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473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急剧上升,严重的危害着人类的健康。据卫生组织资料显示,我国约有7千万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心脑血管疾病,45%的死亡人数是由心脑血管疾病造成,每小时就死亡300人。由于我国人口处于老龄化的趋势,这一数字还在增加。专家证实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血液中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PAGT、血沉、胆固醇、甘油三脂、β-蛋白等都大大高于正常值,血液的流量和流速明显慢于正常人,形成心脑血管中的各种疾病,同时还对人体的各部位的神经系统造成压迫,形成综合性损害,现在世面上心脑血管疾病还没有特效的药物治疗。世界各国也都在研究各种药物来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来对付人类的第一杀手—“心脑血管疾病”。治疗心脑血管病的药物很多,但药物大都是单纯的化学、生化、中药等制成,虽然有一定疗效,但有的有一定的副作用,有的药物有依赖性,服药时症状减轻,一停药症状又出现,只能起暂时缓解作用,真正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并对肾功能有明显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发明一种纯天然生物与中药合成的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这种药物不仅可降低血粘度,而且还可有效改善血管壁的弹性和柔顺性,从根本上治疗心脑血管疾病。
本发明的药物是采用纯生物原料与中药原料合成制成的,具体配方是(重量百分数)低分子肝素12-17%,黄芪20-23%,丹参25-35%,地龙18-21%,川芎2-3%,远志5-6%,当归6-8%。
本发明的制作方法是取上述比例的低分子肝素备用;取上述比例的中药原料除去杂草和砂石,破碎成小块,以花生米大小为好,用清水洗去泥土放入不锈钢容器内加水漫过药材,浸泡5-10小时;将浸泡好的原料密封后加热,在50-55℃加热至少1小时,再加入浸提机超高速振荡提取,提取出药液后,将药的渣加水再重复提取一次;将两次提取的药液过滤后注入真空锅内浓缩,真空度在80-90千帕,温度控制在40-55℃,浓缩至总液体量的30%-35%;将备好的低分子肝素和浓缩好的药物放入搅拌器混合,并搅拌均匀;再放入烘箱内干燥,干燥过程中真空度在80-95千帕,温度在45-55℃,干燥后,开启冷却阀冷却10-15分钟,研末后装入O号胶囊即成成品。
本发明各单味药材的药理是低分子肝素具有预防血栓形成的作用,易吸收,可改善血液流变学性质,可调整血脂和脂蛋白。
黄芪性温,味甘。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之功能。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药理作用可增强机体特异和非特异的免疫功能;可使细胞的生理代谢作用增强;明显抑制血小板聚集。
丹参性微寒、味苦。具有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之功能。用于胸腹刺痛、热痹疼痛、疮疡肿痛、心烦不眠、肝脾肿大、心绞痛。
川芎性温,味辛。具有行气开郁、祛风燥湿、活血止痛之功能。
远志性温,味苦、辛。具有安神益智、祛痰解郁之功能。用于心肾不交、失眠多梦、健忘惊悸、神志恍惚、咳痰不爽、疮疡肿毒。
当归性甘辛、温。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功能。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痈疽疮疡。
地龙主治壮热惊痫,动风抽搐;可治肺热痰咳气喘,对肺热型支气管哮喘疗效较好;适用于湿热下注,热淋涩痛;可治热痹节肿赤痛;与益气行血药配伍,常用于气虚血瘀,经络不利,偏瘫失语者。
本发明药物的原理及作用根据低分子肝素易吸收和预防血栓形成的特点,将其与中药成分相结合,可促进中药成分的快速吸收,利用其在血液中的活性物质,使脂质不易沉积,尤其可促进许多脂肪酶、脂蛋白酶的释放,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可调节机体脂类代谢,使中药成分在血液中得到释放,吸附在血管内皮细胞上,在血管壁内发挥抗血栓作用。本发明药物具有改善血液流变学性质和调整血脂、脂蛋白的作用,使细胞膜的构成发生变化,从而增加了膜的柔顺性和膜的弹性,可保持或维护血管壁的坚韧性和通透性。
本发明与同类药物相比其优点在于不但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更重要的是有修复血管壁的作用,增加血管壁的柔韧度,降低血管壁出血的可能性,增强免疫力,改善血液微循环。本发明的药物耐受性较好,无毒副作用,克服了大多西药治标不治本的缺点。
具体实施例方式
取1.5kg低分子肝素备用。
取2kg黄芪,3kg丹参,2kg地龙,0.3kg川芎,0.5kg远志,0.7kg当归,破碎成花生米大小的碎块,用清水清洗干净,放入不锈钢容器内加水10kg漫过药材,浸泡8个小时,泡透后,在55℃下加热1小时,再加入浸提机,超高速振荡提取,提取出药液后,将药渣加水2kg再重复提取一次;将两次提取的药液过滤后注入真空锅内浓缩,真空度控制在80千帕,温度控制在50℃,浓缩至总液体量的30%。将1.5kg低分子肝素和浓缩的药液放入搅拌器混合,并搅拌均匀;再放入烘箱内干燥,干燥过程真空度控制在90千帕,温度在50℃,干燥后,开启冷却阀冷却15分钟,将制好的药物轻轻研末,装入O号胶囊即成成品。
每粒胶囊含药粉0.5g。
使用方法和用量每日早晚饭后各2粒。
本发明的药物经过626例患者临床试验,其有效率达100%,治愈率达98%,患者年龄在40-98岁之间。有363例40-70岁严重高血脂和中风症患者,每天口服4粒本发明药物,经28天治疗完全恢复正常;251例轻微心脑血管患者经过两周的治疗完全恢复正常。
本发明药物的应用范围1、缺血性脑血管病脑血栓形成,脑梗塞,中风的预防、治疗和康复;2、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塞的预防、治疗和康复;3、外周血管闭塞症动、静脉血栓、脉管炎、眼底血管栓塞预防、治疗和康复;4、脑栓塞,阻塞性肺气肿,哮喘的预防、治疗和康复;5、预防粥样动脉硬化,增强免疫力和降低血脂;6、用于手术后瘀血的治疗和康复。
病例1患者都XX,女,75岁,汉族,家庭主妇;主因右侧肢活动不灵一周,患者一周前午睡醒后下床时突然摔倒,被家人扶起,自觉右侧上、下肢无力,不听使唤,无头痛、头晕,到当地医院就诊,按“脑梗塞”,给予“脉通+胞二磷胆碱”等药物治疗一周,不见好转,且感右侧肢体瘫痪加重,头颅CT可见左内囊肚脂部和双底节区多发生性梗塞灶,以“多发脑梗塞”收住院。既往史,冠心病10年,无高血压、糖尿病史。入院查体T36.5℃,P79次/分,R20次/分,BP20/12kpa,神志清楚。颅神检查,左侧肢体,肌力肌张正常,健反射偏活跃,右侧肢体肌张力增高,右上肢肌力II级、腱反射亢进,右下肢肌力III级,跟、肢腱反射亢进,双侧掌领反射阳性。血流变学检查全血粘度6.23,血浆粘度1.87,HCT49,Fg360,25℃血沉17,全血还原粘度10.51,PagT76%,ELT4小时50分。FDP2.83ug/ml。治疗低分子右旋糖酣,加口服本药早晚各2粒(饭前),患者治疗一周后被搀扶可下床行走,两周后持拐杖可行走,治疗三周后,右上肢肌力和功能基本正常,右下肢在上楼梯时感觉不如左腿。第三周末血流变学检查全血粘度5.62,血浆粘度1.88,HCT47,Fg344,25℃血沉7,全血还原粘度9.85,PagT62%,ELT2小时30分。FDP6.87ug/ml。第四周,各种症状完全消失。
病例2患者张XX,男40岁,汉族,梁园区卫生防疫站工作,肥胖,头部眩晕,全身没劲,在门诊化验结果甘油三脂10.3mmoI/1H。内科按血脂高长期服药,没有好转,患者反映性功能有些减退。经过口服本药20天,每天服早(晚)各2粒。感觉全身轻松有力,头部没有眩晕现象。性功能恢复的良好。化验结果甘油三脂6.7mmoI/1H。现在还继续服用本药血脂仍在下降。
病例3患者张石旺,男,39岁,中州办事处卫生防疫站工作,肥胖,头部眩晕,全身没劲,在医院门诊化验结果血糖18.8mmoI/1H;甘油三脂4.7mmoI/1H。内科医生按高血脂常规治疗一周后,没有好转,患者反映性功能有些减退,经过口服本药20天,每天服早(晚)各2粒。感觉全身轻松有力,头部没有眩晕现象。性功能恢复的良好。化验结果血糖11.2mmoI/1H;甘油三脂1.4mmoI/1H。血脂已经在正常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其特征是它采用纯生物原料和中药原料制成,具体配方是(重量百分数)低分子肝素12-17%,黄芪20-23%,丹参25-35%,地龙18-21%,川芎2-3%,远志5-6%,当归6-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其特征是其制作方法为取上述比例的低分子肝素备用;将上述比例的各中药原料破碎成小块,洗净后放入不锈钢容器内加水漫过药材,浸泡5-10小时,泡透后将容器密封加热,在50-55℃下加热至少1小时,再加入浸提机超高速振荡提取,将提取的药液过滤后注入真空锅内浓缩,温度控制在40-55℃,真空度在80-90千帕,浓缩至总液体量的30-35%;将备好的低分子肝素和浓缩好的药物放入搅拌器混合,并搅拌均匀;再放入烘箱内干燥,干燥过程真空度为80-95千帕,温度在45-55℃。
全文摘要
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是由纯生物制品和纯中药材合成而成的药物,生物制品低分子肝素和黄芪、川芎、当归、地龙等中药材制成的本发明药物不但可以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更重要的是有修复血管壁的作用。中药的炮制采用中温浸泡,一般温度不超过60℃,所以保持了药物的活性。低分子肝素和中药原料相结合,可促进中药成分快速吸收,药物中的活性物质,可促使脂肪酶、脂蛋白酶释放,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增加血管壁的柔韧度,改善血液微循环。本发明的药物耐受性好,无毒副作用,克服了大多西药治标不治本的缺点。
文档编号A61K35/56GK1733059SQ20051001782
公开日2006年2月15日 申请日期2005年7月21日 优先权日2005年7月21日
发明者陈际华, 陈际文 申请人:陈际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