产生。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以下吸收性物品,即在对着阴道口的前方部分上,可以实现经血渗透的快速性,在对着臀沟的后方部分上,可以提高阻止经血泄漏的功能以及进一步提高表面强度和接合强度。

发明内容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中,提供一种纵长的吸收性物品,具有皮肤侧表面和衣服侧表面,具有位于皮肤侧表面的液体渗透性的顶片、位于衣服侧表面的底片和位于上述顶片和底片之间的液体吸收层,对液体吸收层与顶片一起进行压缩的压缩槽被相对吸收性物品的纵向中心线对称地延伸设置,在其之间形成纵长的中央区域,上述中央区域由前方部分和后方部分构成,
在上述中央区域,在形成顶片的无纺布上形成液体渗透孔和点状的压花部;液体渗透孔至少贯通上述顶片;点状的压花部至少压缩上述顶片,用(前方部分的液体渗透孔占有的面积总和)/(前方部分的面积)表示的开孔密度高于(后方部分的液体渗透孔占有的面积总和)/(后方部分的面积)的开孔密度,用(后方部分的压花部占有的面积总和)/(后方部分的面积)表示的压花密度高于(前方部分的压花部占有的面积总和)/(前方部分的面积)的压花密度。
该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吸收性物品由于顶片由无纺布形成,因此,与使用者身体的接触感觉是软质的。由于无纺布上形成液体渗透孔的部分是经血靠自重落下而经过上述液体渗透孔内,因此,经血可以迅速渗透。一方面,在形成在无纺布上的压花部上,纤维密度相当高,可以通过毛细管作用将经血强力吸入。即虽然液体渗透孔吸引经血的力量弱,但是经血的渗透迅速,虽然压花部经血的渗透速度慢,但是吸引经血的力量强。
通过在上述中央区域的前方部分上形成许多液体渗透孔,可以将从阴道口排泄的经血短时间地向液体吸收层转移,在后方部分上,可以用压花部拦住从前方部分一点点转移来的经血、防止向外部泄漏。
并且,通过在后方部分上设置许多压花部,可以提高后方部分的无纺布的表面的摩擦强度,来自臀沟的力被向后方部分施加时,可以防止起毛或产生破裂等。另外,由于前方部分压花部的数量少,因此,压花部接触到阴道口等的概率低,在前方部分上,对阴道口等的刺激减少,成为穿着感良好的部分。
另外,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吸收性物品可以构成为,上述顶片含有热粘接性纤维,在上述顶片的下面设置有含有热粘接性纤维的第二层,上述液体渗透孔从上述顶片到上述第二层形成,在上述液体渗透孔的内面,顶片和第二层被热粘接,在上述压花部,上述顶片和上述第二层被一起压缩,并且被热粘接。
这种情况下,由于顶片和第二层在液体渗透孔的周围被粘接,因此,顶片被第二层加固,在受到来自使用者身体的力时,不容易在表面层产生褶皱,可以防止在顶片从液体渗透孔的部分开始产生破裂。因此,也可以将上述液体渗透孔形成大的开口尺寸。另外,在后方部分上,如果形成顶片和第二层被一起压缩的压花部,则在后方部分上,顶片也被第二层加固。并且,如果一起压缩顶片和第二层,则压花部的周围蓬松,压花部不容易使使用者的身体有硬质感。
如上所述,为了发挥加固功能并且形成蓬松,上述第二层的单位面积重量最好大于上述顶片的单位面积重量。
另外,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吸收性物品可以构成为在上述前方部分上形成有上述液体渗透孔,但不形成上述压花部。
通过在前方部分上只形成液体渗透孔,整个前方部分的区域成为软质的,对阴道口或其周边的密合感觉是软质的、且感觉良好。
这种情况下,在上述后方部分上邻接的上述压花部的中心间距离的平均值最好大于上述前方部分上邻接的上述液体渗透孔的中心间距离的平均值。
通过在前方部分提高液体渗透孔的开孔密度,可以将从阴道口排泄的经血迅速从上述液体渗透孔向液体吸收层转移。另外,由于要向后方部分转移的经血比排泄在前方部分上的经血少,因此,即使压花密度低,也可以充分阻止向后方的转移。另外,通过降低后方部分上的压花密度,可以防止后方部分过硬,可以使与使用者身体的接触感觉柔软。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中,提供一种纵长的吸收性物品,具有皮肤侧表面和衣服侧表面,具有位于皮肤侧表面的液体渗透性的顶片、位于衣服侧表面的底片和位于上述顶片和底片之间的液体吸收层,对液体吸收层与顶片一起进行压缩的压缩槽被相对吸收性物品的纵向中心线对称地延伸设置,在其之间形成纵长的中央区域,上述中央区域由前方部分和后方部分构成,在整个上述中央区域上,液体渗透孔均匀地分布在顶片上,上述顶片被压缩的点状的压花部被设置在上述中央区域,使得用(后方部分的压花部占有的面积总和)/(后方部分的面积)表示的压花密度高于(前方部分的压花部占有的面积总和)/(前方部分的面积)的压花密度。
该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吸收性物品通过主要在后方部分设置压花部,压花部不对阴道口及其周边进行刺激。并且,用密度高的压花部可以吸引要向后方转移的经血。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中,顶片不局限于由无纺布形成,形成液体渗透孔的树脂薄膜也可以。
这种情况下,通过上述压花部可以使顶片及其下面层的接合性良好,可以防止由于与臀沟等的摩擦在顶片上产生的褶皱。另外,通过压花提高顶片的下面层的密度,在该密度高的部分上可以发挥存留将要向后方转移的经血的功能。
在上述树脂薄膜的顶片的下面设置有含有热粘接性纤维的第二层,在上述压花部,上述顶片和上述第二层最好被一起压缩、热粘接。
这样,在后方部分上,不用过多地使用热熔粘接剂就可以将树脂薄膜的顶片和第二片一体化,并且,在压花部可以提高第二层的纤维密度,可以用压花部强力地吸收经血。
另外,如果使吸收性物品成为在上述前方部分上不形成上述压花部的结构,则前方部分与阴道口及其周边密合时,可以减少对使用者皮肤的刺激。
如上所述,本发明适用于上述前方部分与使用者的阴道口的区域相对,上述后方部分与上述阴道口以外的后方部分的区域相对的纵长的吸收性物品。


通过以下的详细说明以及适合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附图可以更加详细地理解本发明,但这些并不限定本发明,只是为了说明和理解。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的俯视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生理用卫生巾被放置在内裤的裆部状态的II-II线(横向基准线)上的剖面图。
图3是表示形成在前方部分上的液体渗透孔的开孔状态的放大剖视图。
图4是表示形成在后方部分上的压花部的形成状态的放大剖面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和第三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的部分俯视图。
图6是表示生理用卫生巾被穿着在使用者身体上的状态的剖面说明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在根据本发明的理想的实施方式中就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在以下的叙述中,为了使读者完全理解本发明,例举了一些具体的细节。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知道即使没有这些细节,也可以形成本发明。另外,本发明为了避免没有意义的不明确的内容,对众所周知的结构不进行详细叙述。
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作为以吸收从女性阴道口排泄出的经血为主要目的的生理用卫生巾而使用。另外,在吸收性物品的两个表面中,将向着使用者的大腿根中间部的表面作为皮肤侧表面,相反侧的表面无论其外侧是否穿有衣服,都表示为衣服侧表面。
在此使用的纵向中心线一词是指将吸收性物品在横向一分为二、向纵向延伸的线。一方面,横向基准线不一定是将吸收性物品在纵向一分为二、向横向延伸的线的意思,而是指使用中在与阴道口接触的部分上横穿该纵向的中心、向横向延伸的线。
另外,如以下实施方式中所示,虽然在吸收性物品的中央区域形成液体渗透孔和压花部,但是,在本说明书中,将单位面积(该面积是任意的,例如100mm2)的液体渗透孔的数量以及上述单位面积的压花部的数量作为各个液体渗透孔的密集度、压花部的密集度。
另外,将中央区域区分成前方部分和后方部分,将(前方部分的液体渗透孔占有的面积总和)/(前方部分的面积)作为前方部分上的开孔密度,将(后方部分的液体渗透孔占有的面积总和)/(后方部分的面积)作为后方部分上的开孔密度,将(前方部分的压花部占有的面积总和)/(前方部分的面积)作为前方部分上的压花密度,将(后方部分的压花部占有的面积总和)/(后方部分的面积)作为后方部分的压花密度。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将皮肤侧表面朝上的的俯视图,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生理用卫生巾被安装在内裤的裆部状态的II-II线(横向基准线)上的剖视图,图3是表示上述生理用卫生巾的中央区域的前方部分的放大剖视图,图4是表示上述生理用卫生巾的中央区域的后方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图1所示的生理用卫生巾1是适合于月经中的女性就寝时等使用的纵长的卫生巾,纵向的全长大约为200~380mm。
生理用卫生巾1具有从纵向中心线Oy-Oy向横向展开等距离、向纵向延伸的右侧边缘部1a和左侧边缘部1b,具有从横向基准线Ox-Ox向前后拉开间隔的凸曲线形状的前边缘部1c和后边缘部1d。从横向基准线Ox-Ox到后边缘部1d的距离比从横向基准线Ox-Ox到前边缘部1c的距离长。
上述右侧边缘部1a和左侧边缘部1b在包括横向基准线Ox-Ox的纵向的规定长度范围内向左右两侧突出,用该突出部分形成侧翼部1A、1A。而且,在侧翼部1A、1A的更后方,上述右侧边缘部1a和左侧边缘部1b形成横向的相对间隔越向后方逐渐扩大的曲线形状,该扩大部分形成后部襟翼1B、1B。
如图2的剖视图所示,该生理用卫生巾1具有显露在衣服侧表面的液体非渗透性的底片2和显露在皮肤侧表面的液体渗透性的顶片3。液体吸收层4介于上述底片2和顶片3之间。在上述顶片3和液体吸收层4之间设置第二层5。如图1中的虚线所示,该液体吸收层4被设置在从前边缘部1c的内侧到后边缘部1d的内侧以及除了上述侧翼部1A、1A和后部襟翼部1B、1B的宽阔的范围上。
生理用卫生巾1至少顶片3和上述液体吸收层4被进行局部加压并且加热,形成显露在皮肤侧表面的压缩槽10。即,该压缩槽10通过使用加热滚的压花加工而形成。在上述液体吸收层4和顶片3重叠的状态下,平面的加热滚接触液体吸收层4的表面、具有压花图案的凸部的加热滚接触顶片3的表面,进行加压并且加热形成。
上述压缩槽10具有高密度压缩部和中密度压缩部,高密度压缩部几乎将上述液体吸收层4和顶片3被压成薄膜状;中密度压缩部虽然没有成为薄膜状,但比压缩槽10以外的区域的密度高。该高密度压缩部和中密度压缩部相互交错,成为生理用卫生巾1的皮肤侧表面向底片2侧凹陷的连续的凹槽。
如图1所示,上述压缩槽10被分成用符号11至17所示的各压缩槽。
内侧压缩槽11、11相对纵向中心线Oy-Oy对称地、向纵向延伸地形成。上述内侧压缩槽11、11包括前方曲线部11A、11A、弯曲部11B、11B以及后方倾斜部11D、11D。该前方曲线部11A、11A是凸侧向着纵向中心线Oy-Oy的圆弧曲线,使在横向基准线Ox-Ox的部分上其相对间隔变狭窄。上述前方曲线部11A、11A随着从横向基准线Ox-Ox向着后方(后边缘部1d的方向)延伸,上述内侧压缩槽11、11的相对间隔逐渐扩大。并且,在弯曲部11B、11B上,上述相对间隔最宽,随着从弯曲部11B、11B向着后方,形成其相对间隔逐渐狭窄的后方倾斜部11D、11D。
在上述前方曲线部11A、11A的前端,左右的内侧压缩槽11和内侧压缩槽11被前方连接压缩槽12连接。该前方连接压缩槽12是凸侧向着前边缘部1c的曲线形状。
延长压缩槽13、13从上述前方曲线部11A、11A与上述前方连接压缩槽12的交界处向着前边缘部1c进一步延伸。该延长压缩槽13、13被相对纵向中心线Oy-Oy对称地设置。
在上述后方倾斜部11D、11D的后端,内侧压缩槽11和内侧压缩槽11被后方连接压缩槽14连接。后方连接压缩槽14是凸侧向着后边缘部1d的曲线形状。
这样,上述内侧压缩槽11、11、前方连接压缩槽12、延长压缩槽13、13以及后方延长压缩槽14全部被连续地形成。另外,通过上述内侧压缩槽11、11、前方连接压缩槽12和后方连接压缩槽14,生理用卫生巾1的皮肤侧表面的规定范围被围住,该被围住的范围成为中央区域20。该中央区域20相对纵向中心线Oy-Oy左右对称,是从横向基准线Ox-Ox向前方的部分比从横向基准线Ox-Ox向后方的部分短的纵深形状。
在内侧压缩槽11、11的前方曲线部11A、11A的左右两外侧形成有前方外侧压缩槽15、15。该前方外侧压缩槽15、15以上述横向基准线Ox-Ox为中心,形成在纵向的前后规定长度的范围上。上述前方外侧压缩槽15、15是与上述前方曲线部11A、11A相似的曲线形状。
一方面,在内侧压缩槽11、11的后方倾斜部11D、11D的左右两外侧形成有后方外侧压缩槽16、16。上述后方外侧压缩槽16、16随着向着后边缘部1d、间隔逐渐狭窄地倾斜,左右的后方外侧压缩槽16和16被后方连接压缩槽17连接。上述后方外侧压缩槽16和16与上述后方连接压缩槽17被连续地形成,后方连接压缩槽17是凸侧被向着后边缘部1d的曲线形状。
上述中央区域20由前方部分20A和后方部分20B构成。该前方部分20A和后方部分20B的交界的位置以及前方部分20A和后方部分20B的纵向的长度尺寸与生理用卫生巾1的纵向的长度尺寸不同。如图6所示,穿着在女性身体上时,前方部分20A对着阴道口(N)、后方部分20B不对着阴道口(N)而是对着包括肛门(P)以及臀沟(Q)的地方。
在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中,从连接内侧压缩槽11、11的上述弯曲部11B、11B的各个顶部的线到上述前方连接压缩槽12是前方部分20A,从连接上述弯曲部11B、11B的各个顶点的线到上述后方连接压缩槽14是后方部分20B。
如图1所示,上述第二层5被设置在上述中央区域20上、是长边向着物品的纵向的长方形,作为第二层5的长边的左右两侧边缘部5a、5a比上述内侧压缩槽11、11更位于纵向中心线Oy-Oy侧,第二层5不靠在内侧压缩槽11、11上。作为第二层5的一个短边的前边缘部5b位于比前方连接压缩槽12稍微更靠近横向基准线Ox-Ox的位置,第二层5不靠在前方连接压缩槽12上。一方面,第二层5的后部横跨后方连接压缩槽14,作为第二层5的另一个短边的后边缘部5c位于比后方连接压缩槽14更向后、并且比后方连接压缩槽17更向前的位置。
另外,第二层5的前部可以横跨前方连接压缩槽12、前边缘部5b可以位于上述前方连接压缩槽12与前边缘部1c的中间,第二层5的前边缘部5b可以延伸到生理用卫生巾1的前边缘部1c、后边缘部5c可以延伸到生理用卫生巾1的后边缘部1d。
在上述中央区域20上,许多液体渗透孔25被有规则地排列设置在其前方部分20A上,许多点状的压花部26被有规则地排列设置在后方部分20B上。在图1中,为了从图面上容易区别液体渗透孔25和压花部26,方便起见用黑圈表示压花部26。但是,实际的物品中压花部26没有被涂成黑色。
在上述前方部分20A上形成上述液体渗透孔25,但是不形成压花部26。即,在前方部分20A上,邻接的液体渗透孔25和液体渗透孔25之间不存在压花部26。但是,如图1所示,在前方部分20A和后方部分20B的交界部的有限的区域内,也不妨混合存在上述液体渗透孔25和压花部26。
在本实施方式中,各个液体渗透孔25是圆形的,但也可以是长圆形,各个液体渗透孔25也可以是短的切口。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后方部分20B上只设置有压花部26。即,在后方部分20B上没有设置液体渗透孔25。但是,在上述后方部分20B上,液体渗透孔25也可以与压花部26混合存在。在后方部分20B上形成液体渗透孔25的情况下,后方部分20B上的液体渗透孔25的数量最好少于压花部26的数量。或者,用(后方部分20B的液体渗透孔25占有的面积总和)/(后方部分20B的面积)表示的开孔密度最好低于用(后方部分20B的压花部26占有的面积总和)/(后方部分20B的面积)表示的压花密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点状的压花部(即,排列成点状图案的压花部)26的各个形状是圆形的。但本说明书中所指的点状的压花部26如上所述不局限于圆形,也可以是长圆形、短的直线形状以及其他形状。
另外,用前方部分20A和后方部分20B的规定面积进行比较时,后方部分20B上的每规定面积的压花部26的数量少于前方部分20A上的每规定面积的上述液体渗透孔25的数量。即,后方部分20B上的压花部26的密集度低于前方部分20A上的液体渗透孔25的密集度。
另外,用(后方部分20B的压花部26占有的面积总和)/(后方部分20B的面积)表示的后方部分20B上的压花密度低于用(前方部分20A的液体渗透孔25占有的面积总和)/(前方部分20A的面积)表示的前方部分20A的开孔密度。而且,在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后方部分20B上的邻接的压花部26的中间间距的平均值比前方部分20A上的邻接的液体渗透孔25的中心间距离的平均值长。但是,各个压花部26的面积大于各个液体渗透孔25的面积。
一个上述液体渗透孔25的开孔面积为0.2~8mm2,在圆形的情况下,直径为0.5~3.2mm。邻接的液体渗透孔25的中心间距离为2~8mm。另外,上述压花部26的底部26a的面积为2~10mm2,在圆形的情况下,直径为1.6~3.6mm。邻接的压花部26的中心间距离为3~10mm。
为了将被排泄在前方部分20A的经血迅速并且均匀地导向液体吸收层4,在前方部分20A的任何位置上,液体渗透孔25最好以相同的密集度设置,如图1所示,上述液体渗透孔25最好有规则地均匀设置。在上述前方部分20A的开孔密度的百分比为6~20%。另外,上述液体渗透孔25形成的区域的宽度需要在横向大于等于10mm,该横向与纵向中心线Oy-Oy直交。如果不足上述范围,则很难将从阴道口排泄出的经血向液体吸收层4充分转移。
另一方面,在后方部分20B上,压花部26的密集度可以因位置不同而不同。例如,可以是在靠近后方连接压缩部14的位置压花部26的密集度高,在靠近弯曲部11B、11B的位置,上述密集度低。
图3是表示上述前方部分20A的液体渗透孔25的开孔状态,图4是表示上述后方部分20B的压花部26的形成状态。
如图3所示,在前方部分20A上,液体渗透孔25贯通顶片3、形成到第二层5,最好是上述液体渗透孔25从顶片3贯通第二层5形成。另外,在第二层5的边缘部5a、5a以外的部分,液体渗透孔25只形成在上述顶片3上。
如图4所示,在后方部分20B上,顶片3和第二层5被压缩,形成有向着液体吸收层4呈凹状的上述压花部26。另外,在第二层5的边缘部5a、5a以外的部分上,只有上述顶片3被压缩,形成有向着卫生巾内部呈凹状的上述压花部26。
上述顶片3含有可以进行熔融结合的热可塑性纤维,上述第二层5也含有可以进行熔融结合的热可塑性纤维。在此,顶片3和第二层5不应被局限、解释为是只由这样的热可塑性纤维形成的片/层,也可以是除热可塑性纤维以外,含有象天然纤维或再生纤维素纤维的非热可塑性纤维的片/层。
上述液体渗透孔25通过加热的针或销钉形成。即,在顶片3和第二层5被重叠的状态下,通过将上述针或销钉从顶片3向第二层5侧插入、拔出,形成末端25a向下侧突出形状的液体渗透孔25。此时,在液体渗透孔25的内面25b及其周围,顶片3中含有的热可塑性纤维与第二层5中含有的热可塑性纤维被相互热粘接。这样,可以维持液体渗透孔25的开孔形状,并且通过第二层5,液体渗透孔25的开孔周围被加固。另外,由于顶片3和液体渗透层5被熔融结合,因此,没有必要用粘接剂粘接顶片3和第二层5,不会发生粘接剂妨碍液体渗透的情况。
上述液体渗透孔25形成后,顶片3和第二层5被夹在经过加热的滚之间,形成上述压花部26。此时,表面平坦的滚接触第二层5的表面,具有凸部的压花滚接触顶片3的表面。这样,在压花部26的内面26b上,顶片3中含有的热可塑性纤维与第二层5中含有的热可塑性纤维被相互热粘接,同时,在该内面26b的外周部分上,顶片3和第二层5的纤维密度增高。
在压花部26的底部26a上,形成顶片3的纤维和形成第二层5的纤维被压缩、形成高密度,上述热可塑性纤维熔化,底部26a成为薄膜状或几乎薄膜状。
通过内面26b和底部26a上的热可塑性纤维的热粘接,可以保持压花部26的形状,并且,通过第二层5可以加固顶片3。特别是由于底部26a被形成高密度,可以提高顶片3的耐久性。
上述顶片3由热风无纺布形成。该热风无纺布使用芯部为含有氧化钛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外皮为聚乙烯(PE)的芯鞘型复合合成纤维,通过热风将该纤维粘接而成,单位面积重量为15~60g/m2左右。另外,构成顶片3的上述复合合成纤维中的一部分涂敷有亲水性界面活性剂,其余的涂敷有防水性界面活性剂,这些纤维被混合,涂敷有防水性界面活性剂的纤维的混合率最好为10~30质量%。通过使顶片3均匀地含有涂敷有防水性界面活性剂的纤维、形成上述范围的混合率,可以抑制排泄到顶片3的经血在顶片3内过于扩散,使经血在前方部分20A上主要渗透液体渗透孔25、排泄到液体吸收层4。
但是,上述顶片3也可以在液体渗透孔25以外的区域使经血向着第二层5渗透。顶片3为了发挥这样的液体渗透功能,密度最好小于等于0.12g/cm3,其下限为0.025g/cm3左右。
第二层5是由芯部为聚丙烯(PP)、外皮为聚乙烯(PE)的剖面为偏心形状的芯鞘型复合合成纤维形成的热风无纺布形成。第二层5的热风无纺布是所有的纤维都被亲水性界面活性剂进行涂敷。即不含有涂敷了防水性界面活性剂的纤维。在图3和图4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层5由将多张上述热风无纺布重叠构成,例如,将一张热风无纺布折叠成三层进行使用。一张热风无纺布的单位面积重量为15~50g/m2左右,第二层5的单位面积重量为45~150g/m2左右。
通过使第二层5的单位面积重量大于顶片3的单位面积重量,可以用第二层5加固顶片3,可以防止在顶片3上产生过大的褶皱、从液体渗透孔25的部分产生破裂等。
例如,顶片3由细度为2.2dtex的纤维构成,第二层5由细度为4.4dtex的纤维构成。第二层5的纤维密度低于顶片3的纤维密度。第二层5的纤维密度为0.016~0.08g/cm3。
另外,顶片3和第二层5也可以由上述热风无纺布以外的无纺布形成。例如,可用射流喷网无纺布形成顶片3,该射流喷网无纺布由再生纤维素纤维和熔融结合性的热可塑性纤维,而且如果需要加入纸浆构成,可以用气流成网无纺布形成第二层5,气流成网无纺布是将纸浆和热可塑性纤维在空气中层积后用粘接剂粘接、在加热辊之间加压。
上述液体吸收层4是在粉碎纸浆、碱化纸浆、交联纸浆等的纸浆的聚合体中含有聚丙烯酸盐、聚丙烯酰胺、无水马来酸等的合成吸水聚合物或淀粉、纤维素等天然类的吸收聚合物的材料,将纸浆以及上述合成吸水聚合物等用亲水性的薄纸包住使用。
上述底片2是液体非渗透性的并且是透气性的薄片,是形成有细微的透气孔的聚乙烯(PE)薄膜或聚丙烯(PP)薄膜等。例如,通过向塑料薄片上混合CaCO3、BaSO4等无机填充物、进行延伸处理,细微的透气孔在薄膜上适当地分散形成,提高了通气性。薄膜的厚度为15~50μm左右。
上述第二层5和吸收层4用热熔粘接剂粘接,热熔粘接剂被不妨碍液体渗透地进行部分涂抹。另外,液体吸收层4和底片2也用热熔粘接剂粘接。
在该生理用卫生巾1的制造工序中,如上所述,将顶片3和第二层5重叠,将液体渗透孔25和压花部26任何一个先形成,然后粘接液体吸收层4和第二层5、形成上述压缩槽10。然后,将底片2与液体吸收层4的表面粘接。
如图2所示,在皮肤侧表面的左右两侧设置非渗透性片30、30。在上述侧翼1A、1A以及后部襟翼1B、1B上,上述非渗透性片30、30被热熔粘接剂粘接在底片2的上面。在从纵向中心线Oy-Oy向左右等距离离开的位置上,非渗透性片30被重叠成两层,纵向延伸的弹性部件32被粘接在其内部。通过上述弹性部件32,弹性收缩力作用在生理用卫生巾1的前方部分和后方部分之间,使生理用卫生巾1弯曲,其结果,在生理用卫生巾1的前后的中间部分上,非渗透性片30、30立起、形成防漏壁31、31。
上述非渗透性片由纺粘形无纺布、熔喷无纺布或层积这些无纺布的复合无纺布形成。
液体吸收层4的单位面积重量在中央区域20上为最大。被内侧压缩槽11、11和前方外侧压缩槽15、15夹住的部分、被内侧压缩槽11、11和后方外侧压缩槽16、16夹住的部分以及被后方连接压缩槽14和后方连接压缩槽17夹住的部分的各个的单位面积重量都小于上述中央区域20。这些部分以外的液体吸收层4的部分的单位面积重量与被内侧压缩槽11、11和前方外侧压缩槽15、15夹住的部分等相同或稍小。
在中央区域20上的液体吸收层4的理想的单位面积重量为400~1200g/m2,最好是500~1000g/m2。被上述内侧压缩槽11、11和前方外侧压缩槽15、15夹住的部分、被内侧压缩槽11、11和后方外侧压缩槽16、16夹住的部分以及被后方连接压缩槽14和后方连接压缩槽17夹住的部分的各个理想的单位面积重量最好为300~900g/m2,更好是350~600g/m2。另外,其他部分的液体吸收层4的理想的单位面积重量为300~700g/m2。
其结果,如图2所示,在中央区域20上厚度增大,在中央区域20上,皮肤侧表面成为向着使用者身体膨胀成很大的形状。
中央区域20的长度,即前方连接压缩槽12和后方连接压缩槽14的纵向的间隔为120~300mm左右。图2所示的横向基准线Ox-Ox上的中央区域20的宽度、即在前方部分20A最狭窄的宽度W1上根据女性生殖器的宽度而确定。由于女性的大腿根部间的平均宽度为30mm左右,因此上述宽度W1最好在15~50mm的范围,20~40mm的范围更好。另外,内侧压缩槽11、11的弯曲部11B、11B之间的横向距离比上述宽度W1宽10~40mm左右。另外,第二层5的侧边缘部5a、5a之间的宽度比上述宽度W1窄1~10mm。
中央区域20的上述后方部分20B是容易进入如图6所示的女性的臀沟(Q)的尺寸,其长度,即从弯曲部11B、11B到后方连接压缩槽14的长度为60~150mm左右。
将该生理用卫生巾1用于使用者的身体上时,将设置在底片2的外面的压敏粘接剂与图2所示的裆布41的内面粘接,此时,后部襟翼1B、1B也与内裤的内面粘接。另外,将侧翼1A、1A向着内裤的外面弯曲、卷住裆布41的两侧边缘部,将设置在侧翼1A、1A的衣服侧表面的压敏粘接剂粘接在裆布41的外面。
如图6所示,将生理用卫生巾1安装在裆布41上的状态下穿上该内裤后,女性的大腿根中间部从阴阜(M)到臀沟(Q)被生理用卫生巾1的皮肤侧表面覆盖。
如图2所示,被内侧压缩槽11和11夹住的中央区域20向着使用者的身体膨胀,比其他部分更加蓬松。因此,蓬松的中央区域20的前方部分20A容易与阴道口(N)密合,最好是横向基准线Ox-Ox穿过的部分与阴道口(N)的中心部密合。另外,被内侧压缩槽11、11的弯曲部11B、11B夹住的宽的部分主要与会阴部(O)接触,中央区域20的后方部分20B与肛门(P)到臀沟(Q)接触。
位于上述中央区域20的皮肤侧表面的顶片3是低密度的热风无纺布,在其下面设置有蓬松的热风无纺布第二层5。因此,中央区域20给予使用者身体的上述各部分的接触感觉是柔软的。特别是,由于在前方部分20A上不存在压花部26,因此压花部不接触阴道口及其周边,不会感到刺激。另外,由于位于后方部分20B的压花部26向第二层5深陷,因此在后方部分20B上,压花部26的底部26a的高密度部分很难与使用者的身体直接接触。因此,降低了压花部26刺激会阴部(O)、肛门(P)以及臀沟(Q)内的可能性。
从阴道口(N)排泄出的经血主要被排泄在中央区域20的前方部分20A上。由于顶片3是低密度的无纺布,经血虽然向顶片3内渗透,但是由于顶片3含有涂敷了防水性界面活性剂的纤维,因此,在顶片3上的经血的扩散被阻止。排泄在顶片3上的经血向与顶片3下面密合的第二层5上转移,由于第二层5是热风无纺布,在内部具有空隙,因此,经血靠重力经过第二层5的空隙内,被位于其下面的液体吸收层4吸引。但是,被排泄到前方部分20A上的大多数经血迅速通过液体渗透孔25内,被与第二层5的下面密合的液体吸收层4吸引。
这样,从阴道口(N)排泄出的经血在前方部分20A上被液体吸收层4迅速吸收。但是,以就寝时的姿势,存在着要越过身体的会阴部(O)向着肛门(P)以及臀沟(Q)流动的经血。另外,大量的经血被一次向前方部分20A排泄时,有时其一部分沿着顶片3的表面向后方部分20B转移。
向上述后方部分20B转移的经血通过压花部26的周围的高密度部分的毛细管作用,被强力吸引,但是由于该高密度部分是从顶片3到第二层5形成,因此,经血沿着高密度部从顶片3到第二层5、被在其下面的高亲水性的液体吸收层4吸入、保持。虽然在后方部分20B上不形成液体渗透孔25,但由于到达该后方部分20B的经血的量比排泄在前方部分20A上的经血少得多,因此通过散布在后方部分20B上的压花部26可以充分收集要向后方流动的经血。因此,可以防止经血向后方的泄漏。
在此,上述后方部分20B与从肛门(P)到臀沟(Q)内密合,对应臀部的活动、来自侧方的压缩力反复作用于上述后方部分20B。另外,由于象就寝时翻身那样的身体姿势的大的变化,压力也作用于上述后方部分20B,并且该压力发生变化。但是,通过设置压花部26,在后方部分20B上,顶片3的耐久性被提高,并且,顶片3被第二层5加固。因此,可以消除在后方部分20B上产生大的褶皱或者表面起毛,进而产生破损的不安。
图5是说明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的部分俯视图。
在图5中只表示了包括压缩槽11至17以及中央区域20和第二层5的部分。其他部分由于与图1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1相同,因此省略了图示。另外,图5所示的压缩槽11至17的形状和结构与图1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如图5所示(如在图1的实施方式中也进行说明的),被内侧压缩槽11、11、前方连接压缩槽12以及后方连接压缩槽14围住的中央区域20是以弯曲部11B、11B为起点,其更前方为前方部分20A,以弯曲部11B、11B为起点,其更后方为后方部分20B。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前方部分20A进一步具有三个区域,即,第一前方部分20A1、第一前方部分20A1的更前方的第二前方部分20A2以及第一前方部分20A1的更后方的第三前方部分20A3,在此,第一前方部分20A1与第二前方部分20A2的交界和第一前方部分20A1与第三前方部分20A3的交界是从横向基准线Ox-Ox向纵向离开等距离。
在该生理用卫生巾中,上述第一前方部分20A1对着阴道口(N),第三前方部分20A3对着上述阴道口(N)的后方。在本说明书中,由于可以将与对着阴道口的部分相比位于更后方的中央区域20的部分定义为中央区域20的后方部分,因此,在图5所示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20A3的部分包括在后方部分20B中。但是,在图5的实施例中,将20A3的部分与后方部分20B区别,如上所述称为第三前方部分。
在图5中,在中央区域20内,用没有涂黑的白圈表示压花部26。但是省略了液体渗透孔的图示。
上述各个压花部26全部用相同的面积形成,但是其密集度,即单位面积的压花部26的数量在与阴道口接触的第一前方部分20A1上低,在后方部分20B、第二前方部分20A2和第三前方部分20A3上高。
另外,如果将(第一前方部分20A1的压花部26占有的面积总和)/(第一前方部分20A1的面积)作为压花密度A1,将(第二前方部分20A2的压花部26占有的面积总和)/(第二前方部分20A2的面积)作为压花密度A2,将(第三前方部分20A3的压花部26占有的面积总和)/(第三前方部分20A3的面积)作为压花密度A3,将(后方部分20B的压花部26的占有面积总和)/(后方部分20B的面积)作为压花密度B,则压花密度A1比压花密度A2、A3以及压花密度B的任何一个都低。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压花密度A2和压花密度A3及压花密度B大致相等。压花密度A1最好是小于或等于压花密度A2、A3以及压花密度B的1/5,小于或等于1/10更好。
因此,用(前方部分20A的压花部26占有的面积总和)/(前方部分20A的面积)表示的压花密度低于用(后方部分20B的压花部26占有的面积总和)/(后方部分20B的面积)表示的压花密度,前者的压花密度为后者的压花密度的1/5以下,1/10以下更好。
另外,在图5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在内侧压缩槽11、11的弯曲部11B、11B的后方,在后方倾斜部11D、11D的内侧形成短压缩槽18、18。该短压缩槽18、18与上述各压缩槽11至17相同,顶片3和液体吸收层4被压缩,是高密度压缩部和中密度压缩部相互交错而形成。
这样,在后方部分20B上,除了点状的压花部26以外,有上述短压缩槽18、18存在,关于上述点状的压花部26的压花密度的定义,上述短压缩部的面积不含在压花部26占有面积的总和内。
作为具有图5所示压花部26的布局图案的生理用卫生巾,可以构成以下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和第三实施方式。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覆盖上述中央区域20的顶片3用与图1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无纺布形成,与图3所示的相同,形成贯通顶片3和第二片5的液体渗透孔25。该液体渗透孔25可以与图1相同地分布在前方部分20A的整个区域,也可以均匀地分布在第一前方部分20A1和第二前方部分20A2上。而且,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上述液体渗透孔25也可以形成在后方部分20B上。
但是,用(前方部分20A的液体渗透孔25的开孔面积的总和)/(前方部分20A的面积)表示的开孔密度高于(后方部分20B的液体渗透孔25的开孔面积的总和)/(后方部分20B的面积)的开孔密度。另外,用(后方部分20B的上述压花部26占有面积的总和)/(后方部分20B的面积)表示的压花密度高于(前方部分20A的上述压花部26占有面积的总和)/(前方部分20A的面积)的压花密度。
这样,在图5中,将20A1的范围和20A2的范围定义为前方部分,将20A3的范围和20B的范围定义为后方部分时也同样。
这样,在前方部分20A上,由于许多液体渗透孔25存在,因此,在前方部分20A的特别是第一前方部分20A1上,经血可以通过自重经过液体渗透孔25迅速地向液体吸收层4转移。另外,在前方部分20A的特别是第一前方部分20A1上,由于压花部26少,因此降低压花部26与阴道口接触的概率。
另一方面,在后方部分20B上,由于许多压花部26存在,因此,在后方部分20B进入臀沟内、受到来自使用者身体的压力或摩擦力时,可以防止在位于后方部分20B上的顶片3上起毛或从液体渗透孔25产生破裂。
另外,如图5所示,在位于压花部26的数量少、主要存在液体渗透孔25的第一前方部分20A1的前后位置上的第二前方部分20A2和第三前方部分20A3上,由于压花部26的密集度高,因此,顶片被第一前方部分20A1的前后加固,可以防止在第一前方部分20A1,在顶片上产生过大的褶皱或由液体渗透孔25引起的破裂。
在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中,覆盖图5所示的中央区域20的顶片由具有液体渗透孔的树脂薄膜形成。
上述树脂薄膜是例如由于含有氧化钛而混浊的聚乙烯薄膜,厚度为15~50μm左右。将软化状态的树脂薄膜向具有许多开孔的滚筒表面供给,通过从滚筒的内侧吸引空气,可以形成许多液体渗透孔。上述各个液体渗透孔是圆形、长圆形。或者树脂薄膜也可以是网结构,网孔部分发挥液体渗透孔的作用。各个液体渗透孔的平均开孔尺寸为0.2~2mm,液体渗透孔的开孔密度最好为10~30%。
在图5中,具有许多液体渗透孔的上述树脂薄膜作为表面层3使用、覆盖中央区域20(以及其他区域)的情况下,在整个中央区域20上,液体渗透孔被均匀地分散设置。
在这种情况下,在图5所示的压花部26上,上述树脂薄膜和位于其下面的第二层被一起加热、加压,在压花部26上树脂薄膜的顶片3和第二层5被一体化。另外,在压花部26上,第二层5的纤维密度增大。
在该第三实施方式中,在前方部分20A上,经血也可以渗透形成在树脂薄膜上的液体渗透孔、依靠自重经过第二层5的纤维间、迅速向液体吸收层4转移。另外,在前方部分20A特别是第一前方部分20A1上,由于压花部26少,因此降低压花部26与阴道口接触的概率。
在后方部分20B上,经血也可以经过形成在顶片3上的液体渗透孔、迅速向液体吸收层4转移,与此同时,在许多压花部26上,经血被强力吸引到第二层5的纤维密度高的部分上。另外,在后方部分20B通过许多压花部26、顶片3和第二层5接合,因此可以防止进入臀沟内的后方部分20B受到来自使用者身体的压力或摩擦力时,在用树脂薄膜形成的顶片3上产生过大的褶皱。
另外,树脂薄膜的顶片3和第二层5被热熔粘接剂粘接,密合度被提高,但在压花部26上,由于顶片3和第二层5被接合,因此可以使上述热熔粘接剂的涂抹量少,因此,液体从顶片3到第二层5的渗透被热熔粘接剂妨碍的可能性小。
虽然就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图示和说明,但上述以及其他的各种变更、省略、追加不超出本发明的精神以及范围而构成本发明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当然可以理解的。例如,也可以不设置前方连接压缩槽12、后方连接压缩槽14,而使左右的内侧压缩槽11和11相互独立。因此,应该理解为本发明不局限于在此所述的特定的实施例,而包含关于所附的权利要求中所述的特征,其涉及的范围内以及在均等范围内被进行具体化的所有可能的实施方式。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中,通过被压缩槽夹住的纵长的中央区域可以确实收集经血,可以有效地防止经血向后方转移。另外,可以提高中央区域的顶片的耐久性,可以消除由于受到来自使用者身体的力而产生过大的褶皱、或产生破裂的不安。
权利要求
1.一种纵长的吸收性物品,具有皮肤侧表面和衣服侧表面,具有位于皮肤侧表面的液体渗透性的顶片(3)、位于衣服侧表面的底片(2)和位于上述顶片(3)和底片(2)之间的液体吸收层(4),其特征在于,对液体吸收层(4)与顶片(3)一起进行压缩的压缩槽(11)被相对吸收性物品的纵向中心线(Oy-Oy)对称地延伸设置,在其之间形成纵长的中央区域(20),上述中央区域(20)由前方部分(20A)和后方部分(20B)构成,在上述中央区域(20)中,在形成顶片(3)的无纺布上形成液体渗透孔(25)和点状的压花部(26);该液体渗透孔(25)至少贯通上述顶片(3);该点状的压花部(26)至少压缩上述顶片(3),用(前方部分(20A)的液体渗透孔(25)占有的面积总和)/(前方部分(20A)的面积)表示的开孔密度,高于(后方部分(20B)的液体渗透孔(25)占有的面积总和)/(后方部分(20B)的面积)的开孔密度;用(后方部分(20B)的压花部(26)占有的面积总和)/(后方部分(20B)的面积)表示的压花密度,高于(前方部分(20A)的压花部(26)占有的面积总和)/(前方部分(20A)的面积)的压花密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纵长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上述顶片(3)含有热粘接性纤维,在上述顶片(3)的下面设置有含有热粘接性纤维的第二层(5),上述液体渗透孔(25)形成在从上述顶片(3)到上述第二层(5)上,在上述液体渗透孔(25)的内面(25b),顶片(3)和第二层(5)被热粘接,在上述压花部(26),上述顶片(3)和上述第二层(5)被一起压缩,并且被热粘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纵长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层(5)的单位面积重量大于上述顶片(3)的单位面积重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纵长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前方部分(20A)上形成有上述液体渗透孔(25),但不形成上述压花部(26)。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纵长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后方部分(20B)上邻接的上述压花部(26)的中心间距离的平均值大于上述前方部分(20A)上邻接的上述液体渗透孔(25)的中心间距离的平均值。
6.一种纵长的吸收性物品,具有皮肤侧表面和衣服侧表面,具有位于皮肤侧表面的液体渗透性的顶片(3)、位于衣服侧表面的底片(2)和位于上述顶片(3)和底片(2)之间的液体吸收层(4),其特征在于,对液体吸收层(4)与顶片(3)一起进行压缩的压缩槽(11)被相对吸收性物品的纵向中心线(Oy-Oy)对称地延伸设置,在其之间形成纵长的中央区域(20),上述中央区域(20)由前方部分(20A)和后方部分(20B)构成,在整个上述中央区域(20)上,液体渗透孔(25)均匀地分布在顶片(3)上,压缩上述顶片(3)的点状的压花部(26)设置在上述中央区域(20)上,使得用(后方部分(20B)的压花部(26)占有的面积总和)/(后方部分(20B)的面积)表示的压花密度高于(前方部分(20A)的压花部(26)占有的面积总和)/(前方部分(20A)的面积)的压花密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纵长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上述顶片(3)是形成有液体渗透孔(25)的树脂薄膜。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纵长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顶片(3)的下面设置有含有热粘接性纤维的第二层(5),在上述压花部(26),上述顶片(3)和上述第二层(5)被一起压缩、热粘接。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纵长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前方部分(20A)上不形成上述压花部(26)。
10.如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纵长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上述前方部分(20A)与使用者的阴道口的区域相对,上述后方部分(20B)与上述阴道口以外的后方部分的区域相对。
全文摘要
一种纵长的吸收性物品,液体渗透孔(25)和压花部(26)分布在由前方部分(20A)和后方部分(20B)构成的中央区域(20)上。用(前方部分(20A)的液体渗透孔(25)占有的面积总和)/(前方部分(20A)的面积)表示的开孔密度高于(后方部分(20B)的液体渗透孔(25)占有的面积总和)/(后方部分(20B)的面积)的开孔密度,用(后方部分(20B)的压花部(26)占有的面积总和)/(后方部分(20B)的面积)表示的压花密度高于(前方部分(20A)的压花部(26)占有的面积总和)/(前方部分(20A)的面积)的压花密度。
文档编号A61F13/511GK1703182SQ200380101130
公开日2005年11月30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2日 优先权日2002年12月5日
发明者黑田贤一郎, 工藤淳, 木下正隆, 深山拓也, 田村龙也, 小松慎平 申请人: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