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胆囊炎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482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治疗胆囊炎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尤其是涉及一种治疗胆囊炎的中药。
背景技术
胆囊炎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属胁痛、胆胀范畴,多因情志不畅或进食肥甘食物、饮酒无度,致肝失流泄、胆气不畅,胆气虚怯、胆胃不知而出现的一系列症候,属于无菌性胆囊炎自身炎症反应,西医一般用抗生素治疗效果不理想,中医常用的是消炎利胆片、鸡骨草片等,由于该种病症的特殊性,服药后病情转轻,但停药后容易复发,不易根治,治疗效果欠佳,不仅病人痛苦,费用开支也很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经济实用、治愈率高的治疗胆囊炎的中药。
本发明所述的治疗胆囊炎的中药,它是由原料蒲公英、大枣按下述重量份组合而成蒲公英60-120份;大枣10-20份。
本发明可由原料蒲公英、大枣按下述重量份组合而成蒲公英60份;大枣10份。
本发明也可由原料蒲公英、大枣按下述重量份组合而成蒲公英90份;大枣15份。
本发明还可由原料蒲公英、大枣按下述重量份组合而成蒲公英120份;大枣20份。
由于中药蒲公英有清利湿热和利胆作用,大枣有健脾和胃的作用,此方利用这两味药的基本药理,突破常规用药量,采用大剂量的蒲公英和大枣合用,从而起到抑制和杀灭细菌作用,并有效调节胆囊机能、有助胆汁的排出,进而恢复胆囊的正常功能。本发明所具有的有益效果可通过下述临床治愈率和部分病例加以阐述临床患者200例,其中慢性胆囊炎150例,急性胆囊炎或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50例。患者年龄在17-70岁之间,病程最长者三年、最短者两天,均经过B超或胆囊造影检查确诊(胆囊增大、胆囊壁增厚或胆囊壁模糊等)。
将中药蒲公英60-120份、大枣10-20份同时放入容器中,加800份的水,沸腾后煎煮15分钟,倒出药液;在容器内再加入800份水,沸腾后煎煮15分钟,倒出药液后与第一次倒出的药液混合,分早晚两次服用。七天为一个疗程,连服25个疗程,服药期间忌酒、辛辣、肥甘、厚腻之食物。经以上治疗,150例慢性胆囊炎患者痊愈148例(占98.7%),显效2例;急性胆囊炎或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患者50例,痊愈49例(占98%),显效1例。疗效标准是按照2000年中华医学会肝胆分会、西安会议制定的,即临床症状和体征消除,B超等复查结果为胆囊体积恢复到正常人水平,胆囊壁光滑,无增厚、无胆汁淤积。对以上患者随访半年至一年,无复发迹象。该发明所用的中药原料为常见中药,不仅易得且价格低廉,普通患者也能承担其费用开支。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本发明所述的中药它是由原料蒲公英、大枣按下述重量份组合而成蒲公英60份;大枣10份。
实施例2本发明所述的中药它是由原料蒲公英、大枣按下述重量份组合而成蒲公英90份;大枣15份。
实施例3本发明所述的中药它是由原料蒲公英、大枣按下述重量份组合而成蒲公英120份;大枣20份。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胆囊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原料蒲公英、大枣按下述重量份组合而成蒲公英60-120份;大枣10-2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原料蒲公英、大枣按下述重量份组合而成蒲公英60份;大枣1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原料蒲公英、大枣按下述重量份组合而成蒲公英90份;大枣15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原料蒲公英、大枣按下述重量份组合而成蒲公英120份;大枣20份。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胆囊炎的中药,它是由原料蒲公英、大枣按下述重量份组合而成蒲公英60-120份;大枣10-20份。由于中药蒲公英有清利湿热和利胆作用,大枣有健脾和胃的作用,此方利用这两味药的基本药理,突破常规用药量,采用大剂量的蒲公英和大枣合用,从而起到抑制和杀灭细菌作用,并有效调节胆囊机能、有助胆汁的排出,进而恢复胆囊的正常功能。
文档编号A61P1/16GK1733099SQ200510017920
公开日2006年2月15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25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25日
发明者张应钦 申请人:张应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