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081901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具体地说是以中草药为原料制备的中成药,同时还涉及该药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高血压病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疾病,如冠心病、脑血管病的最主要致病因素,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1991年全国第三次抽样普查显示,15岁以上人口高血压标准化患病率为11.9%,近期WHO对高血压诊断标准修订后,我国高血压病实际患病率已远远超出此比例。高血压病是常见病,又是导致人类死亡主要疾病如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等的最重要危险因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为患者血压水平密切相关,因此,世界各国均高度重视对高血压病的防治与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的纯中药制剂以及该制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药物不仅对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有较好的疗效,而且对高血压患者伴随症状有较明显的作用。
本发明药物是由下列组分制成的(用量为重量份)天麻1-7.5 盐杜仲2-15生地黄1.5-11.25 炒酸枣仁3-22.5丹参3-22.5 白芍1.5-11.25 龙骨1-7.5 牡蛎1-7.5菊花1.2-9 黄芪1.5-11.25 远志1-7.5。
将上述各组分制成本发明药物的生产方法是
1、取天麻,洗净,润透,切薄片,干燥,按处方称量,粉碎成细粉,过筛;2、取洗净干燥的黄芪饮片、龙骨、牡蛎(牡蛎装袋包煎),加水7倍量,煎煮3次,每次2小时,合半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12(50℃)的稠膏;3、取杜仲,洗净,切丝,干燥,照95版中国药典附录IID盐水炙法炒至断丝、表面焦黑色,按处方称量;4、取洗净干燥的生地黄、炒酸枣仁、丹参、白芍及远志饮片,菊花七味加水9倍量,煎煮3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三次分别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宿至相对密度为1.20~1.22(50℃)的稠膏,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60%,充分搅拌,静置过夜,滤过,回收乙醇,与上稠膏混合均匀,加入天麻细粉及适量糊精,混匀,80℃以下干燥,粉碎成细粉,加适量乙醇过16目筛制粒,干燥、整粒或喷雾制粒,装入1000粒1号胶囊,即得。
用中医药理论阐述方解本处方中,用天麻,重在平肝潜阳以熄风,取天麻兼补肝肾、平肝熄风之特效。杜仲,单用对高血压即有确切疗效。本方滋补肾之虚非杜仲不可,同时又可兼治腰膝酸痛等症。上两味,天麻平肝熄风,杜仲滋补肝肾,两者相伍,补肝肾之虚,平肝阳之亢,针对高血压阴虚阳亢之根本病机发挥主要治疗作用,共为方中君药。
生地,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功效,用于阴虚内热之证,本方用之,“凉血补血,补肾水真阴不足”;酸枣仁补肝、宁心、敛汗、生津,与生地配津伍,治阴肾阳亢、心悸失眠,辅助君药滋阴清热、平肝潜阳。丹参苦、微寒、归心、肝经,活血祛痰,清心除烦,本方用之,既可治血瘀兼证,又可与生地、酸枣仁配伍以治心血不足、虚热内扰之心悸失眠,上三味,生地黄、酸枣仁滋阴清热,丹参养血、活血,辅助君药,共为方中臣药。
龙骨甘、涩、微寒、归心、肝经,具有平肝潜阳、镇静安神之功效;牡蛎咸、微寒、归肝、胆、肾经,具有重镇安神、潜阳补阴功效,两者相伍,同治阴虚阳亢之眩晕、惊悸失眠;白芍苦、酸、微寒、归肝、脾经,具有平肝、养血、敛阴之效,常用于肝阳上亢所致的头痛、眩晕;菊花甘、苦、微寒、归肺、肝经、具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之功效,用于头痛眩晕,上四味相伍,共同佐助君、臣药以进一步增强其平肝潜阳、养血敛阴之功效。
黄芪甘温、归肺、脾经,具有补气固表、利尿功效,本方用之,主要兼顾病变后期阴损及阳而出现两虚之证,同时取补气活血之功,助丹参以活血,远志苦、辛、温、归心、肾、肺经,本方用以佐助酸枣仁宁心安神,治疗失眠、健忘、惊悸等症,上六味共为方中佐使药。
综观全方,天麻平肝熄风,杜仲滋补肝肾,两者相使为用,滋阴潜阳,共为诸药之君;生地、酸枣仁滋阴清热,龙骨、牡蛎滋阴潜阳,白芍、菊花清热平肝潜阳,共同辅助、佐助君药滋阴潜阳;丹参、黄芪益气活血,治疗血瘀兼证;远志佐助酸枣仁宁心安神。全方十一味,君、臣、佐使合理配伍,共凑滋阴潜阳、养血安神之功,适用于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症见眩晕头痛、腰膝酸软、耳鸣健忘、五心烦热、心悸失眠等。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天麻具有明显降压作用,同时还可减慢心率,增加心输出量,降低外周阻力,减少心肌耗氧量,降低脑血管及冠状血管阻力,增加冠脉流量和脑血流量,抑制血小板聚集;杜仲具有快速持久的降压作用和利尿作用;白芍具有剂量相关性降压作用及耐缺氧作用;丹参具有降低血压、扩张血管,增加冠脉血流量、抗心肌缺血等多种作用;酸枣仁具有明显的降压、降低血脂、防治动脉粥样硬化作用;黄芪可明显降低动脉血压及血管阻力,同时还具有抗心肌缺血、改善心功能等作用;远志具有降压作用;菊花具有扩张冠脉、增加冠脉血流量及耐缺氧等作用。
上述药物均具有不同程度的降压、扩血管作用,配伍应和可发挥更为显著的降压效果。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内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一、药学研究本发明药物由11味中药组成,依据组方原则及各味药材的理化性质采用君药天麻打粉入药,杜仲、地黄、白芍、丹参、酸枣仁、远志、菊花七味药水煎醇沉;黄芪、龙骨、杜蛎水煎的制备工艺,通过正交试验,以原材料及醇沉液中原儿茶醛与芍药甙含量及出膏率三项指标考察水煎醇沉工艺;以原材料及水煎液中黄芪甲甙含量和煎出量二项指标考察水煎工艺,确定了最佳生产工艺条件,并通过三批中试放大生产,验证了该工艺的合理性和稳定性。
为了确保药品质量,对每味药材的理化性质提供了详细的文献资料,制定了药材质量标准和药品成品的质量标准。药材标准中对药材的产地、炮制方法做了相应的限定,成品标准中建立了薄层法鉴别君药天麻、杜仲、臣药丹参,佐使芍药、黄芪的方法;含量测定选用HLPC法测定天麻中主要有效成份天麻素的含量,规定其天麻素含量限度不得低于0.02%。并对三批中试产品进行质量检验,结果均符合规定。
通过三个月的初步稳定性试验考察,本品在室温条件下各项指标均在规定范围之内,未见明显变化。
二、药效学研究通过三种动物、三种剂量,六项实验的药效学研究证明,本发明药物ig给药可显著降低肾性高血压大鼠和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P≤0.01),收缩压分别下降14.1%-19.9%、12.7%-22.8%、13.0%-21.1%、13.1%-23.4%;犬血流动力学研究表明,本发明药物能显著地降低麻醉犬的血压,降压时不升高心率,还可显著增加犬冠脉流量和心肌供血,降低冠脉阻力;本发明药物ig给药可显著减少小鼠自发活动次数,与阈下剂量的戊巴比妥钠对小鼠睡眠有明显的协同作用,并可明显降低瘀大鼠的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和全血还原粘度,并能显著降低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缩短红细胞电泳时间,以上结果显示,本发明药物不仅具有明显的降压作用,不影响动物心率,同时可以增加犬冠脉血流量和心肌供血,降低冠脉阻力,还具有镇静催眠、活血化瘀的作用,符合高血压病标本兼治的治疗原则。
三、毒理学研究急性毒性试验按最大耐受量测方方法,给30只小鼠一日内二次灌胃总量30g/kg,观察一周未见明显毒性,无小鼠死亡,该剂量相当于人日用量的666.7倍。
用SD大鼠83只进行了三个剂量(1.0g、2.5g、5.0g/kg)为期90天的长期毒性试验,在给药期间及14天的恢复期中,动物的一般体征、粪便、纳食、无明显变化,血液指标(5项)、血液生化指标(10项)、脏器比(12项)、组织学检查(15个器官)等各项指标亦无明显差异,表明本发明药物在试验条件下无明显的致毒作用。
四、临床方面为了验证本发明药物的初步疗效,在以往大量临床应用的基础上,我们委托陕西省人民医院对本发明药物进行初步临床研究,以下是研究资料(一)、一般资料1、病例来源住院病人6例,门诊病人94例,共计100例病人,全部病例均符合病例选择标准。
2、年龄分布如表1所示组别 例数 <40 40~50~60~平均年龄治疗组100 2 22 32 44 55.9±8.893、性别分布100例中女性36例,占36.00%,男性64例,占64.00%。
4、病程分布如表2所示例数 <1年 1年~ 3年~ 6年~治疗组1001036 20 34(二)、病例选择标准1、西医诊断标准根据WHO最新标准,收缩压≥140mmhg(18.7kpa)且/或舒张压≥90mmhg(12kpa)为高血压。对于过去有高血压病史,长期(3个月以上)未经治疗,此次检查血压正常者,不列为高血压。如一向服药治疗,此次检查血压正常者,仍列为高血压,有疑问者在停药1月后复查再作诊断。
2、中医辩证标准以阴虚阳亢证为观察对象。证见眩晕头痛、耳鸣健忘,五心烦热,心悸失眠,舌质红,苔薄白或少苔,脉弦细而数。
3、纳入标准符合西医高血压病诊断,临床分期为II期者且符合中医阴虚阳亢辩证标准者,年龄在18~70岁者。
(三)、试验方法口服本发明药物,每次4粒,3次/日,连续服药4周为一疗程,观察指标血压、心率、症状中头痛、眩晕为主症,记分为0、2、4、6分;耳鸣、心烦、心悸、失眠为次症,记分为0、1、2、3分。
(四)、疗效判定标准1、降压疗效评定标准显效①舒张压下降10mmhg(1.3kpa)以上,并达到正常范围;②舒张压虽未降压至正常但已下降20mmhg(2.7kpa)或以上。须具备其中1项。
有效①舒张压下降不及10mmhg(1.3kpa),但已达到正常范围;②舒张压较治疗前下降10-19mmhg(1.3-2.5kpa),但未达到正常范围;③收缩压较治疗前下降30mmhg(4kpa)以上。须具备其中1项。
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才。
2、症状疗效评定标准显效症状积分减少2/3。
有效症状积分减少1/3。
无效症状积分减少不足1/3甚或加重。
(五)、结果1、降压疗效如表3所示表3降压疗效表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治疗组10050.0036.00 14.00 86.00从表3看出,治疗后显效率为50.00%,总有效率为86.00%。
2、症状疗效如表4所示表4症状疗效表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治疗组10056.00 34.00 10.00 90.00从表4看出,症状疗效显效率为56.00%,总有效率为90.00%3、症状缓解情况如表5所示表5症状缓解情况比较症状 例数 未消失 消失 消失率(%)头痛88 32 5663.64眩晕86 30 5665.12耳鸣52 26 2650.00心烦66 26 4060.61心悸70 32 3854.29失眠82 30 5266.41从表5看出,症状改善以眩晕、头痛、失眠较好,其次为心烦,对耳鸣、心悸较差。
4、不同年龄组降压疗效比较如表6所示表6不同年龄组降压疗效比较年龄组例数显效 有效无效<50 24 12 8450-60 32 16 12 4>60 44 22 16 6Riddit检验 U1=0.2835 P>0.05(<50/50-60)U2=0.1097 P>0.05(<50/>60)U3=0.4792 P>0.05(50-60/>60)从表6看出,经Riddit检验,各组间比较,匀P>0.05,表明不同年龄组间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
5、不同病程降压疗效比较如表7所示表7不同病程降压疗效比较病程 例数显效有效无效<1年 12 8 221-6年 56 30 18 8>6年 32 12 16 4Riddit检验 U1=0.8664 P>0.05(<1年/1-6年)U2=1.2016 P>0.05(<1年/>6年)U3=0.5444 P>0.05(1-6年/>6年)从表7看出,经Riddit检验,各组间比较,均P>0.05,表明不同病程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
6、不良反应有3例患者服用后出现轻度胃不适,有饱胀感,继续服用后消失,无其他不良反应出现。治疗前后心率亦无明显变化。
(六)、小结本发明药物临床结果表明,有以下优点1、本发明药物治疗100例高血压病II期患者,降压显效率为50.00%,总有效率为86.00%;对症状疗效,显效率为56.00%,总有效率为90.00%。表明本发明药物在明显改善患者自觉症状的同时,亦有较确切的降压疗效。
2、症状改善以眩晕、头痛较好,失眠、心烦次之,耳鸣、心悸较差。症状消失率基本在60%以上,表明本发明药物对高血压患者伴随症状有较明显的作用。
3、本发明药物对不同年龄组及不同病程的患者均有较好的疗效,不同组间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
4、服用本发明药物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对心率亦无明显的影响。


图1是本发明药物制备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实施例1按下述配比称取原料(单位克)天麻75盐杜仲150生地黄112.5炒酸枣仁225丹参225白芍112.5 龙骨75 牡蛎75 菊花90 黄芪112.5 远志75生产方法以上十一味,取天麻、洗净,润透,切薄片,干燥,按处方称量,粉碎成细粉,过筛。取洗净干燥的黄芪饮片、龙骨、牡蛎(牡蛎装袋包煎),加水7倍量,煎煮3次,每次2小时,合半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12(50℃)的稠膏。取杜仲,洗净,切丝,干燥,照95版中国药典附录IID盐水炙法炒至断丝、表面焦黑色,按处方称量,取洗净干燥的生地黄、炒酸枣仁、丹参、白芍及远志饮片,菊花七味加水9倍量,煎煮3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三次分别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宿至相对密度为1.20~1.22(50℃)的稠膏,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60%,充分搅拌,静置过夜,滤过,回收乙醇,与上稠膏混合均匀,加入天麻细粉及适量糊精,混匀,80℃以下干燥,粉碎成细粉,加适量乙醇过16目筛制粒,干燥、整粒或喷雾制粒,装入1000粒1号胶囊,即得。
实施例2
按下述配比称取原料(单位克)天麻10 盐杜仲20 生地黄15 炒酸枣仁30丹参30白芍15 龙骨10 牡蛎10 菊花12 黄芪15远志10生产方法同实施例1。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药剂天麻1-7.5 盐杜仲2-15 生地黄1.5-11.25炒酸枣仁3-22.5丹参3-22.5白芍1.5-11.25龙骨1-7.5 牡蛎1-7.5菊花1.2-9 黄芪1.5-11.25远志1-7.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取天麻、洗净,润透,切薄片,干燥,按处方称量,粉碎成细粉,过筛;取洗净干燥的黄芪饮片、龙骨、牡蛎(牡蛎装袋包煎),加水7倍量,煎煮3次,每次2小时,合半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12(50℃)的稠膏;取杜仲,洗净,切丝,干燥,照95版中国药典附录IID盐水炙法炒至断丝、表面焦黑色,按处方称量;取洗净干燥的生地黄、炒酸枣仁、丹参、白芍及远志饮片,菊花七味加水9倍量,煎煮3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三次分别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宿至相对密度为1.20~1.22(50℃)的稠膏,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60%,充分搅拌,静置过夜,滤过,回收乙醇,与所述稠膏混合均匀,加入天麻细粉及适量糊精,混匀,80℃以下干燥,粉碎成细粉,加适量乙醇过16目筛制粒,干燥、整粒或喷雾制粒,即得。
全文摘要
一种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药剂天麻1-7.5,盐杜仲2-15,生地黄1.5-11.25,炒酸枣仁3-22.5,丹参3-22.5,白芍1.5-11.25,龙骨1-7.5,牡蛎1-7.5,菊花1.2-9,黄芪1.5-11.25,远志1-7.5,采用君药天麻打粉入药,杜仲、地黄、白芍、丹参、酸枣仁、远志、菊花七味药水煎醇沉;黄芪、龙骨、杜蛎水煎的制备工艺,不仅对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有较好的疗效,而且对高血压患者伴随症状有较明显的作用。
文档编号A61P9/12GK1628812SQ200410073018
公开日2005年6月22日 申请日期2004年8月23日 优先权日2004年8月23日
发明者赵联社, 董祥明 申请人:西安金秋医药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