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窥镜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4514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内窥镜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窥镜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在插入部顶端安装有球囊的内窥镜、和将该内窥镜的插入部引导至体腔内的插入辅助器械的内窥镜装置。
背景技术
当把内窥镜的插入部插到小肠等深部消化道时,如果只推压插入部,因为肠道复杂的弯曲,会导致力难以传递至插入部的顶端,向深部的插入比较困难。因此提出了一种内窥镜装置,在内窥镜的插入部安装称之为套管或滑动管的插入辅助器械而插入到体腔内,使用该插入辅助器械引导插入部,由此防止插入部的多余的弯曲或挠曲(例如,专利文献1)。
另外,在以往的内窥镜装置中,已知有在内窥镜插入部的顶端部设置球囊,同时在插入辅助器械的顶端部上设置有球囊的双球囊式内窥镜装置(例如,专利文献2以及专利文献3)。
作为使用插入辅助器械进行的内窥镜装置的处理,有时希望在将插入辅助器械和内窥镜插入部插入到体腔内的目的部位后,插入用来扩展肠道的狭窄部位的球囊扩张器、或用来注入造影剂的造影管等处理器械,进行所需的处理,其中造影剂用于观察肠道的狭窄部位。但是,由于上述处理器械直径比较大,所以无法利用穿通配置于内窥镜插入部的钳子管道进行插入。因此,希望在将插入辅助器械留置于体腔内的状态下仅拔掉内窥镜插入部,并将插入辅助器械作为引导器,插入上述处理器械。
专利文献1特开平10-248794号公报;专利文献2特开2001-340462号公报;专利文献3特开2002-301019号公报。
但是,如同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那样,插入辅助器械的顶端部为了防止肠壁的卷入或夹入而形成顶端缩窄的形状,所以当拔掉内窥镜插入部时,内窥镜插入部的球囊卡在插入辅助器械的顶端部上,从插入辅助器械上拔掉内窥镜插入部比较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将在插入部的顶端安装有球囊的内窥镜插入部容易地从插入辅助器械上拔掉的内窥镜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之一是具备在插入部的顶端部安装有球囊的内窥镜、和插入该内窥镜的上述插入部并辅助该插入部向体腔内插入的插入辅助器械的内窥镜装置,其特征在于,使上述插入辅助器械的顶端部形成可以扩径的扩径构造,通过使该顶端部扩径而可以将突出于上述插入辅助器械的顶端的上述插入部的球囊从插入辅助器械中拔掉。
根据本发明之一,由于使插入辅助器械的顶端部形成扩径构造,故能够将具有突出于插入辅助器械的顶端的球囊的插入部容易地从插入辅助器械上拔掉。
根据本发明之二,其特征在于,上述扩径构造通过用软性部件构成上述插入辅助器械的顶端部而可以进行扩径。即,通过只将插入辅助器械的顶端部的缩窄部的材质做成橡胶、海绵等软性部件,使顶端部容易扩径,所以能够容易地将具有突出于插入辅助器械的顶端的球囊插入部从插入辅助器械上拔掉。
根据本发明之三,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其特征在于,上述扩径构造在上述插入辅助器械的顶端部形成切口而可以进行扩径。在插入辅助器械的顶端部的缩窄部上形成切口并增强柔软性,由此使顶端部容易扩径,所以能够容易地拔掉球囊。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之四是具备通过卡止部件将球囊安装在插入部的顶端部的内窥镜、和插入该内窥镜的上述插入部并辅助该插入部向体腔内插入的插入辅助器械的内窥镜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使上述卡止部件的表面形成从相对于上述插入辅助器械的上述插入部的拔出方向的上游侧朝向下游侧的倾斜面,可以将突出于上述插入辅助器械的顶端的上述插入部的球囊从插入辅助器械中拔掉。便上述卡止部件的表面形成为高度从拔掉方向的上游侧朝向下游侧增高的倾斜面,可以将上述球囊从插入辅助器械中拔掉。即,当在拔掉方向上牵拉插入部时,插入辅助器械的顶端跨上卡止部件的倾斜面且球囊钻入顶端部的内侧,所以能够容易地将插入部从插入辅助器械中拔掉。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之五是具备通过卡止部件将球囊安装在插入部的顶端部的内窥镜、和插入该内窥镜的上述插入部并辅助该插入部向体腔内插入的插入辅助器械的内窥镜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将上述卡止部件安装在形成于上述插入部的外周面的凹条部,通过使该卡止部件和插入部的外周面大致成为一个面,可以将突出于上述插入辅助器械的顶端的上述插入部的球囊从插入辅助器械中拔掉。使上述卡止部件的表面形成高度从拔掉方向的上游侧朝向下游侧增高的倾斜面,可以将上述球囊从插入辅助器械中拔掉。即,当在拔掉方向上牵拉插入部时,插入辅助器械的顶端不与干扰拔掉的卡止部件相冲突,所以能够容易地将插入部从插入辅助器械中拔掉。另外,通过在安装有卡止部件的插入部的外周面上形成凹条部,即使在安装卡止部件之后也不会使插入部的外径变粗,另外,也成为球囊安装位置的标记。
通过本发明的内窥镜装置,插入辅助器械的顶端部形成扩径构造,所以能够容易地将突出于插入辅助器械的顶端部的插入部的球囊从插入辅助器械中拔掉。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内窥镜装置的系统构成图。
图2是表示内窥镜插入部的顶端部的斜视图。
图3是表示装有第1球囊的插入部的顶端硬质部的斜视图。
图4是表示插通有插入部的套管顶端部分的侧剖视图。
图5是表示在套管侧具有扩径构造的第1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
图6是表示通过图5所示的扩径构造拔掉插入部的状况的说明图。
图7是表示图1所示的内窥镜装置的操作方法的说明图。
图8是表示在套管侧具有扩径构造的第2实施方式的说明图。
图9是表示在套管侧具有扩径构造的第3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
图10是表示通过图9所示的扩径构造拔掉插入部的状况的说明图。
图11是表示在插入部侧具有扩径构造的第1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
图12是表示图11所示的带环的放大斜视图。
图13是表示通过图11所示的扩径构造拔掉插入部的状况的说明图。
图14是表示在插入部侧具有扩径构造的第2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
图中10-内窥镜,12-插入部,14-手持操作部,26-球囊送气口,28-供气吸引口,30-第1球囊,36-顶端部,45-带环,50-套管,51-管主体,52-握持部,58-顶端部,60-第2球囊,100-球囊控制装置,102-装置主体,104-手动开关。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内窥镜装置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内窥镜装置的系统构成图。同图所示的内窥镜装置由内窥镜10、套管(相当于插入辅助器械)50、以及球囊控制装置100构成。
内窥镜10具有手持操作部14、连接设置在该手持操作部14上的插入部12。在手持操作部14上连接有通用导线15,在通用导线15的顶端上设置有连接器(未图示),其连接在未图示的处理器或光源装置上。
在手持操作部14上并列设置有由术者操作的送气送水按钮16、吸引按钮18、快门按钮20,同时,在规定位置分别设有一对角旋钮22、22、以及钳子插入部24。而且,在手持操作部14上还设置有球囊送气口26,其用于向第1球囊30送去空气、或从球囊30吸引空气。
插入部12由柔性部32、弯曲部34以及顶端硬质部36构成。弯曲部34是由多个节环以可弯曲的方式连接而成,通过在手持操作部14上设置的一对角旋钮22、22的转动操作,可以进行远距离的弯曲操作。由此,能够使顶端部36的顶端面37朝向需要的方向。
如图2所示,在顶端部36的顶端面37上的规定位置上设置有物镜光学系统38、照明透镜40、送气送水喷嘴42、钳子口44等。另外,在顶端部36的外周面上设置有供气吸引口28,该供气吸引口28借助插通插入部12内的内径为0.8mm左右的供气管(未图示)与图1的球囊送气口26连通。因此,通过向球囊送气口26供给气体,从顶端部36的供气吸引口28吹出气体,另一方面,通过从球囊送气口26吸引气体,而可以从供气吸引口28吸引气体。
如图1所示,在插入部12的顶端部36上,装有可自由拆卸、且由橡胶等弹性体构成的第1球囊30。如图3所示,第1球囊30由中央的膨胀部30c和其两端的安装部30a、30b形成,以使供气吸引口28位于膨胀部30c的内侧的方式而被安装在顶端部36侧。安装部30a、30b的直径小于顶端部36的直径,通过其弹性力而密接在顶端部36上之后,通过图4以及图5所示的环状的带环(卡止部件)45、45牢固地嵌接在顶端部36的外周面。
安装在顶端部36上的第1球囊30,通过从图2所示的供气吸引口28吹出气体而使膨胀部30c大致膨胀成球状。另一方面,通过从供气吸引口28吸引气体,使膨胀部30c收缩而密接在顶端部36的外周面上。
图1所示的套管50由管主体51和握持部52所形成。如图4所示,管主体51形成为筒状,其内径稍微大于插入部12的外径。另外,管主体51是挠性氨基甲酸酯类树脂的成型品,在其外周面被润滑层覆盖,其内周面上也覆盖有润滑层。在管主体51上以水密状态嵌合有硬质的握持部52,握持部52可以相对于管主体51自由拆卸。并且,插入部12是从握持部52的基端开口部52A朝向管主体51插入的。
如图1所示,在管主体51的基端侧上设置球囊送气口54。在球囊送气口54上连接内径为1mm左右的供气管56,该管56粘接在管主体51的外周面上,并如图4所示延伸设置到管主体51的顶端部。
管主体51的顶端部58形成细头形状以防止肠壁的卷入等。另外,在管主体51的顶端部58的基端侧上,安装有由橡胶等弹性体构成的第2球囊60。第2球囊60是在管主体51贯通的状态下安装的,由中央的膨胀部60c和其两端的安装部60a、60b构成。顶端侧的安装部60a在膨胀部60c的内部折回,该折回的安装部60a被X线造影线62缠绕而固定在管主体51上。基端侧的安装部60b配置在第2球囊60的外侧,由线64缠绕而固定在管主体51上。
膨胀部60c在自然状态(既未膨胀也未收缩的状态)下大致成球状,其尺寸大于第1球囊30在自然状态(既未膨胀也未收缩的状态)下的尺寸。因此,当以相同的压力向第1球囊30和第2球囊60送气时,第2球囊60的膨胀部60c的外径大于第1球囊30的膨胀部30c的外径。例如,当第1球囊30的外径为φ25mm时,第2球囊60的外径为φ50mm。
上述的管56在膨胀部60c内部形成开口,从而形成供气吸引口57。因此,当从球囊送气口54供给气体时,从供气吸引口57吹出气体而使膨胀部60c膨胀。另外,当从球囊送气口54吸引气体时,从供气吸引口57吸引气体,第2球囊60收缩。
不过,管主体51的顶端部58如图5所示地由作为软性部件的海绵制成。该海绵制顶端部58形成顶端狭窄的管状,但当从图6所示的管主体51拔掉内窥镜插入部12时,通过带环45引起的推压作用容易地发生弹性变形,从而扩径。
另一方面,图1的球囊控制装置100是对第1球囊30进行气体等流体的提供、吸引,并且对第2球囊60进行气体等流体的提供、吸引的装置。球囊控制装置100由具备未图示的泵和序列发生器等的装置主体102、和用于遥控操作的手动开关104构成。
在装置主体102的前面板上设置电源开关SW1、停止开关SW2、用于第1球囊30的压力计106、用于第2球囊60的压力计108。另外,在装置主体102的前面板上安装了对第1球囊30进行气体提供、吸引的管110、对第2球囊60进行气体提供、吸引的管120。在各管110、120的中段分别设置液体蓄积槽130、140,其用于在第1球囊30、第2球囊60出现破损时,蓄积从第1球囊30、第2球囊60反流的体液。
另一方面,在手动开关104上设置有与装置主体102侧的停止开关SW2相同的停止开关SW3、支撑第1球囊30的加压/减压的ON/OFF开关SW4、用于保持第1球囊30的压力的暂停开关SW5、支撑第2球囊60的加压/减压的ON/OFF开关SW6、用于保持第2球囊60的压力的暂停开关SW7。该手动开关104借助电缆150电连接在装置主体102上。
如上所述构成的球囊控制装置100向第1球囊30和第2球囊60提供气体而使它们膨胀,同时把其气压控制在一定数值而保持膨胀第1球囊30以及第2球囊60的状态。另外,从第1球囊30和第2球囊60吸引气体而使它们收缩,同时把其气压控制在一定数值而保持在收缩第1球囊30以及第2球囊60的状态。
接着,根据图7(a)~(h)对内窥镜装置的操作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如图7(a)所示,在用套管50罩住插入部12的状态下,把插入部12插到肠道(例如十二指肠降部)70内。此时,使第1球囊30以及第2球囊60收缩。
接着,如图7(b)所示,在套管50的顶端部58插入至肠道70的弯曲部的状态下,向第2球囊60提供气体而使其膨胀。由此,第2球囊60卡止在肠道70中,套管50的顶端部58固定在肠道70中。
接着,如图7(c)所示,仅内窥镜10的插入部12插入到肠道70的深部。然后,如图7(d)所示,向第1球囊30提供气体而使之膨胀。由此,第1球囊30固定在肠道70中。此时,第1球囊30膨胀时的尺寸小于第2球囊60,所以施加给肠道70的负担较小,从而能够防止肠道70损伤。
接着,从第2球囊60吸引气体而使第2球囊60收缩,然后如图7(e)所示,推入套管50,并使之沿着插入部12插入。然后,在把套管50的顶端部58推入至第1球囊30的附近之后,如图7(f)所示,向第2球囊60提供气体而使其膨胀。由此,第2球囊60固定在肠道70中。即,通过第2球囊60握持肠道70。
接着,如图7(g)所示,回拉套管50。由此,肠道70大致笔直地收缩,套管50的多余的挠曲或弯曲消失。并且,当回拉套管50时,第1球囊30和第2球囊60都卡止在肠道70中,但第1球囊30的摩擦阻力小于第2球囊60的摩擦阻力。因此,即使第1球囊30和第2球囊60相对分开移动,摩擦阻力小的第1球囊30也会相对肠道70滑动,所以肠道70不会因两个球囊30、60的牵拉而受损。
接着,如图7(h)所示,从第1球囊30吸引气体而使第1球囊30收缩。然后,尽可能地把插入部12的顶端部36插到肠道70的深部。即,再次进行图7(c)所示的插入操作。由此,能够把插入部12的顶端部36插入到肠道70的深部。当进一步把插入部12插入到深部时,在进行图7(d)所示的固定操作之后,进行图7(e)所示的推入操作,进而按顺序反复进行图7(f)所示的握持操作、图7(g)所示的回拉操作、图7(h)所示的插入操作即可。由此,能够进一步把插入部12插到肠道70的深部。
接着,在肠管70的目标部位留置套管50,当只将插入部12从套管50中拔掉时,首先,排出第1球囊30的气体而使第1球囊收缩。然后,固定套管50并拔掉插入部12,此时如图6所示,带环45与海绵制顶端部58相冲突,海绵制顶端部58在该力的作用下容易变形而扩径。由此,带环45以及第1球囊30容易地通过海绵制顶端部58,容易地将插入部12从套管50拔出。由此,通过使套管50拥有海绵制的顶端部58的扩径构造,能够将具有突出于套管50的顶端的第1球囊30的插入部12容易地从套管50中拔掉。另外,可以应用橡胶等软性部件来代替海绵。
图8(A)、(B)是将套管50的顶端部58做成扩径构造的其他实施方式,根据该图,在顶端部58上形成切口59、59…而使顶端部58容易进行扩径方向的弹性变形。切口59在顶端部58的周围等间隔形成4处,并沿着套管50的轴方向形成。由此,当图6所示的带环45与图8所示的顶端部58相冲突时,顶端部58受到插入部12的拔掉方向的力的作用,在图8(A)中箭头所示的扩径方向上发生弹性变形,允许带环45和第1球囊30通过。由此,能够容易地将插入部12从套管50中拔掉。
图9是将套管50的顶端部58做成扩径构造的其他实施方式,根据该,顶端部58形成截面圆形。由此,当带环45如图10所示地与顶端部58相冲突并从带环45有拔掉方向的力作用于顶端部58时,带环45被顶端部58的圆形面引导并钻入顶端部58内侧,另外,顶端部58在该力的作用下,容易地在图10的箭头所示的扩径方向上发生弹性变形。由此,允许带环45以及第1球囊30通过。由此,能够容易地将插入部12从套管50中拔掉。
图11是对将第1球囊30嵌接到插入部12上的带环45进行了改进的实施方式,如图11、图12所示,通过使带环45的表面形成为高度从拔掉方向的上游侧向下游侧增高的倾斜面45A,套管50的顶端部58容易跨过带环45和第1球囊30。即,如图13所示,当带环45和顶端部58相冲突并从带环45有拔掉方向的力作用于顶端部58时,带环45以倾斜面45作为引导而钻入到顶端部58的内侧,另外,顶端部58在该力的作用下,在图13的箭头所示的扩径方向上发生弹性变形。由此,允许带环45以及第1球囊30通过。由此,能够容易地将插入部12从套管50中拔掉。
图14是对插入部12进行了改进的实施方式,在插入部12的外周面的带环嵌接位置上形成凹条部13、13,通过将带环45嵌接在该凹条部13、13上,带环45、45和插入部12的外周面大致成为一个面。由此,带环45不与顶端部58相冲突地通过顶端部58,所以能够容易地将插入部12从套管50中拔掉。另外,通过在插入部12上形成凹条部13,则即使在安装带环45之后,插入部12的外径也不会变粗,另外,也成为球囊安装位置的标记。
其中,在实施方式中,作为插入辅助器械,对顶端具有球囊50的套管50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可以在用于大肠镜的滑动管(不具有球囊的插入辅助器械)上应用实施方式的扩径构造。
权利要求
1.一种内窥镜装置,具备在插入部的顶端部安装有球囊的内窥镜、和插入该内窥镜的所述插入部并辅助该插入部向体腔内插入的插入辅助器械,其特征在于,使所述插入辅助器械的顶端部形成可以扩径的扩径构造,通过使该顶端部扩径,可以将突出于所述插入辅助器械的顶端的所述插入部的球囊从插入辅助器械中拔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径构造通过用软性部件构成所述插入辅助器械的顶端部而可以进行扩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径构造通过在所述插入辅助器械的顶端部形成切口而可以进行扩径。
4.一种内窥镜装置,具备通过卡止部件将球囊安装在插入部的顶端部的内窥镜、和插入该内窥镜的所述插入部并辅助该插入部向体腔内插入的插入辅助器械,其特征在于,通过使所述卡止部件的表面形成为从相对于所述插入辅助器械的所述插入部的拔出方向的上游侧朝向下游侧的倾斜面,可以将突出于所述插入辅助器械的顶端的所述插入部的球囊从插入辅助器械中拔掉。
5.一种内窥镜装置,具备通过卡止部件将球囊安装在插入部的顶端部的内窥镜、和插入该内窥镜的所述插入部并辅助该插入部向体腔内插入的插入辅助器械,其特征在于,通过将所述卡止部件安装在形成于所述插入部的外周面的凹条部,使该卡止部件和插入部的外周面大致成为一个面,从而可以将突出于所述插入辅助器械的顶端的所述插入部的球囊从插入辅助器械中拔掉。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窥镜装置,用海绵制成套管(50)的顶端部(58)而容易地进行扩径。当从套管(50)中只拔掉插入部(12)时,首先排出第1球囊(30)的气体而使第1球囊收缩。然后,当固定套管(50)并拔掉插入部(12)时,带环(45)和海绵制顶端部(58)相冲突,从而海绵制顶端部(58)容易地扩径。由此,带环(45)以及第1球囊(30)容易地通过海绵制顶端部(58),并容易地将插入部(12)从套管(50)中拔掉。因此,能够容易地将在插入部的顶端上安装有球囊的内窥镜插入部从插入辅助器械中拔掉。
文档编号A61B1/00GK1647748SQ200510005849
公开日2005年8月3日 申请日期2005年1月27日 优先权日2004年1月28日
发明者高野政由起 申请人:富士能株式会社, 山本博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