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自体血液回输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8204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术后自体血液回输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院手术后使用的辅助装置,特别是各种外科手术刚刚结束后,将患者自己的血液回收并回输给体内的医疗装置。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患者手术完毕、创口缝合后,还有一些血液从创口渗出。渗出的血液有可能造成细菌的感染,影响伤口的愈合。另外,由于这些血液是新鲜的、可以利用的干净血液,如果把这些血液回输给患者体内,则可以加快患者的恢复过程。但是,现在还没有这样的回收和回输设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患者手术刚刚结束时,可以收集其创口渗出的血液,然后再回输给自己的辅助医疗装置。
采用下述的技术方案就可以实现前述的目的此技术方案的手术后自体血液回输器包括一个富有弹性的、可压缩排空形成负压的容器;该容器的上端含有一个输入口,输入口中装有一个输入长胶管,输入长胶管的中间装有一个可控制长胶管通断的管夹;该容器的下端含有至少一个输出口,输出口中装有一个输出短胶管,输出短胶管的中间装有一个可控制短胶管通断的管夹。
使用时,将上述容器悬挂在低于患者病床的位置;再把输入长胶管中间的管夹关闭,把输出短胶管中间的管夹打开,压缩该容器,排出容器中的空气,然后关闭输出短胶管中间的管夹,使容器形成负压;当把患者的创口关闭时,将输入长胶管的自由端插至患者手术的创口处。然后,打开输入长胶管中间的管夹,于是创口处渗出的干净血液在容器负压的吸引力作用下就可以回收到容器中;容器中回收的血液可通过输出短胶管装入血袋,待手术完毕后再回输给患者自己。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与本实用新型配套的储血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与本实用新型配套的导引尖棒和导引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与本实用新型配套的过滤器和输血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a是储血袋上接头中的滑动管夹的主视图。
图5b是图5a的俯视图。
图6是输入长胶管和输出短胶管中的管夹结构示意图。
图7是输入长胶管的后接头之结构示意图。
具体的实施方式参看图1。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包括一个横截面为两侧带半圆形波纹的矩形塑料容器(6),半圆形波纹沿纵向有多个,具体数目视容器的大小而定。该容器富有弹性,可向下压缩排出容器中的空气形成负压。该容器(6)的下端含有两个输出口,每个输出口中分别装有一个输出短胶管(4);该容器(6)的上端含有一个输入口,输入口中装有一个输入长胶管(8),输入长胶管(8)的中间装有一个可控制长胶管通断的管夹(12),其后端固定有一个输入管后接头(10),此输入管后接头(10)可紧密插接在塑料容器(6)上端的输入口中;所说的输出短胶管(4)的上端固定有一个输出管上接头(5),此输出管上接头(5)可紧密插接在塑料容器(6)下端的输出口中;输出短胶管(4)的下端固定有一个输出管下接头(2),输出管下接头(2)还配有一个接头盖(1)。该接头盖(1)平时不用时,可将下接头(2)关闭。塑料容器(6)也可以设计成带波纹的圆形或其他形状。
参看图1-图3。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是在所说的输入长胶管(8)的前端还固定有一个Y形输入管前接头(7)。Y形输入管前接头(7)前端的两个分叉分别是前端封闭的锥管(71),并且在锥管(71)的外表面制有表示内径的刻度(72)。使用时,其前端的分叉锥管(71)剪开后,其孔中可分别插入一根前端与导引棒(21)相联接的细胶管(22),该细胶管(22)的另一端的外表面含有多个与管内相通的小孔(221)。其中,导引棒(21)的作用是当患者的创口封闭后,用它刺穿创口附近的皮肤将细胶管(22)导引至创口处,从创口渗出的血液就可以通过细胶管(22)一端表面的小孔(221)和管口流入细胶管,再通过Y形输入管前接头(7),流至输入长胶管(8)、容器(6)。
在输入长胶管(8)的中部还可以装有一个流量调节阀(13),它可以调节血液流入的速度。
参看图6。控制长、短胶管通断的管夹(12)可以设计为其纵截面是一个包括一个活动弹性舌板(121)和一个弹性舌板固定台肩(122)的环形,并且活动弹性舌板(121)的内侧面和与弹性舌板相对的一边侧壁的内侧面分别含有一个突起台(123),管夹(12)的上、下面分别有一个竖直的、可以穿过输入或输出胶管的通孔。使用时,胶管从该通孔中穿过;当用手捏紧活动弹性舌板(121)并将其压至突起台(123)挡住时,则胶管被两个突起台(123)夹紧;当需松开管夹时,只要再次压弹性舌板,使其脱开台肩(122)即可。
参看图2。实施例3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是所说的容器(6)的输出短管还可以与一个储血袋(14)相连接。储血袋(14)可以是一个矩形的塑料储血袋(14);此储血袋(14)的上部含有一个带活动盖(17)的储血袋上接头(15),该上接头(15)可与容器(6)的输出管下接头(2)紧密联接;在上接头(15)的中部还装有一个控制流量的滑动管夹(16);储血袋(14)的下部有一个含有芯孔的蝶形下塞(18)。储血袋上接头(15)的上部和容器(6)的输出管下接头(2)的联结方式,可以在二者的孔中制出互相配合的阳、阴螺纹连接。自然用过渡配合插接也是可以的。活动盖(17)的作用是平时关闭储血袋的上接头(15),以保持清洁。储血袋(14)的形状,也可以制成方形、圆形或其他形状。
参看图5a、图5b。上面所说的滑动管夹(16)可以设计为中部包括一个长槽的板状物,该长槽是由一段锥槽(161)和一段矩形狭槽(162)相接而成,锥形槽(161)的大端槽宽等于储血袋(14)的上接头(15)的外径,小端槽宽等于上接头(15)外径的1/3。装配储血袋时,将上接头(15)从锥形槽的大端插入,当需要调节流量时,只需把锥形槽(161)相对于上接头推向小端即可,进一步推至矩形狭槽(162),则可以关闭上接头。
参看图4。实施例4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是所说的储血袋(14)的蝶形下塞(18)还可以与一个过滤器(19)和一个输血器(20)相连接;其中过滤器(19)的上端包括一个头部带锥尖的、中空的细管(191),该细管可紧密插入碟形下塞(18)的芯孔中;过滤器(19)的下端含有一个可与输血器(20)相接的接管(192);输血器(20)包括一个观察器(201)、一根胶管(202)、一个流量调节器(203)和一个接头(204);其中观察器(201)的上部带有一个头部带锥尖的、中空的细管,该细管可紧密插入过滤器(19)下部的接管(192)中;接头(204)可与输血用的针管(图中为示出)相连接。
使用时,将储血袋(14)悬挂在输血架(23)上,再把过滤器(19)、输血器(20)和输血用的针管依次联结好,则可以向患者输入自己的血液。
参看图7。在输入长胶管(8)的后接头(10)的端头还固定有一个中空的、前端封闭的塑料小袋(101),这样可以保持输入长胶管未使用时的管内卫生。使用时,只需剪开塑料小袋前端的封口即可。其次,在长胶管(8)的后端装入后接头(10)前,可套进一段胶管套(102),这样可以延长胶管(8)的使用寿命。
参看图1。在所说的塑料容器(6)的上部还可以设计出两个相对于纵向中心线对称的孔(61),孔(61)中可穿入一个标牌(9)和一个悬挂系带(11)。标牌(9)上可以写明患者的姓名、病床号、开始回收血液的时间等数据。悬挂系带(11)可用于把塑料容器(6)悬挂于合适的架子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解决了人们手术后回收自体的血液,经过滤再回输给自己,从而减少宝贵的血液损失,并减少产生感染。
2.本回输器中的大部分零件是塑料制成的,因此轻便、不生锈,容易消毒;与其配套的输血袋是一次性使用的,不会发生交叉感染。
3.它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
4.主要适用于外科手术,特别是腰部、臀部和膝部的手术。
权利要求1.一种术后自体血液回输器,其特征是包括一个富有弹性的、可压缩排空形成负压的容器;该容器的上端含有一个输入口,输入口中装有一个输入长胶管,输入长胶管的中间装有一个可控制长胶管通断的管夹;该容器的下端含有至少一个输出口,输出口中装有一个输出短胶管,输出短胶管的中间装有一个可控制短胶管通断的管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术后自体血液回输器,其特征是所说的富有弹性的、可压缩排空形成负压的容器是一个横截面为两侧带半圆形波纹的矩形塑料容器(6),半圆形波纹沿纵向有多个;该容器的下端含有两个输出口,每个输出口中分别装有一个输出短胶管(4);所说的输入长胶管(8)的前端固定有一个Y形输入管前接头(7),其后端固定有一个输入管后接头(10),此输入管后接头(10)可紧密插接在塑料容器(6)上端的输入口中;所说的输出短胶管(4)的上端固定有一个输出管上接头(5),此输出管上接头(5)可紧密插接在塑料容器(6)下端的输出口中;输出短胶管(4)的下端固定有一个输出管下接头(2),输出管下接头(2)还配有一个接头盖(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术后自体血液回输器,其特征是所说的Y形输入管前接头(7)前端的两个分叉分别是前端封闭的锥管(71),并且在锥管(71)的外表面制有表示内径的刻度(7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术后自体血液回输器,其特征是在所说的Y形输入管前接头(7)前端的分叉锥管(71)剪开后,其孔中可分别插入一根前端与导引棒(21)相联接的细胶管(22),该细胶管(22)的另一端的外表面含有多个与管内相通的小孔。
5.根据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术后自体血液回输器,其特征是所说的输入长胶管(8)的中部还装有一个流量调节阀(13);所说的可控制长、短胶管通断的管夹(12)的纵截面是一个包括一个活动弹性舌板(121)和一个弹性舌板固定台肩(122)的环形,并且弹性舌板(121)的内侧面和与弹性舌板相对的一边侧壁的内侧面分别含有一个突起台(123),管夹(12)的上、下面分别有一个竖直的、可以穿过输入或输出胶管的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术后自体血液回输器,其特征是它的输出短管还可以与一个储血袋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术后自体血液回输器,其特征是所说的储血袋是一个矩形的塑料储血袋(14);此储血袋(14)的上部含有一个带活动盖(17)的储血袋上接头(15),该上接头(15)可与输出管下接头(2)紧密联接;在上接头(15)的中部还装有一个控制流量的滑动管夹(16);储血袋(14)的下部有一个含有芯孔的蝶形下塞(1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术后自体血液回输器,其特征是所说的滑动管夹(16)是中部包括一个长槽的板状物,该长槽是由一段锥槽(161)和一段矩形狭槽(162)相接而成,锥形槽(161)的大端槽宽等于储血袋(14)的上接头(15)的外径,小端槽宽等于上接头(15)外径的1/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术后自体血液回输器,其特征是所说的储血袋(14)的蝶形下塞(18)还可以与一个过滤器(19)和一个输血器(20)相连接;其中过滤器(19)的上端包括一个头部带锥尖的、中空的细管(191),该细管可紧密插入碟形下塞(18)的芯孔中;过滤器(19)的下端含有一个可与输血器(20)相接的接管(192);
10.根据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术后自体血液回输器,其特征是所说的输血器(20)包括一个观察器(201)、一根胶管(202)、一个流量调节器(203)和一个接头(204);其中观察器(201)的上部带有一个头部带锥尖的、中空的细管,该细管可紧密插入过滤器(19)下部的接管(192)中;接头(204)可与输血用的针管相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术后自体血液回输器,旨在提供一种在手术刚结束时收集患者创口渗出的血液,然后再回输给自己的手术辅助装置。其技术方案的要点是它包括一个富有弹性的、可压缩排空形成负压的容器;该容器的上端含有一个输入口,输入口中装有一个输入长胶管;该容器的下端含有至少一个输出口,输出口中装有一个输出短胶管;输入长胶管和输出短胶管的中间分别装有一个可控制通断的管夹。另外,在输入长胶管的前端还可以固定一个Y形前接头,该接头剪开后可与细胶管和导引棒连接;输出短胶管可与配套的输血袋的上接头连接,输血袋下部的蝶形下塞可与过滤器连接,过滤器可与输血器连接。
文档编号A61B19/00GK2724716SQ20042008286
公开日2005年9月14日 申请日期2004年8月16日 优先权日2004年8月16日
发明者梁桂秋 申请人:梁桂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