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腔球囊式胸腔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9200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双腔球囊式胸腔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所属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为双腔球囊式胸腔引流装置,用于临床自发性气胸及外伤液气胸的治疗。
背景技术
目前医院及所有医疗单位均使用一次性胸腔引流器及中心静脉导管,深静脉留置管等细导管胸腔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外伤性气胸及液气胸。这些医疗器械是一种沿用很久的胸腔引流装置,其引流管只是一条直管,连接延长管和水封瓶,进行闭引流,其不足之处是,1、易脱管,2、胸腔气体常从管周围进入皮下组织,导致皮下气肿,3、必须用胶布和贴膜固定,对胶布过敏者固定较困难,临床给医务人员带来很多不便,对患者也存在着一些隐患。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克服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固定可靠、有效防止皮下气肿、易于操作的双腔球囊式胸腔引流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该种双腔球囊式胸腔引流装置,它包括弹性引流管,其特征是所述引流管的一端固定有环型球囊,该球囊与侧管腔相通,侧管腔的端部设有与引流管分隔开的注水孔,设置在引流管中段的环型皮肤吸盘套置在引流管及侧管上,皮肤吸盘可在引流管及侧管上所设置的四个挡格内进行调整。
该装置实为一条双腔橡胶管,在此管插入胸腔后从注水孔注入生理盐水15-20ml,可避免引流管的滑脱。球囊压迫胸腔内壁的穿刺孔,防止气体从引流管的周围进入皮下引起皮下气肿。由于球囊在胸腔内膨胀和肺组织接近,使肺组织和引流管的前端由球囊相隔,从而避免了肺膨胀后直接和引流管前端相摩擦,故对预防肺部感染,前减少肺组织损伤有重要作用。中段靠胸壁处设有挡格,可根据患者胸壁的厚薄和胸廓的大小,自选挡格阻挡吸盘,以达到通过球囊压迫引流管周围防止漏气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引流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制造容易,不需要胶布固定引流管,技术操作程序同一般胸腔引流,适用于各类医院和基层医疗单位,已通过180余例的使用验证,效果良好,未发现任何不良反映。


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引流管、2球囊、3皮肤吸盘、4挡格、5侧管腔、6注水孔、7导丝。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它包括弹性引流管1、侧管、球囊2、皮肤吸盘3等部分。
引流管1的一端固定有环型球囊2,该球囊2与侧管腔5相通,球囊2通过侧管腔5和注水孔6可注入15-20ml生理盐水,注水后球囊膨胀。侧管腔5的端部设有与引流管1分隔开的注水孔6。设置在引流管中段的环型皮肤吸盘3套置在引流管1及侧管上,引流管1及侧管上设有四个等间距的挡格4,皮肤吸盘3可在挡格4内进行位置调整,但调整力度以达到球囊2压迫引流管周围防止漏气为准。过紧时,对胸壁血运有影响;过松达不到压迫管周围间隙,不能有效防止皮下气肿的发生。一般每隔6小时放松吸盘20分钟左右,防止影响胸膜血运。同时观察是否有皮下气肿的出现,如出现皮下气肿立即拉紧引流管,使球囊压迫管周围间隙,阻滞气体向皮下外漏。
导丝为具有一定刚性的桶状结构,其作用是支撑引流管,且利于引流管插入胸腔。
本装置采用医用橡胶材料制作。
其技术操作程序同一般胸腔引流。
权利要求一种双腔球囊式胸腔引流装置,它包括弹性引流管,其特征是所述引流管的一端固定有环型球囊,该球囊与侧管腔相通,侧管腔的端部设有与引流管分隔开的注水孔,设置在引流管中段的环型皮肤吸盘套置在引流管及侧管上,皮肤吸盘可在引流管及侧管上所设置的四个挡格内进行调整。
专利摘要一种双腔球囊式胸腔引流装置,属于医疗器械,主要解决胸腔引流问题。它包括弹性引流管,其特征是所述引流管的一端固定有环型球囊,该球囊与侧管腔相通,侧管腔的端部设有与引流管分隔开的注水孔,设置在引流管中段的环型皮肤吸盘套置在引流管及侧管上,皮肤吸盘可在引流管及侧管上所设置的四个挡格内进行调整。该引流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制造容易,不需要胶布固定引流管,技术操作程序同一般胸腔引流,适用于各类医院和基层医疗单位。
文档编号A61M1/04GK2782103SQ20042009813
公开日2006年5月24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6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6日
发明者郭继焕, 张柏林, 刘克菊, 孙金环, 孔卫华, 贾爱霞, 马曹生 申请人:郭继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