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污针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3836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污针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是指一种注射用的针头。
背景技术
现今使用的注射器,尤其是12#、16#等一次性无菌注射器针头,其由一根前端带有斜行切口的空心管及与针管乳头连接的针头座组成;针尖是在空心管的前端斜着切出,空心管口直接暴露在针尖处,针尖处的空心管的内径也构成一个切刃,针尖在插入瓶塞时,会将瓶塞切下一个微小的杂物,此杂物极易带入瓶体、针体内,污染药液或堵塞针眼;当需要从液体瓶中抽取液体时,由于瓶内的负压很难吸出须向瓶内注入空气,这时空气中的各种污染物就会趁机混入瓶内,污染液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在配伍过程中不会污染药瓶内药液的防污针头,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注射器针头包括空心针、针座;空心针的针尖为实心,靠近针尖空心针的管壁上设有小孔。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下述结构所述针尖为实心斜面。
所述针座与注射器乳头相配的腔室内壁上开有两个通道,一个与外界经过过滤层相通,另一个经过腔室内壁上的管道与空心针相通,两个通道的出口在针座腔室内。
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针头在配伍过程中插入瓶塞时,由于针尖处不再是双环型切刃,针头的内孔不会切下瓶塞的胶粒,而是由针头的斜度逐渐将橡胶挤开一个孔,而无任何胶粒脱落;此种结构由于不切下橡胶粒,在针头拔出后由于橡胶的弹性,瓶塞上的孔会被完全密封,防止了药瓶内剩余的药液被污染;针尖处的空心管壁上开出的小孔不但供药液流入,而且在针尖向上的情况下,药液更能充分的流入针头内,使瓶体内剩余的药液更少,这使药液得以充分利用,避免了浪费;同时由于针座腔室内两通道的设计,在与其相应针筒配合使用时,可以达到避免空气污染液体的现象。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与针筒的配装图;其中1-针头座,2-空心针管,3-吸液孔,4-实心斜型针尖,5-吸液孔,6-吸气孔,7-乳头,8-针筒。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如图1可知,本实用新型的由空心管2、针头座1组成,针头的针尖4处的斜形切口的内孔密封而使针尖形成一个斜面,在针尖4的斜面附近的空心管3的壁上开出两个吸液小孔。
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对针座进行的改进,针座与注射器乳头相配的腔室内壁上开有两个通道,一个与外界经过过滤层相通,另一个经过腔室内壁上的管道与空心针相通,两个通道在针座腔室内的出口位于同一圆周上,并且相隔90度,与相配的注射器乳头上的出液口位于乳头的一侧,其注射器的针筒上标有指示箭头,针座腔室内设有与乳头上小凸起相应的定位卡窝,从而可快速实现吸液、吸气准确定位。
权利要求1.防污针头,包括空心针、针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针的针尖为实心,靠近针尖空心针的管壁上设有小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污针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尖为实心斜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污针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座与注射器乳头相配的腔室内壁上开有两个通道,一个与外界经过过滤层相通,另一个经过腔室内壁上的管道与空心针相通,两个通道的出口在针座腔室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注射器的针头,它属于医疗器械领域,主要是将现行针头的斜型针尖的空心管口密封,并将进液口开在空心管壁上,它不但避免了现有针头的针头在配伍过程中插入瓶塞时会切下瓶塞的胶粒的现象,避免了对药液的污染;而且会使药液得以充分利用,避免了浪费。
文档编号A61M5/32GK2699917SQ200420016100
公开日2005年5月18日 申请日期2004年4月21日 优先权日2004年4月21日
发明者李建坡 申请人:李建坡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