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得生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74620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脑得生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醒脑开窍、疏通经络、活血化瘀,主治脑动脉硬化、缺血性脑中风及脑出血后遗症等的脑得生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脑得生片及脑得生丸收载于《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为国家基本药物,由三七、红花、川芎、葛根及山楂五味药组成,方中三七“能于血分化其血瘀”(《本草求真》)、红花“善通利经脉”(《药品化义》)、“治口噤不语、血结”(《唐本草》),二药合用,活血散瘀,通经活络,均为君药;川芎“血中气药”,活血行气,从经络引药达病所,为臣药;葛根甘平,轻清上行以引药入脑,助君药化瘀之效;合用山楂活血散瘀,均为佐使药。诸药配伍,共奏活血化瘀、疏通经络气血之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证明三七含有的三七皂苷,可改善脑微循环对抗脑缺血作用,并可使血浆粘度降低;红花所含的红花黄色素,具有保护脑组织,抗缺血缺氧,也有降低全血比粘度、血浆粘度,降低红细胞压积等作用;川芎中含有的川芎嗪能改善大脑皮质血液循环,川芎亦能降低全血比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等;而葛根中提取的黄酮能增加脑及冠状血管血流量。脑得生药理作用研究也表明,本品主要有扩张脑血管和冠状血管、降血脂、降低血液粘度、抗血栓形成、提高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抗氧化等作用。所以脑得生制剂在治疗脑动脉硬化、缺血性脑中风及脑出血后遗症等有显著疗效。
传统的脑得生制剂多为蜜丸、片剂、胶囊剂、颗粒剂,蜜丸剂不便于患者服用和接受,体内吸收差,生药粉直接入药,易污染,稳定性差,难以储存。片剂、胶囊剂、颗粒剂由于也含有生药粉末,既不利于微生物控制,又影响了有效成分的吸收。目前还没有一种五味药材中有效成份提取较完全的制造方法和质量稳定的脑得生制成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便于储存、不易污染,有效成份提取较完全且最大限度地除去杂质,易于人体吸收,充分发挥药物疗效的脑得生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中中药为三七、川芎、葛根、山楂、红花,其特征在于各组份采用提取物入药三七干浸膏粉、川芎挥发油及提取挥发油后川芎干浸膏粉和葛根、山楂、红花制成的干浸膏粉,各组份重量配比为三七、川芎、葛根、山楂、红花提取物50~500植物油0~500增溶助悬剂0~25。
各组份提取物为三七用乙醇渗漉提取、浓缩、干燥后得到的干粉;川芎先提取挥发油后药渣再水提醇沉、浓缩、干燥得到的干粉;葛根、山楂、红花水提醇沉、浓缩、干燥后得到的干粉;喷洒在混合组份上的川芎挥发油。
植物油为大豆油、花生油、麻油或玉米油中的一种或其混合物;增溶助悬剂为硬脂酸铝、硬脂醇及蜂蜡中的一种或混合物。
本发明五味中药的重量配比为三七78 川芎78葛根261山楂157 红花91。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将三七粉碎成粗粉,加乙醇渗漉,收集渗漉液,渗漉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成稠膏状,真空干燥成干膏;(2)将葛根、山楂、红花加水煎煮,滤过,滤液浓缩成清膏,加乙醇醇沉,上清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成稠膏状,真空干燥成干膏;(3)将川芎先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挥发油,滤过,药渣加水煎煮,滤过,合并滤液,浓缩成清膏,加乙醇醇沉,上清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成稠膏状,真空干燥成干膏;(4)将上述干膏混合、粉碎、过筛,喷入川芎挥发油,按配比加入植物油和增溶助悬剂,球磨研细,制成混悬液;(5)将明胶、甘油、水按1∶0.28∶1.3的比例制成胶液,再将上述混悬液和胶液置于滴丸机滴丸或用模压制成软胶囊。
本发明的效果本发明采取分开提取、除杂、浓缩、干燥、混合再制成软胶囊的技术使五味中药中的有效成份得到较完全的提取和最大限度的浓缩、除杂,克服了通常的提取制造方法中有效成份损失大、贮存期短、外观差等缺点,从而易于人体吸收,充分发挥药物的疗效。
下面通过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内容,但不意味着本发明仅限于这些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首先按配比备齐五味中药原料三七78g 川芎78g葛根261g山楂157g红花91g。
生产方法如下将三切粉碎成粗粉,加80%乙醇10倍量渗漉,收集渗漉液,渗漉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成稠膏状,85℃以下真空干燥成干膏备用;第二步将葛根、山楂、红花加水10倍量煎煮1小时,滤过,药渣再加水8倍量煎煮两次,每次1小时,滤过,将三次滤液合并浓缩成相对密度1.10(50℃)的清膏,加乙醇醇沉(醇沉浓度70%),上清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成稠膏状,85℃以下真空干燥成干膏备用;第三步将川芎先加水10倍量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挥发油,时间为4小时,滤过,药渣加水10倍量,煎煮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1.10(50℃)的清膏,加乙醇醇沉(醇沉浓度70%),上清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成稠膏状,85℃以下真空干燥成干膏备用;第四步将上述干膏混合、粉碎、过筛,喷入川芎挥发油,然后加入大豆油150g,蜂蜡4g,球磨研细,制成混悬液;最后将明胶、甘油、水按1∶0.28∶1.3的比例制成胶液,再将混悬液和胶液置于滴丸机滴丸制成脑得生软胶囊。
实施例2取提取物70g,玉米油120g,其他同实施例1。
实施例3取提取物100g,玉米油150g,硬脂酸铝2g,蜂蜡2g,其他同实施例1。
实施例4取提取物80g,玉米油95g,蜂蜡4g,其他同实施例1。
实施例5取提取物200g,玉米油250g,硬脂酸铝2g,蜂蜡4g,其他同实施例1。
实施例6首先按配比备齐五味中药原料三七78g 川芎78g葛根261g山楂157g红花91g。
生产方法如下将三切粉碎成粗粉,加80%乙醇10倍量渗漉,收集渗漉液,渗漉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成稠膏状,85℃以下真空干燥成干膏备用;第二步将葛根、山楂、红花加水10倍量煎煮1小时,滤过,药渣再加水8倍量煎煮两次,每次1小时,滤过,将三次滤液合并浓缩成相对密度1.10(50℃)的清膏,加乙醇醇沉(醇沉浓度70%),上清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成稠膏状,85℃以下真空干燥成干膏备用;第三步将川芎先加水10倍量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挥发油,时间为4小时,滤过,药渣加水10倍量,煎煮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1.10(50℃)的清膏,加乙醇醇沉(醇沉浓度70%),上清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成稠膏状,85℃以下真空干燥成干膏备用;第四步将上述干膏混合、粉碎、过筛,喷入川芎挥发油,球磨研细,用模压法制成脑得生软胶囊。
实施例7取提取物400g,大豆油80g,其他同实施例6。
权利要求
1.一种脑得生软胶囊,中药为三七、川芎、葛根、山楂、红花,其特征在于各组份采用提取物入药三七干浸膏粉、川芎挥发油及提取挥发油后川芎干浸膏粉和葛根、山楂、红花制成的干浸膏粉,各组份重量配比为三七、川芎、葛根、山楂、红花提取物50~500植物油0~500增溶助悬剂0~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脑得生软胶囊,其特征在于各组份提取物为三七用乙醇渗漉提取、浓缩、干燥后得到的干粉;川芎先提取挥发油后药渣再水提醇沉、浓缩、干燥得到的干粉;葛根、山楂、红花水提醇沉、浓缩、干燥后得到的干粉;喷洒在混合组份上的川芎挥发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脑得生软胶囊,其特征在于植物油为大豆油、花生油、麻油或玉米油中的一种或其混合物;增溶助悬剂为硬脂酸铝、硬脂醇及蜂蜡中的一种或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脑得生软胶囊,其特征在于五味中药的重量配比为三七78 川芎78 葛根261山楂157红花9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脑得生软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将三七粉碎成粗粉,加乙醇渗漉,收集渗漉液,渗漉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成稠膏状,真空干燥成干膏;(2)将葛根、山楂、红花加水煎煮,滤过,滤液浓缩成清膏,加乙醇醇沉,上清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成稠膏状,真空干燥成干膏;(3)将川芎先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挥发油,滤过,药渣加水煎煮,滤过,合并滤液,浓缩成清膏,加乙醇醇沉,上清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成稠膏状,真空干燥成干膏;(4)将上述干膏混合、粉碎、过筛,喷入川芎挥发油,按配比加入植物油和增溶助悬剂,球磨研细,制成混悬液;(5)将明胶、甘油、水按1∶0.28∶1.3的比例制成胶液,再将上述混悬液和胶液置于滴丸机滴丸或用模压法制成软胶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脑得生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是将三七、川芎、葛根、山楂和红花采用分开提取、除杂、浓缩、干燥、混合,制成的提取物中加入植物油和增溶助悬剂,用模压法或滴制法制成脑得生软胶囊。本胶囊便于储存,不易污染,有效成分提取较完全且最大限度地除去杂质,易于人体吸收,充分发挥药物疗效。
文档编号A61P9/10GK1559523SQ200410014158
公开日2005年1月5日 申请日期2004年2月23日 优先权日2004年2月23日
发明者韩昌栓 申请人:韩昌栓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