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护理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3840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多功能护理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伤、残、瘫痪以及行动不便的人使用的多功能护理床。
背景技术
目前医院使用的病床大都是由床架和床板构成,该种结构的病床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以及不便活动的重症病人十分不便,特别是患者的翻身、大小便及换洗床单等极为不便,给患者和医护人员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方便变换各种坐卧姿势的具有多种功能的护理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这种多功能护理床它包括床架和床板,它还包括设于床板上部的翻身机构及用于驱动翻身机构的举升装置,所述翻身机构由一与床架相配的支架和装配于支架上的翻身轴及用于驱动翻身轴的驱动器组成,其举升装置的升降架与支架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1).由于床板上部设置有翻身机构及用于驱动翻身机构的举升装置,因此可很容易对重症患者以及不便活动的卧床患者在日常护理中变换各种坐卧姿势,从而大大减轻了卧床患者的不舒适感和痛苦,特别是在夏季还可有效地防止卧床患者发生褥疮,同时还可方便医护人员更换床单及其它床上用品。一方面保证了病床的清洁卫生,另一方面大大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2).由于上半身和下肢所在的床板为可调节形式,因而可根据卧床患者的感觉将其调整到合适的角度,从而使卧床患者躺卧更加舒适。(3).由于在床板上设置了便孔口,可使卧床患者很方便大小便。(4).整体结构简单,造价低廉,经济实用,便于在医院、疗养院、家庭推广。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床架和床板,还包括设于床板上部的翻身机构及用于驱动翻身机构的举升装置,所述翻身机构由一与床架相配的支架6和装配于支架6上的翻身轴8及用于驱动翻身轴8的驱动器7组成,其举升装置的升降架与支架6连接。在翻身轴8上装配三套链轮9,并在支架6上装配一翻身轴驱动器7,该驱动器7采用手动棘轮驱动装置(也可采用电力驱动或遥控驱动方式)。
所述举升装置包括液压千斤顶1和升降架,该升降架由护栏4和护栏支架3组成,护栏4横跨在床的两侧,其护栏支架3装配于液压千斤顶1和护栏4之间,即护栏支架3的一端与千斤顶1液压柱塞上端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护栏4的下横杆两端固定连接,支架6的下端与护栏4的上横杆间固定连接。上述液压千斤顶1为手动或电力驱动方式。
所述床板为一折叠式结构,床板的中间体固装于床架上,其两端体与中间体铰接,即上半身和下半身所在床板可分别沿该两铰接点向上抬起和向下落下。为方便卧床患者大小便,在所述床板的中间体部分设有便孔口5,在对应便孔口5的下方设有活动式便盆架。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如下当需要变换卧床患者的姿式时,可摇动床头处的手柄使床板的前部分沿铰接点升起,同时可调整后部分床板的角度使之落下,从而使卧床患者感到舒适;当卧床患者需要翻身时,可用皮带分别将卧床者肩部、臀部、腿部绑定,再将该皮带与装配于链轮9上的链条10两端相连接,根据人体高低,链轮9可作轴向移动,以调整链轮9到合适的位置。锁定链轮9,关闭千斤顶1液压开关,往复踩动液压操纵杆2,当人体升至合适位置时,摇动支架6上的翻身轴驱动器7的棘轮手柄,使支架7横杆上的翻身轴8转动,使人体作左右90°的侧身转体,转体完成后将液压开关松开使人体回到床面后即可松开皮带;当需要大小便时,将便盆架推入便孔口5处,便后及时关闭便孔口5;当需要输液时,可将输液瓶挂在设于支架6上端的输液挂钩上。
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护理床,它包括床架和床板,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设于床板上部的翻身机构及用于驱动翻身机构的举升装置,所述翻身机构由一与床架相配的支架和装配于支架上的翻身轴及用于驱动翻身轴的驱动器组成,其举升装置的升降架与支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举升装置包括液压千斤顶和升降架,所述升降架由护栏和护栏支架组成,其护栏支架装配于液压千斤顶和护栏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身轴上装配有链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为一折叠式结构,床板的中间体固装于床架上,其两端体与中间体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的中间体部分设有便孔口,在对应便孔口的下方设有便盆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护理床。适用于伤、残、瘫痪以及行动不便的人使用。该护理床包括床架和床板,还包括设于床板上部的翻身机构及用于驱动翻身机构的举升装置,翻身机构由一与床架相配的支架和装配于支架上的翻身轴及用于驱动翻身轴的驱动器组成,举升装置的升降架与支架连接。该护理床能对重症患者以及不便活动的卧床患者在日常护理中进行翻身,减轻了卧床患者的不舒适感和痛苦,同时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上半身和下肢所在的床板为可调节形式,可根据卧床患者的感觉将其调整到合适的角度,使卧床患者躺卧更加舒适,且整体结构简单,造价低廉,经济实用,便于在医院、疗养院、家庭推广。
文档编号A61G7/057GK2694955SQ200420016200
公开日2005年4月27日 申请日期2004年5月7日 优先权日2004年5月7日
发明者张森茂 申请人:张森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